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面具,遇見真實的自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很早以前,妹妹就推薦我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她說這本書溫柔、深刻,而且讀來輕鬆,卻又像一把鑰匙,能開啟許多被遺忘的房間。可惜我總是因為各種瑣事耽擱,一直沒能真正坐下來好好閱讀。直到這個週末,我終於給了自己一段完整的時間,一口氣讀完。果然,像妹妹說的那樣,這本書帶來的觸動遠超過我預期。故事表面上是童話,實際卻是赤裸裸的人心剖面,讓我在許多段落幾乎忍不住停下來深呼吸,像是在看見另一個自己。

蛤蟆的痛,我們都懂


蛤蟆先生的痛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沒有遭遇突如其來的巨變,沒有“看起來”的理由足以讓他如此沮喪。然而,他就是每天都感到提不起勁,無法專注,睡不好,覺得一切都沒意義。他說不出自己哪裡出了問題,卻就是越來越不像過去那個自己——那個充滿活力、愛冒險、總是充滿點子的蛤蟆。

他沮喪、煩躁、自責,不敢告訴朋友真實的自己;面對心理師蒼鷺的提問時,時而虛張聲勢、時而防禦過度。這種“我也說不清但就是難受”的狀態,其實正是當代人普遍的心理困境:我們看起來生活沒什麼大問題,甚至別人會覺得我們“很好了、還不知足”,但內心卻像卡在一團迷霧裡。

蛤蟆的故事之所以打動人,並不在於它多麼戲劇性,而恰恰在於它“尋常”得可怕。這些煩悶、無力感、不知為何總是想哭的日常情緒,正是許多人心中無法對外言說的秘密。書中最讓我動容的一個畫面,是蛤蟆終於在一次談話中崩潰痛哭,而蒼鷺沒有急著“安慰”他,只是安靜地陪著他,像一面接住情緒的容器。這種溫柔的理解,不是說“你要堅強”,而是允許他終於脆弱一次。

心理治療,不是讓你變快樂,而是讓你真實


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用十次諮商的節奏,層層剝開了蛤蟆的“殼”。他從一開始否認自己有問題,到慢慢承認過去的創傷影響了現在的自己;從一味怪罪他人,到開始覺察自己的思考方式與行為選擇。每一次諮商,都是蛤蟆走近“自己”的一步。

蒼鷺的角色很特別。他不講大道理,不急著解答,而是用開放式的提問、接納、回饋,引導蛤蟆從困惑裡一步步自己走出來。例如他會問:“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覺得你必須表現得怎樣,別人才會喜歡你?”這樣的問題讓蛤蟆意識到,他長期以來活在“必須討人喜歡”、“不能失敗”的框架裡,而這種信念,正是他痛苦的根源。

在心理學中,這種內在信念的形成,通常源自童年經驗。蛤蟆後來才回憶起,自己從小在嚴格的父母教養下,被要求“要堅強”“不能哭”,於是他學會了壓抑情緒、討好他人、追求成就來換取愛。這是一種典型的“條件式價值感”——只有當我夠好、夠乖,才配被愛。

而心理治療的意義,並不是要“治療掉”這些傷,而是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理解這些情緒、信念從何而來,並練習用新的方式生活。蛤蟆不是在“變回以前的自己”,而是在成為一個新的、整合過傷痛與覺察過後的人。這種成長是痛苦的,卻也極其真實。

看見“腳本”與“面具”,我們才有自由


蛤蟆在諮商過程中,開始接觸到心理劇與“人生腳本”的概念。每個人都在無意識中寫了一份劇本,決定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角色與命運。這份劇本往往在童年時便已定稿:你是被期待負責的長子?是總要讓媽媽開心的小女兒?是家裡永遠的調解者?這些角色構成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限制了我們對人生的選擇。

蛤蟆的劇本是:“我必須表現得完美,才會被接納。”於是他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把自己弄得疲憊、沮喪卻還強顏歡笑。而蒼鷺做的,是陪他重新寫劇本。這種“重寫”的過程,其實就是心理治療最深層的功課:不是要變一個人,而是要讓你真正自由,擁有選擇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也都戴著“面具”生活。扮演職場的能幹大人、朋友圈裡的開心果、家人面前的孝順兒女……我們花太多力氣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久而久之,連自己是誰都忘了。而蛤蟆的故事提醒我們:有時候,拿下面具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勇氣;脫離劇本不是背叛,而是重生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成長不是變得堅強,而是變得真實。”只有當我們看見內在那個受傷、渴望被理解的孩子,我們才能真正開始療愈。

願我們都能成為自己的“蒼鷺”


讀完這本書,我久久無法平靜。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心理健康,不是“永遠快樂”,而是你有能力面對痛苦,並知道如何照顧自己。蛤蟆在諮商結束時,沒有變成一個永遠陽光的人,但他終於知道什麼是讓自己不快樂的原因,也知道如何重新連接內在力量。

