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跑步、閱讀,與閱讀《關於跑步》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從作品出發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關於跑步、閱讀,與閱讀《關於跑步》〉2025-10-17

 

  這陣子在重讀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雖然說是這陣子,但其實是從大約半年前開始,夾雜在「最近主要讀的書」之間,有一搭沒一搭地,以一個月讀一章左右的速度緩慢地讀。

 

  之所以半年前會想重讀這本書,很大程度是因為從那陣子開始,比較積極地在落實跑步的習慣。一方面想讀點相關的東西,但又暫時不想花心思在太技術性的內容,想說自己也是常把時間花在寫文章上面的人,便在圖書館的一隅,回想起還有這本書。

  

雖然說是重讀,但基本上是件全新的事

   雖然說是重讀,但一方面上次讀這本書已經是好多年以前,除了第一章的內容還稍微有些印象,其他部分對我來說就跟沒看過一樣。讀著讀著,愈來愈不確定自己過去到底有沒有整本讀完。

 

  另一方面,這次是在自己一邊培養著規律跑步習慣一邊讀的,有些過去像事無關風景的內容,這次讀起來都有很不一樣的感覺。

 

  譬如說,其中一段村上說自己每天平均會跑10公里左右。如果是沒有在跑步的時候看到這段,根本無從判斷這是什麼意思。10公里聽起來很多,但真的很多嗎?沒有跑步的時候,想像力無從告知我們那具體會是怎樣的感受。

 

  對於剛開始養成跑步習慣的人來說,已經可以想像這樣的距離,所以會產生一種感覺:「對於一個不是運動選手的人來說,每天跑10公里也太多了吧?」,而且他當時也已經處於體能開始下滑的年紀了,在覺得很厲害之餘,暗暗地也會產生一種「這樣沒問題嗎?」的擔憂。

 

  不過,隨著自己的跑量也開始提升,實際嘗試過二十多公里的跑步,並且以更遠的距離為目標之後。就開始明白,對於一個「有在跑步」的人來說,「跑量」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每天平均跑十公里當然不會變成一件喝水般輕鬆的事,但基本上所有馬拉松與超馬跑者,跑量都至少接近、甚或超過那樣的程度。如果我按目前的步調,持續一點一點地增加的話,再幾個月自己也可能會達到接近那樣的跑量。遠不是自己一開始以為的那樣無法想像。

 

緩慢的、長時間的活動

   某種意義上,這本書大概特別適合這樣緩慢地、拉長時間來讀吧。就像長跑或漫長的寫作過程一樣,一點一點地感受它,然後反思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雖然如果真的要類比的話,我讀這本書的方式可能更像是「間歇讀」,在一個月裡的其中一兩天拿起來讀一章便停下來,感受它帶給我的東西,但不讓它一下子過量。

 

  馬拉松式的長跑也是這樣的事情,對於大部分的參賽者來說,一年之中主要參與的馬拉松比賽頂多也就一兩場。但除了賽場上的那些時間之外,馬拉松更重要的部分是將活動延展開來,放到日常生活中來籌劃。

 

  一開始是跑步訓練,然後是飲食補給、睡眠和其他的肌力訓練,一段時間之後,「跑步的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身形與思維類型)都無可避免地要往一種特定的方式變化。

 

  因為如果不充分地休息和補充養分,就沒辦法發揮跑者最好的實力,訓練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跑者不得不過上某種世人會稱之為「健康」與「長期主義」的生活方式。

 

  寫作應當也是這麼一回事,畢竟如果不一定程度「健康地」、持續地活著並補充新的經驗,人是不可能憑空地一直寫下去而不榨乾自己。畢竟「存在」是人可以持續產出一切有價值事物的前提。

  

