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一話】勤奮與懶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我很害怕所有的忙,都是瞎忙。沒有方向的努力就像無頭蒼蠅,沒有目標的勤奮會四處碰壁。

在企業授課這件事情上,我算是一位「非常喜歡向學生提問」的老師。我當然能講,也的確能講出不少的好東西,但相對於講授時不斷輸出知識與技巧、在講台上享受游刃有餘的快感,我更喜歡當我向學生提問時,他們針對問題而陷入思考時的神情。

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時代,若你具備了高效的執行力當然可喜,但我更期待你擁有思考的能力、以及願意探索的思維。

在傳統的教育體系裡,我們被鍛鍊成追求標準答案、正確答案、以及唯一答案,只要正確與標準,就可以名列前茅、當模範生、甚至考上好學校。當分數成了唯一的評選標準時,我很好奇的是,當我能跨越門檻進入好學校,原因是我「背的快又好」?還是因為我「理解清晰又深入」?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之下,我們幾乎都是背多分與講光抄的最佳代言人。

這樣的思維與習慣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一路相隨陪著我們進入到職場,我們兢兢業業的遵照標準作業流程與主管指示,做好每一件份內應該做好的事情,心想工作發展應該可以就此順風順水,可惜的是,我們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你每天都熬夜加班但是績效在哪裡呢

#你有仔細想過客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嗎

#你知道這個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嗎

#你有想過競爭對手為什麼這麼操作嗎

#你能提出一些創新跟改善的方案嗎

在這麼多的企業授課經驗中,我深深體悟到,這是一個異常勤奮的年代,也是一個異常懶惰的年代。這是一個時間異常勤奮、思考異常懶惰的年代。

我的好友A跟我說:我真的是忙到快被鬼抓走了!

我說:能忙碌是件好事,但,你在忙什麼呢?

好友A:忙工作啊!

我:工作上有什麼事情要讓你這麼忙?

好友A:專案啊!還有難搞的主管跟客戶啊!

我:喔喔!是事情比較難搞,還是人比較難搞?

好友A:都很難搞啦!感覺就是諸事不順,我想我應該去廟裡拜拜……

(我訝異的是,原來去廟裡拜拜的這個儀式,可以解決這麼多人的煩惱與苦悶!)

#不思考的業務只能走老路子

#不思考的設計只會嫌棄客戶完全不懂美感

#不思考的行銷只會說預算給的不夠也不到位

#不思考的主管只會認為公司制度不完善以及員工不受教

#不思考的老闆只會怨恨大環境不佳和合作夥伴不夠有義氣

思考,的確是一件苦差事,它需要你耗費極大的精神與體力,它也可能可以幫你找到真正的答案,儘管真相是如此的殘忍與不堪。關鍵是,只要開始思考你就可以繼續向前,拋開那個原地踏步的自己。

