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都會誤會,以為批判性思考整套學起來,就可以有自主判斷力不受他人影響。其實多數情況下,論證的評估跟分析,就可能有非常多的問題,甚至可以看出評斷者的背景。
這篇將舉出網路文章中(包含筆者在內),常見的推論相關問題。
一、訴諸權威:OO專家說,所以這就是對的
這其實要看地方、場景,也就是情境。
例如:「根據都市規劃專家、交通學者的評估建議,這個地方真的不適合蓋體育館。」
最後還是蓋了,這能代表決策者背離專業嗎?有沒可能民意就是要這樣,或是實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地點蓋?所以,我們是否可以,在這邊訴諸專家權威,指責支持蓋的人不科學,或是痛罵反對興建者只會訴諸權威?
第二個例子:「心臟專科權威OOO表示,流感疫苗都不該打,因為打了沒有用,還會造成對心臟不好的副作用。」
在這個例子,對心臟的副作用是可以聽這位OOO專家的,畢竟他是專科醫生,總是比路人甲來得有道理。但坦白說,也僅止於比路人甲好,因為這段推論沒有任何可以證明的資料,例如流感疫苗打了幾個人,有多少人出現心臟方面的副作用。
但再強調一次,總比路人甲說來得強,畢竟他是心臟專科醫師。不過,如果有另一個非心臟專科的醫師,找出資料證明根本沒這回事,那麼你繼續說「OOO醫師是心臟專科,怎麼會騙人呢」,那就是品質差的論證。
權威不等同於強制的權力,權力不代表專業的權威
再者,也只有副作用,打不打疫苗這應該不屬於心臟科的專業,他憑哪一點說打流感疫苗毫無作用?根據在哪?我們不能因為一個醫生,在醫學相關建議上比較專業,就認定他在醫學相關的議題有絕對權威。
很重要的一點常常被忽略,權威不是權力,有權力要你去做什麼,不代表他是這方面的權威。例如市長下令這條路不准路邊停車,是因為他有這個權力,而不是他本身是交通專業權威。
你相信市長會徵詢專家意見,所以這條命令是權威性的,是你的自由,但施行的權力不能等同權威。這也可以反過來說,交通專家建議要開放路邊停車,但選舉專家說上周這個路段撞死人,你要禁止停車展現魄力。
民意形成權威或影響權力
延伸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民意是否也變成一種權威?是的,民主社會常常訴諸民意,但民意真的有專業性?聽從專業權威的意見,跟從善如流是不一樣的。像說,我們要在這裡興建OOO,對XX區的民眾有益,但應不應該興建,跟民眾是否覺得有受益,不見得是等號。
例如,我們要在OOO這裡興建滯洪池,對本區的民眾有益,直接影響到的就是住在OOO的居民,你要他搬家,給多少拆遷費,他真的願意接受嗎?有沒可能,是的確對多數民眾有益,但對他家是毀滅性災難?那怎麼擺平,多少補償金可以彌補,這是可以算的,還是要拿去民意公審?
