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你很想問,但是精神科醫師不想回答的30個疑惑 Ch.5 ─ 如何說服親友看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真正有病的人不想看病,本來沒病的人被害慘反而先來看病」,這是身心科診間中常聽到的真實故事。有什麼辦法能讓真正需要治療的人願意就醫?
本文就以20多年來的身心精神科醫師經歷,歸納出「三不三要」六大原則供讀者參考。

三不:不指責、不命令、不勒索。
三要:要支持、要同理、要動腦。

「三不」整理了診間中常見親友們所採取的「NG行為」(錯誤策略)。輕則「食緊挵破碗」(臺語用詞,「欲速則不達」之意),重則甚至弄巧成拙、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三要」則是透過三階段技巧,循序漸進從「心理準備」到「實際執行」,以期達成目標。

☆不指責☆


若非當事人恐怕很難想像,親友明明已經生病了,怎麼還會想要指責他?可偏偏這卻是診間中最常見到的NG行為!
之所以很容易出現指責的原因有二,都來自於身心科疾病和一般內外科疾病的關鍵差異:不易確認、牽連甚廣。
  • 不易確認

身心科疾病最特別、最困難、也是爭議性最大的一點,就是「到底是不是裝病」。類似爭論在社會事件中時有所聞,面對親友「疑似」罹患身心科疾病時當然也不例外。日後在「診斷」相關章節會有詳細說明,在此僅先提出基本概念。
光是想要「確認」已經不容易了,整天看著對方一副緊張兮兮(焦慮)、要死不活(憂鬱)、裝神弄鬼(妄想幻覺)的樣子,偏偏又不願意就診,久而久之想不生氣、不指責也難。
殊不知,每一種身心科疾病幾乎都有「不願意就診」的原因,而且各不相同。後續段落會進一步說明。
  • 牽連甚廣
不論是焦慮、憂鬱、妄想、幻覺,都與「情緒」有密切關連性,而一個人的情緒最常牽連、影響的,當然就是身邊較親近的家人、摯友了。
也因此,我們很難如同面對親友罹患感冒、發燒、慢性病、癌症時,有辦法「切割」身體症狀與情緒反應,而是往往會出現糾葛、牽扯不清的狀況。
說得更清楚一些,就是你得同時面對及處理他們「與精神症狀有關」的情緒變化,以及「與原本個性、互動模式有關」的情緒變化。
光是分辨就已經夠困難了,處理起來更不用多說。箇中難度絕非倍數增加,而是「指數級」增加,因此抓狂、指責的可能性當然也提高許多。

☆不命令☆


面對(疑似)罹患精神疾病的親友時,人們很容易出現「上對下」的態度,尤其是牽涉到「就醫」這個議題時。而且,即使對方與自己是「平輩」、甚至面對「長輩」時也不例外。
原因是:相較於常見的內外科生理疾病,人們不自覺就會先入為主的認定「你已經心理出狀況、有問題了,當然沒辦法好好判斷是否該就醫、治療,所以聽我的就對了。」
如此一來,抱持「上對下」的「命令」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我已經幫你找好醫院、醫師,也幫你掛好號,你到時候乖乖和我去對了。

☆不勒索☆


如果上述的指責、命令都沒效,最常用的下一招就是「情緒勒索」。
「我辛苦的幫你爬文、探聽,終於找到適合的醫師,還靠關係好不容易掛到號,你為什麼就不能理解我的辛苦?」「我是看你這麼不舒服、這麼痛苦,為了你好才這麼做,你為什麼就不能明白我的用心良苦?」「你再這樣下去,乾脆我陪你一起死好了!」
話說,類似的「哀兵政策」到底有沒有效?
這個問題三言兩語難以解釋清楚,日後還有很多機會討論,我先試著從這個角度回答:

如果哀兵政策奏效了,請不要太高興。因為這恐怕意味著他的「自責」、「內疚」也被加強了,就長期而言是福是禍還很難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60會員
961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選擇醫師」。我的結論是:沒有「最好」的醫師,只有「最適合你」的醫師。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如同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很困難、極不可能第一次就遇到,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身心科醫師也不是那麼容易。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台灣醫療院所的數目、可近性都很高,醫療費用也相對低了不少。雖然這對民眾而言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困擾也不少:究竟該到大醫院看診?或者就近找小診所看診即可?在同樣等級的醫療院所中,又該如何選擇較適合自己的?這就是本章要為大家解答的疑惑。
今天要討論的第一個疑惑是「該不該到身心科就診?」 或許你會覺得:這有什麼好討論的?看診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決定? 殊不知,這看似簡單的問題與決定,卻是後續許多爭議的來源!以下就讓我們細說分明。
2020開始肆虐全球的COVID-19疫情,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就連「醫療」領域也不例外,尤其明顯的是「開業醫師」。 原因不難理解:擔心到人多處被傳染,特別是「病菌」原本就比較多的醫療場所,因而減少看診頻率。大醫院醫師的薪水來源不只門診,而開業醫師的收入百分之百得靠看診個案多寡而定,
「醫師,我一定要找你看才行,我找別人看都不會好。」「你這個問題,一定要去找XX醫院的XXX醫師才會有效。」 不管是在門診中或市井街坊間,都很常聽到這類的對話。 究竟有沒有「無可取代」的醫師?這個疑問在近20年的看診生涯中,常常在我腦中縈繞、思考。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選擇醫師」。我的結論是:沒有「最好」的醫師,只有「最適合你」的醫師。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正如同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很困難、極不可能第一次就遇到,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身心科醫師也不是那麼容易。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台灣醫療院所的數目、可近性都很高,醫療費用也相對低了不少。雖然這對民眾而言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困擾也不少:究竟該到大醫院看診?或者就近找小診所看診即可?在同樣等級的醫療院所中,又該如何選擇較適合自己的?這就是本章要為大家解答的疑惑。
今天要討論的第一個疑惑是「該不該到身心科就診?」 或許你會覺得:這有什麼好討論的?看診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決定? 殊不知,這看似簡單的問題與決定,卻是後續許多爭議的來源!以下就讓我們細說分明。
2020開始肆虐全球的COVID-19疫情,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就連「醫療」領域也不例外,尤其明顯的是「開業醫師」。 原因不難理解:擔心到人多處被傳染,特別是「病菌」原本就比較多的醫療場所,因而減少看診頻率。大醫院醫師的薪水來源不只門診,而開業醫師的收入百分之百得靠看診個案多寡而定,
「醫師,我一定要找你看才行,我找別人看都不會好。」「你這個問題,一定要去找XX醫院的XXX醫師才會有效。」 不管是在門診中或市井街坊間,都很常聽到這類的對話。 究竟有沒有「無可取代」的醫師?這個疑問在近20年的看診生涯中,常常在我腦中縈繞、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
Thumbnail
五十四、學會拒絕別人,也學會接受別人的拒絕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病人最大,所以周遭的人都該多體諒我們。老實說,我沒有很贊成這樣的觀點,因爲通常一味隱忍的關係是很難長久的。 如果可以回到發病前,我會告訴自己,學會拒絕別人無止境的要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身心科工作多年,經歷三位親友意外離世。不要問為什麼,不要責怪自己;可以問什麼,學到什麼,追尋平靜與祝福,正視心理生病,尊重與祝福靈魂的選擇。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六十、該怎麼找合適的醫生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
Thumbnail
五十四、學會拒絕別人,也學會接受別人的拒絕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病人最大,所以周遭的人都該多體諒我們。老實說,我沒有很贊成這樣的觀點,因爲通常一味隱忍的關係是很難長久的。 如果可以回到發病前,我會告訴自己,學會拒絕別人無止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