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培養一個習慣時,常聽到一句話:「只要堅持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
這句話聽起來鼓舞人心,容易達到,如果你曾經試過21天計畫卻沒有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接下去看哪裡可能出了問題吧!
「21 天習慣養成」從何而來呢?
這個「21 天理論」最早來自一位名叫麥斯威爾·馬爾茲(Maxwell Maltz)的整形外科醫生。
他發現,病人接受手術後,平均需要約 21 天適應新面貌或新身體狀況。
後來,他把這個觀察延伸到其他生活習慣上。
久而久之,這個「21 天法則」就被廣泛引用,彷彿變成一條規則。
但事實上,建立一個真正穩固的習慣,通常需要比 21 天更久。
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的一項研究,平均需要 66 天 才能讓一個新習慣變得自動化。
有些人可能快一些,有些人則需要超過 100 天。
為什麼還是能看到許多21天相關文章?
雖然21天未必能養成一個習慣,尤其時要刻意完成的習慣,但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對於剛開始健身的人來說,給自己一個「21 天挑戰」有幾個好處:
1. 降低心理壓力:比起想著「我要永遠運動下去」,告訴自己「我先試試 3個星期」比較不那麼嚇人。
2. 建立初步的規律感:連續做一件事三個星期,會讓你慢慢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將刻意變成習慣。
3. 累積小小成就感:過了 21 天後,你或許會發現自己真的有改變,就算沒有改變,或許會覺得「好像也沒那麼難」。
怎麼讓 21 天更有成效?
如果你決定用 21 天來建立健身習慣,Porter教練有幾個建議,讓你這段時間更容易成功:
- 目標不要太大太難:不需要給自己一次到位的難度,可以已各個部位都有練到,但不會太累為主。
- 固定時間與地點:每天同一時間段、在同一間健身房或公園運動,能幫助大腦更快連結這個行為。
- 紀錄與回顧:用筆記或手機 APP 記錄每天的運動內容,有助於你看到自己的進步。
- 給自己一點彈性:有時候真的太累,可以做相對輕鬆的運動,讓自己不要過度有壓力。
21 天是開始,不是終點
與其說21天是養成習慣的終點,不如把這三週當作養成習慣的啟動鍵,當你選擇了開始,就是其中的一員,跟健身運動相關的消息,也跟你有關,在這個作用下就會更容易養成習慣,因為比堅持更難的往往是開始。
我是Porter教練,陪你健身,也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