這其實涉及到非常多的面向,像是興建前,多數XX區居民都覺得挖滯洪池幹嘛,蓋公園不是比較好。結果蓋完後下大雨,大家才發現今年不會淹水了,幹得好啊。在不同時間點做民調,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民意結論,而不同階段的民意,跟專家的權威意見可能是不同的。
我們應該要藉此,去理解所謂的訴諸權威,是真的有其道理,或只是一種放棄思考的藉口。
另一種常見的訴諸權威,很多人都沒注意。像是訪問車禍受害者家屬,這個十字路口規劃要不要修改,需不需要國賠,這根本多問的,家屬不是交通專家,更有相關利害關係。
二、偏見:又稱信仰、立場,這不見得有對錯,只是不能成為普世性規律
例如,伊斯蘭國決定女性出門要有男性家人陪同,全身還要穿得密不通風,你願意用他們的邏輯,推廣到台灣,要女性出門時穿著「革命」嗎?你會覺得,這個信仰指導穿著實在蠢斃了,但人家會不會覺得其實你比較蠢。
這常見在巨觀論的信仰中出現,例如提出「暴政必亡」,用這個當作大架構的敘事,所以某OO國做的每一件事情,在信者眼中都是可以論證OO國即將滅亡的鐵證。而當信仰預測的結果沒有出現,或是不盡如意,信者的第一個反應,不是重新思考論證過程,而是強調研究教主的言論不夠深入,對教典的研讀太淺薄。
但我們真的去看看教主跟教典到底說了什麼,很可能就只是概括性的宣示,暴政必亡、行善必有回報,嚴格說跟廢話沒兩樣。就跟你去工廠上班做事,怎樣才可以把事情做好?「努力吧」。嗯,知道了,所以有具體的解釋嗎?沒有。但信仰類的偏見,會讓論證品質變得極差,信徒會試著把所有可見的都套入公式,類似手拿槌子看什麼都釘子。
仔細點解釋,這類偏見類的說法,就跟宣稱「所有運動在地球上都可以用牛頓力學解釋」,這在物理學上是廢話,也趨近真理,要反駁還真難,但跟沒講一樣,你無法從這句陳述,得到打造車輛的技術,或理解車禍的原因。
這在人文社會科的論述中太常見了,訓練不足者就算了,多數人是基於偏見,無論他是基於哪種立場,會訴諸學科的神祕,這在下段會提到,這些都可以統稱「沒有定義」(這會在之後的幾項提到)。
如這句話:「我有很多白人朋友,大多數都不分對象,待人極為和善,雖說如此,你也知道整體而言,白人就是比較會種族歧視。」
各位可以想想,這種其實是萬用句型,近年特別常見到在政治正確話語中出現。
三、資格論:大概可以分成三大類
這常出現在政治評論,且不見得是錯的,為了自己派系辯護合情合理。但我們也要分清楚,這種評斷沒資格的理由,是因為對方常常把訴諸權威來否定,還是把XX派的偏見當成事實傳播,才會導致某人看到XX派就說他講這沒信用、沒資格。
因為也有可能,單純是真有證據,只是你不想看。那怎麼區分,是真的有證據但你不想看,還是他證據已經講到懶得再講了?請看下個。
這常見於A中提到,對自己信仰強烈者會規避的萬用句,例如你說「馬克思預言的革命在英國從未出現,反倒是他認為不成熟的俄國先發生」,他回你「喔,你又來了,這講幾百次能換新的嗎」。他的意思,其實是「我不想聽你講話」。正確的根據推論反駁,應該是針對馬克思判斷錯誤這件事,去重新詮釋論證,而不是用好像別無新意的方式回應,這在政論節目中的「辯護者」常出現。
反過來用的也有,你舉了100個例子證明,A、B、C政黨對於政策OO的支持度有強弱差異,而不管你舉到第幾個例子,反對你的朋友總是說「你無視證據XXX,證明A跟B一樣爛,只有C才是真的支持OO政策」,就算你已經針對XXX提出10倍以上多的反證,或是情境不同的說明,他總是用「你又來了,正面回答我可以嗎」來回應你。
這種每次「你又來了」的用法,在沒多少社會經驗的學生中最常見,因為學生對情境的理解較弱,沒有工作經驗下,非常容易把模式亂套。
這種比爛的結構很常出現在拌嘴,或是文章之下的討論吵架,好比說你跟他都不是某項專業的專家,但你有下很大的功夫去研究,他只是看了一些人轉述,兩者在論述上的品質一定會有差。這種目的常用在拉低你的討論資格,降低整個討論品質,想要破壞討論的網軍最常使用。
四、大量使用術語:專有名詞塞滿文章卻很難讀
