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如果沒有經過成蛹的尷尬,不可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可是我一點也不想變成難看的蛹」
「我之所以一再的想起那些回憶,難道是因為我現在又要面臨尷尬的成蛹期了嗎?」
吉卜力所有動畫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是心之谷,另一部就是兒時的點點滴滴。
在這部片裡,即將面臨30大關的女主角,在一開始的獨白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也從這個提問中,女主角展開了一趟尋找自我的旅程。在鄉村生活的十天假期中,小學五年級時的點點滴滴也不斷浮現⋯
不知為何,最近又想起了這部片,於是,我突然意識到,故事中的小女孩不就是內在小孩最具體的呈現嗎?也就是說,所謂的內在小孩,其實就是每個人在童年時期受傷的自己。
小時候因為對算數不拿手,被媽媽跟姐姐懷疑腦袋有問題、人生唯一一次被爸爸打的耳光、媽媽說比起作文寫得好,大人更喜歡不挑食的小孩、坐隔壁的男生對自己說出我才不要跟你握手⋯
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直到長大成人後還是烙印在心底的深處,連女主角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一直記得這些小事。
會對這部片有共感,我想是因為我也跟女主角一樣內心住了個受傷的小孩,也或許,每個人都是。
在成長過程中,有些或大或小的傷口,就這樣跟著我們一天一天成為了大人,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些傷口,但創傷並不會隨著年紀而自然痊癒或消失。
於是,內心那個被斥責、被冷落、不被理解的小孩一直停留在某個年紀沒有長大,於是我們成為了害怕犯錯的大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大人、永遠認為自己不夠好的大人、需要別人認同才覺得自己有價值的大人⋯
「這個小學五年級大的‘’過去的我‘’,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是不是希望我再一次回首過往,重新展翅飛翔,所以特意出現?」
之前有部電影,具體劇情在講什麼我已經忘記了,但有個畫面我一直印象很深刻,在故事最後,女主角走到了大樹下,擁抱了學生時期的自己,現在才意識到,會對這個畫面印象深刻,是因為現在的我理解了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的重要。
原來真正的愛自己是學會放下過去的創傷,擁抱內心那個受傷、被忽視已久的小孩,然後輕輕的跟他說聲: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願我們都能成為能夠好好和自己內在小孩相處的大人:)
如果有啟發到你的話,歡迎追蹤留言收藏分享
也歡迎追蹤我的IG❤️
@impickythankyou
自我成長|社會觀察|觀點啟發
--------------------------------------------------------------------------------------------
每一個按讚、追蹤、留言都是莫大的鼓勵🥺🥺🥺
讓我有動力繼續分享關於高敏人的(內心)世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