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諮商界同行的朋友在臉書上分享資訊,所以我也好奇地觀賞了一下公視主題之夜的節目。其中一集是荷蘭公視拍攝的實境節目、紀錄片《生死之間》(Between Life and Death)的映後論壇,主題是《別再說憂鬱是自己選擇的》,主持人是我一直覺得很欣賞也認為相當有智慧的精神科醫生鄧惠文醫生,現場跟鄧惠文醫生與談還有常常拍攝旅遊節目、看起來常活力滿滿,實則也經歷過憂鬱低谷的Janet (謝怡芬),因為這兩位公眾人物我都太喜歡了,主題又是我很有興趣的「憂鬱症」主題,所以忍不住就點入youtube的節目(詳見備註一)觀賞。
有鑑於過往與大量憂鬱症跟想自殺的個案晤談的經驗,知道很多個案在經歷低潮與痛苦時,往往身邊的親友們都不太知道要怎麼陪伴他們,所以想用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下我觀賞節目時得到的資訊,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節目中,鄧惠文醫生、Janet跟參與節目的公民來賓們分享的一些憂鬱症患者的心情,也結合我個人的實務經驗,彙整出憂鬱症患者或情緒低落的人們需要與不需要的話語回應、陪伴方式,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怎麼樣正確地關懷、陪伴身邊憂鬱或情緒低落的人們。
以下首先列出三大點,說明憂鬱症患者或情緒低落的人「不需要」的話語回應,希望先打破常見的迷思,協助大家看到自己的盲點。
一、他們「不需要」問題解決,也「不需要」你提供解決方法。 所有建議他們「你可以怎樣做」、「你就想開一點」的話,在他們耳裡聽來都是最沒有用的,甚至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感覺自己的想法被否定,或者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情緒沒被了解,感覺更差而已。 如果你曾經以問題解決的方式回應你的親友,通常你可能會經歷的是:你的親友感覺更痛苦,更不想要找你說心事或煩惱,讓你們的關係會更加疏遠。
二、他們「不一定需要」你動不動就關心:「你有沒有好一點?」 對部分憂鬱症患者來說,根本沒有所謂的「好一點」,大部分的時候,他們都身處在低落中。這個問句只會讓他們覺得「大家只希望看到我好的樣子」 ,甚至會讓他們覺得「如果我沒變好,你會怎麼看我呢?」反而可能帶給他們「我應該要變好,卻又無法變好」的壓力,讓他們猜想「是不是只有當我表現得好一點時,你才願意接受我?這樣的我才是你們想要的?」讓他們更擔心情緒低落的自己不被接納,因此更不敢說出低落的心情,更不敢向你求助。
三、他們「不需要」你的批判或打消、反駁他們的念頭。 很多人第一時間聽到他們的煩惱時,下意識地不太知道怎麼回應,就會用過往長輩的老生常談來回應他們,例如:「你就是不夠忙!像我每天忙東忙西,根本沒時間想那麼多」,或者「你就是太閒了,才有時間想這些」,或者「你不要想那麼多」,或者「你這樣想不太好耶!」、「你這樣想不對啦!」、「你的想法好負面喔!」、「世界上那麼多人想活,你怎麼會想死呢?」這些帶有個人價值批判的話語,常會讓情緒低落的人感覺到自己的情緒不被接納之外,甚至還被忽略、否定,容易讓本來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更加深對自己的懷疑,會覺得「我這樣想好像真的有問題」,加深他們的自責跟沒有自信。
好的~上述講的都是憂鬱症患者、情緒低落的人「不需要」也建議大家「不要做」的方式。接下來,提示大家憂鬱症患者、情緒低落的人「需要」的是什麼,希望大家未來陪伴他們時,可以參考以下五大原則關心他們、回應他們。
