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覺察手記:明明充滿疑惑,為什麼會問不出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與伴侶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友善提問」於關係是很有效的溝通媒介。自己還曾在文章《接受彼此不會通靈,「說出來」是我們的溫柔》中提到:「不說對方不會知道」。認為有問題就要好好說出來,不要彼此猜想,更不要擅自以自己的感受預設立場。

不過嘛,都說知易行難。

一旦事情換個角度發生,尤其是面對不同人,便容易因不夠理解而憑藉印象猜想,增加心智負擔同時也提升問出口的難度今天想聊聊我自己理智上知道要問出口,實際卻難以行動的艱難時刻。這樣的時刻中,我覺察到內在需求,也找到「問出口」的動力。


💡 給第一次路過的朋朋:這裡為強留一些小事的閒人,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

明明充滿疑惑,為什麼會問不出口?


充滿疑惑的當下,內心出現了很多可能性。有的顯而易見、有的隱晦難辨、有的帶著善意、有的則讓人陰鬱,我感覺自己很想「問」清楚,卻有一股阻力將我拖著⋯⋯



內在的阻力


我有我不知道的事

當意識到「明明充滿疑惑,卻問不出口」的狀態時,我才發現自我認同為「有話直說」的傾向似乎有所條件(後來才知道那是什麼)。這個發現很有趣,「我有我自己不知道的事」讓我直覺認為:我必須先搞懂我自己、停止被表象帶偏感知,就像去蕪存菁那樣,只留下相對單純的核心,才能精準且友善地表達自己的困惑。


自己對自己的提問

爲此,我試著把焦點從外境的「為什麼他」,轉向內在的「我怎麼了」。將注意力收回內在,並停止為混亂的心智注入能量。自我梳理時我用了 3 個自我提問:

