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與陌生情境測驗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依附理論,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由該理論延伸出的「陌生情境測驗」?
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是由安斯沃斯所設計出來的社會實驗,目的是去檢測孩子在母親離開以及回來後的情緒反應。
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什麼類型的孩子,都會在母親離開的這段時間感到焦慮不安,但差別就在安全型的孩子,會在母親回來安撫後,快速的得到情緒的舒緩,之後便繼續探索世界;焦慮型則會在母親回來安撫後,持續的哭鬧一陣子;逃避型則會表現出一臉不在意母親的樣子,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行為背後的意義都是焦慮
焦慮型與逃避型最大的差異,是在於母親回來後相當不同的情緒與行為反應,一個是透過更用力的情緒張力,例如不斷的哭泣、崩潰,來表達自己的不安,去得到更多大人的關愛,而另一個則是透過假裝不在意來掩飾自己的感受,也欺騙自己不在意就不會失望、難過,並且藉由冷漠控訴大人的離開。
儘管行為上有如此大的差異,但其實細探到底「逃避型」與「焦慮型」根源都是來自於—焦慮,只是一個用顯性行為傳達,另一個用相反的方式來表達,且正因為用了與認知上相反的行為反應來表達不滿,所以更容易讓接受者誤以為對方是真的沒有那麼在意,而漸漸地忽略對方的感受。
逃避行冷漠不是因為不愛
在關係中也是如此,焦慮型的人通常會希望對方用「更多的愛」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但逃避型的人可能更傾向於用「與期待反應」相反的行為,例如明明很焦慮,卻表現的毫不在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樣的行為模式,往往會讓逃避型的另一伴感覺「對方是不是不愛自己了?所以才會這樣冷漠」,而導致兩個人誤會越來越深。
但其實只要理解到,逃避型的伴侶並不是不愛你、不在意,他們內心對於失去一段關係的恐懼與害怕,其實都和其他人一樣,只是用了一種我們其他人不習慣的表達方式,去抒發自己的想法而已。
逃避行需要更多自我空間
這和許多人在遇到心情低落時,喜歡和他人說話、連結的方式有許多的不同,逃避型通常習慣用「進入自己的獨立空間」這種方式來處理情緒、療癒自己,也比較不擅長說出自己的感覺。
因此如果身邊有逃避型的人,當他心情不好、遇到重大事件時,千萬不要以為他真的不難過或不在意,只是他選擇了一種「將自己與世界隔離」的方式,來整理自己的情緒。
舉我自己身邊的朋友來說,他們大多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感受,且表達自己的感覺,也不是一件讓他們舒服的事情。
不懂的人可能會覺得對方冷漠或難以親近,但當自己真的夠了解他們,就會知道他們其實和一般人一樣,有各式各樣的感覺,且在遇到關係破裂、出狀況時,也依然會感到焦慮,只是比起我們習慣透過與他人訴說、連結的療癒方式,他們更習慣讓自己冷靜,或者假裝不在意好顯得自己沒有輸,而藉此讓自己舒服一些。
假裝不在意就不會受傷
「假裝不在意,是不是心就不會受傷了?」
這是我身邊幾位逃避型的人告訴過我的話,但我反而常常回答他們:「其實當你們問我這句話時,你們已經在意,也已經受傷了。」承認自己難過、受傷、在意,真的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除了給予他們一些鼓勵當作強心針以外,也給他們適當的自我空間,因為對他們來說「空間」絕對是最好的療癒聖品。
讓他們知道,如果你需要有人陪伴,我會在你的身旁,如果你想一個人靜一靜,我也不會強迫你,你只要知道,我看見你的脆弱,但同時我也不會去批判你的脆弱,反而很謝謝你願意讓我看見你的脆弱,讓我可以更靠近你。
我曾經這樣和一位逃避型的朋友說,然後他在電話那頭,像是仙女棒被點燃一般的嚎啕大哭,但我知道對於平時無論如何都要忍住眼淚的他來說,這些話有悄悄地解開心裡的某一塊結。
「用這樣的方式陪伴著一個人真好。」我在心裡這樣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