avatar-img
10會員
54內容數
工作需要管理,生活也需要管理,具備良好的管理思維已經是這個時代的基本技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草民的管理世界 的其他內容
當你開始擁有了客戶,在圈子裡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人脈後,就真能確保你可以擁有好的銷售業績嗎?很殘酷的現實是,不一定!因為這當中存在著兩個關鍵問題,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做真正的人脈?第二個問題:你跟客戶的關係是用什麼來維持的?
適度的熱情能夠讓我們持續向前,而熱情過度可能就不是一件好事了。畢竟身為普通且平凡的人類,我們的時間、精力與注意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倘若對一件事情過於熱情且澎湃,我們將越難分身顧全其他重要的人事物,或許一切的從頭到尾,我們都將不會意識到自己到底犧牲了些什麼。
我們經常鼓勵別人Just Do It!但那個「Do」一旦放在自己身上,就似乎永遠使不上勁,有一種這個「Do」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那麼錯亂感。你當然可以選擇不去「Do」,有趣的是,若不讓這個「Do」去發生,它有可能隨著時間的遞延,從沒關係、可惜、遺憾,到最後變了悔恨。
因此,策略就是選擇,選擇在正確的賽道上,你才有機會真正獲取到想要的成果。你熱愛享受飆速的快感,也擁有極致過彎的技術,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般的馬路上,你就是飆車族、就是暴走族、就是危害他人安全的恐怖駕駛,在錯誤的道路上儘情展現能力,並不值得稱讚。
溝通,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你很想要擁有一段良好過程的溝通時,它給你的挑戰似乎比想像中的還要艱鉅。我經常在管理課程中問學員們一個問題:自評一下自己的溝通能力,1~10分你會給自己打幾分?其實我挺怕聽到他們給我9分或是10分的答案,或許他們的溝通能力真的很好,但更多的可能是,他們以為自己的溝
不管我們多麼的正面看待這個世界與社會,終究需要理解一件事情,有人的地方難免就有所謂的是非,有時根本不管你要不要,這些是非髒東西就是會往你的身上黏。如同你是遵守交通規則的優良駕駛,依舊避免不了三寶硬要往你車子A一樣。
當你開始擁有了客戶,在圈子裡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人脈後,就真能確保你可以擁有好的銷售業績嗎?很殘酷的現實是,不一定!因為這當中存在著兩個關鍵問題,第一個問題:什麼叫做真正的人脈?第二個問題:你跟客戶的關係是用什麼來維持的?
適度的熱情能夠讓我們持續向前,而熱情過度可能就不是一件好事了。畢竟身為普通且平凡的人類,我們的時間、精力與注意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倘若對一件事情過於熱情且澎湃,我們將越難分身顧全其他重要的人事物,或許一切的從頭到尾,我們都將不會意識到自己到底犧牲了些什麼。
我們經常鼓勵別人Just Do It!但那個「Do」一旦放在自己身上,就似乎永遠使不上勁,有一種這個「Do」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那麼錯亂感。你當然可以選擇不去「Do」,有趣的是,若不讓這個「Do」去發生,它有可能隨著時間的遞延,從沒關係、可惜、遺憾,到最後變了悔恨。
因此,策略就是選擇,選擇在正確的賽道上,你才有機會真正獲取到想要的成果。你熱愛享受飆速的快感,也擁有極致過彎的技術,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般的馬路上,你就是飆車族、就是暴走族、就是危害他人安全的恐怖駕駛,在錯誤的道路上儘情展現能力,並不值得稱讚。
溝通,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你很想要擁有一段良好過程的溝通時,它給你的挑戰似乎比想像中的還要艱鉅。我經常在管理課程中問學員們一個問題:自評一下自己的溝通能力,1~10分你會給自己打幾分?其實我挺怕聽到他們給我9分或是10分的答案,或許他們的溝通能力真的很好,但更多的可能是,他們以為自己的溝
不管我們多麼的正面看待這個世界與社會,終究需要理解一件事情,有人的地方難免就有所謂的是非,有時根本不管你要不要,這些是非髒東西就是會往你的身上黏。如同你是遵守交通規則的優良駕駛,依舊避免不了三寶硬要往你車子A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做中學學中做,這句話屬實不假,我沒有很聰明但也不笨,就是理解力弱了些,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學習,雖然我鑽牛角尖,但也並非壞事,至少我會找到所有我能找的方法去解決我眼前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正規的學習過電腦的任何東西,什麼excel、word、autocad...,但就是做中學,不知不覺也都會操作使
Thumbnail
先來講結論:這本應該列入高中生必讀。 邏輯清楚、圖表易讀,加上作者自身經驗淺顯易懂的舉例,是一本好書無誤。 缺點是句子太長,說明文字太多,給人一種囉嗦之感——這是力求中文白話的硬殤。 還有要做的答題太多,但這兩點對高中生來說不會是缺點,他們習慣了。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自主意識的學習,真的滿重要的。自己想學,才會真正有用、有效率、能夠記住、能夠帶著走。 . 朋友的兒子在國中時成績很優異,曾有同學問他:「為什麼你沒有補習,成績卻比我們去補習的還好?」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考上與沒有考上的人有什麼差別呢?差在一個會考試一個比較不會考試,如此而已(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而這考試既考不出思考力、考不出創意、考不出人品道德、考不出溝通能力、考不出長得帥不帥美不美等文字以外的所有能力;像個無知之幕一般,頂多以「字」取人(自認字還滿「藝術」的,辛苦閱卷老師了),只考會不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學生遇上期中或期末考,老師若是大發慈悲同意Open Book的,大夥兒肯定是感激涕零,一來可能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二來只要平時有準時出席、認真上課,考試時要找答案應該不難,但要拿高分,其實並不容易,有時答案根本不在課本上!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做中學學中做,這句話屬實不假,我沒有很聰明但也不笨,就是理解力弱了些,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學習,雖然我鑽牛角尖,但也並非壞事,至少我會找到所有我能找的方法去解決我眼前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正規的學習過電腦的任何東西,什麼excel、word、autocad...,但就是做中學,不知不覺也都會操作使
Thumbnail
先來講結論:這本應該列入高中生必讀。 邏輯清楚、圖表易讀,加上作者自身經驗淺顯易懂的舉例,是一本好書無誤。 缺點是句子太長,說明文字太多,給人一種囉嗦之感——這是力求中文白話的硬殤。 還有要做的答題太多,但這兩點對高中生來說不會是缺點,他們習慣了。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自主意識的學習,真的滿重要的。自己想學,才會真正有用、有效率、能夠記住、能夠帶著走。 . 朋友的兒子在國中時成績很優異,曾有同學問他:「為什麼你沒有補習,成績卻比我們去補習的還好?」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考上與沒有考上的人有什麼差別呢?差在一個會考試一個比較不會考試,如此而已(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而這考試既考不出思考力、考不出創意、考不出人品道德、考不出溝通能力、考不出長得帥不帥美不美等文字以外的所有能力;像個無知之幕一般,頂多以「字」取人(自認字還滿「藝術」的,辛苦閱卷老師了),只考會不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學生遇上期中或期末考,老師若是大發慈悲同意Open Book的,大夥兒肯定是感激涕零,一來可能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二來只要平時有準時出席、認真上課,考試時要找答案應該不難,但要拿高分,其實並不容易,有時答案根本不在課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