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夏。《夏季袪寒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夏季袪寒方法
介紹大家幾個非常簡易而實用的生活保健方法,包括:
溫臍法、熱敷法、艾草足浴法、飲食袪寒法、運動溫暖法、補血支持法。
◆ 溫臍法
在肚臍或小腹丹田位置,定期艾灸,是提昇陽氣、使身體溫暖、放鬆的保養方法,可以長期實踐之。艾灸活血效果好,體質虛弱或年老的人,可以循序漸進慢慢增長時間。並且搭配飲食補血。

◆ 熱敷法
在肩頸、後背部、小腹、大腿、小腿外側等,身體的「陽面」位置熱敷,可以幫助身體散寒除濕。

◆ 艾草水足浴法
以溫熱的艾草水泡腳,可以創造人體「頭涼腳熱」的健康狀態,身體微微發汗,擺脫體寒。

◆ 飲食袪寒法
以辛溫的食材袪寒,例如:蔥、薑、蒜 ...等可以達到袪寒保暖的效果。

◆ 運動溫暖法
運動、出汗,是身體產熱、排濕寒之氣,最簡單、經濟的方法了。
◆ 補血支持法
氣血充足,才能保持身體溫度。濕寒體質阻礙氣血的流通;血液充足,才能防止濕寒乘虛而入體內。如果,只注重運動促進循環,但是體內的血液不足,一樣無法散寒袪濕
avatar-img
26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夏天的燥熱感與排寒 現代人普遍有體溫降低、寒氣滯留現象。 由於生活型態與習慣,使得身體寒氣滯留,例如: ●不分季節吃入許多寒涼蔬菜瓜果、冷飲。 ● 常匆忙吃飯、吃過飽。 ● 缺乏運動、勞動,少有機會流汗。 ● 常久坐,或大量、過度用腦。 ● 工作 ......
夏季的特性:分陽暑、陰暑 夏日炎熱,一般大眾都從小已學習到:要盡量避免在大熱天大太陽底下待的時間過久、曝曬過度,以免發生眼睛發黃、頭痛、昏厥、吐瀉...... 等中暑現象。以中醫學來說,上述的現象,稱為「陽暑」;另外,還有一種夏季常見的症狀,稱為「陰暑」......
夏季的食補:牛蒡的妙用 〝牛蒡根〞 【性味歸經】歸肺、心經。味苦、甘,性涼。 【功能】主要為“清熱解毒”,可除煩悶、消脹、改善四肢無力, 幫助消化,有益於改善三高體質,幫助減重、回春 ...... 等。 〝牛蒡茶〞 夏日飲用牛蒡茶,可以緩解煩悶、口渴、四肢無力、胃口差。 改善咽喉腫痛,以及脖子淋
《 薑,傻傻分不清...... 》 在中醫知名的醫書《傷寒論》裡面,大量運用了“薑”,這一味家家戶戶廚房常備的辛香食材。 夏季,是「嫩薑」盛產的季節,也是夏日利濕保健的必需品。 之後“細皮白肉”的嫩薑,就會越來越“老”,變成表面黃白色的「粉薑」了。 若繼續生長,未採收就會再更纖維化 ......
夏季的保暖:〝養身先養暖,治病先治寒。〞 隨著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現代人跟古人居住環境不太相同,因為非常便利,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而飲食偏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而傷於寒。 人體應該注意下面部位的保暖:肩頸、後腰、尾骶、丹田、膝蓋、小腿肚
【 夏天還是要”暖”的身體部位 】 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 現代人由於生活便利, 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 而飲食過於寒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 而傷於寒。 人體在夏季,依然需要注意下列部位的保暖 ......
夏天的燥熱感與排寒 現代人普遍有體溫降低、寒氣滯留現象。 由於生活型態與習慣,使得身體寒氣滯留,例如: ●不分季節吃入許多寒涼蔬菜瓜果、冷飲。 ● 常匆忙吃飯、吃過飽。 ● 缺乏運動、勞動,少有機會流汗。 ● 常久坐,或大量、過度用腦。 ● 工作 ......