一、他們需要「情緒宣洩」。 有的時候,他們就是情緒卡住了,需要找一個人哭一哭,你只要靜靜地陪 ,聽他們哭個半小時或更久,他們就可能感覺好一點點;有時候,他們只是自己沒辦法承受自己的痛苦,需要有人幫忙分擔跟承接而已 ,所以你的靜靜的陪,或者單純點頭說:「嗯嗯」,表示「我有在認真聽」、「我聽到了」、「我在這裡」的反應,就是最好的陪伴。
二、他們最需要的只是「理解」。 這句話,講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無敵霹靂難。「理解」轉成比較專業的語言就是「同理」。連心理專業人員都不一定可以全然理解、接近個案的心情,設身處地地完全體會個案的感受,如果我們只是一般民眾,啊是要怎麼做到?教大家一招,當你遇到身邊親友情緒陷入低潮,你壓根兒不了解他是怎樣的時候,不要不動裝懂,坦白承認:「我不太知道你怎麼了,可是我很想了解你發生什麼事,你願意跟我說看看嗎?」 啊假如人家已經跟你說了,你聽了還是霧煞煞、聽不太懂時,還是不要不懂裝懂,就盡量表達你聽到的是什麼,如果沒有聽很懂的部分,就要虛心請教對方、跟他耐心地核對:「你剛剛說的,是……這個意思嗎?」總之,上上之策就是不懂別裝懂,以及你不懂的話,就老實承認,並且盡全力表達你想要理解他跟聽懂他在說什麼的態度。
三、他們有時需要你「引導」他說出他的需要。 在痛苦中的人們,有時其實也不太清楚自己情緒怎麼了,內心發生什麼事了,因為自己不了解自己怎麼了,所以也沒辦法講得很清楚,無法透過語言表達讓你了解他的痛苦。但我知道你又很想幫他,那這時要怎麼辦呢?你可以做一個引導,那就是問他說:「現在我可以怎麼做,你會感覺比較舒服?」幫助痛苦的人自己去覺察、體會,這個當下的他,會需要的協助是什麼?會需要你當下做些什麼?如此一來,即便你不太清楚、他也不太清楚他怎麼了,你還是可以予以支持,讓他感覺好一點點。
四、他們需要你理解「想死」當中也有「不想死」的念頭跟感受。 有部分的憂鬱症患者或情緒低落的人,在深陷低谷一段時間後,會有萌生自殺的念頭。但就如鄧惠文醫師所說,那個「想死」跟我們說的「想吃飯」、「想喝水」的「想」很不一樣,那個「想」當中其實帶著「沒有除了死之外更好的選項」的無奈與痛苦,其中是有很多複雜感受的,如果可以,誰不想好好活著,甚至開心地活呢?如果你可以理解以上的邏輯,那麼,恭喜你!你又可以多了更多對深陷痛苦甚至想死的親友們同理的能力,進而更可以陪伴他們度過低潮了。
五、他們需要你的「同在」(presence)。 當你可以表示:「即便你再痛苦,我也在這裡陪你」,甚至願意跟他們一起體驗痛苦,理解他們何以痛苦 ,那這樣高品質的同在(presence, 講白話就是讓他們有「你跟我在一起,願意陪我一起承受痛苦」 的感覺),就會讓他們稍微感覺到自己不是只有一個人獨自承受痛苦,自己沒那麼孤單,單單這樣,就會讓他們覺得內心的痛苦程度降低一點點,比較有力量去面對痛苦或困境。
最後,套用這集節目中Janet在尾聲對大家說的一句話:「You are not alone. (你並不孤單)」 不管現在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是憂鬱症患者,是否正在經歷情緒的低潮,是否身邊正有經歷著情緒低落的人們,都希望你可以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靈感或力量,讓你感受到「You are not alone.(你並不孤單)」。
*備註一:此集〈公視主題之夜SHOW〉的節目在youtube的標題是:《別再叫憂鬱症患者看開一點!》,有興趣的話可以觀賞,附上連結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