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人力資源(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筆者在產業上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人除了單純的能力外,還有多工處理這項能力。解釋成一心二用不大好,適合的說法,是「可以同一時段內顧到兩項工作以上」,或是說可以「快速釐清複雜事務,找出其執行順序,並能顧好同時段進行的工作」。

上週提到,分A、B、C難道不夠?

不是分法不夠,是對應到的職位不對。大、中、小型的工廠跟非製造業的企業,所需的勞工不同,同樣規模大小的工廠,根據產業也不同。你會相信人數一樣的小電子加工廠業,跟製香廠的人力需求一樣?應該沒人會覺得一樣,而實際上我們會認為前者偏科技、後者偏傳產,大多數是用職位的技術能力去區分。

另一個,是不同種類、規模的工廠,對於人力的多工能力需求也不同。再強調一次,多工不是管理專有能力,管理能力屬於多工之一。許多基層技術工作,例如美髮業就要一些,不然怎麼邊幫客人做頭髮又聊天?聊天溝通也是很重要的技能,一點都不簡單。

人力需求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缺塞人進去就好

只是,我們習慣上把這種能力當成單一項目,實際上基層服務業就很多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因為要面對客人,又同時要求一定程度的技術。兩者缺一者,在這些行業要混很久是不容易的。不過,雖說是多工需求,但其實每一樣的能力要求也沒那麼高,所以一般而言只要有單項是B,其他C去慢慢練上去,要這種小型自營業的老闆,同時具備兩三樣B級能力,有難度但非極困難。(人口總數換算下去也不少)

這種不用天資,純粹靠訓練就可以練到的,都可以當作B等級的水準。而我們一般人有個一項技能達A,通常天賦就足以考到不差的大學,而將其能力換算下去,要一個能力單項A的人,去做兩份B的工作,往往也不是不可以。

人力市場看似是總量需求,其實不是。是特定職業的技能需求度就是那麼高,又不是每個人都要當「達人」,純以做好這份工作來說,本就是天賦能力強的人有優勢,我們若否定這點,將所有技能都當成可以訓練,絕對會徹底偏掉對人力資源,以及缺工的理解。

raw-image

如上圖,在許多地方,我們都會看到類似的流程圖,包含操作手續、問題查核、處理程序等等。請問,各位自己想一下,看這類流程圖,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你要花多久看完並理解?屬於業內會碰到的,又要花多少時間?

真的,不少人,第一次上手是花幾天都無法理解這張圖的含意,只有在自己從事這行一段時間後,可以用幾個小時去知道「怎麼遵循」流程。

現實是很多人真的需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你會覺得驚愕,認為這麼容易懂的流程,為何會不懂呢?這教過書就知道為何,有一些學生,他無法理解「因為甲所以乙不然就是丙」這句話,或是非常難以具體理解,而是一定得要親身操作到熟,他知道什麼是甲、乙、丙的內涵,曉得這些步驟的意義,不然就是不行。

然後,會來看筆者部落格的,絕大多數都是平均能力B以上,都具有單項A的能力,無論是天賦還是經驗。所以,各位就不是這種人,他們的問題是欠缺抽象化的想像能力,必須要依靠具體的項目才能串起來。

也就是,流程中出現「當機器的紅燈亮起時,表示生產線的第N道流程出問題,就先將藍色開關上面寫的緊急關閉扭按下;如果紅燈是頻閃,則表示N與P流程出事,要先把P的綠色拉桿推上,再去關掉藍色開關」這種敘述,他們會

raw-image
「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三小」

你必須簡化成:

  • 「紅燈亮起,去把藍色開關按下去」
  • 「如果紅燈頻閃,先推上綠色開關,再按下藍色開關」

不然就是看不懂,真的就是不懂,筆者沒有在跟你開玩笑。除非在業內久了,他已經工作到知道生產線N、O、P、Q、R是什麼東西,此時你跟他解釋這些原由,他才有心力去理解。

大材小用不是問題,但薪水跟環境會變成問題

但如果是有單項能力A,也就是PR值80~90以上的人,你把哪道流程出事,哪顆燈會在閃,然後該做什麼處置,先寫進新進員工教育手冊給他看,他是可以懂你在說什麼。甚至多的是知道為何要這樣處理,而更多人是你不告訴他為何要這樣做,他反而會不敢去操作,怕這樣是不是會搞出更多名堂。

