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畢業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高三下的國文課

高三下的國文課,沒有課本,只有老師的天馬行空。但我很喜歡高三下這樣的安排。新課綱之下多了跨班選修和彈性選修,但是在師生默契不夠的狀態下,要設計出「有感」的課程相對困難。高三下的選修課,師生彼此熟識,我們也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情境設計課程,加上沒有進度追趕,課堂也多了一種從容。

2323年的高三下,欣妤導師和我帶著301一起完成一副人物撲克牌,這是他們送給老師的禮物,也是他們送給自己的畢業禮物。

學生自己製作撲克牌

學生自己製作撲克牌

一切從影響・新劇場開始

2022年年底,瑛慧問我有沒有興趣和影響・新劇場合作,帶學生到文化中心觀看「女子戲」,並且在觀戲的前中後,安排課程活動,最後自由採用任何形式進行發表。

照片來源: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507084

照片來源: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507084

《女子戲.流轉歲月》從常民生命史的觀點出發,以劇場演繹從過去到當代的女性聲音。取材來自臺史博館藏史料和研究成果,並在計畫中採集65歲到100歲女性的口述訪談,加上二十位27歲到75歲演出者的真實生命經歷為主。以口述歷史劇場的技巧,從女子生活出發,分享關於家庭、成長、性別、教育、關係、生育、職業、疾病、死亡等議題。故事就像一千零一夜般,彼此牽引相連,如湧浪拍岸,源源不絕,又如陣陣漣漪,擴散迴盪。透過女性對自我生命見證的現身和述說,展現其擔負家庭、承載社會與時代之生命圖像,以及背後蘊含的豐沛能量與智慧,建立起世代間的記憶橋樑。冀望未來能繼續發掘、探尋各時代階層尚未被記錄的女人故事。

不管是策劃者毅新本人,又或者是女子戲本身,都很有吸引力。欣妤和我詢問301是否有興趣參與後,這個課程就風風火火地開展了。

課程設計

既然是女子戲,在定錨課程主題的時候,我很自然地界定這和性別平等有關。

課程表現方面,在此主題下進行各種發想的時候,我一開始想到的是301女子圖鑑,因為這個班三分之二是女生;但很快就發現這樣和性別平等的概念不符合,於是決定做301男女子圖鑑。和欣妤討論後,決定把圖鑑改成撲克牌,對於這個即將畢業的班級而言,更具紀念價值。

那麼要完成301男女子圖鑑,我安排的歷程是:學生能透過觀察自己身邊的物件以及認定的重要時刻,思考物件、事件與性別的關係;並以此為素材擬定採訪稿互相採訪,口述自身的故事;將採訪稿轉化為人物詩,最終進行圖文整合,做成撲克牌的形式。301有32位學生,加上指導過他們的20位老師,剛好是撲克牌的52張

raw-image


PS:做這個課程發想的時候,對於「如何讓課程有脈絡」這件事敏銳度其實不夠高,雖然課程能明確畫出幾個步驟,彼此間也有銜接,但想培養的核心能力不是很清楚。反而更像是任務導向(最終要做一首和性別相關的人物詩),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們要綜合展現自己各種能力。

課程發展

物件、事件與性別

在物件的部分,首先先請學生想像:「如果有一天,你發生危急事件,必須離開熟悉的環境,情急之下,你會帶的四樣東西是什麼」

這個部分的初衷是,我想了解學生想帶的物件和性別是否相關。實際結果我覺得「重要」物件和性別的關係度不是那麼高;當然有稍多的女生會想帶娃娃,男生這部分很少,但整體而言,手機、錢包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事件的部分比較有趣,我讓學生分組討論對他們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是什麼?這部分其實能看出男、女生的差別:以男生為主的組別,最重要的是汽車、房子成交的時刻;女生則選擇結婚時刻。(也有選擇比較中性的組別,是金榜題名的時刻)

PS:這個部分我覺得是整個課程設計時需要的環節,但我並沒有處理得很好;似乎看到了一些現象,但沒有持續的提問和反思。

用padlet進行分享

用padlet進行分享

自我的「性別口述故事」

為了要完成52個新豐人的口述故事,學生分為七組,每組學生之間必須互相採訪以及採訪三位老師,採訪題目要求如下:至少五題,其中必須包含「生命中重要的時刻」、「能代表自己的物件」、「最欣賞的女性」、「對這個同學(某個特質/經驗)的好奇」四個元素

學生擬定的題目大多能依照上述原則進行,其中也不乏我滿喜歡的題目(包含生對師,生對生),例如:

  • 原住民女性在部落中的地位如何(可以舉一些部落有趣的事情嗎)
    ps:該位老師是原住民
  • 在教學過程中,會讓女生從事較有風險的運動嗎?
    ps:我自己也很好奇體育老師們面對男女學生的差異
  • 在和異性交往時,有想像過自己是什麼物品嗎?
  • 你哪一刻才覺得自己成長(長大)了?