  • 「我最在意什麼?」
  • 「我想得到什麼?」
  • 「放著不問會影響什麼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65 字、42 則留言,僅發佈於覺察手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arry Kuo-avatar-img
2025/01/18
忍住"知"的慾望真的是人類一大困難,有時已知道結果但還是忍不住問出口,看破不說破也不過問才是成熟大人的藝術~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8
Carry Kuo 能忍住「知」的慾望簡直是不能打噴嚏(笑) 除非忍比問帶來更多好處~~~(我猜的)😆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3.7K會員
33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29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8
老師給予的慷慨與信心,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光明與慈悲的支持,我像沐浴了暖陽,也有被認同的感覺。我想要「奉獻天賦」也不是在開玩笑,否則我就不會認為它是個「問題」。但這些都與「我」感受到的「有趣」不相違背。覺知到「利益他人的事,我會幫你」這句話所帶來的「感受」,讓「我」醒了過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2025/04/03
友人在老師的手點指節之間,獲得了解答。另外沒問出口,卻一直掛心上的芥蒂,也無意間被老師主動說出來的話語給撫癒了。友人帶著輕鬆喜悅的心情離開,隔天,每逢朋友便提起這神奇的一晚,引得大家都想去算一算,很快我們又去找老師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充滿疑惑的當下,內心出現了很多可能性。有的顯而易見、有的隱晦難辨、有的帶著善意、有的則讓人陰鬱,我感覺自己很想「問」清楚,卻有一股阻力將我拖著⋯⋯
Thumbnail
充滿疑惑的當下,內心出現了很多可能性。有的顯而易見、有的隱晦難辨、有的帶著善意、有的則讓人陰鬱,我感覺自己很想「問」清楚,卻有一股阻力將我拖著⋯⋯
Thumbnail
上週的文章我跟大家分享了「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當時會有這個體悟是因為我發現,當我們處在困境中的時候,總是會急著想要「找到答案」,並認為找到答案就能讓我們脫離困境; 但往往找到答案之後,我們心裡還是一樣痛苦不安,或甚至根本得不到答案; 會有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上週的文章我跟大家分享了「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當時會有這個體悟是因為我發現,當我們處在困境中的時候,總是會急著想要「找到答案」,並認為找到答案就能讓我們脫離困境; 但往往找到答案之後,我們心裡還是一樣痛苦不安,或甚至根本得不到答案; 會有這樣的情況多半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找到「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昨天和朋友聊天,詢問她我最近遇到的難題,想聽聽她的建議,她聽完我的問題,沒有直接回答我,反而問我遇到難題的心情是什麼
Thumbnail
昨天和朋友聊天,詢問她我最近遇到的難題,想聽聽她的建議,她聽完我的問題,沒有直接回答我,反而問我遇到難題的心情是什麼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是否經常想說的話說不出口,說出口的話,卻經常不是本意? 原因會是什麼?害怕對方無法理解,經過幾番思考後,說出來的話卻更糟糕,或是在表達時,沒有辦法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好好的表達出來,這個部份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而我們需要找出自己的原因。
Thumbnail
是否經常想說的話說不出口,說出口的話,卻經常不是本意? 原因會是什麼?害怕對方無法理解,經過幾番思考後,說出來的話卻更糟糕,或是在表達時,沒有辦法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好好的表達出來,這個部份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而我們需要找出自己的原因。
Thumbnail
對於提問和表達這件事,最近深有感觸。在上大學以前,我和許多人一樣,很少會有問題想問。在我心裡,偶爾也會覺得到底有甚麼可以問的呢?帶著這樣的納悶,而打從心底佩服那些可以問問題的人,頂多湊在他們身旁一起聽解釋。但是,怎麼問問題,還有問為什麼,其實都是很重要的。 1.害怕問錯
Thumbnail
對於提問和表達這件事,最近深有感觸。在上大學以前,我和許多人一樣,很少會有問題想問。在我心裡,偶爾也會覺得到底有甚麼可以問的呢?帶著這樣的納悶,而打從心底佩服那些可以問問題的人,頂多湊在他們身旁一起聽解釋。但是,怎麼問問題,還有問為什麼,其實都是很重要的。 1.害怕問錯
Thumbnail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在關係矛盾時,傾訴者最常提出這個疑問。 對方想什麼,究竟影響了「什麼」呢? 這篇文章想要淺淺的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對方想什麼?知道為什麼後,可以怎麼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我將分成三個部分來淺嚐這個衝動: 「想知道」的心理動機? 如何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
Thumbnail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在關係矛盾時,傾訴者最常提出這個疑問。 對方想什麼,究竟影響了「什麼」呢? 這篇文章想要淺淺的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對方想什麼?知道為什麼後,可以怎麼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我將分成三個部分來淺嚐這個衝動: 「想知道」的心理動機? 如何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
Thumbnail
我覺得猜心其實不是亂猜,而是交心的開始!我總告訴自己:「多點耐心,多願意去猜猜所愛的人在想什麼?」而我發現—當自己開始願意放下身段去找,總會有人願意給點提示,並給我一盞燈的方向,帶我走去他的心裡面。
Thumbnail
我覺得猜心其實不是亂猜,而是交心的開始!我總告訴自己:「多點耐心,多願意去猜猜所愛的人在想什麼?」而我發現—當自己開始願意放下身段去找,總會有人願意給點提示,並給我一盞燈的方向,帶我走去他的心裡面。
Thumbnail
說出心裡話,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仔細回想,我好像也不常表達出自己的純粹感性的那面,在面對人際最需要的感性交流,往往我們選擇了純理性分析,導致雙方有了分界,如果沒人讓步,就會導致我們的裂痕。 說出感受,是要請你對當下的客觀事實,表達出你的感覺,不帶著批評、責備,純粹說出你可能有點失落、受傷、感
Thumbnail
說出心裡話,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仔細回想,我好像也不常表達出自己的純粹感性的那面,在面對人際最需要的感性交流,往往我們選擇了純理性分析,導致雙方有了分界,如果沒人讓步,就會導致我們的裂痕。 說出感受,是要請你對當下的客觀事實,表達出你的感覺,不帶著批評、責備,純粹說出你可能有點失落、受傷、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