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6日,OpenAI召開了第一屆開發者大會,除了發布功能更強,且將過去僅止於2021的資料庫更新到今年四月的GPT-4 Turbo之外,也公布了客製化AI與GPT Store的計畫。宣告了我們未來將能更便利地使用到別人(基於GPT模型)設計與創建出的功能性AI,也提醒了我們GPT的進步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很快地,新一批具影響力的程式將會席捲無數人的生活。
但顯然,對台灣的媒體來說,網紅持有並使用大麻,是一個比革命性科技的新進展更重要的消息。在少量的相關新聞中,我們也能看到台灣的媒體,仍然是以「超強聊天機器人」來描述GPT,而沒有認知到這是怎樣一種甚至有潛力在不遠的將來衝擊當前社會階級構成的浪潮之起點。
單論ChatGPT,它的確表現為一個聊天機器人,也有許多明顯不足的地方(譬如最為人詬病的「捏造事實」)。但一方面年初造成熱潮的ChatGPT使用的還只是GPT3.5,如今的功能已經更加強大;另一方面,ChatGPT 只是一個基於GPT模型開發出來的應用程式,更大程度上它應該要被理解為一個讓人認識到如今的技術能做到哪些事情、以及能如何地讓一般人也能夠簡單上手的demo和intro。
光是這樣的展示用程式,就已經能夠在非常多應用場景裡帶給沒有程式基礎的人極大的便利(甚至便利到,許多徵稿、課堂報告與獎項需要明文禁止直接使用由GPT生產出來的文章)。在有軟體開發經驗以及對於相關應用有更多奇思妙想的人那裡,透過API串接,無論是讓自己過去的工作更有效率,還是創發出某些過去難以想像或難以實踐的新軟體,都已然成為現在進行式。也讓未來的開發者與使用者,得以比以往更加高速迭代地,踩在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上。
保守地說,許多人所擔心的「被AI取代」很可能不會以過分劇烈的方式一下子發生。但文書、行政、乃至於部分模式性較強的「通俗創作」方面人員之精簡,無疑是從此不可能避免的趨勢。就像蒸汽機的出現在世界中重新設定了人力與獸力的價值,若我們把時間尺度稍微拉長,我們可以看到這次的技術革命,也將很大程度地對當前主流的「辦公室工作」的價值進行重估。
那些重複性高或模式性強的輕度「智力工作」將不再需要由人來處理。「按部就班完成義務教育後,按部就班地成為一個辦公室值員」的路徑將隨著時間的演進慢慢不再是典型的「普通人」生活方式,以此為標準去打造的生涯規劃將會無可避免地遭遇重大衝擊。另一方面,那些更難被AI體現的,諸如照顧、服務、陪伴等工作的價值將有機會稍稍脫離當前這遠遠被低估的狀況,得到一些相對公允的重視。
這裡所說的難被AI體現,不見得是在技術上難以達成。更大程度上是,我們希望這些事情能由人類來做,我們相信其中有某些價值與情感是人類才能彼此給予的。
同時,我們也需要一些人來承擔責任與信任。譬如照顧嬰兒、老年人、身心障礙者,即便其中包含的所有動作都能夠在未來被承載著AI的機器人執行出來,人們也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希望去執行這些任務的人是一個活生生的、最好是充滿愛的人類,尤其當這一被照顧者是我們自己或我們的親人的時候。
就像疫情這樣的大變動加速了遠距工作與數位化工作的普及,AI的出現也要求人類必須更迫切地去重新面對那些--在工業革命帶來的高速發展時代裡,人們不夠重視的情感價值以及如「我們希望未來的人類以怎樣的方式活著」這樣的人文主義問題。
過去的數十年內,科技進步已經讓整個世界的生產力遠遠高於過往,無數的普羅大眾卻還是被綑綁於化名為「薪水」與「退休金」的封建農奴制度之中。我們必須清晰地意識到,這一個生產力將要再次跨越式的提升之際,它既可以是一個大破大立的、撼動上一個技術時代留下之階級糟粕的重大節點;也可能是讓當前已經極端不平衡的資源差異進一步跨大的、賽博龐克式世界無可挽回的新階段。
這是這個時代的人類要去面對與選擇的,屬於我們的關鍵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