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內外動機」、「倒U壓力理論」淺談兩位奧運選手—沒拿到金牌,說不定是上天給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沒有得到金牌也許是好事

「可是…我想拿的是金牌!」我想台灣人應該都對這句話不陌生吧?這是柔道選手楊勇緯在賽後聯訪時,邊哭邊說完的話,除了可以看到他的自信以外,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未來的企圖心。
先撇除我個人對這位奧運選手的欣賞,回到名次本身,假如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會不會沒有得到金牌,反而是上天給的禮物?

內外在動機是什麼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由社會心理學家狄西(E.L. Deci)提出的「內外動機」理論,用來解釋人類願意動身執行的動力來源。
所謂的「內在動機」白話來說,就是指「想執行事件的動力來自於內在」,像是喜愛一個事物時,即使沒有任何外在回饋,仍自願完成該任務的動力。
而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滿足、喜悅的回饋感受,則稱為「內在獎賞」。而「外在動機」與「外在獎賞」則顧名思義,是指為了外在的目標與回饋,像是金錢、名聲、社會地位等等,才有執行該任務的動力。

一旦加入外在動機就回不去

許多事情的最原頭,當然都是出自於內在動機,舉個例子:因為我喜歡音樂,所以我去學琴(內在動機),漸漸的我練得越來越好,而越來越喜歡彈琴(內在獎賞)。
之後,在某一次的鋼琴大賽中獲得佳績,獲得許多機會接受採訪、邀約(外在獎賞),因此我更努力的去練習,想要在比賽中拿到更好成績,這樣才能得到更多外界的掌聲和名氣(外在動機)。
這便是一個從內在動機,轉變成外在動機的過程。
上述的舉例,正是因為在其他相關研究中也舉出,如果原本由「內在動機」出發的興趣、嗜好,一旦加入了「外在動機」的因素,「內在動機」就再也不單純,很容易變成由「外在動機」所驅使,也就是說原本單純喜歡的事物,可能就再也不純真,而是被金錢、名聲推動著。

外在動機使我們失去過程中的快樂

而名次本身就是一種外在動機,所以如果把第一名當成目標,在拿到第一名以後,因為賽場上最好的名次也就只有第一名,或者繼續蟬聯第一名,就容易在得到冠軍後反而開始失去動力,或者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慾望。如此一來,會讓出自於喜愛某物而努力的過程,變成為了得到獎賞而努力,失去原先在過程中的快樂、滿足。
不過,難道因此就不能設下外在目標嗎?當然不是。

釐清初衷與內在動機

我們可以做的,是試著在外在動機干擾以前,多穩固自己的內在動機,比方說「喜歡唱歌」的人,可以多了解自己為何願意「沒給予任何酬賞也要唱歌」,是因為享受音樂?喜歡一同同樂?還是其他的因素?
不管是什麼,先清楚這些最原始的內在動機,再去追求自己的外在目標。當自己越來越迷失時,便回想原先的內在動力是什麼?自己最初想學習、完成這個任務的目的是什麼?鞏固內在動機,是一個避免被外在動機牽動時,較好穩定自己的方法。
因此,我認為不論是哪一種動機,本身都沒有對錯,只要清楚自己的目標與目的,且別因此在過程中漸漸迷失自我,那不管是什麼力量的推動,都可以是一種動力。只不過因為得到第二名,能讓追求外在目標的人,依然有動力可以繼續往前邁進,所以我才說這可能反而是祝福。

給第一名的過大壓力

再來,大家一定也有聽過「戴資穎,戴資穎,第一名。」這句出現在廣告中的口號吧?
這句朗朗上口的廣告口號,除了是一句台詞,也顯示出了台灣人對羽球選手戴資穎的期望。
身為台灣女單第一名的戴資穎,在這次的奧運上,被賦予更多的期待,而這樣龐大的社會關注,其實也容易造成莫大的壓力,也可能影響了他的比賽心態。雖然在我心中他已經打得很好,但從他下場時落寞的眼神,我知道他對自己的期許是第一名。

倒U型壓力假說

而根據倒U型壓力假說,我們可以知道適當的壓力會使一個人的表現呈現最好的狀態,一旦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你認為戴資穎當時承受的,是在U型曲線的哪裡呢?
我認為之所以大家會給予她如此大的期待,是因為她在比賽之前,就頗有名氣,也都知道她是排名第一。
但奇怪的是,難道曾經世界排名第一,就一定可以在往後的每一場戰役都拿第一嗎?
當然我知道她肯定有這個實力,但「曾經第一,下一場就也要拿到第一」的這種想法,就是一種「偏誤認知」。類似於骰骰子時,當我們前幾次都骰到6,就認為這一次也應該可以骰到6,同樣是一種錯誤的期待。因為每一次都是獨立事件,不能完全看做一樣啊!