為你寫詩

每場採訪都會被記錄為一份採訪稿,接下來就是請學生將採訪稿轉譯成人物詩,先認識人物詩的創作方法,融入採訪稿進行仿作,再送進Chatgpt進行共創。(沒有仿作,容易寫得像童詩~~直接給chatGPT寫,沒有自己的思路歷程)

人物詩仿作素材

我挑選五首人物詩作為仿寫素材,他們分別是用「對話」呈現人物(〈我問土耳其朋友阿里一個有關身分的問題〉),用「反差」呈現人物(〈給現實主義者──紀念與商禽在一起的日子〉、〈赫魯雪夫〉),置入「文學語言」來呈現人物(〈追趕舊時光〉),用物件名詞堆疊來呈現人物(〈上校〉)。關於如何寫人物詩,可參考須文蔚老師談人物詩創作。此外,每一首詩的寫作原則以及仿作要點我也都放在講義裡,如果有朋友有興趣可以留言/寄信給我,我再開放編輯權限跟您分享講義喔。(講義連結)

chatGPT的詠唱

完成粗顆粒度的仿寫,學生接著會和ChatGPT進行五輪的對話,琢磨詩作。對話的原則是:

第一輪餵養訊息,把詩人作品提供給chatGPT,跟它說自己要進行仿寫

第二輪:說明情境(例如:我模仿【詩人作品】寫詩送給一位很喜歡使用科技的高中地理老師,以下是我的作品,你能夠給我修給建議嗎【放入仿作作品】)

第三輪:持續追問:就修改的內容進行追問

第四輪:寫作手法追問
(現代詩的特點在於「意象/形象化/隱喻」和「節奏」),就特定寫作手法進行追問(例如:若我想讓這首詩更有節奏感,請給我修正建議)

第五輪:細節微調 (這時候會得到一首還不錯的詩,可以就一些細節最最後一次修正)

以下分享兩首學生最後的詩作:

你追求著能在另一個世界裡像一顆顆稻穗 / 把一切披荊斬棘 又把一切乘風破浪使現在與未來 / 堅持不懈的女人和帥氣的人生 /喜歡與不喜歡 / 歐美帥哥的方塊酥和刺大背的8+9 / 淪陷與非淪陷 / 心動的感覺與非心動的感覺 / 你是一個擁有著反差感的女孩 / 把魅力放置在朋友圈也不知道的 / 治癒女孩
您是一朵純粹的玫瑰 / 綻放於那個風起雲湧的八〇年代 / 而您的一株幼苗萌芽於二〇二一年 / 您深深熱愛法律和經濟 / 也相信生命的多樣性 / 您照顧自己的幼苗/也灌溉校園的新生枝枒 / 什麼是生活呢 / 課堂中黑板粉筆麥克風如此等等 / 家庭裡的談天煮飯電視聲如此等等 / 在學生和兒女構築的日復一日的重複裡 / 您發現/生活中真正詮釋出自己的 / 不是繁瑣的雜務 / 而是那朵純粹的玫瑰 / 在不斷綻放中 / 發掘出更深的意義

魔鬼藏在細節中

這門課除了建構課程外,當人物詩完成,要做成撲克牌時,版式的設計以及圖文整合也花費很多時間,這就不得不歸功神隊友欣妤還有301的采旻,還有301的每個孩子。

采旻設計了IG的頁面,IG的圖塊上也放置對於師生而言重要的物件,也算是呼應課程的第一部分;而欣妤老師製作了簡明易懂的word共編文件,不但讓學生能明白製作重點事項,也能讓我們追蹤學生進度,即時協作。

raw-image

進行這個課程紀錄,也回想起和這個班的點點滴滴,很開心能遇到這麼棒的班級導師欣妤,還有遇到這麼棒的學生,讓我這三年能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這裡有我們高一一起做的線上戲劇發表紀錄,也歡迎大家點閱。

