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時間管理技巧的問題,診斷你的拖延類型 + 對應解方清單,成為積極行動派--《不內耗的拖延自控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要點整理:

要點1. 拖延的本質並非懶惰,而是源自心理內耗與壓力反應

拖延往往不是意志力薄弱,而是心理防衛機制的展現,例如:

  • 害怕失敗或害怕成功
  • 完美主義
  • 自我懷疑與行動前的焦慮

書中提供了自我測驗量表,幫助你判斷自己拖延的程度與背後成因

要點2:對抗拖延,需從心理成因與實務技巧雙管齊下

  • 「先處理心理卡點,再配合合適方法」,才能有效擺脫拖延
  • 不同情境的拖延背後動機不同,應對策略也要對症下藥
  • 拖延並非單純時間管理失控,而是動機、焦慮與自我期待的交錯作用

要點3:採用具體可行的小技巧與工作系統幫自己降低內耗、提升行動力

  • 《不內耗的拖延自控練習》書中提出多種「立即可執行」的方法,如:
    • 吃青蛙法、時間啟動法、社群斷線、誘因綁定等
    • 拆解任務、簡化待辦、搭配喜好事物提升動機

重點在於:選擇你願意嘗試的小改變先行動,不必一次改造全部拖延問題

----------------------------------------------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明明知道該做某件事,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甚至在電腦前坐了一個小時,什麼也沒開始。你不是懶,也不是不努力,只是陷入了「內耗式拖延」的漩渦。

也許你會覺得拖延是時間管理的問題,但《不內耗的拖延自控練習》要告訴你:先解決造成拖延的心理因素,加上合適的工作技巧,你將不會再被拖延所苦。

這本書不是一份要你「更努力」的指南,而是一份幫你「更省力」的實用操作手冊。


你有拖延問題嗎?

你會拖延嗎?在哪些事拖延?你採用什麼方法克服?

讓我們先來看看拖延的定義,《不內耗的拖延自控練習》作者戴蒙.札哈里斯認為:

拖延,指的是

當儘早對某件事採取行動是更好的決策時,卻選擇延遲行動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拖延症,以及程度如何?書中提供了以下的測驗:

測出你的拖延指數 (以1~5分自評符合程度)

  1. 為了完成任務,我經常跟時間賽跑
  2. 我常會誤判完成任務會花多少時間
  3. 我經常把任務完成時間拖到隔一天
  4. 當碰到不吸引我的任務時,我會改找其他事做
  5. 我經常在為任務排定的時間後處理任務
  6. 截止日期還很長的任務,我會等到最後一刻再做
  7. 在應該要工作時,我會陷入東想西想
  8. 在處理麻煩任務時,我容易被訊息和email干擾
  9. 我常會在會議、聚會或參加活動時遲到
  10. 我的工作區經常處於混亂的狀態
  11. 我通常無法完成每日的待辦事項清單
  12. 我的收件夾和通訊app 充滿了未回覆的訊息
  13. 我經常遲繳帳單
  14. 我經常說「這個我明天再做」
  15. 我在做這個測驗過程中曾想中斷做其他的事

算出你的分數了嗎?比對一下你的拖延程度

  • 15~30分 你沒有拖延的問題
  • 31~45分 你有拖延的傾向,可能有小部分事情會受影響,但能採取行動
  • 46~60分 拖延是你的日常,容易因為分心或拖到最後一刻讓事情delay
  • 61分以上 你是慣性拖延者,且因累積效應讓你感到壓力大增,陷入循環

拖延,是心理防衛的表現

根據研究與經驗,我們之所以會拖延,探究其心理成因可分為以下 13 種:

  1. 害怕失敗:怕做不好、怕結果不好,乾脆不開始。
  2. 害怕成功:擔心做得好會有更多責任和壓力。
  3. 完美主義:非得做到心中理想標準,才肯開始。
  4. 無所適從:資訊太多、門檻太高,不知從哪下手。
  5. 懶惰:其實不是懶,而是對事情缺乏興趣與動機。
  6. 感到無聊:任務過於重複或無趣。
  7. 對努力的反感:因為無法立即看到成果,就提不起勁。
  8. 自我貶抑: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跨出第一步。
  9. 對意料之外狀況的容忍力低:挫折容忍力低,會過度放大遇到的小問題。
  10. 不知如何開始:事情太多、太雜,無法聚焦。
  11. 決策困難:害怕做錯選擇,乾脆不決定。
  12. 追求即時滿足:選擇刷手機、滑社群逃避真正該做的事。
  13. 缺乏立即後果:任務很重要但不急迫,因此一拖再拖。