夏季的特性:分陽暑、陰暑 夏日炎熱,一般大眾都從小已學習到:要盡量避免在大熱天大太陽底下待的時間過久、曝曬過度,以免發生眼睛發黃、頭痛、昏厥、吐瀉...... 等中暑現象。以中醫學來說,上述的現象,稱為「陽暑」;另外,還有一種夏季常見的症狀,稱為「陰暑」......
夏季的食補:牛蒡的妙用 〝牛蒡根〞 【性味歸經】歸肺、心經。味苦、甘,性涼。 【功能】主要為“清熱解毒”,可除煩悶、消脹、改善四肢無力, 幫助消化,有益於改善三高體質,幫助減重、回春 ...... 等。 〝牛蒡茶〞 夏日飲用牛蒡茶,可以緩解煩悶、口渴、四肢無力、胃口差。 改善咽喉腫痛,以及脖子淋
《 薑,傻傻分不清...... 》 在中醫知名的醫書《傷寒論》裡面,大量運用了“薑”,這一味家家戶戶廚房常備的辛香食材。 夏季,是「嫩薑」盛產的季節,也是夏日利濕保健的必需品。 之後“細皮白肉”的嫩薑,就會越來越“老”,變成表面黃白色的「粉薑」了。 若繼續生長,未採收就會再更纖維化 ......
夏季的保暖:〝養身先養暖,治病先治寒。〞 隨著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現代人跟古人居住環境不太相同,因為非常便利,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而飲食偏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而傷於寒。 人體應該注意下面部位的保暖:肩頸、後腰、尾骶、丹田、膝蓋、小腿肚
【 夏天還是要”暖”的身體部位 】 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 現代人由於生活便利, 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 而飲食過於寒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 而傷於寒。 人體在夏季,依然需要注意下列部位的保暖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手腳冰冷是冬季常見的健康問題,在中醫中被視為陽虛的表現。透過調整飲食、提高生活習慣以及中醫和芳療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此問題。本文提供了多項實用建議,包括攝取溫熱性食物、穿著保暖衣物、適度運動,以及使用精油進行熱敷等,幫助讀者在寒冬中抵禦寒冷,保持身體的溫暖與活力。若持續不適,建議尋求專業醫療諮詢。
Thumbnail
日常不算病但卻造成困擾的身體狀態,不論靠食物或運動練功調養,都需要長時間持續漸進才能改變體質。 艾灸是至陽之物,可攻可守能溫還能通,搭配能量元素非常適合,若方式得宜,算是積極又安全的方便法。
Thumbnail
☀🔥歛陰護陽 • 吃好睡飽的季節 【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日】 冬至將至,前後3-5日是一年中轉換保養體質的最佳時刻,近日溫度急降,丹粉們不妨泡個澡或腳,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周身氣血循環較好之外,也讓四肢末梢溫暖起來。 #搗藥編 今天介紹一款進階冬季保健的典醇能量元素使用方式和最簡易養陽站樁功
Thumbnail
五行蔬食湯 行氣雞湯 降溫後伴隨帶來了的冬風夾雜了濕寒之氣,這時許多身體氣虛調節力較弱的人,非常容易讓風寒入侵,起床或外出時記得多遮風保暖,尤其是頭頸與手足。 除了按摩保養之外,手上有草本花園或雪肌飲的丹粉,此時可以輕鬆為家人煮一鍋暖暖的補湯。#搗藥編 在周末也為家人準備了兩種不同的湯,在氣候驟
Thumbnail
每年的12月初是冬季的重要節氣「大雪」,這個時期應注重驅寒保暖。本文提供了大雪節氣的養生重點,包括透過足部保暖、適合的飲食及作息調整來增強身體活力,並減緩壓力的心靈養護建議。藉由簡單的日常習慣,可以讓你在寒冷的季節裡保持健康與溫暖。
Thumbnail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了,不少來進行代謝力重建的朋友,都中暑了~所以每次在開始課程之前,我們都需要先幫課程的朋友進行「刮痧」散熱,才能進一步的進行重建課程。 所以,大家知道如果中暑了該怎麼辦嗎? 下面幫大家整理4點中暑時,可以因應的方式,還請大家參考囉~ 1.遠離高溫、高濕度的環境: 在高溫、高濕
除濕不一定要喝茶,建議多運動流汗,泡澡泡腳也能快速去濕。之前分享比較多關於去濕茶去除身體濕氣的心得,好像有一些人誤以為身體除濕只能喝茶,其實不是的,最有效的方式還是流汗讓身體自主啟動體內的代謝喔!