健康的耽溺,耽溺的健康

   但有些諷刺的是,根據日本文化對於「文豪」的頹廢與憔悴形象,村上這種健康的跑者生活反而遭人懷疑「這樣還能做文學嗎?」。村上在文章中的回應大略是:他是用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克服(或駕馭)不健康的心靈,這讓他避免走向「憔悴文學」那種因為毒素過強而快速凋零的命運。

 

  或許,這個問題從來就是搞錯方向了。只是因為跑步、規律生活的形象比較美好,比較接近人們對於「健康」、「美好生活」的想像而已。就像人們會刻意忽視「工作狂」也是一種偏執一樣。但不停地奔跑、高強度地追求規律生活,甚至去參加100公里超馬這樣的事情,又何嘗不是一種與文學具有親和性的耽溺與瘋狂呢?

 

  或者說,人們怎麼會誤以為,沉迷於酒、性或自我傷害的人,會比沉迷於長跑、規劃與自我挑戰的人,更可能不斷寫出深刻的文字呢?

 

  這些對村上春樹的跑者形象與作家形象提出懷疑的人,大概就像是好多年前初讀到這本書的我那樣,因為對寫作和跑步都缺乏體驗,所以所以朦朦朧朧,無法想像那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5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出人意料的結果是,這些士兵中的95%在回國後都自然地停止使用毒品,連「戒」都不用戒。因為就像身處於老鼠樂園中的老鼠,這些回家的士兵有家人、朋友、伴侶、各種令他們滿足的日常休閒活動。和處於戰場時不同,他們不需要海洛因來緩解孤獨與焦慮,不會像空籠子中的老鼠那樣,需要從藥物中尋求慰藉。
Thumbnail
2025/10/16
  出人意料的結果是,這些士兵中的95%在回國後都自然地停止使用毒品,連「戒」都不用戒。因為就像身處於老鼠樂園中的老鼠,這些回家的士兵有家人、朋友、伴侶、各種令他們滿足的日常休閒活動。和處於戰場時不同,他們不需要海洛因來緩解孤獨與焦慮,不會像空籠子中的老鼠那樣,需要從藥物中尋求慰藉。
Thumbnail
2025/10/13
  他舉了一個工廠化農場的例子問海利:如果有一群豬,牠們從小就被關在小到無法轉身的柵籠裡面。現在,你可以將一定劑量的百憂解加到飲水管線中,讓這些豬感覺好過一點,好讓他們有辦法忍受這個難忍的處境,你會反對嗎?尼古拉斯同意這不是一個「應該」的選項,但這就是現況,我們必須想辦法適應。
Thumbnail
2025/10/13
  他舉了一個工廠化農場的例子問海利:如果有一群豬,牠們從小就被關在小到無法轉身的柵籠裡面。現在,你可以將一定劑量的百憂解加到飲水管線中,讓這些豬感覺好過一點,好讓他們有辦法忍受這個難忍的處境,你會反對嗎?尼古拉斯同意這不是一個「應該」的選項,但這就是現況,我們必須想辦法適應。
Thumbnail
2025/10/12
  作者的主張與立場是:一、「生理因素是否為主要原因」在科學上還沒有完全的共識,但根據他訪談的諸位專家說法,他傾向認為環境扮演更主要的角色;二、對孩子用藥很多時候沒辦法解決背後的核心問題,且我們不應該忽視藥物的風險與隱憂。
Thumbnail
2025/10/12
  作者的主張與立場是:一、「生理因素是否為主要原因」在科學上還沒有完全的共識,但根據他訪談的諸位專家說法,他傾向認為環境扮演更主要的角色;二、對孩子用藥很多時候沒辦法解決背後的核心問題,且我們不應該忽視藥物的風險與隱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想每次跑步的體驗是:規劃跑步距離路線→設定公里數→期待的心情出發→起跑狀況好→開始懷疑人生→要不要停下來休息勒→幹嘛讓自己這麼累,神經病→呼…呼…呼…→最後衝剌快到終點了→可以休息了!→跑完全身舒暢→明天還要跑嗎?不要!→規劃跑步路線…
Thumbnail
