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題,來自我過往很常遭到指控「你不好」
「你不好」在現在的我看來,時常發生在我把對方無能的一面逼出來之後。
我想描述這種「一切根源問題都在你,卻在我身上找問題」極其荒謬的現象;我覺得台灣的環境有它很畸形的地方,在於,覺得現在的世風好像沒有很把「人」放在心上:很多能讓自己爬的更高的需求,最終都在指向欺壓自己人的結果。
「但凡我有辦法指出你的不好,就可以合理化我行為很爛」的一種歪風。
比方說成為長輩,就很多藉口合理化需索無度的行為;成為師長,未見得拿出專業引導後輩,但還同時享有做人的禮遇,叫做老師也有喜怒哀樂,所以合理化自己也加入學生間排擠霸凌同學的行為;你一定也有不想配合這些被虧待的時候卻還要被指責你不好。
關係控制的真相就是讓你習慣去為對方而生,再美其名這些虐待行為能為了大家好。
...
但目的不是要透過受害者心態製造聲浪讓自己好過一點。
弱勢者一直有個無法替代的優勢是,如果你自始至終一直是關係裡做好自己的那一個,就只差本人有沒有能真實接納、認可自己的勇氣;再來是你目前的處境,去看清這個現象防堵的是變成這種「換位子就換腦袋」的自己,變成那種打不過就加入的人:
你過去必須膜拜這樣的人可能是為了生存。
如果他會因為你再也提供不了「他所需要的你的需要」就丟盡自己的價值,這不是你造成的問題;控制慾很強的人多半會恐懼於對方自我覺醒的強大內核,並且他多半不會願意經歷你的經歷,因為這往往意味著現階段關係的盡頭。
看官可以為這些不安全感的行為進行辯護,但不代表這些傷害弱勢的行為就是道德的。
另外想告訴一下深受關係控制的人一些親身經驗的線索:
很多人所說的對你好、對你的愛會時常是有伴隨條件的,因此你對於要失去某些人、還是維繫某些關係的焦慮,都能同時存在於現在腦海裡浮現的那一些人;我想說的是:只要還是身為一個人,有膽子說的話怎麼可以沒膽子去承擔關係會毀滅的結果。
他憑什麼傲慢的替你認為「我做的一切,可以在不問你意願前提下的施作」都是好的。
這種長期控制,還可能會帶來一些後遺症:難以為自己計畫大事,因為你的注意力都分散給如何在緊張的關係下持續生存;不配得感,我應該做盡一切來維繫這個社會所提倡的關係的美好,事實則是時常感到對方總是威逼利誘硬將他的需求擺在你的意識之前。
並且他應該幾乎沒有正面肯定過你的好,只是繼續肆無忌憚的要你供應他缺乏的自尊。
...
今日的自我覺察,請務必避開自戀型人格者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他們慣用且典型的關係操縱方法。
他會有很多理由去指責你為關係裡供應的還不夠多、去貶低你方才心中所想到的好友關係對你而言不如他來的重要,或總有辦法扭曲事實,宣稱你應該把世道擺第一,但這個世道實則都是在為他自己謀取最大利益的一些說詞。
並且在哲學上曾經揭示:這些時常經不起批評的人,往往就是實質上在控制你的人。
我們不是透過公開處刑這些人取回自己的價值,只是你沒有必須符合為「誰」的標準,才配得一些人能認知你同樣身為人,基本的禮貌與尊重,並不總是說端出「這些是我的好意,你怎麼可以不表現出我要的樣子」的態度,其本質就是種「索取」的正向暴力。
一個情感關係健康的人他或許會羨慕,但不會是出盡百寶要阻止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