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技術革命下的價值重估契機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時代:技術革命下的價值重估契機〉2023-11-11


  2023年11月6日,OpenAI召開了第一屆開發者大會,除了發布功能更強,且將過去僅止於2021的資料庫更新到今年四月的GPT-4 Turbo之外,也公布了客製化AI與GPT Store的計畫。宣告了我們未來將能更便利地使用到別人(基於GPT模型)設計與創建出的功能性AI,也提醒了我們GPT的進步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很快地,新一批具影響力的程式將會席捲無數人的生活。



  但顯然,對台灣的媒體來說,網紅持有並使用大麻,是一個比革命性科技的新進展更重要的消息。在少量的相關新聞中,我們也能看到台灣的媒體,仍然是以「超強聊天機器人」來描述GPT,而沒有認知到這是怎樣一種甚至有潛力在不遠的將來衝擊當前社會階級構成的浪潮之起點。


  單論ChatGPT,它的確表現為一個聊天機器人,也有許多明顯不足的地方(譬如最為人詬病的「捏造事實」)。但一方面年初造成熱潮的ChatGPT使用的還只是GPT3.5,如今的功能已經更加強大;另一方面,ChatGPT 只是一個基於GPT模型開發出來的應用程式,更大程度上它應該要被理解為一個讓人認識到如今的技術能做到哪些事情、以及能如何地讓一般人也能夠簡單上手的demo和intro。


  光是這樣的展示用程式,就已經能夠在非常多應用場景裡帶給沒有程式基礎的人極大的便利(甚至便利到,許多徵稿、課堂報告與獎項需要明文禁止直接使用由GPT生產出來的文章)。在有軟體開發經驗以及對於相關應用有更多奇思妙想的人那裡,透過API串接,無論是讓自己過去的工作更有效率,還是創發出某些過去難以想像或難以實踐的新軟體,都已然成為現在進行式。也讓未來的開發者與使用者,得以比以往更加高速迭代地,踩在一個又一個巨人的肩膀上。



  保守地說,許多人所擔心的「被AI取代」很可能不會以過分劇烈的方式一下子發生。但文書、行政、乃至於部分模式性較強的「通俗創作」方面人員之精簡,無疑是從此不可能避免的趨勢。就像蒸汽機的出現在世界中重新設定了人力與獸力的價值,若我們把時間尺度稍微拉長,我們可以看到這次的技術革命,也將很大程度地對當前主流的「辦公室工作」的價值進行重估。


  那些重複性高或模式性強的輕度「智力工作」將不再需要由人來處理。「按部就班完成義務教育後,按部就班地成為一個辦公室值員」的路徑將隨著時間的演進慢慢不再是典型的「普通人」生活方式,以此為標準去打造的生涯規劃將會無可避免地遭遇重大衝擊。另一方面,那些更難被AI體現的,諸如照顧、服務、陪伴等工作的價值將有機會稍稍脫離當前這遠遠被低估的狀況,得到一些相對公允的重視。


  這裡所說的難被AI體現,不見得是在技術上難以達成。更大程度上是,我們希望這些事情能由人類來做,我們相信其中有某些價值與情感是人類才能彼此給予的。


  同時,我們也需要一些人來承擔責任與信任。譬如照顧嬰兒、老年人、身心障礙者,即便其中包含的所有動作都能夠在未來被承載著AI的機器人執行出來,人們也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希望去執行這些任務的人是一個活生生的、最好是充滿愛的人類,尤其當這一被照顧者是我們自己或我們的親人的時候。



  就像疫情這樣的大變動加速了遠距工作與數位化工作的普及,AI的出現也要求人類必須更迫切地去重新面對那些--在工業革命帶來的高速發展時代裡,人們不夠重視的情感價值以及如「我們希望未來的人類以怎樣的方式活著」這樣的人文主義問題。


  過去的數十年內,科技進步已經讓整個世界的生產力遠遠高於過往,無數的普羅大眾卻還是被綑綁於化名為「薪水」與「退休金」的封建農奴制度之中。我們必須清晰地意識到,這一個生產力將要再次跨越式的提升之際,它既可以是一個大破大立的、撼動上一個技術時代留下之階級糟粕的重大節點;也可能是讓當前已經極端不平衡的資源差異進一步跨大的、賽博龐克式世界無可挽回的新階段。


  這是這個時代的人類要去面對與選擇的,屬於我們的關鍵問題。




延伸閱讀:

〈AGImenschen:作為「通用人工智能」的現代人類〉

〈我們正透過ChatGPT進行一場大型全人類CAPTCHA行動〉

〈GPT的第一個著名謊言:關於「我不是機器人」的寓言〉

〈《東京都同情塔》:一部AI「參演了」的小說〉

〈商務艙裡的情緒勞動:作為商品的「羅曼蒂克想像」〉

〈「去人類化」工具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談姜峯楠〈為什麼人工智慧不會創造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鋼哥-avatar-img
2024/11/11
確實,目前 GPT 對辦公室白領的衝擊頗大,但對於專業/資深的技能者的打擊有限。我在想,論寫作這檔事,以後「中間階層的寫作者」可能會消失,只剩下「嫻熟的寫作者」以及「完全不會寫作者」
前圖紙-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2
鋼哥 我也同意你的說法,各領域中擁有最頂尖技能的人短時間應該還是可以保有自己的優勢,但中間能力工作者的需求可能會大幅降低。一方面因為用AI輔助做出來的東西在很多場合都已經堪用,另一方面,受眾的審美喜好也可能在AI時代被調整成更接受AI風格。那有一定能力但不是最頂尖的作者就會變得非常掙扎,沒有出頭的機會。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35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 工作方式。踏入2023年,隨著 OpenAl 推出 ChatGPT 震驚全球,以 AI技術的應用程序不斷湧現,顛覆了 我們過去對科技的認知。 今天Only Two 翁立兔分享了這篇,我真的覺得蠻好的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不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