為何呢?舉一個台灣常見的濕製程電鍍來說好了,通常考得上國立大學,筆者所謂至少有單項能力達A的,應該不會連高中的基礎物理化學都不會。電鍍的原理雖然國三就講,沒學好的也多,但若你去工作,筆者當你的師傅,告訴你和國立大學畢業的新進同事「電鍍就是把金屬離子溶液,透過通電給予電子的方式,還原成金屬附著到物件上」,照道理以及經驗遇到過的案例,沒有人會不懂。

但是,台灣會從事電鍍這行的,不是在大型廠,是屬於中小代工廠,甚至是代工的代工廠,裡面的員工可以說幾乎都是成績爆爛的那種。別說是電鍍原理,他連原子外層是電子恐怕都是入行後聽久才知道。

raw-image

此時你跟他解釋操作原理,無異是對牛彈琴,所以流程表給他,告訴他有緊急事項該怎樣做,他會不理解是很正常的,因為就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啊!

但不知道原理不代表不能操作,他久了知道電流大小在製程上代表沉積速度快慢,有沒添加藥劑影響平整度,多年下來的經驗,要打爆一個國立大學畢業生是「毫無懸念」。這叫做生產經驗,你沒做過當然不會,但國立大學畢業生這種A等級人才去電鍍業,先別說幾乎不存在,去了也是大材小用。

畢竟,這種人才知道那麼多原理,但生產上來說條件幾乎都是固定的,很多狀況屬於機台本身或是電鍍藥水有問題,那也是供應商要處理,就算他會也沒工具去做。

讓A等級人才去這種行業的優點是,每一個生產線上手會很快,發現問題後的分析能力也強,遇到廠商來要求賠償時較不會被亂唬到。不過,這都是當到廠長以上才要面對的,大學新鮮人能夠熬這麼久,領低於自己同學的平均薪資,忍受環境不良的工作場所,一路撐下去?

工廠管理方式很笨,是因為只有笨方法才有效

這造就了,筆者看到一些大學生,去繞過工廠一圈,提出的改善辦法為何蠢到不行。因為他們看到表面,貼著流程跟處理過程,總以為人家很笨都不知道怎麼辦,不曉得老闆或是經理,是因為員工的平均能力就在那,所以只能這樣做。

所謂的多工,很偏向說看到這種多線的流程表,一下子就可以抓到方向,曉得何時該怎樣、何處該如何去進行。屬於筆者說的,平均能力C,某一兩項可以訓練到B的那種人,幾乎是勞工人口的一半,他們能快速理解的是這種簡化到單線的流程圖。

