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維枷鎖:如何在策略共識營激發主管的創新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顧問好,我們發現每年在策略共識營時,參與的主管們在發想策略時,都沒有太多新穎的策略,所以我們想在策略共識營中,規劃一段可以讓大家活絡想法,或者是分享較跳脫策略的時段,最好請年輕一點的基層主管來分享,更能夠有不同的觀點,不知道顧問的建議是什麼?

其實這是典型策略僵化的問題,一般我在給客戶建議前,會先初步診斷一下,客戶策略僵化的可能原因是什麼?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根據「公司的策略僵化了嗎?該如何找出公司策略僵化的原因?」一文指出,導致策略僵化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例如,企業所處產業變化不大、沒有使用新的策略規劃工具、績效考核制度不彰、參與策略會議的主管們與老闆有強烈的慣性思維等等,都可能導致策略僵化。本文將以參與會議主管的思維僵化為主題,列出三個思維僵化可能的原因,並提出企業可以如何改善與解決此問題的做法。

一、與會主管的思維僵化,來自於對外在經營環境的掌控度不足

有時與會主管的思維僵化,來自於對外在經營環境變化的掌握度不足,總覺得外在環境沒有什麼變化或者變化不大,所以策略也不需要大幅調整。若是如此,可在策略會議的前期,安排專家或相關人員分享外在經營環境的變化和趨勢,特別強化變動的部份,這樣可以讓與會主管意識到外在環境的改變,並激發他們思考未來的策略調整。

二、與會主管的思維僵化,來自於豐富經驗所帶來的自信

有時與會主管的思維僵化,來自於多年專業與豐富經驗所帶來的自信。與會主管過去愈加豐富的經驗,或者是說成功的經驗,所帶來的自信,有時會是思維的枷鎖。這自信會讓主管聽不進別人的建議,總會覺得自已的想法才是對的,而變得思維僵化。這部份可以試著從改善績效考核制度,讓主管們更加重視策略的創新性和實施效果。通過將策略創新和執行能力納入考核指標,可以激勵主管們積極思考和嘗試新的策略,同時也強調策略的執行力。這種改善制度將使主管們意識到策略僵化對於自身的發展和績效有所影響,從而更加願意主動去尋找新穎的策略。

三、與會主管的思維僵化,來自於缺乏新的思維刺激

有時候與會主管的思維僵化,是因為他們長期以來都處於相同的環境中,沒有受到新的思維刺激。為了讓主管們能夠有更多新穎的策略,建議就如同客戶所提議的一樣,在策略共識營中安排一段時間,邀請年輕基層主管來分享他們的觀點和想法。這樣不僅可以讓主管們聽到不同的聲音,也能給年輕基層主管提供一個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此外,除了安排年輕主管的分享,也可以考慮透過其他方式來激發主管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例如,透過「突破框架的創意思考」課程,讓主管們分組進行創意發想,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的能力,或者在策略共識營中引入新的策略規劃工具和方法,如商業模式九宮格、設計思考、敏捷等元素,刺激與會主管們的想法能力。