青春好莎課程紀錄:跨領域課程的關鍵三環節,一次告訴你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戲臺後的人如何面對,也是〈散戲〉的主題。高中國文課本的選文是在小說的結尾部分,由阿旺嫂賴戲,下戲後與秀潔發生爭吵開始,透過秀潔的視角,寫出面對這一切無法挽回的失落時,大家的抉擇。有的人選擇「俯從潮流,意圖挽回」;有人選擇「隨波逐流,載浮載沉」,有人選擇「好好告別,保有尊嚴」。
撿到金句 今天(5.22)臉書跑出好多則和國中會考有關的消息,當然也包含對會考作文的討論。 今年會考我也是監考委員之一,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被分派到特殊試場,該教室的考生的作文須以聽打方式進行,就是「他說,教師打字」。 會考對國三生來說當然很重要,我也完全不敢馬虎。然而也正因如此,我有幸能夠全程參與
「Daphne與阿波羅」「黎明女神Aurora」「神界與人界的使者:Hermes」。在希臘神話時代,是為了解釋大自然現象而誕生;而現代人們仍需要故事,希臘神話於是被轉譯成品牌精神。 Daphne是女鞋品牌達芙妮,Aurora成為張韶涵歐若拉的極光象徵,Hermes則是百年經典品牌愛馬仕。
在國寫的考場上,即使是抒情,我們仍須建構一套思維模式,才能在最有限的時間,把自己當場的情意最妥切的展現。即使不能夠成為上上之作,但至少能掌握局勢。 而這套思維模式,仍是沿著立意、結構、取材展開,再佐以文采調味
學測將至,面對國寫題,考生最擔心的應該是看到考題時沒有靈感,無從下筆;或是寫到一半發現偏題。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佳的方法應該是建構一套能在考場能順利調用的思維模組,才能確認在考場上至少能展現自己該有的水平。
我總是記得自己在準備各種重大的考試中,偶爾會在圖書館中抽出一本看似與考試不相關的「課外讀物」。只要那本課外讀物是好看的,它就像一支手電筒,為我在黑暗的世界打亮一道光。 〈草莓與灰燼〉,也許就是高三生生活的那道光。
戲臺後的人如何面對,也是〈散戲〉的主題。高中國文課本的選文是在小說的結尾部分,由阿旺嫂賴戲,下戲後與秀潔發生爭吵開始,透過秀潔的視角,寫出面對這一切無法挽回的失落時,大家的抉擇。有的人選擇「俯從潮流,意圖挽回」;有人選擇「隨波逐流,載浮載沉」,有人選擇「好好告別,保有尊嚴」。
撿到金句 今天(5.22)臉書跑出好多則和國中會考有關的消息,當然也包含對會考作文的討論。 今年會考我也是監考委員之一,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被分派到特殊試場,該教室的考生的作文須以聽打方式進行,就是「他說,教師打字」。 會考對國三生來說當然很重要,我也完全不敢馬虎。然而也正因如此,我有幸能夠全程參與
「Daphne與阿波羅」「黎明女神Aurora」「神界與人界的使者:Hermes」。在希臘神話時代,是為了解釋大自然現象而誕生;而現代人們仍需要故事,希臘神話於是被轉譯成品牌精神。 Daphne是女鞋品牌達芙妮,Aurora成為張韶涵歐若拉的極光象徵,Hermes則是百年經典品牌愛馬仕。
在國寫的考場上,即使是抒情,我們仍須建構一套思維模式,才能在最有限的時間,把自己當場的情意最妥切的展現。即使不能夠成為上上之作,但至少能掌握局勢。 而這套思維模式,仍是沿著立意、結構、取材展開,再佐以文采調味
學測將至,面對國寫題,考生最擔心的應該是看到考題時沒有靈感,無從下筆;或是寫到一半發現偏題。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佳的方法應該是建構一套能在考場能順利調用的思維模組,才能確認在考場上至少能展現自己該有的水平。
我總是記得自己在準備各種重大的考試中,偶爾會在圖書館中抽出一本看似與考試不相關的「課外讀物」。只要那本課外讀物是好看的,它就像一支手電筒,為我在黑暗的世界打亮一道光。 〈草莓與灰燼〉,也許就是高三生生活的那道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課程將教授占卜牌陣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並透過互動式教學方式,期望學生能以此了解占卜的過程。課程中著重於教導學生直指核心、吉普賽十字、處境馬蹄三者牌陣的解讀,並透過實際解讀練習來提升學生的技能。除此之外,課程還將教授問題的修改技巧,讓學生能夠提出開放式問句,並以互動式的方式解讀牌陣。
Thumbnail