我想每次跑步的體驗是:規劃跑步距離路線→設定公里數→期待的心情出發→起跑狀況好→開始懷疑人生→要不要停下來休息勒→幹嘛讓自己這麼累,神經病→呼…呼…呼…→最後衝剌快到終點了→可以休息了!→跑完全身舒暢→明天還要跑嗎?不要!→規劃跑步路線…
Thumbnail
嗨~又度過一周了。簡單自我介紹一下,這裡是一位剛涉入路跑領域的女子,目標是10月底的日月潭29K環湖跑;第一次挑戰超半馬,我先只告訴自己:在大會規定時間內平安完賽即可。希望每週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練跑記錄和心得,算是以一個新手跑者的角度,慢慢探索跑步的旅程吧。 馬拉松倒數189天,本周訓練記錄 🏃
Thumbnail
嗨~又度過一周了。簡單自我介紹一下,這裡是一位剛涉入路跑領域的女子,目標是10月底的日月潭29K環湖跑;第一次挑戰超半馬,我先只告訴自己:在大會規定時間內平安完賽即可。希望每週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練跑記錄和心得,算是以一個新手跑者的角度,慢慢探索跑步的旅程吧。 馬拉松倒數189天,本周訓練記錄 🏃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作者梅方久仁子一向不喜歡運動,在她將近40歲時,因為嚴重缺乏運動,導致她腰腿無力,體重也直線上升。所幸當她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時,有個朋友邀請她一起慢跑,還跟她說:「真的只要慢慢跑就可以了。」在朋友的鼓勵下,梅方久仁子開始嘗試超慢跑,結果一開始只是50公尺,就跑得差點
Thumbnail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作者梅方久仁子一向不喜歡運動,在她將近40歲時,因為嚴重缺乏運動,導致她腰腿無力,體重也直線上升。所幸當她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時,有個朋友邀請她一起慢跑,還跟她說:「真的只要慢慢跑就可以了。」在朋友的鼓勵下,梅方久仁子開始嘗試超慢跑,結果一開始只是50公尺,就跑得差點
Thumbnail
對於非職業的跑者言,應該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參加世界六大馬才開始跑步的吧?身邊的友人多半是因為三高或肥胖或是健康出了問題,才開始跑步,開始這項看似最沒有門檻、最不受限制的活動。 但是跑著跑著,會希望自己跑得更快一點,跑者常常在說的破PB,打破個人最佳成績,希望自己跑的成績可以比以往好。又漸漸地不
Thumbnail
對於非職業的跑者言,應該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參加世界六大馬才開始跑步的吧?身邊的友人多半是因為三高或肥胖或是健康出了問題,才開始跑步,開始這項看似最沒有門檻、最不受限制的活動。 但是跑著跑著,會希望自己跑得更快一點,跑者常常在說的破PB,打破個人最佳成績,希望自己跑的成績可以比以往好。又漸漸地不
Thumbnail
身為一個村上春樹的書迷,應該大多數都拜讀過《關於跑步,我說得其實是......》。 儘管忘了書中的內容,也很難忘記村上對跑步的堅持與熱愛以及也為小小書迷帶來對跑步的興趣。 近期跟友人的孩子一起玩,追趕跑跳了一下午,累到不行又喘不過氣,覺得自己真的弱爆,想增加運動量。所以晚餐後,會到附近的公園慢跑。說
Thumbnail
身為一個村上春樹的書迷,應該大多數都拜讀過《關於跑步,我說得其實是......》。 儘管忘了書中的內容,也很難忘記村上對跑步的堅持與熱愛以及也為小小書迷帶來對跑步的興趣。 近期跟友人的孩子一起玩,追趕跑跳了一下午,累到不行又喘不過氣,覺得自己真的弱爆,想增加運動量。所以晚餐後,會到附近的公園慢跑。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