過度的壓力使人失常

正是類似於此的期待與壓力,而影響了選手的心態調適與最終的表現。
其實,從來沒有一個成績是理所當然的,好好的欣賞每一場比賽,以及選手在賽場上的表現,對於運動員來說,就已經是最大的鼓勵了!
這一次拿下銀牌,雖然心中一定有些落寞,但我認為戴資穎反而可以卸下「非拿金不可」的壓力,不管她要不要比下一屆奧運,這樣的結果可能會促使他在下一場比賽中,因為比較放鬆而表現得更好。
所以說沒拿金牌,會不會是更大的祝福呢?
----
個人murmur
希望大家都應該好好珍惜每個球員,即使是這次沒有拿到獎項的人,他們也都是相當的努力與認真的在練習,而且拿金牌到底是禍還是福,其實全看選手自己的心態調整,如果越來越往外追求,那勢必是會漸漸迷失自我,但如何讓選手保有內在動機,又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有充足訓練資源和經費,才是台灣人民應該要真正去思考的。
也期待可以藉由這次奧運的表現,讓台灣的財團、政府好好重新規畫台灣的運動圈,其他像是音樂、美術等學科,也期待在未來可以好好被整治一翻。那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是時候該改變了吧?
我是溫曉風,持續在撰寫「心理學與人生經驗」的專題中!
努力將U質好文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也不吝嗇地給予我一些留言或鼓勵,讓我有更多的動力維持寫作!
如果你還心有餘力的話,也歡迎各位乾爹乾媽給我一杯咖啡的打賞,讓我在困難的疫情時代,可以靠著寫作生活!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7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溫曉風聊聊天 的其他內容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依附理論,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由該理論延伸出的「陌生情境測驗」?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是由安斯沃斯所設計出來的社會實驗,目的是去檢測孩子在母親離開以及回來後的情緒反應。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什麼類型的孩子,都會在母親離開的這段時間感到焦慮不安,但差別就在母親回來後......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現在的小孩生活大多是被課業、補習、成績追著跑,大部分的時間,都早已被塞滿讀書行程,好不容易到寒暑假,卻可能還是有許多作業需要完成。因此很多台灣的孩子,向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甚至是未來想做什麼。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假如寒暑假都不要出作業,可以完全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你要怎麼樣安排…
 台灣的孩子,普遍害怕遇到挫折,更多時候在遇到某項自己不擅長的事物時,不是鼓勵自己再嘗試或者找人討論如何更好,而是直接逃避或者放棄。曾經和某個大學同學聊到彼此最不擅長的科目,他和我說因為自己小時候唱歌不好聽,所以從此就相當排斥參加唱歌相關的活動。雖然上述的舉例只是個案,但是我身邊很多人的確是這樣……
情緒有分好壞嗎? 儘管這個社會向來都比較強調人們要「保持開心樂觀,不可以不快樂」,相較之下焦慮、憂鬱、生氣等情緒就時常被忽略和排斥,但其實情緒是不分好壞的。
有很多人總喜歡在生病時,拚命的要幫問題歸因,有些疾病的確是可以這樣做,像是登革熱就肯定和蚊子脫離不了關係,但有些疾病,不能單一的歸類在某個因素上。像是心理疾病,我們各種常見的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都不是可以找到一個絕對正確歸因的疾病,我們不能只因為某個人血清素濃度過低,或者…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依附理論,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由該理論延伸出的「陌生情境測驗」?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是由安斯沃斯所設計出來的社會實驗,目的是去檢測孩子在母親離開以及回來後的情緒反應。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什麼類型的孩子,都會在母親離開的這段時間感到焦慮不安,但差別就在母親回來後......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現在的小孩生活大多是被課業、補習、成績追著跑,大部分的時間,都早已被塞滿讀書行程,好不容易到寒暑假,卻可能還是有許多作業需要完成。因此很多台灣的孩子,向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甚至是未來想做什麼。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假如寒暑假都不要出作業,可以完全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你要怎麼樣安排…
 台灣的孩子,普遍害怕遇到挫折,更多時候在遇到某項自己不擅長的事物時,不是鼓勵自己再嘗試或者找人討論如何更好,而是直接逃避或者放棄。曾經和某個大學同學聊到彼此最不擅長的科目,他和我說因為自己小時候唱歌不好聽,所以從此就相當排斥參加唱歌相關的活動。雖然上述的舉例只是個案,但是我身邊很多人的確是這樣……