根據客戶的問題,策略僵化可能是因為與會主管的思維僵化,來自於對外在經營環境的掌控度不足、多年專業與豐富經驗所帶來的自信,以及缺乏新的思維刺激。要改善這個問題,可以在策略共識營中安排專家分享外在經營環境的變化和趨勢,並讓主管們意識到外在環境的改變;改善績效考核制度,重視策略的創新性和實施效果;安排年輕基層主管來分享他們的觀點和想法,給予他們展現能力的機會;透過創新思維的工作坊、引入新的策略規劃工具和方法,刺激主管們的想法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勉覺學堂沙龍
47會員
87內容數
描述協助企業規劃策略的二三事
勉覺學堂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3
顧問,今年我們要邀請你輔導主題之一是雇主品牌的打造。我們知道雇主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可幾的,但總要有個開始,我們自己也有先做一些功課,我們發現坐辦公室的員工,與在產線工作的員工,追求的目標是不太相同的,若整個公司要訴求共同的雇主品牌,很難兼顧不同性質員工的需求。
2023/11/03
顧問,今年我們要邀請你輔導主題之一是雇主品牌的打造。我們知道雇主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可幾的,但總要有個開始,我們自己也有先做一些功課,我們發現坐辦公室的員工,與在產線工作的員工,追求的目標是不太相同的,若整個公司要訴求共同的雇主品牌,很難兼顧不同性質員工的需求。
2023/06/11
「顧問,請問一下針對ESG的浪潮,身為中小企業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近期因為台灣監理機關的法遵要求與國際大廠對其供應鏈的規範趨嚴,導致台灣企業愈來愈重視ESG。對於年收入20億的上市櫃公司而言,政府要求必須開始製作永續報告書。除了上市櫃公司受影響外,許多的中小企業也開始在思考要如何因應..
2023/06/11
「顧問,請問一下針對ESG的浪潮,身為中小企業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近期因為台灣監理機關的法遵要求與國際大廠對其供應鏈的規範趨嚴,導致台灣企業愈來愈重視ESG。對於年收入20億的上市櫃公司而言,政府要求必須開始製作永續報告書。除了上市櫃公司受影響外,許多的中小企業也開始在思考要如何因應..
2023/05/24
轉眼間上半年快過了,其實許多企業會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時候,舉辦年中策略檢討會議,這樣的需求其實很多,只是許多企業大都自已完成,或者找不到適合的策略顧問來帶領會議。雖然是年中策略檢討會議,但若要做好,其實不比年度策略會議來得輕鬆。在年中策略檢討會議中,一方面要回顧與檢討上半年KPI達成狀況...
Thumbnail
2023/05/24
轉眼間上半年快過了,其實許多企業會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時候,舉辦年中策略檢討會議,這樣的需求其實很多,只是許多企業大都自已完成,或者找不到適合的策略顧問來帶領會議。雖然是年中策略檢討會議,但若要做好,其實不比年度策略會議來得輕鬆。在年中策略檢討會議中,一方面要回顧與檢討上半年KPI達成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對方很資深,你如何帶領?對方是菜鳥,欠缺很多背景知識與技能?哪一個需要多請教?哪一個需要安排系統性課程?哪一個需要特別觀察做事的方法?哪一個需要確認做事的邏輯? 如果團隊剛成立?或是團隊裡面年資很久沒有士氣欠缺激情?你如何帶領不同的團隊?哪一個需要建立信任?哪一個需要澄清團隊規範?哪一個需要澄
Thumbnail
如果對方很資深,你如何帶領?對方是菜鳥,欠缺很多背景知識與技能?哪一個需要多請教?哪一個需要安排系統性課程?哪一個需要特別觀察做事的方法?哪一個需要確認做事的邏輯? 如果團隊剛成立?或是團隊裡面年資很久沒有士氣欠缺激情?你如何帶領不同的團隊?哪一個需要建立信任?哪一個需要澄清團隊規範?哪一個需要澄
Thumbnail
成為優秀主管的建議和技巧:通過適當的交辦工作和仔細的溝通,主管可以減輕壓力並獲得更好的結果/有效的交辦技巧,可以激發部屬的能力和潛力/換位思考,成為部屬想要一起工作的主管,並提供了建立高效團隊的方法/引導部屬主動去做,並創造成長型團隊/以團隊作戰,實現個人價值,並建立良好的心態和對話/關決策技巧,包
Thumbnail
成為優秀主管的建議和技巧:通過適當的交辦工作和仔細的溝通,主管可以減輕壓力並獲得更好的結果/有效的交辦技巧,可以激發部屬的能力和潛力/換位思考,成為部屬想要一起工作的主管,並提供了建立高效團隊的方法/引導部屬主動去做,並創造成長型團隊/以團隊作戰,實現個人價值,並建立良好的心態和對話/關決策技巧,包
Thumbnail
向上管理是項持續學習並累積的軟實力之一,理解主管的原則與需求後做出行動,並且維持關係,面對主管有些人會是積極展現自己企圖心,也有人不敢開口說話感到畏懼,讓我們一起閱讀如何建立有效的向上管理。