不同的拖延情境,也許背後的原因不同,不妨回想一下最近被拖延的事情,對照上面的分類,試著寫下你拖延背後的心理阻力。

試著分析自己在不同情況下的拖延成因

試著分析自己在不同情況下的拖延成因


克服拖延的自救行動:

你不需要一次改變全部,只要選幾個你覺得「可行」的招式,從今天就能開始減少內耗。

⏱ 立即可實行的小技巧

  • 把「最不想做的事」排在第一個完成(吃青蛙法)
  • 強迫自己先做 10 分鐘(時間啟動法)
  • 暫時關掉社群通知
  • 把待辦清單控制在 7 項以內
  • 為任務壓縮可用時間,創造緊迫感
  • 安排人為你設定截止日
  • 每週檢討目標進度
  • 對乏味任務搭配喜歡的事(例如一邊做報告一邊喝好咖啡)
  • 使用「誘惑捆綁」(例如完成任務才准看影集)
  • 使用時間區段管理(例如 25 分鐘專注+5 分鐘休息)

書中關於克服拖延的技巧

書中關於克服拖延的技巧

拆解任務 → 讓行動變得不再困難

有的時候,是因為要完成的事情太「大」太複雜,千頭萬緒不知如何做起,這時就要藉由拆解任務,幫我們找出啟動點:

範例:完成一份提案企劃書

👉 拆解為:收資料 → 擬草稿 → 找圖片 → 製作簡報 → 修改潤稿

嘗試拆解過大的任務,讓自己好下手

嘗試拆解過大的任務,讓自己好下手

又或者,藉由提供誘因,提升自己的完成意願與動機:

給自己完成後的獎勵

給自己完成後的獎勵


結語:不是你做不到,而是沒找到適合的解法

拖延,不代表你懶或沒毅力,它可能只是你內在的自我保護機制在發聲。

透過認識原因、採取小行動、建立一套合適的任務系統, 你可以逐步告別內耗,真正讓時間的 C/P 值最大化。

💬 如果你也有屬於自己的「拖延對抗技巧」或「任務清單經營秘訣」,歡迎你在留言分享


想開展第二人生嗎?讓「人生轉型工作坊 2.0」幫你梳理方向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一切還順利,卻總有種「心空空的」感受;想改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並不是你獨有的疑問,而是無數中年人的共同感受:「我究竟是誰?」、「我為了什麼努力?」「難道一生就這樣了嗎?」

別讓這些疑問停留在心中影響你!小班制的《人生轉型工作坊2.0》是老查專為中年人設計,透過引導與討論、反思,幫你打開新視野,找回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帶你從盤點過去、檢視現在、未來描繪與制定計畫,3大階段讓你撇除心中雜音,梳理雜亂思緒,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報名連結:https://senior.104.com.tw/c/674feebb4432c5060ebcbe7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9.9K會員
211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1/02
「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 AI完成。」 伊藤穰一以「工作變得像DJ一樣」形容與AI協作的工作者:負責組織和協調,無需親自執行細節,使用 AI 提供的基礎內容進行優化,將不同的素材混合,排列、創造好的成果
Thumbnail
2025/01/02
「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 AI完成。」 伊藤穰一以「工作變得像DJ一樣」形容與AI協作的工作者:負責組織和協調,無需親自執行細節,使用 AI 提供的基礎內容進行優化,將不同的素材混合,排列、創造好的成果
Thumbnail
2024/12/09
很多人認為改變是一件苦差事,事實上,最難搞的對象往往是「我們自己」。面對人生目標時,我們有可能處在三個不同的區間裡:舒適區、潛能區、混亂區--當目標設定太高、想做的太多時,我們就從舒適區一下子掉進混亂區。《把夢想變實現的起點思維》要教我們用三層目標+四大燃料從舒適區前進潛能區,實現自己目標的好方法。
Thumbnail
2024/12/09
很多人認為改變是一件苦差事,事實上,最難搞的對象往往是「我們自己」。面對人生目標時,我們有可能處在三個不同的區間裡:舒適區、潛能區、混亂區--當目標設定太高、想做的太多時,我們就從舒適區一下子掉進混亂區。《把夢想變實現的起點思維》要教我們用三層目標+四大燃料從舒適區前進潛能區,實現自己目標的好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