這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我在紙筆記/數位筆記遇到的各種痛點,並於最後歸納總結我對於筆記的本質需求。
我是一個很喜歡寫紙筆記的人,工作會議我幾乎都用紙筆手抄的方式做筆記,一方面我覺得我寫字很美,一方面我認為親手逐筆寫下才可以真正記住。家裡累積了好多本泛黃的筆記本,讓我在搬家時發現的一個致命痛點:
紙筆記讓我付出雙倍時間,寫完後我也不會再去翻閱,我也捨不得丟掉它。
沒錯,就像以前在學校裡,寫完作業就交卷的概念,寫完立刻拋諸腦後。
一個你沒有在用的東西,對你來說他就是沒有價值。
對我來說,這種書寫的過程不是真正的思考,而是這個行為讓我感到安全、給了我一種好像有產出、有努力的錯誤認知。但是看著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筆記本,我還真捨不得丟,那都是我的心血呀~
有了這一層認知後,我發現這樣手寫既效率不彰、又會囤積更多筆記本,實在不是辦法,所以我開始使用電腦的筆記軟體,邊開會邊打字,好像效率跟筆記本囤積問題都解決了,心裡感到非常滿足,覺得自己解決了一大難題!
當我開始轉換到筆記軟體時,第一個使用的是 apple 備忘錄 app,因為他的整合度非常高,mac 跟 iphone 都可以同步即時,讓我不論是工作會議或是在外和客戶洽談,都能即時打開app做筆記,非常方便。
時間一久,我的備忘錄充滿超過100則以上的備忘錄,因為記錄的當下往往都是時間非常短暫的,所以都是以關鍵字、或是非常短的語句描述,這讓我有了第一個痛點:
我忘記我上次做的紀錄在哪裡
對!我找不到我寫的備忘錄是藏在哪一則裡,通常都要每一個點開掃過一遍才會找到,也是浪費了不少時間。這讓我懷念筆記本的好處,畢竟筆記本是你摸的到的,可以快速翻頁一目瞭然你要找的筆記。(但若是有好多筆記本的時候,也是怎麼找都找不到)
因此,我開始搜尋其他筆記軟體,從最早期的 Evernote 開始,寫了幾篇筆記後,開始體認到分類的重要,但沒有系統化的操作,導致後期棄坑,再次回歸 apple 備忘錄的懷抱。
最近開始,可能因為關注跟筆記相關的資訊,Youtube 推薦了一些知識型 Youtuber 的 Notion 使用心得,這個我會另外寫一篇心得文分享。Notion 模板豐富,樣式美觀,超多 Youtuber 都分享他們是如何使用 Notion 強大功能來管理他們的人生,我嘗試了公開下載的模版一陣子,最終棄坑。
棄坑原因:Notion 功能既強大又複雜,我覺得有點高難度,無法持之以恆。
為了筆記這件事,還真的是讓我傷透腦筋。因此,我決定使用第一性原理,來思考這個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
第一性原理是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用第一性原理去拆解問題,回歸事物的最初的本質,並且以終為始,一步一步把解法推導出來。
為什麼要寫筆記?寫筆記的本質核心是紀錄嗎?還是其實是透過寫筆記的過程來思考,整理出大腦思考脈絡的一個工具。
還有一個重點,大腦是很容易遺忘的,即是利用筆記整理思考,若是沒有主動去搜尋,無論是紙筆記還是數位筆記,對你終究是沒有價值的。
因此,我抓出了我對於筆記的2個需求:
我之後將分享更多我對於筆記軟體的使用心得,以及我從0開始用筆記軟體寫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