國二下的性別教育課程中 除了性別刻版印象、同性議題的主題之外 愛情系列更是我每學期的重頭戲 去年非常有幸參加郭雅真老師的研習 驚嘆郭老師駕馭愛情主題的功力 我簡直如獲至寶 因此這學期的愛情主題全部拆掉重練 不只重新編排課程架構 也減少學習單的使用 除了必要時的分組討論外 大多採取
Thumbnail
小六有桌遊時間,國三也要有啊 照片是一段特殊的緣分 當初是在社區大學帶領一堂課「親子桌遊36變」 課程設計是玩36種適合親子的桌遊 當時有兩個家庭,一個媽媽帶兩個孩子 後來,變成類似朋友一般 社大課程結束後,繼續請我帶桌遊 甚至請我擔任孩子的數學家教 如今小兒子小女兒都國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有關大學的軍訓課程,可能對男生很有用,至少能提早幾天退伍, 至於女生的部分軍訓就跟身體的闌尾一樣,沒有其實也沒差,有了就只是比較完整而已 ,大學的軍訓就感覺像在國家音樂廳朗誦憲法一樣,超級無聊,與教官的感情就沒有像高中那樣好,反而覺得教官非常機車,課本也不需要買新的只要跟學長姊感情好,就可以以二
Thumbnail
昨天是國小畢業典禮 (612 好熟....那時大學畢業是不是也612???) 課後班的兩個開朗少女拿著紀念卡來找勞絲寫 不過她們是四年級,不是畢業生代表 高年級要重新分班,也有人要轉學。 紀念卡啊...現在孩子們還時興這個嗎? 連當初高中的、勞絲都華麗的轉身,拋~ 敵不過孩子們的盛情,勞絲還
Thumbnail
北一女中有個傳統,是在畢業整整三十年後會再次聚首,聊聊彼此的生活、體悟,不時可以在校慶中看到一個個資深學姊們的身影;這本書便是邀請數十個北一的校友,藉著三十重聚的時候一同共筆,經歷了這三十年的歲月,有沒有哪些事是希望能夠讓年輕的學子或是當初剛畢業的自己知道的。
Thumbnail
反對中國文化滲透臺灣的人大多很排斥科目三, 於是我想 : 「不跳科目三的話,臺灣有什麼歌是可以跳的呢?」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課程將教授占卜牌陣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並透過互動式教學方式,期望學生能以此了解占卜的過程。課程中著重於教導學生直指核心、吉普賽十字、處境馬蹄三者牌陣的解讀,並透過實際解讀練習來提升學生的技能。除此之外,課程還將教授問題的修改技巧,讓學生能夠提出開放式問句,並以互動式的方式解讀牌陣。
Thumbnail
國二下的性別教育課程中 除了性別刻版印象、同性議題的主題之外 愛情系列更是我每學期的重頭戲 去年非常有幸參加郭雅真老師的研習 驚嘆郭老師駕馭愛情主題的功力 我簡直如獲至寶 因此這學期的愛情主題全部拆掉重練 不只重新編排課程架構 也減少學習單的使用 除了必要時的分組討論外 大多採取
Thumbnail
小六有桌遊時間,國三也要有啊 照片是一段特殊的緣分 當初是在社區大學帶領一堂課「親子桌遊36變」 課程設計是玩36種適合親子的桌遊 當時有兩個家庭,一個媽媽帶兩個孩子 後來,變成類似朋友一般 社大課程結束後,繼續請我帶桌遊 甚至請我擔任孩子的數學家教 如今小兒子小女兒都國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有關大學的軍訓課程,可能對男生很有用,至少能提早幾天退伍, 至於女生的部分軍訓就跟身體的闌尾一樣,沒有其實也沒差,有了就只是比較完整而已 ,大學的軍訓就感覺像在國家音樂廳朗誦憲法一樣,超級無聊,與教官的感情就沒有像高中那樣好,反而覺得教官非常機車,課本也不需要買新的只要跟學長姊感情好,就可以以二
Thumbnail
昨天是國小畢業典禮 (612 好熟....那時大學畢業是不是也612???) 課後班的兩個開朗少女拿著紀念卡來找勞絲寫 不過她們是四年級,不是畢業生代表 高年級要重新分班,也有人要轉學。 紀念卡啊...現在孩子們還時興這個嗎? 連當初高中的、勞絲都華麗的轉身,拋~ 敵不過孩子們的盛情,勞絲還
Thumbnail
北一女中有個傳統,是在畢業整整三十年後會再次聚首,聊聊彼此的生活、體悟,不時可以在校慶中看到一個個資深學姊們的身影;這本書便是邀請數十個北一的校友,藉著三十重聚的時候一同共筆,經歷了這三十年的歲月,有沒有哪些事是希望能夠讓年輕的學子或是當初剛畢業的自己知道的。
Thumbnail
反對中國文化滲透臺灣的人大多很排斥科目三, 於是我想 : 「不跳科目三的話,臺灣有什麼歌是可以跳的呢?」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