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脆弱的力量|安慰是一種能力,該如何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安慰的能力從分享脆弱開始

我們分享快樂是因為我們容易擁有相同的經歷,但悲傷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我們不習慣分享悲傷、挫折,因此在發生時我們不容易理解,該怎麼靠近一個受傷的人,我們漸漸地失去了安慰的能力,從我們不知如何表達「脆弱」開始。

為什麼我們很難分享脆弱的情緒?

因為「脆弱」被社會認為是軟弱的象徵,充滿了不確定性、沒把握,去呈現這種狀態的我,會被外面的世界解讀為沒有用的人、不夠堅強的人。因此在社群上,我們也只看得到全然正向的生活面貌。
快樂時我們願意分享,難過時我們傾向躲起來療癒自己,加上「脆弱」被社會是認為軟弱的象徵,讓脆弱沒有對外呈現的舞台。但情緒不該有加減分,情緒是一種狀態,它們是獨立的,不該被賦予好壞,喜怒哀樂皆有其存在意義。

想陪伴低落的朋友,卻擔心自己搞砸。

我曾對於對面處於低落情緒的朋友,常感到不曉得如何給予陪伴,更別說是幫助了。我會擔心自己在陪伴或是靠近他們的時候「搞砸了」。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曾擁有安慰人的能力,也為此感到失落。

我們都走過那個失落感,但發生在別人身上時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某個時候我認為,也許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做法,就表現得跟平常一樣,裝沒事就好。但這樣的「不做」,卻不是打從心底的「認同」。
必須負傷後,才能理解那個切身感受。

處於低潮的人,只需要同理,不需要同情。真的不必「做」什麼。

後來我了解,不是真的「不做」什麼。
而是試著去理解那種不舒服,其實已經做到安慰的行動。
理解脆弱的層次,讓我們與傷痛對話,也讓我們學習到如何與正在傷痛的人共處。

我們需要先誠實的包容自己陰晴圓缺的狀態,允許自己悲從中來,越是懂得傷痛的細微差別,我們越能理解他人的處於低潮的狀態,然後能比較自在地與他們生活,不用害怕是不是會踩到地雷。
這樣的細膩感受,他人是能感覺得出來差異的。

脆弱是什麼?

脆弱知道自己可能會受傷,但還是願意給自己勇氣繼續下去,是承認自己不是完美的勇氣。在承認脆弱後,我們也能給別人脆弱的勇氣,拾起安慰人的能力。

練習脆弱,是去感受情緒和情感的核心,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我開始去練習記錄脆弱的狀態,在我多次去感受自己脆弱的時刻,我漸漸能理解,現在我的感覺是什麼,當我不斷的在這個情緒海中起伏時,我會需要什麼,我的感覺是什麼。

當我不再把脆弱當作是弱者的表現,我把它定義為「我跟自己在釐清事情的方式」,這種情緒幫助我思考是否有不足,是否想太多,或也許,它就是一種需要消化的情緒。我接受自己當下或是未來無能為力的可能性,但我還是會去做。