情緒有分好壞嗎? 儘管這個社會向來都比較強調人們要「保持開心樂觀,不可以不快樂」,相較之下焦慮、憂鬱、生氣等情緒就時常被忽略和排斥,但其實情緒是不分好壞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金牌背後,每位選手都經歷了無數挫折與挑戰。看到麟洋配的奪冠故事,想到他們如何克服失敗和挑戰,勇奪榮耀,再回顧自己對太極拳和人類圖的學習,發現想要達到持續努力和突破自我限制,其實很需要理解自己思維與能量的流動性,讓每個人都能創造一段關於勇氣、堅持和成長的故事,鼓勵每個人勇於面對挑戰!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今年看巴黎奧運,不同於以往。對於運動員的心情有了新的瞭解,看到他們所經歷的挫折和努力後,浮現的是他們面對失敗的勇氣。即便每個人都是帶著求勝的心情來到這裡,也做好面對失敗的心理準備。奧運深刻體現了,運動,其實和我最熱愛的音樂、故事相同,具有超越語言文化、撼動人心的力量。
Thumbnail
這次的奧運因為時差,我錯過了開幕,不知為何也沒有什麼心情重看。 頭一天就看到楊勇緯挑戰金牌失利,讓我也跟著沮喪起來。 每天起來幫兒子弄好早餐以後,我們會先一起看個轉播,有什麼比賽看什麼,一起看了桌球、射箭、排球等等,而且厲害的是我們家都有對應的玩具可以一起玩!邊陪玩邊注意比賽,也是挺開心的。
Thumbnail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衿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一段是說踮著腳走路不穩,跨越腳步無法快步,自執己見,自以為是,自誇者,輕浮的人,這些行為的人都無法長久下去,就像剩菜剩飯一樣讓人討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見
Thumbnail
2024巴黎奧運備受關注,透過世界之巔,看見人性, 只看結果卻不重視"過程",真的會比較快樂? 誰都不喜歡輸的感覺,只要不放棄,仍然有機會。 勇敢走出舒適圈,面對自己,看見生命的"韌性", 不論結果如何,擁有的過程依然值得, 畢竟"獨立的個體",是無法被取代的存在。
Thumbnail
有些國家除了運動成績,很少獲得外界肯定,選手被迫扛起整個國家的對外形象,一人肩挑護國神山。
Thumbnail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Thumbnail
不要執著回應或接受無益的負面情緒 有人送禮不管是好還是壞,只要不接受,終究是返回於主人 跟負能量糾纏只是在干擾自己好的磁場 "當你凝視深淵越久,深淵也在凝視你" 現在已經是資訊透明時代,什麼樣子的人才容易成功已經很清楚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給年輕人的一個忠告其中內容 1.能量
Thumbnail
彌賽亞情結指的是願意為別人付出的人,往往會陷入過度不理性的狀態。這篇文章討論了助人者以及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以及心理素質對於選手的影響。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金牌背後,每位選手都經歷了無數挫折與挑戰。看到麟洋配的奪冠故事,想到他們如何克服失敗和挑戰,勇奪榮耀,再回顧自己對太極拳和人類圖的學習,發現想要達到持續努力和突破自我限制,其實很需要理解自己思維與能量的流動性,讓每個人都能創造一段關於勇氣、堅持和成長的故事,鼓勵每個人勇於面對挑戰!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今年看巴黎奧運,不同於以往。對於運動員的心情有了新的瞭解,看到他們所經歷的挫折和努力後,浮現的是他們面對失敗的勇氣。即便每個人都是帶著求勝的心情來到這裡,也做好面對失敗的心理準備。奧運深刻體現了,運動,其實和我最熱愛的音樂、故事相同,具有超越語言文化、撼動人心的力量。
Thumbnail
這次的奧運因為時差,我錯過了開幕,不知為何也沒有什麼心情重看。 頭一天就看到楊勇緯挑戰金牌失利,讓我也跟著沮喪起來。 每天起來幫兒子弄好早餐以後,我們會先一起看個轉播,有什麼比賽看什麼,一起看了桌球、射箭、排球等等,而且厲害的是我們家都有對應的玩具可以一起玩!邊陪玩邊注意比賽,也是挺開心的。
Thumbnail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衿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一段是說踮著腳走路不穩,跨越腳步無法快步,自執己見,自以為是,自誇者,輕浮的人,這些行為的人都無法長久下去,就像剩菜剩飯一樣讓人討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見
Thumbnail
2024巴黎奧運備受關注,透過世界之巔,看見人性, 只看結果卻不重視"過程",真的會比較快樂? 誰都不喜歡輸的感覺,只要不放棄,仍然有機會。 勇敢走出舒適圈,面對自己,看見生命的"韌性", 不論結果如何,擁有的過程依然值得, 畢竟"獨立的個體",是無法被取代的存在。
Thumbnail
有些國家除了運動成績,很少獲得外界肯定,選手被迫扛起整個國家的對外形象,一人肩挑護國神山。
Thumbnail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Thumbnail
不要執著回應或接受無益的負面情緒 有人送禮不管是好還是壞,只要不接受,終究是返回於主人 跟負能量糾纏只是在干擾自己好的磁場 "當你凝視深淵越久,深淵也在凝視你" 現在已經是資訊透明時代,什麼樣子的人才容易成功已經很清楚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給年輕人的一個忠告其中內容 1.能量
Thumbnail
彌賽亞情結指的是願意為別人付出的人,往往會陷入過度不理性的狀態。這篇文章討論了助人者以及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以及心理素質對於選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