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我喜歡的做法,我尊重您的選擇
我也有兒時的遺憾,但是在為人母後,不重蹈覆轍,不傳承陋習。在家庭中談「理」,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專注於自己「能控制」的事物,我「選擇」放下那些無法討回來的童年時光。
鄧惠文醫師的著作《婚內失戀》已經道盡我媽的心聲。媽媽的那股苦悶,我真的很難懂。
媽媽的嘮叨,我原本會同情,媽媽是受害人;當媽媽沒限度的一直嘮叨(同住人溝通無效),媽媽這時轉變成加害人,爸爸則是受害人。
媽媽影響到同住人的生活品質,不想改進,我就不客氣了。
我就以爸爸是受害者的角度,向社會局提出資源協助,試圖讓心理相關的資源介入,社會局在確認細節後,受理。
當媽媽得知我堅持向社會局提出申請,態度馬上改變:「你這樣做只是在惹事,我不要再對你爸碎念就沒事啦,你趕快把申請表撤掉!」
反觀爸爸無奈:「你媽要一直唸,我哪有什麼辦法?」
最後社會局表示,需要媽媽願意找時間,打電話給心理諮商師輔導,才有辦法解決媽媽的心理。
菩薩想救你,也要你自己想找菩薩才行啊!
從此,我不再介入爸媽的夫妻生活。
在爸媽眼裡,我現在依舊是小孩,依舊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
現在爸媽沒來找我借錢,就不錯了吧?
當家庭秩序亂,不知從何下手?您可以試試這3步驟(我忘了從哪裡學來的):
先愛自己,才有能量愛別人。
避免為了育兒,冷落了伴侶,伴侶是將來與自己共度後半輩子的,需要刻意製造精心時刻(兩人時光)。
最後,才是照顧親子關係。夫妻和睦,比較有辦法專心與孩子聊心、陪伴。與孩子,也需要刻意製造精心時刻(兩人時光)。
我認為最佳的育兒秘訣是「聊心、陪伴」,當您用這兩個詞去育兒,壓力會減少很多,大人就是專注於孩子「當下」的需求,掌握住人際互動的界線、獨立思考、獨立自主、善於溝通解決問題,就可以讓孩子學得很好了。
外面交友軟體詐騙盛行,應注意小孩在軟體裡的使用情形。
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永遠的避風港,是無所不談的對象。
YouTube影片,時間1:01:40 開始,黃琮寧 醫師分享:五歲前的家庭和樂,可以讓孩子一輩子健康。
科學告訴我們,為何要運用正向教養來養育孩子: 從機率上來談關於“童年家庭創傷指數(毒性壓力、慢性發炎)”正比於孩子長大成人後的“健康” 。
資訊來源:https://youtu.be/k4RPyHJL3kY
由於我只是位媽媽,不是老師,其他的專業育兒技巧,不是我想討論的範圍。
在方格子裡,我所分享的內容,看久了,您可能會覺得,也在陪我家小孩成長呢!
最後,祝您一切順利!
如果您喜歡這次的內容,歡迎您按愛心、留言、贊助支持唷!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全文完)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方格子vocus | X(twitter)
搜尋:CV 教養生活
═══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Emai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