最後想分享,如何在脆弱中成長的提醒。

《反脆弱》提及,在小規模適度的受傷後的復原,會讓我們比過去更堅毅,每一個外力那些不舒服,都能讓我們的脆弱擁有小小的抗體。這樣是疫苗一樣,一點點的病毒,讓我們的身體生長出更多的戰鬥士,產生抗體。
經歷各種脆弱,才能讓我們有反脆弱的能力。
因此我們能在每次的脆弱中,成為心智強壯的人,整理那個感覺,也才能分享脆弱,撫慰他人。
  • 參考讀物:
    Nassim Taleb《反脆弱》
    Brene Brown 《脆弱的力量》
    Hans Rosling《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77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跟某位朋友聊天完,都會有滿滿的學習動力。你也有這種感覺嗎? 我思考著,因聊天而獲得行動的力量,我感覺到這種力量來自一股共鳴,我們雖然沒有共同目標或要一起完成什麼。但我們每次分享的想法,都擁有一點點的共鳴,不管是對書的一句話、一個想法的延伸、對於一個感受的同理,雖然可能在線性時間上我們好像認識不久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最近突然跟朋友聊到,20年前的經典愛情片《情書》,這部經典又值得討論的對“愛”詮釋的案例。  每一個階段都有愛,要看你要將「愛」視為一段歷程,還是一份感覺。從彼此有好感,不知不覺想要跟彼此分享生活,當對方開心,自己也會開心。再來,願意經營與調整彼此,最終會需要經歷,不會要求“對應的回饋”的心態,進而
沒有人能抗拒溫柔的行為,溫柔的習慣。 我覺得溫柔是一種舉動,不是一種外顯態度,不是輕聲細語,也不是壓抑情緒。 是一種不容易察覺的舉動,它藏在我們生活中你認為的理所當然。 提到溫柔的描述,我翻閱到瑞蒙.卡佛《叫我自己親愛的》中分享契柯夫筆下的一位角色。 他叫做穆薩卡,雖然被分配在精神病房區,卻一直維
近年整理內向者的書籍很多,讓內向者能重新探索自己是內向的個性、了解自己的優勢。我自己也看了幾本深受感動,很開心內向的朋友們能透過這樣的書籍幫助自己。 這世界原本像是被外向的人佔據的,敢要、敢表現,在社會的生存面上似乎成了種顯學。不管是服務業也好領導人也好,第一直覺都會覺得,會說話的人真好,能夠表達
有意識、無意識跟感情有什麼關係呢? 我讀了《我決定簡單的生活》,看到一段話,突然有個念頭閃過,書上引用了一段話『人就算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也意識不到行為背後的原因。』 意識是我們思考視覺、決定行動的源頭,不過,絕大多數的行動不是基於大腦的指令,而是身體自動自發的行為。 最近被因何妤玟離婚的關係,看了很
每次跟某位朋友聊天完,都會有滿滿的學習動力。你也有這種感覺嗎? 我思考著,因聊天而獲得行動的力量,我感覺到這種力量來自一股共鳴,我們雖然沒有共同目標或要一起完成什麼。但我們每次分享的想法,都擁有一點點的共鳴,不管是對書的一句話、一個想法的延伸、對於一個感受的同理,雖然可能在線性時間上我們好像認識不久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最近突然跟朋友聊到,20年前的經典愛情片《情書》,這部經典又值得討論的對“愛”詮釋的案例。  每一個階段都有愛,要看你要將「愛」視為一段歷程,還是一份感覺。從彼此有好感,不知不覺想要跟彼此分享生活,當對方開心,自己也會開心。再來,願意經營與調整彼此,最終會需要經歷,不會要求“對應的回饋”的心態,進而
沒有人能抗拒溫柔的行為,溫柔的習慣。 我覺得溫柔是一種舉動,不是一種外顯態度,不是輕聲細語,也不是壓抑情緒。 是一種不容易察覺的舉動,它藏在我們生活中你認為的理所當然。 提到溫柔的描述,我翻閱到瑞蒙.卡佛《叫我自己親愛的》中分享契柯夫筆下的一位角色。 他叫做穆薩卡,雖然被分配在精神病房區,卻一直維
近年整理內向者的書籍很多,讓內向者能重新探索自己是內向的個性、了解自己的優勢。我自己也看了幾本深受感動,很開心內向的朋友們能透過這樣的書籍幫助自己。 這世界原本像是被外向的人佔據的,敢要、敢表現,在社會的生存面上似乎成了種顯學。不管是服務業也好領導人也好,第一直覺都會覺得,會說話的人真好,能夠表達
有意識、無意識跟感情有什麼關係呢? 我讀了《我決定簡單的生活》,看到一段話,突然有個念頭閃過,書上引用了一段話『人就算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也意識不到行為背後的原因。』 意識是我們思考視覺、決定行動的源頭,不過,絕大多數的行動不是基於大腦的指令,而是身體自動自發的行為。 最近被因何妤玟離婚的關係,看了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Thumbnail