我特別喜歡最後一幕,蛤蟆回到熟悉的生活中,他還是會擔心、會焦慮,但他開始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不再壓抑,也不再依賴別人定義自己的價值。這種微小卻深刻的改變,就是心理成長的體現。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小的蛤蟆,他可能受過傷、被誤解、過度自責、害怕失敗。但幸運的是,我們也都可以遇見“蒼鷺”,也許是一本書、一位朋友、一次對話,又或許,是你終於肯給自己一次深呼吸的機會。蒼鷺的溫柔,是理解的眼神、耐心的等待、還有一句“我在這,你可以慢慢來”。

我們都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實。願你我在被生活磨鈍之前,都能有機會停下來,和自己好好說說話。願你成為自己的蒼鷺,也願你能遇見那個不評斷、不急促,只陪你慢慢走的人。

以上

你有哪些書想分享給大家的呢?請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飯糰@亮亮的沙龍
53會員
12內容數
在電影與書頁之間,看見世界的溫度。 談故事,也談社會,用文字捕捉那些讓人思考與感動的瞬間。 願我們都能在時光中,深深感受,緩緩前行。
飯糰@亮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4
全民普發一萬元,你會領嗎?我們都喜歡多一筆收入,但別忘了,真正值得我們捍衛的,是公共資源該怎麼用、為什麼用。這篇文章深入剖析“還稅於民”的真相,帶你理性思考:在掌聲與誘惑之間,我們有沒有看清政策的真正走向?錢好拿,良心別丟。
Thumbnail
2025/07/14
全民普發一萬元,你會領嗎?我們都喜歡多一筆收入,但別忘了,真正值得我們捍衛的,是公共資源該怎麼用、為什麼用。這篇文章深入剖析“還稅於民”的真相,帶你理性思考:在掌聲與誘惑之間,我們有沒有看清政策的真正走向?錢好拿,良心別丟。
Thumbnail
2025/06/23
不是你太敏感,是你一直在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角色。讀完《被討厭的勇氣》,你會重新理解什麼叫“自由”——就是不再活在他人的眼光裡。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照見我們內心的恐懼與渴望,也帶我們走上成為自己的旅程。
Thumbnail
2025/06/23
不是你太敏感,是你一直在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角色。讀完《被討厭的勇氣》,你會重新理解什麼叫“自由”——就是不再活在他人的眼光裡。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照見我們內心的恐懼與渴望,也帶我們走上成為自己的旅程。
Thumbnail
2025/06/18
這是一部令人沉思的小說,也是一場信仰與人性之間的搏鬥。《沉默》不只是描述殉教者的悲劇,更讓我們直視「神為何沉默」的深層提問。當信仰不再如期運作,我們還能堅持什麼?一本適合靜下心、與內在對話的深刻之作。
Thumbnail
2025/06/18
這是一部令人沉思的小說,也是一場信仰與人性之間的搏鬥。《沉默》不只是描述殉教者的悲劇,更讓我們直視「神為何沉默」的深層提問。當信仰不再如期運作,我們還能堅持什麼?一本適合靜下心、與內在對話的深刻之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人在低潮的時候是被動的、封閉的,希望有別人的關注、體諒,但卻因此總在迷茫低落的迴圈中,因為你的渴求不一定會被滿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讓我們認識到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也藉由跟著蛤蟆先生的20次諮商了解並反思自己的狀態和歷程。
Thumbnail
人在低潮的時候是被動的、封閉的,希望有別人的關注、體諒,但卻因此總在迷茫低落的迴圈中,因為你的渴求不一定會被滿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讓我們認識到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也藉由跟著蛤蟆先生的20次諮商了解並反思自己的狀態和歷程。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方法是去想像自己像第三者般去觀察自己,反思自我相處的難題,啟發心靈重塑和內在和解,展現從掙扎走向成長的轉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方法是去想像自己像第三者般去觀察自己,反思自我相處的難題,啟發心靈重塑和內在和解,展現從掙扎走向成長的轉變。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在書中陪伴蛤蟆先生去心理諮商,自己也好像經歷了一次心理諮商,過程中會試著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很多事情忽然變得清晰,從而得到力量去改變自己,希望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p.77 ▓主觀的圖像˙˙˙˙˙ 講到這裡,我所說的都是以客觀的角度陳述諮商興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也設法將各個條件彙集為一,寫成了一個初步的、嘗試性的方程式。現在,我要用換用內在體驗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上述的方程式。在不忽略事實知識的情況下,我試試看能否將此方程式在治療者
Thumbnail
p.77 ▓主觀的圖像˙˙˙˙˙ 講到這裡,我所說的都是以客觀的角度陳述諮商興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也設法將各個條件彙集為一,寫成了一個初步的、嘗試性的方程式。現在,我要用換用內在體驗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上述的方程式。在不忽略事實知識的情況下,我試試看能否將此方程式在治療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