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薩提爾-CD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家要做為一個避風港,豈是容易的?

周末聽了對話練習中的CD,一段是李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一段是李老師與家長的對話。

其實小孩的部分是滿令人困擾的,因為很明顯聽得出來他們沒有辦法很明確的描述自身的感受與需求,很多時候都需要老師的引導。但是這種引導究竟是不是真的能夠撫平心靈的傷口,我覺得不容易看到效果。
當一個人說現在(五年級初)討厭去學校,可能說是從二年級的某件事情開始,又延伸到四年級的一些狀況,他記得某些不愉快的體驗,可是牽涉到的可能是自己行為有不太對的地方(打掃時沒有好好做事在跟同學玩然後被老師責罵),當然可以說老師在處罰的方式或講話方式可以有改善的空間,然後我們用正向的方式去肯定他們的一些行為(即便不開心還是堅持上學沒有放棄),讓他們知道是有人可以看到他們努力的地方,而不是一直被評價為不夠好的學生。

困擾的地方在於:
1. 你安慰學生之後,他當然說這樣講會有比較好(有人關心總比沒人理會好)。但是實際上他可能連自己到底為什麼討厭上學的理由都有點反覆不清楚,你怎麼知道這樣的紓解之後就會讓他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學校。換言之,即便薩提爾要求的是真實述說那些在我們語言行為背後的感受,如果你連論述自己的感受或感到痛苦的原因都說不清楚,那些不求解決問題的撫慰人心手段怎麼能夠作用到你的內心?
2.世界的運作相當複雜,我們今天可以給予某些其他的正向肯定力量,但是他在其他的環境終究會受到言語或行為的傷害。就像我們教小孩不可以使用暴力,可是他在學校受到其他同學欺侮霸凌的時候,那些看似合理的申訴管道可能不沒有真正撫慰到受傷的心理(用拳頭打人的孩子被記小過還可能嘻皮笑臉的嘲笑你甚至繼續威脅你不要再出現他面前)。當讓小孩受到傷害的是老師的言語的時候,我們可能更不容易花費很大力氣去跟老師 “溝通”而且不讓孩子被貼標籤。那麼,我們作為孩子受傷的避風港,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我的意思是:如果這些證免鼓勵的話語要成為力量,應該要足以讓他們面對各種險惡。然而,他們有可能依然還是脆弱的:三天兩頭呈現出不想上學的態勢;面對師長的處罰想的是對方的態度不好而不是自己的行為有不當的地方。在群體關係中,如何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適當,並且重新融入群體似乎是更困難的地方。而一直著重在個人心理的療傷這塊,很可能像是例行復健一樣,緩不濟急或是始終不斷處於一個治不好又不得不治療的狀態。

人心的修練很困難,我們總是渺小而脆弱,可能在不經意的瞬間就全盤盡墨。
並不是要反對薩提爾,在親子教育的過程,我覺得甚至可以對照王宏哲之類的親子視頻,因為講話的方式實在很重要,也許只要改變一點點,就可以讓對方把畫聽到心裡去。把對方視為一個人,是溝通的重點,不論做人做事都是如此,只有正視對方的需求,他才能真正的講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溝通才能有效。我認識的一些工班頭,其實都是說話高手,要能跟夥伴業主設計師多方相處,並且完成令人滿意的成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話說回來,很多長輩其實在說明自己內心的需求上其實是困難重重的,一旦退休之後,生活沒有重心,沒有明確興趣、定期互動的朋友、沒有進修學習的動力,衰老衰退是很快也旁人親友很難施力的地方。

要讓世間的苦痛減少還是很不容易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茶葉沖泡自然會連結到器具,要泡出一壺好喝的茶,出水的速度、保溫的能力、品飲人數、沖泡次數乃至動作美感都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泡茶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講究,終究是以沖泡者的心境來決定。
茶往往給人健康的印象,透過茶來養生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真正細想起來,又該怎麼樣對應自身的狀況來品茶呢?
品種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穿雜各種自然與人為力量的展現,究竟何者才是最優良的成果,實在值得思考。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圖為模擬古代焙籠原理的桌上型小焙籠
"美味"是如何描述的?能不能構細分成各種元素;諸如:香氣、味道,再細分成香草香、水果香、野薑花香,然後再轉化為數字化的評量,成為群體之間共同的認識呢?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也可能是評價茶葉價值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我還是比較主張樂在享受那邊的^^)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茶葉沖泡自然會連結到器具,要泡出一壺好喝的茶,出水的速度、保溫的能力、品飲人數、沖泡次數乃至動作美感都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泡茶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講究,終究是以沖泡者的心境來決定。
茶往往給人健康的印象,透過茶來養生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真正細想起來,又該怎麼樣對應自身的狀況來品茶呢?
品種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穿雜各種自然與人為力量的展現,究竟何者才是最優良的成果,實在值得思考。
茶葉的乾燥/烘焙是自古相傳的古老技藝,隨著工具的改善不斷演進。同時衍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說法。唯一共同的追求是:讓茶變得更好喝、更耐保存。 圖為模擬古代焙籠原理的桌上型小焙籠
"美味"是如何描述的?能不能構細分成各種元素;諸如:香氣、味道,再細分成香草香、水果香、野薑花香,然後再轉化為數字化的評量,成為群體之間共同的認識呢?這中間肯定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也可能是評價茶葉價值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我還是比較主張樂在享受那邊的^^)
台灣每年各茶區大大小小的比賽甚多,春、冬、夏要比,地方全國也比,每一種獎都是一種肯定,卻也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究竟比賽證明的是價格還價值? 照片取自網路https://life.tw/?app=view&no=701226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被禁止表達情緒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崇建老師的6A方法來自我照顧。作者強調了情緒的重要性,並分享了覺察、承認、允許、接納、轉化和欣賞等步驟。最後,作者鼓勵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個方法,並感謝自己的成長和努力。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在學習Satir薩提爾對話課程中的心得與體悟,並分享了在觀察與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反應過程中的掙扎與成長。文章深入並理性地分析了作者面對父母情緒時的應對方式,並融入了對過去童年經驗的深入探討。透過Satir薩提爾對話,作者希望對自我感知作出更深層次的瞭解。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今天做了同理心的練習、體驗了不被同理的感覺,某些內容讓大家發笑,笑得心酸。最後想要藉寶寶老師在閱讀課後播的那首歌,在孩子們去日本前給他們一個祝福。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被禁止表達情緒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崇建老師的6A方法來自我照顧。作者強調了情緒的重要性,並分享了覺察、承認、允許、接納、轉化和欣賞等步驟。最後,作者鼓勵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個方法,並感謝自己的成長和努力。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在學習Satir薩提爾對話課程中的心得與體悟,並分享了在觀察與覺察自己的情緒與反應過程中的掙扎與成長。文章深入並理性地分析了作者面對父母情緒時的應對方式,並融入了對過去童年經驗的深入探討。透過Satir薩提爾對話,作者希望對自我感知作出更深層次的瞭解。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