這比較少見,大致上就是通篇術語,或是專業的行話,把整篇文章塞得滿滿滿,看起來超級無敵威,但卻讓文章極難閱讀。請記得一個原則,好的老師可以把難的專業知識,解釋到小朋友都能理解,爛的老師只會要你背公式代入。這個我們從小就知道的原則,一堆中生代卻在網路上忘的一乾二淨。
例如:「根據A理論,在B模型的架構下,可以知道C路線是最可能被選擇的,但也可能在D條件下,出現了E的結果。」實際上這段話會擴寫好幾倍,塞更多行話,但翻譯成這樣你就懂了:「市長根據民調,會在領先下選擇穩健打法,在落後時採取激烈手段拉回支持度。」
你說,這些名詞重要嗎?如果進行學術研究很重要,民調可以寫一篇論文,政治人物的政策選擇也是有理論模型,連選擇路線都可以找賽局來模擬。
問題是,若你的寫作對象是一般人,這種寫法只是故作神秘,干擾討論而已。其實連在學術機關都很少這樣討論事情,好比說我們物理所開會,不會每個研究生都把他這周的資料,從牛頓跟基礎電學開始解釋,這大家都當你應該要會,何必再說?正常而言,只會看你最近的實驗資料。
針對不同的受眾,要站在不同的高度講術語,不然只是干擾討論而已。
而另一種很常見的討論干擾,或者稱之為要增加閱讀的困難,俗稱「舊酒新瓶」。簡單說就是重新發明一個詞語,或用另一個範圍略大的說法概括後重新命名,稱這不大一樣。例如「翡翠檸檬微甘無發酵茶」,就是檸檬綠茶微糖,在飲料店這樣玩沒差,但在政治或是各種議題討論上,就會造成無窮的麻煩。
因為討論者光要先理解你發明的新詞,就耗盡力氣了,除非你的目的就是傳教,想透過大量術語行話,砸到人家昏頭轉向後入教。
五、巧合與濫用數字:簡稱玩弄時序和數字大小
這需要小心的是,在「敘事」上看起來會非常有邏輯:
- 我親戚昨晚吃了感冒藥後,覺得想睡去就寢,誰知一覺不起,這感冒藥一定有問題。
陳述跟邏輯論證是沒錯的,但顯然有漏掉一點東西,專業醫生一定會有更多問題想問。若陳述中的親戚,改成「我那100歲的阿公」,一般懷疑藥有問題的人,或許就瞬間少掉八成。
這意即純屬巧合,老人突然回歸上帝的機率本來就比較高,更何況感冒了,阿公只是正好感冒吃藥,在這時間點往生而已。兩個獨立事件,彼此沒有因果,但在政治上,民眾不見得會理解因果,許多事情的複雜程度比老人吃藥容易出事還要高。
這種把巧合濫用的情況,通常小心點就可以發覺背後的情境不單純,更多時候是玩弄數字,如下例:
- 施打疫苗讓XX~OO歲,得到併發症的機率上升5倍。
這聽來好恐怖,5倍欸。但如果是百萬分之一上升到百萬分之五,這算是很高的危害?如果併發症指的是發燒,有吃退燒藥或是就醫就沒事,一般人可能就不覺得怎樣。這種敘述方式常出現在媒體報導上;人類的心理很微妙,先談風險再談報酬,跟反過來講的感受是不同的,例如:
- 「開刀的成功率有50%,若術後成功可以多活10年」
- 「開刀後有機會可以多活10年,成功率達5成」
是不是感覺有點不同?理論上一個良好訓練的人,可以看出關鍵在於開刀成功機率50%,跟術後的延命10年。但一般人很可能會根據下標,先在心理上建築了正面或是負面的堡壘,讓後面的論述先有預防針(編按:對,這是下標的藝術……有時候是騙術,藉由調整陳述順序或強調的要點來引導讀者)。
這也是我們常說,某些記者或是媒體的說法,具有極高誤導性,因為就邏輯上來說,前後時序沒有差異,但就實際影響上可不是這樣。
有這類宣傳專業的媒體,卻刻意這樣下標,當然是惡意的。例如下一個就更誇張,但你一定見過:
- 「XXX影星生下一子、婚姻陷入危機」
- 「XXX影星婚姻危機中、生下一子」
有差嗎?可以想想這背後的情境假設,是否完全不同。
- 編輯補充:雖然可以假設,有良心的工作者會盡量避免誤導性的標題或陳述,但媒體的工作目標往往並不只是追求「傳達事實」,同時也追求曝光、吸引讀者或觀眾,因此也容易有強調衝突性、聳動性的傾向。在其他立場、目的或專業能力的差異影響下,更不太可能僅循「傳達事實」為導向,因此檢視各家報導的差異,也可以當作批判性思考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