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路之後,你找到幸福了嗎?│《穿越中年迷霧》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你曾因榮格分析師詹姆斯·霍利斯 (James Hollis, 1940-) 所寫的《中年之路》(1993,台灣在去年才翻譯) 而開始反思人生的意義,那你更不可以錯過他的最新著作《穿越中年迷霧》(2025)。

如果明天就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問自己一個怎樣的問題才最值得呢?

  • 「你此生無悔嗎?」是個好問題,但人生很難沒有後悔之事,而且後悔之情也常常帶來改變的動力。
  • 「你過得快樂嗎?」則因人而異,人們因為貧窮而不快樂,但富人也未必因有錢而快樂。有人因為美食、去酒吧、熬夜看劇而感到快樂,但「你幸福嗎?」則很可能拉出其與「快樂」的差異。

我們可以做許多快樂的事,但未必感到幸福──一種靈魂深處的誠實拷問──因此我認為最值得問的是:

「你這一生,過得幸福嗎?」

精神分析的傳統中有許多關於美好生活所需的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的構想,但足夠心理健康跟幸福之間的關連,仍有許多思辯空間。

生病固然教人不快樂,但沒有身心症狀,就代表快樂、乃至活得幸福嗎?顯然不是。

跟重要他人的依戀安全感 (Bowlby)、個人自主性 (Erikson)、現實與可靠的自尊 (Kohut)、舒適於個體性與社群性 (Jung, Mitchell, Blatt),去愛、去勞動、去玩耍的能力 (Freud, Winnicott)……

上述有關心理健康的指標,不勝枚舉。如果為求感到幸福,就每一項都想達到,也許對這追求的執著本身,就已經否定了幸福的可能性。

霍利斯認為在現代社會,大部份人都因為網路社群的「幸福比賽」而落敗,而「正向心理學」或「幸福科學」更是一再鼓吹人可以通過「所能做」(can do) 的事──如多少運動、如何飲食、怎樣打坐──來解決不快樂。

很顯然,這都是對生命的簡化。

「在過去,欲望 (desire) 一詞的本意是指引水手渡過巨浪翻騰海洋的星辰。如今,欲望會讓我們陷入困境。」(46-47頁)

如果人只欲望身體健康,確實幸福科學的操作就蠻足夠了。但今天,人們在生命旅途中既要這、又要那、還要這和那,事實上他全都要!

這一如佛洛姆所說,人的問題在於不再滿足於本能需求的滿足,而在於有太多的社會性激情(野心、羨慕、嫉妒、憎恨)。

試問,當每個方向的星辰都在吸引你的時候,人又如何知道真正的方向呢?

raw-image

那霍利斯是否建議我們走佛家那套「無欲望=無痛苦」的論調?也不,倒是要去思考這個論調的反面:

「當一切都無法支持你時,是什麼讓你支持下去?」

是什麼教我們在困境與苦難之中,仍不放棄欲望與追求呢?熱情 (passion),而順從熱情的前提,是我們也得受苦 (passio)。

事實上,霍利斯是另闢蹊徑來回應「追求幸福(趨樂)」與「放下欲望(避苦)」的衝突:

「人生的目的並不是成功或幸福,而是分辨出什麼值得我們服務,並且奉獻自己為其效力。」

作為人,我們無法迴避欲望與激情,因此回應人性困境的方式,是去找到深愛之物,並為之奉獻。

當我們放下想擁有整片宇宙的全能自戀,才能在充滿熱情與受苦的心所之向中,感受到彷彿被全宇宙送上──哪怕只有數秒──的幸福。

raw-image

《穿越中年迷霧 Living with Borrowed Dust》的原書名叫「借來的塵埃」,不只是取自美國詩人史丹利·庫尼茲 (Stanley Kunitz, 1905-2006) 在七十九歲時所寫的〈經過 Passing through〉中的最後一句,更與天主教聖灰禮儀中,引用自《聖經》創世紀三章19節,上帝對亞當與厄娃所說的經文相呼應:

「人哪,你要記住,你原來是塵土,將來仍要歸於塵土。」

人的一生其實十分短暫,但在死亡到來以前,我們想用怎樣的方式活著?你這一生,曾用熱情之火去點燃自我,好在回歸塵土前發出焰光嗎?

────本文含抽書活動,可到筆者臉書的貼文查看參加辦法────

※本文同步轉貼至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追蹤我的 IG 及 Threads:harris_apres.couch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聯絡【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或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4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5/07/29
臺灣社會因罷免案呈現高度分裂,本文探討造成社會撕裂的深層原因,並呼籲以同理心理解不同立場的恐懼與訴求,而非將對方視為敵人。作者分析支持與反對罷免的各種理由,批判利用人性之惡製造社會對立的政治操作手法,並強調尋求社會和平與進步的共同目標。
Thumbnail
2025/07/29
臺灣社會因罷免案呈現高度分裂,本文探討造成社會撕裂的深層原因,並呼籲以同理心理解不同立場的恐懼與訴求,而非將對方視為敵人。作者分析支持與反對罷免的各種理由,批判利用人性之惡製造社會對立的政治操作手法,並強調尋求社會和平與進步的共同目標。
Thumbnail
2025/05/23
面對操弄、冷暴力、雙面說謊、背叛等有毒關係,許多人明知受傷卻難以離開。文章探討病態自戀者的核心特質:摧毀式的自戀與排空羞恥感的自尊,解釋為何溫柔與真誠難以改變他們,並點出高敏感族群(尤其INFJ與INFP)容易成為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5/23
面對操弄、冷暴力、雙面說謊、背叛等有毒關係,許多人明知受傷卻難以離開。文章探討病態自戀者的核心特質:摧毀式的自戀與排空羞恥感的自尊,解釋為何溫柔與真誠難以改變他們,並點出高敏感族群(尤其INFJ與INFP)容易成為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5/14
告別父母的期待與要求,是邁向獨立的重要一步,但獨立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文章探討獨立的真諦,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父母與子女在獨立過程中的互動與貢獻,強調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獨立與妥協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5/14
告別父母的期待與要求,是邁向獨立的重要一步,但獨立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文章探討獨立的真諦,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父母與子女在獨立過程中的互動與貢獻,強調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獨立與妥協的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人生追求成功,但過程中總是有些迷思。 這些迷思可能只是自己鑽入牛角尖的「想太多了」? 或者需要自己與自己誠實對話,自我開解?
Thumbnail
人生追求成功,但過程中總是有些迷思。 這些迷思可能只是自己鑽入牛角尖的「想太多了」? 或者需要自己與自己誠實對話,自我開解?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Thumbnail
在二十幾歲的年紀,我失去了和同齡人的野心,但沒有失去想要實現的目標,反而是學會了一步一腳印。操之過急,物極必反可以說領悟到了一大半,曾經因為自己的執著,受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忽略了家人期望的快樂。 
Thumbnail
在二十幾歲的年紀,我失去了和同齡人的野心,但沒有失去想要實現的目標,反而是學會了一步一腳印。操之過急,物極必反可以說領悟到了一大半,曾經因為自己的執著,受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忽略了家人期望的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