人畢竟是人,再堅強的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生病時候,身體虛弱造成心靈脆弱,容易感動。平常遇到些特殊狀況,或是些苦難、打擊、挫折,難免也會使人軟弱。 這時候怎麼辦呢?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方法,來克服軟弱,堅強心志,勇敢面對一切險阻。下面談談我常用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那怎麽辦。變得麻木,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世界?難道我們最終只有同一個悲慘的結局?就是變得無情冷淡?變得虛弱麻木?就像從前心裏瞬間燃起的火花,最終只會被一片哀傷的大海浸沒?或者從前鬱鬱蔥蔥的草原是否成爲將來嚴酷冰冷的磚地?
  有些時候這樣敏感的體察讓你更難受,但你也可以試著相信那是一種特別美好的天賦。就像在某個圍成圈圈的場合,你和另一個人四目相對,你們知道你們之間有一種非語言的交流,你們就這樣地與對方更親近,渾然天成。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習慣在別人面前展現開朗的笑容,掩蓋內心的脆弱。然而,寂靜時刻,才會面對自己的傷痛與不堪,獨自承受痛苦。作者明白沒有人有責任分擔我的痛苦,因此我只能獨自面對。儘管我展現笑臉,內心的傷口仍在滲血,期待有一天能感受到溫暖的光芒。
Thumbnail
想盡辦法避免談論難以啟齒的話題,卻沒想到那些話題正能解放我們。「深愛著一個人到害怕失去」、「成品不夠完善,公開會遭受批評?」都是脆弱。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現今社會充滿:自卑、比較、抽離。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溝通和分享能摧毀自卑。。
Thumbnail
《脆弱的力量》是一本深入探討人類情感和行為模式的書;作者為Brené Brown,資深社工師,同時也是波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的研究教授。研究人類心靈長達12年。透過探討「脆弱」的意涵與概念,作者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世俗框架在我們生活中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擺脫面對世俗價值觀烙印在我們身上的框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Thumbnail
人畢竟是人,再堅強的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生病時候,身體虛弱造成心靈脆弱,容易感動。平常遇到些特殊狀況,或是些苦難、打擊、挫折,難免也會使人軟弱。 這時候怎麼辦呢?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方法,來克服軟弱,堅強心志,勇敢面對一切險阻。下面談談我常用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那怎麽辦。變得麻木,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世界?難道我們最終只有同一個悲慘的結局?就是變得無情冷淡?變得虛弱麻木?就像從前心裏瞬間燃起的火花,最終只會被一片哀傷的大海浸沒?或者從前鬱鬱蔥蔥的草原是否成爲將來嚴酷冰冷的磚地?
  有些時候這樣敏感的體察讓你更難受,但你也可以試著相信那是一種特別美好的天賦。就像在某個圍成圈圈的場合,你和另一個人四目相對,你們知道你們之間有一種非語言的交流,你們就這樣地與對方更親近,渾然天成。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習慣在別人面前展現開朗的笑容,掩蓋內心的脆弱。然而,寂靜時刻,才會面對自己的傷痛與不堪,獨自承受痛苦。作者明白沒有人有責任分擔我的痛苦,因此我只能獨自面對。儘管我展現笑臉,內心的傷口仍在滲血,期待有一天能感受到溫暖的光芒。
Thumbnail
想盡辦法避免談論難以啟齒的話題,卻沒想到那些話題正能解放我們。「深愛著一個人到害怕失去」、「成品不夠完善,公開會遭受批評?」都是脆弱。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現今社會充滿:自卑、比較、抽離。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溝通和分享能摧毀自卑。。
Thumbnail
《脆弱的力量》是一本深入探討人類情感和行為模式的書;作者為Brené Brown,資深社工師,同時也是波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的研究教授。研究人類心靈長達12年。透過探討「脆弱」的意涵與概念,作者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世俗框架在我們生活中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擺脫面對世俗價值觀烙印在我們身上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