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親職教養課/漫談教養543】- 《與魔女園長有約/春日。學學工作坊/春季班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漫談教養,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不論幾歲,

它都在生活中體現生活的各種樣貌。

學習方法與策略沒有終點,因為孩子不斷地在長大,

當長大到某一個數字時,我們也仍然在應對著長大的自己。

想要孩子改變,必須先來自於自己有意願改變,

有意願,也必須來自於有意識,而意識必須來自於思考的品質,

你是怎麼想的?你的當下呈現何種品質來幫

助自己呢?這是身為父母可以往內探索的機會。


A組課程(新生可選/舊生可複訊)

一、孩子的不良行為 3/13

二、訓練孩子的飢餓感要如何開始?3/27

三、習慣就是份認同的具體化要怎麼做?4/10

四、親子對話一致性該怎麼做?4/24


B組課程

一、從平靜升級為衝突要怎麼做?3/20

二、無用的策略該如何避免。4/8

三、爸媽是孩子的第一個情緒教練4/17

四、在成為父母的過程中,如何遇見更好的自己4/29


◆春季推出課程,一組四堂課,兩周一次

◆周間:週二或週四早上10點~11點半

◆報名對象:父母

◆注意事項:

1.可選課程單堂為650元/1.5小時,材料50元

2.請選擇講題組合,春季班推出兩組課程

3.報名者請加line,再幫您加入群組。

請點選表單報名▼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CuXz-KZaA 其實主要不是討論這個話題。 我們通常從閒聊開始,但閒聊只是的策略之一。 在老師的心中也設定好了要討論的議題。 只是過程中會被更重要的問題取而代之。 那些重要的議題是什麼? 就是他們關心的、一旦關心
自己組合,自己彩繪,自己製作型染版 組裝自己的木工推車和折疊層架。 一日完成,上半天木工,下半天型染彩繪。 共兩件作品,歡迎報名一種,或兩種合報。 歡迎有興趣的大人,或親子合力一起報名。 大人可以獨當一面完成。 國小以下小孩必須報名親子組。 指導老師:上半天:木工小光老師,下半天:
◆課程介紹: 你家寶貝喜歡花草嗎?對手作有興趣嗎? 本課程專為國小一年級以上的孩子設計,過簡單有趣的壓花手作,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培養藝術創造力與專注力! ◆課程特色: 親手體驗:從採集植物到製作作品,全程動手實作 創意啟發:引導孩子自由發揮,設計獨一無二的壓花作品 寓教於樂:認識
想知道如何用黏土製作防水、 仿陶瓷質感的可愛QQ造型杯盤嗎? 不論是生日、畢業、紀念日, 還是送給重要的人, 這堂課讓你親手製作有溫度的禮物。 可愛QQ風格,搭配水果、珍珠奶茶等 趣味造型,為生活增添療癒感! 這堂課將不藏私公開獨家技巧, 讓你用簡單手作, 完成質感滿滿、實
今天的天氣超舒服~白白的雲、暖暖的陽光,還有我們這群可愛的大小學生們!這麼棒的午後,當然要來點視覺 + 觸覺雙重享受啦! 老師:「你們知道今天要做什麼?」 學生:「不知道……」(這回答完全不意外哈哈!) 不過沒關係,反正就是來玩(舒壓)就對了! 🔹 老師開工! 先示範黏土的各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gngXo9Pvg 社會情緒魔法課,已構思許久,這一天終於開課。 對很多父母的需求來說,這樣的課程永遠不敵國英數理化。 所以當方向必須被移動到這個地方時,都會是在不得不的狀態下,而開始尋求解方。 什麼是不得不呢? 像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CuXz-KZaA 其實主要不是討論這個話題。 我們通常從閒聊開始,但閒聊只是的策略之一。 在老師的心中也設定好了要討論的議題。 只是過程中會被更重要的問題取而代之。 那些重要的議題是什麼? 就是他們關心的、一旦關心
自己組合,自己彩繪,自己製作型染版 組裝自己的木工推車和折疊層架。 一日完成,上半天木工,下半天型染彩繪。 共兩件作品,歡迎報名一種,或兩種合報。 歡迎有興趣的大人,或親子合力一起報名。 大人可以獨當一面完成。 國小以下小孩必須報名親子組。 指導老師:上半天:木工小光老師,下半天:
◆課程介紹: 你家寶貝喜歡花草嗎?對手作有興趣嗎? 本課程專為國小一年級以上的孩子設計,過簡單有趣的壓花手作,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培養藝術創造力與專注力! ◆課程特色: 親手體驗:從採集植物到製作作品,全程動手實作 創意啟發:引導孩子自由發揮,設計獨一無二的壓花作品 寓教於樂:認識
想知道如何用黏土製作防水、 仿陶瓷質感的可愛QQ造型杯盤嗎? 不論是生日、畢業、紀念日, 還是送給重要的人, 這堂課讓你親手製作有溫度的禮物。 可愛QQ風格,搭配水果、珍珠奶茶等 趣味造型,為生活增添療癒感! 這堂課將不藏私公開獨家技巧, 讓你用簡單手作, 完成質感滿滿、實
今天的天氣超舒服~白白的雲、暖暖的陽光,還有我們這群可愛的大小學生們!這麼棒的午後,當然要來點視覺 + 觸覺雙重享受啦! 老師:「你們知道今天要做什麼?」 學生:「不知道……」(這回答完全不意外哈哈!) 不過沒關係,反正就是來玩(舒壓)就對了! 🔹 老師開工! 先示範黏土的各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gngXo9Pvg 社會情緒魔法課,已構思許久,這一天終於開課。 對很多父母的需求來說,這樣的課程永遠不敵國英數理化。 所以當方向必須被移動到這個地方時,都會是在不得不的狀態下,而開始尋求解方。 什麼是不得不呢? 像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確保孩子保持成長、保持進步,是實人老師的工作之一,唯有透過不斷的提醒、確認、對話,才能漸漸將這股積極學習的文化深植在孩子的心中。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確保孩子保持成長、保持進步,是實人老師的工作之一,唯有透過不斷的提醒、確認、對話,才能漸漸將這股積極學習的文化深植在孩子的心中。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