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灣的人力資源(4)

人力市場看似是總量需求,其實不是。是特定職業的技能需求度就是那麼高,又不是每個人都要當「達人」,純以做好這份工作來說,本就是天賦能力強的人有優勢,我們若否定這點,將所有技能都當成可以訓練,絕對會徹底偏掉對人力資源,以及缺工的理解。
人生而不平等,是無比殘酷又正確的事情,尤其在天賦上。
教書久了,更能體會到這道理,有人就是不用講,自己就可以跳躍思考,還每步都正確;有人努力半天到頭來,勉強維持在及格邊緣。有的人就是天生具有多項優異能力,做每件事情都不差;有的人就是每件事情都做不好,豁盡全力才把一件事情做到過關。
筆者現在也不想講好聽話,如果你無法認同上一段話,覺得努力必定有結果,天賦差異都可以依靠努力解決,或是透過後天教育訓練去改變……,那還是別看下去了。

人類的天賦差距,無法只用教育弭平
我們都太容易把天賦跟經驗混在一起,中小企業、中小型傳產製造業,多數人的綜合能力都只有B,能當到老闆成為定義上的中產白領階級上層,幾乎都有一些能力是在A以上。單純運氣或是吃遺產,別說富不過三代,他這代就炸掉的機率超級高。
財力S級的怪物(?)跟天賦S級的一樣不在本系列討論範圍內(編),來源:百科全書
財力S級的怪物(?)跟天賦S級的一樣不在本系列討論範圍內(編),來源:百科全書
透過教育,我們是可以把中間大概PR30~70的人,練到平均來說,都有一項以上的能力有B的水準,或是累積經驗把只有C的鍛鍊到B。但要衝到A以上?沒那個天賦,或是專精特定項目到底,像是文青常講的日本職人達人,都要經年累月的功夫。
當我們使用「大學以上」、「高中職以下」、「中學肄業」等等的方式,試圖去描繪台灣的人力資源,為何筆者覺得這問題超級大?原因有二。
其一,認定職業技能的訓練,可以透過教育達成,而難易度就跟學歷有正相關。
其二,否定人類的智力水準分布為常態分佈,認為智力水準的較低的人可以透過教育拉高。
筆者可以告訴你,沒有這回事。
以前一年新生兒40萬人,逐年降到現在低於20萬,相差2倍以上。這也意味現在頂尖的聰明人數量只有以前的1/2不到,是因為教育水準拉高,讓可以訓練的能力,透過教育系統培養到,中間厚厚一層拉上去。
而且,實際上扣除技術等級高的工作,大多不需要A級能力,平均B就可以處理跟維護的很好,意即多數工作都可以透過訓練達成應有的技術水準。現代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以往透過大量C級人力,用人海戰術可以解決的,現在改成用機器生產替代,那原本那些人怎麼辦?

台灣低薪高工時的原因為何?
台灣的經濟奇蹟,到這幾十年的轉變,就某些人的眼光來說,是極其沒有效率,只透過壓榨薪資水準去維繫,這樣解釋真的只是看表面。因為如果真的把這些工作,全部都機器化替代掉,那麼我們會瞬間多出百萬失業人口,而且這些人因為平均能力只有C,要轉換跑道非常困難,年紀越大就越慘。
所以維持平衡的一個方法,其實是很殘忍的,透過降低薪資跟拉長工時,降低小型工廠的成本,去爭取各種訂單。如果不這樣做,這種工廠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貸款購買新機器,改善其生產品質或是生產量,另一條路就是關廠收掉。前者是降低人力需求,除非夠賺錢不然就得裁員,後者就是直接資遣。
台灣多數活下來的工廠,藉由部分機械化生產、電腦化管理,提高生產量跟品質,同時爭取到足夠的訂單與營收下,用調整薪資跟工時的方法不裁員。
沒看過這些工廠的很難想像這是一種平衡,因為小廠的老闆跟員工都很熟,走到這步的廠少則十幾年、多則數十年,勞資雙方之間要說一點情感都沒,純粹利益聯繫過於脫離現實。為了讓工廠可以運作,勞資雙方都會有部分的妥協,就勞方來講就是降低薪資跟加班,藉此獲得持續性的收入。
而這個過程花了幾十年去運轉,扣除掉金融海嘯等衝擊,大多時候都是緩步發生,今年薪資凍漲但物價上漲,實質薪資等於減少;今年訂單變少所以用減薪維持低工時,然後隔年訂單變多不減薪,但工時拉高,結果就是實質工作時間變長。

薪資跟不上期望生活水準,新人寧願選擇打工
而在同一行業中,轉來轉去的機會也不低,並不是能力C的人就無法跳槽,因為經驗夠的勞工,也會有某一些能力達到B的程度。同行業總會有盛衰榮枯,有的廠今年很差讓老闆減薪,有人就跑去正在擴增的廠,明年前老闆訂單爆多要徵人,打個電話加薪求這人回去,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問題在於,整個行業有沒有新人加入?沒有新人加入,這個行業就會產生我們現在說的缺工現象,而這個現象是少子化造成?原因之一,但非全部,少子化造成的現象是整體的。
應該說,假設現在這一批要出去工作的人是一年20萬的那批,那麼換算比例平均C,無法多工處理事情,但可以把一件事情努力做好的人,以筆者的經驗推估,大概就是8~10萬,換成上百種各行業與各縣市攤下去,等於說在我們這個縣市附近,能入某一行的只會有幾百個。
很不巧的,這種人的工作選擇,多半會選離家不遠,或是離學校不遠,很少會跨縣市流動。他們求職不是依靠人際網路,要不然就是地緣關係,或是同鄉會等的介紹。這會造成這類傳產能夠徵人的範圍內,可以加入的新人少之又少。
新人已經夠少了,如果這行的薪資水準不夠,或是不符合生活水準的期待,那就更不可能跳進來。這類似日本走到打工族的概念,對平均能力只有C的人來說,經驗累積也沒什麼用,衡量選擇下還不如去做臨時工。
大概就是這種狀況(編)

管理職不會只看學歷,文化、信任也是重要條件
工廠為何這幾十年一直引進外勞?扣除掉薪資福利等成本,最大的因素是穩定,你總是可以找到夠多的外勞,而且因為維持成本不高,淡季時也不用負擔太多。反倒是本國勞工,除非願意接受夠低的生活水準,不然那個起薪報出去,沒違反勞基法的不知道全國有幾家。
現在是有一些法律規定本勞外勞比,不然狀況只會更慘。慘,不是薪資,是教育訓練、累積業內經驗的機會消失。
各位,筆者講了好幾篇到這裡,第一個想傳達的訊息在這裡。
我們以為,有些管理職的工作,或是有經驗的職位,甚至是偏中產白領、藍領職業,可以透過開放外籍人士來擔任,這是很危險的思維。正因為這些中小型企業跟工廠的門檻低,所以有些生產的技術、客戶的名單,絕對不會外流給不信任的人。
外勞在代工廠工作兩年,只會做反覆操作性的工作,他學到的更多是操作條件,絕大部分的老闆都不會讓這些人去碰有關配方、核心技術類的東西。會碰的人都要有一定信任度,也就是在這行夠久的時間,足以讓管理階層覺得你這人可以用為止。
光是一個「都是台灣人,生活習慣、思考方式接近」這個條件,就可以屏除不知多少外籍人士。
也就是單純就職位需求來看,我們或許覺得,這找個外國人來做,薪資可以接受就來了。實際上呢?隱性成本算下去,會願意來的人,程度比台灣本國籍的要差很多。
若是其他的中產白領工作,台灣現在每年還產出不夠多的大學生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