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1/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係選題#7|《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也許你可以不那麼負責

有時候我們勸人對自己的人生更負責些,但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勸人不要那麼負責,把其他人的責任也承接下來,這並不會改善人際關係,還會讓自己陷入險境。
我從大學起,就離開原生家庭,到異地求學工作。
大約有十年的個人自由時間,我的生活裡不太會有其他的人來干預,我想怎樣就怎麼樣;但我婚後搬進婆家,當時的壓力很大,因為我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給我看似好心的建議或是批評,例如水果要買哪攤、水果要怎麼切、衣服要怎麼洗。說這些都是「為我好」或者「這才是最正確的作法」,可我還真難接受這樣的好。
尤其是剛懷孕生子的那段日子,更是艱難,無論怎麼做都會有意見。包尿布的方式、穿衣服的方式、冷氣的溫度、抱孩子的姿勢、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就醫的治療方式.....,你想到的,都能夠給出一套最正確的建議。
如果你是身為人妻或作為媳婦,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情呢?
你經常遭遇批評或批評別人嗎?
《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作者珍妮佛‧夏農是具有執照的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專門治療焦慮超過二十年,而本身也曾是焦慮魔人,甚至恐慌症發作。
這本書提到,有種焦慮的人,擁有「過度負責」的思維方式,習慣向他人指出他們錯的抉擇,很愛批評與給出建議,認為別人的幸福與自己得負責,因此會試圖掌控對方的任何決定,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我婆家的長輩就是如此,想跨越界線來掌控我的生活,當我越不聽話,他就越焦慮,也就越用激烈的手段來逼我就範。但我為何受苦於此呢?我想我自己也陷入了過度負責的思維模式,我期許自己要符合長輩的期待,並且期待自己的決定能夠讓長輩開心,我必須為他被拒絕的感受負責。因此,一旦沒有符合我內心就十分痛苦及掙扎。
此書建議,我們可以試著開闊自己的思維,我舉出書中的兩個例子:
一、如果我對某人劃定界線或表示自己的偏好時... 原始思維:我要為他的感受負責。 開闊思維:可以顧及他人的感受,但無須為他人的感受負責。
二、當其他人感到痛苦時... 原始思維:我會沮喪,並嘗試解決他們的問題或指出它們做錯了什麼。 開闊思維:我可以同情地傾聽,但是解決他們的問題不是我的工作。

閱讀行動:練習不那麼負責
有時候我們勸一個人,會希望他對自己的人生更負責些,但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請對方練習不要那麼負責,把其他人的責任也承接下來,這並不會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反而還會陷自己於危險當中。
一、偵查衝突:最常發生什麼樣的衝突?以親子關係來舉例,父母親經常與孩子在課業上發生衝突,期望孩子能夠認真讀書,選個好科系,將來找個好工作。
二、辨識責任:這是屬於誰的責任?念書是孩子本分,並非全是父母親的責任,如果父母親過度介入與強迫孩子可能會造成反效果,例如要求孩子選特定科系,以未來謀得好工作,但孩子卻對這科系沒有興趣。
三、建立結界:設定清楚的界限,什麼是自己的責任,什麼是他人的責任。父母有責任分享與提供自己的建議,讓孩子得知更全面的訊息,但孩子擁有自己人生的選擇權,父母親是不可以過度干涉的,因此親子之間宜建立清楚的結界,不只保護彼此的自由權,也讓彼此練習自我負責!
祝福我們,都可以不要對別人的事情那麼負責!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