raw-image
  • 當A發生時,去操作B,確認有無發生C的狀況
  • 當D發生時,去操作E,確認F出現沒。

有些人,連這種單一路徑的流程表超過五個,就開始昏頭轉向,甚至會跳步驟。更有人會自以為聰明,覺得ABCDE那麼簡單,所以就ACE跳著做比較快。

通常在一般平均C的人中,有點天分或是後天訓練到具有數字能力、管理能力B的人,才可以看懂之前那種分好幾條路徑的流程圖。


編:王立第二戰研所常引用一句據說軍事領域常用的名言:「如果一個方法笨卻有效,那就不是笨方法」( If it's stupid but it works, it isn't stupid.),這句話除了形容資源困境下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是軍隊或工廠管理上的貼切寫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任職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Thumbnail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任職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Thumbnail
薪水原則 本段節錄東京台北人說書Youtube。 1.公司只能支付員工最低水準薪水 不需要搶人的行業,開低薪就能徵到人,因此沒有開高薪的必要。 因應之道:去人才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 2.5大要素決定薪資 國家>產業>業界內競爭力>契約方式>努力 國家 相同職業,以計程車為例,在英國、日本等國的計程車
Thumbnail
薪水原則 本段節錄東京台北人說書Youtube。 1.公司只能支付員工最低水準薪水 不需要搶人的行業,開低薪就能徵到人,因此沒有開高薪的必要。 因應之道:去人才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 2.5大要素決定薪資 國家>產業>業界內競爭力>契約方式>努力 國家 相同職業,以計程車為例,在英國、日本等國的計程車
Thumbnail
如果按照標題的邏輯去找工作,大概八九成都會石沉大海,畢竟沒有人會用一個缺乏技能的人來填補職缺,當然是要產業內的高手來銜接,替公司團隊創造更好的績效。 看到這,應該就能發現勞資雙方目標的差異性,以資方的角度來看職缺這件事,就是要替公司創造業績,誰能做的更好就給誰來做,這營運邏輯絕對沒問題。但從勞方的
Thumbnail
如果按照標題的邏輯去找工作,大概八九成都會石沉大海,畢竟沒有人會用一個缺乏技能的人來填補職缺,當然是要產業內的高手來銜接,替公司團隊創造更好的績效。 看到這,應該就能發現勞資雙方目標的差異性,以資方的角度來看職缺這件事,就是要替公司創造業績,誰能做的更好就給誰來做,這營運邏輯絕對沒問題。但從勞方的
Thumbnail
人力資源是什麼? 人力資源是代表一個人所能提供的資源,這個資源牽涉了技能、經歷、人格、能力與知識,人力資源往往難以理解的原因在於,因為人力資源是無形的,卻影響了甚大,人力資源並非單純的人事行政、也並非過往工廠的勞動力,人力資源要能夠被妥善使用,人力資源的專業者就需要對人性具有敏感度和深度的。
Thumbnail
人力資源是什麼? 人力資源是代表一個人所能提供的資源,這個資源牽涉了技能、經歷、人格、能力與知識,人力資源往往難以理解的原因在於,因為人力資源是無形的,卻影響了甚大,人力資源並非單純的人事行政、也並非過往工廠的勞動力,人力資源要能夠被妥善使用,人力資源的專業者就需要對人性具有敏感度和深度的。
Thumbnail
在組織的制度下 人們通常會通過不斷地努力來提升職位 然而提升到一定層次後 往往會達到能力極限至無法勝任的職位 職業生涯中 或多或少應該都有同事或主管無法勝任職務的經驗 這是因為該職位已超出自身經驗能力範圍 又缺乏職位所需之特定技能或個人特質 上述種種狀況已達到「不適任現象」 這種現象很可能會導致工作
Thumbnail
在組織的制度下 人們通常會通過不斷地努力來提升職位 然而提升到一定層次後 往往會達到能力極限至無法勝任的職位 職業生涯中 或多或少應該都有同事或主管無法勝任職務的經驗 這是因為該職位已超出自身經驗能力範圍 又缺乏職位所需之特定技能或個人特質 上述種種狀況已達到「不適任現象」 這種現象很可能會導致工作
Thumbnail
不同的行業之間的供需因素也會影響薪資水平。因此,要注意產業是否在風口上,並在選擇科系時有明確的了解,以及在選擇職業時要關注需求的存在。在學生時期考試中,假設其餘條件不變是必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要考慮到所有條件。作者指出,如果只用薪水來評價別人的能力,這樣的評估方法是不完整的,因為還需要
Thumbnail
不同的行業之間的供需因素也會影響薪資水平。因此,要注意產業是否在風口上,並在選擇科系時有明確的了解,以及在選擇職業時要關注需求的存在。在學生時期考試中,假設其餘條件不變是必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要考慮到所有條件。作者指出,如果只用薪水來評價別人的能力,這樣的評估方法是不完整的,因為還需要
Thumbnail
最近不約而同的聽到一些朋友在聊他們單位要找人才的一些事情,聽著聽著感覺到現在台灣企業在找人才似乎在意的不是專一專業而已,很多職缺都寫了要會多項專業的人才,然後薪資依舊只給一項專業的價格,簡單說就是要CP值高的人才。
Thumbnail
最近不約而同的聽到一些朋友在聊他們單位要找人才的一些事情,聽著聽著感覺到現在台灣企業在找人才似乎在意的不是專一專業而已,很多職缺都寫了要會多項專業的人才,然後薪資依舊只給一項專業的價格,簡單說就是要CP值高的人才。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以職缺利基化的角度,闡述目前勞動市場企業招募的現況、面臨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是一篇求職、招募實用好文!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以職缺利基化的角度,闡述目前勞動市場企業招募的現況、面臨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是一篇求職、招募實用好文!
Thumbnail
現在的選才面試流程跟70年代基本上是一樣的,過時的方法造成了資訊不對等的外部性,使得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行。
Thumbnail
現在的選才面試流程跟70年代基本上是一樣的,過時的方法造成了資訊不對等的外部性,使得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