Thumbnail
向上管理是項持續學習並累積的軟實力之一,理解主管的原則與需求後做出行動,並且維持關係,面對主管有些人會是積極展現自己企圖心,也有人不敢開口說話感到畏懼,讓我們一起閱讀如何建立有效的向上管理。
Thumbnail
共同利益是消除不同立場的工具 在公司,常會遇到跨部門溝通,因為立場不同,導致各說各話,最後往往以互推皮球,沒有結論收場。 最近,公司的管理部經理應老闆要求,請各部門主管提前一周繳交KPI檢討,所以特別找了A/B/C部門進行了一次跨部門會議: A:「不可能,因為我們都要等B部門的數字。」 #會議前:
Thumbnail
共同利益是消除不同立場的工具 在公司,常會遇到跨部門溝通,因為立場不同,導致各說各話,最後往往以互推皮球,沒有結論收場。 最近,公司的管理部經理應老闆要求,請各部門主管提前一周繳交KPI檢討,所以特別找了A/B/C部門進行了一次跨部門會議: A:「不可能,因為我們都要等B部門的數字。」 #會議前:
Thumbnail
某新創公司,CEO非常幹練果斷,對行業趨勢敏感,對策略和行銷通路掌握度非常高,但是團隊協作有壓力,跟不上思路和節奏。50%的工作都壓在CEO身上,感覺身心疲倦,希望通過此次工作坊,來提高團隊內驅力,讓員工能够勇于承擔,提升工作效率,良好情緒管理,逐步構建小而美的“選、用、育、留”機制,來培養人才
Thumbnail
某新創公司,CEO非常幹練果斷,對行業趨勢敏感,對策略和行銷通路掌握度非常高,但是團隊協作有壓力,跟不上思路和節奏。50%的工作都壓在CEO身上,感覺身心疲倦,希望通過此次工作坊,來提高團隊內驅力,讓員工能够勇于承擔,提升工作效率,良好情緒管理,逐步構建小而美的“選、用、育、留”機制,來培養人才
Thumbnail
1.解决新舊高階管理團隊融合的問題。2.落實原定的三年內上市業績目標,主要是讓各個部門能够認同目標,並且齊心協力完成。3.明確各個部門2022年的工作目標與財務預算。由CS團隊教練帶領,經過提問幫助案主清晰客戶企業的真實挑戰。教練也多次介入進行發問,協助釐清CEO的真實需求,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1.解决新舊高階管理團隊融合的問題。2.落實原定的三年內上市業績目標,主要是讓各個部門能够認同目標,並且齊心協力完成。3.明確各個部門2022年的工作目標與財務預算。由CS團隊教練帶領,經過提問幫助案主清晰客戶企業的真實挑戰。教練也多次介入進行發問,協助釐清CEO的真實需求,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每每遇到公司老板或高階主管們,很常聽到的抱怨:下面的人都各作各的,主管們問題很多,都要我下來盯;制度訂了也沒用,管理一團亂;業績沒作到,還要求加薪加班費⋯⋯ 這些抱怨來自於沒有完整的組織管理架構,即使有所謂的「制度流程」常流於形式而變成「人治」。自然就會出現很多管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每每遇到公司老板或高階主管們,很常聽到的抱怨:下面的人都各作各的,主管們問題很多,都要我下來盯;制度訂了也沒用,管理一團亂;業績沒作到,還要求加薪加班費⋯⋯ 這些抱怨來自於沒有完整的組織管理架構,即使有所謂的「制度流程」常流於形式而變成「人治」。自然就會出現很多管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組織必須仰賴團隊、眾人的力量成事,幾乎已是老生常談。然而,大多數企業領導人或主管在帶領團隊時,經常忽略了自己究竟是「讓團隊發揮集體力量、完成任務」,還是習慣由上而下「交代團隊完成任務」?
Thumbnail
組織必須仰賴團隊、眾人的力量成事,幾乎已是老生常談。然而,大多數企業領導人或主管在帶領團隊時,經常忽略了自己究竟是「讓團隊發揮集體力量、完成任務」,還是習慣由上而下「交代團隊完成任務」?
Thumbnail
教練領導是我在某個線上課程看到的概念,意思是:主管藉由提問、同理和指引,而不是下達命令和批判,來促進員工解決問題和協助其發展。
Thumbnail
教練領導是我在某個線上課程看到的概念,意思是:主管藉由提問、同理和指引,而不是下達命令和批判,來促進員工解決問題和協助其發展。
Thumbnail
是不是老是看行色匆匆的主管都不知道在幹嘛?一天只有一兩個小時才在座位上,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出沒在各種會議中.你印象中的管理是什麼呢?管理就是管好部門內的人、事、物,對嗎?簡單來說是沒錯的,但是沒有方法的插手在每一件事的運作上面,只會變成非常討人厭的主管! 還記得上次主管介入到妳非常細節的工作內容中,
Thumbnail
是不是老是看行色匆匆的主管都不知道在幹嘛?一天只有一兩個小時才在座位上,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出沒在各種會議中.你印象中的管理是什麼呢?管理就是管好部門內的人、事、物,對嗎?簡單來說是沒錯的,但是沒有方法的插手在每一件事的運作上面,只會變成非常討人厭的主管! 還記得上次主管介入到妳非常細節的工作內容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