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Miriam Meckel(1967-)是位事業成功的教授,就在每天被大量的工作與訊息淹沒時,突然一夕之間垮了,被診斷為專業估竭(Burnout或譯過勞)。本書便是描述Meckel在山上醫療機構治療的過程,並將其書寫成文字,紀錄反省與思考自身的人生。
在山上治療,讓人想起德國小說《魔山》。山,彷彿有特別的魔力,能夠讓人煥然一新。然而,除了身在山中環境的改變,還必須加上反思自身的改變,治療才算完成。本書提到在山上治療之一的「惰性日」(Inaktivitätstage);不准與人交談,不准閱讀,不准看電視,也不准聽音樂,甚至手機和筆電都必須關機收在櫃子裡。所謂「懶惰」,不是不顧正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追劇、看漫畫),而是什麼事都不做。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驗,某天下班突然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就連有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煩,最後只好聽聽音樂早點上床睡覺,期待睡醒後自動恢復「正常」。
「所有的細節隱沒在整體當中,我再也無法集中精神也沒有力氣從整體中解析出個別的部分。」在感到煩、感到不明的悲傷、什麼事都不想做的狀態下,身體會比我們早「行動」,而「行動」異常時,便是自我反思、修正之處。「懶惰」試圖切斷我們與原先生活的關係,即與他人、與一切訊息「輸入」的關係,只差不是關在一個黑盒子內。Meckel能做的,就是看向窗外、以及自言自語。
除了「惰性日」,還有一種治療是40小時不睡覺,在半夜裡除了不能喝酒、製造噪音(避免影響其他病人),其他什麼都可以做。那晚,Meckel與一同被睡眠剝奪治療的11人,聊電視喜劇演員、聊電視推理劇、甚至放音樂跳舞,一路對抗睡眠到早上5點半,再一起走半小時去村子的麵包店吃早餐。
若身體沒有先停下來,我們的理智讓我們相信,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地、加速往目標邁進。然而,休息、停下來才是真實的人生,停下來思考、觀察自我、「再進入」(Re-Entry)自我,亦是邁向目標、甚至修正目標的必經之路。當我們將自我視為一個客體、一個觀察物,我們將看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自己,而改變,便是認清、探詢這些未知。於是,在對抗睡眠的治療中,便將睡眠作為一種可抵抗、去除、否定的自我。然而,睡眠作為人類的本能,是不可能完全剝奪的。當我們用意志力抵抗、削弱本能,便是在抵抗、削弱自身。本能不會讓我們的人生擁有意義,但意志力或者說「智能」卻會。
「不要去評價你的冥想。」面對過勞的治療,除了恢復本能的秩序,更重要的是找回、深化智能的目的與價值。冥想作為一種行動,是沒有內容的。在冥想之後,通過智能思考,才賦予了冥想價值與意義。然而,冥想卻也是重要的,若沒有冥想、沒有直觀在前,我們便沒有了思考的對象、進化的可能。
本書的副標題為「關於追求成功與享受生活的深刻省思」。關於成功,彷彿有一套方法,能夠驗證、重複的方法,只要照著方法做就一定能成功。然而,成功的人生有標準嗎?建中、台大就表示成功了嗎?若蓋棺論定之前都難以驗證成功與否,那麼成功便是不斷成功。當我們必須不斷成功時,成功就不再限縮於學歷、資產等表面的物質。而是一種自我的進化,即不斷改變注意力、改變行動,否定、自我批判的進化。
不管再有興趣的工作,都會有無聊的時候、厭煩的時候。再怎樣看似成功的人生,都會有看不見的失敗的時候。偉人也有凡人的一面,凡人也有不凡的一面。當注意力了逐漸缺失時,是告訴我們,該轉移注意力了、該重新調整腳步準備跳躍了。最後,我要送給我的生活的話是:只要方向沒錯,就不會有繞遠路的問題。重要的不是終有一天要如何如何,而是今天如何如何。因為活下去是為了活下去(的意義)。
2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