Thumbnail
夏日炎熱潮濕容易引發各種疾病,中醫認為養心最重要,可透過按摩穴位和穿戴負離子衣物來達到,同時也提醒夏日除濕的重要性。
Thumbnail
立夏是夏日之始,心是身體活力之源。利用夏之熱養好身之火。辛香料提振心火,... 黃瓜涼拌黑木耳+些微辣椒或辛香料調味,通風與調節散熱,精油擴香...等,都是在立夏時可以採取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手腳冰冷? 可以作超慢跑或功操讓自己變成暖暖包,另外在吃補品前,先破解迷思:「了解體質寒還是熱?」,如果你不是整體都虛寒(上班族九作多是上身熱下身冷),那麼找中醫診療,以通為治幫你打通氣血! 上身熱下身冷? 溫經湯症(鬱熱,小魚際出紅斑) 微循環證 骨盆結構有卡住,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手腳冰冷是冬季常見的健康問題,在中醫中被視為陽虛的表現。透過調整飲食、提高生活習慣以及中醫和芳療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此問題。本文提供了多項實用建議,包括攝取溫熱性食物、穿著保暖衣物、適度運動,以及使用精油進行熱敷等,幫助讀者在寒冬中抵禦寒冷,保持身體的溫暖與活力。若持續不適,建議尋求專業醫療諮詢。
Thumbnail
日常不算病但卻造成困擾的身體狀態,不論靠食物或運動練功調養,都需要長時間持續漸進才能改變體質。 艾灸是至陽之物,可攻可守能溫還能通,搭配能量元素非常適合,若方式得宜,算是積極又安全的方便法。
Thumbnail
☀🔥歛陰護陽 • 吃好睡飽的季節 【冬至十二月二十一日】 冬至將至,前後3-5日是一年中轉換保養體質的最佳時刻,近日溫度急降,丹粉們不妨泡個澡或腳,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周身氣血循環較好之外,也讓四肢末梢溫暖起來。 #搗藥編 今天介紹一款進階冬季保健的典醇能量元素使用方式和最簡易養陽站樁功
Thumbnail
五行蔬食湯 行氣雞湯 降溫後伴隨帶來了的冬風夾雜了濕寒之氣,這時許多身體氣虛調節力較弱的人,非常容易讓風寒入侵,起床或外出時記得多遮風保暖,尤其是頭頸與手足。 除了按摩保養之外,手上有草本花園或雪肌飲的丹粉,此時可以輕鬆為家人煮一鍋暖暖的補湯。#搗藥編 在周末也為家人準備了兩種不同的湯,在氣候驟
Thumbnail
每年的12月初是冬季的重要節氣「大雪」,這個時期應注重驅寒保暖。本文提供了大雪節氣的養生重點,包括透過足部保暖、適合的飲食及作息調整來增強身體活力,並減緩壓力的心靈養護建議。藉由簡單的日常習慣,可以讓你在寒冷的季節裡保持健康與溫暖。
Thumbnail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了,不少來進行代謝力重建的朋友,都中暑了~所以每次在開始課程之前,我們都需要先幫課程的朋友進行「刮痧」散熱,才能進一步的進行重建課程。 所以,大家知道如果中暑了該怎麼辦嗎? 下面幫大家整理4點中暑時,可以因應的方式,還請大家參考囉~ 1.遠離高溫、高濕度的環境: 在高溫、高濕
除濕不一定要喝茶,建議多運動流汗,泡澡泡腳也能快速去濕。之前分享比較多關於去濕茶去除身體濕氣的心得,好像有一些人誤以為身體除濕只能喝茶,其實不是的,最有效的方式還是流汗讓身體自主啟動體內的代謝喔!
Thumbnail
夏日炎熱潮濕容易引發各種疾病,中醫認為養心最重要,可透過按摩穴位和穿戴負離子衣物來達到,同時也提醒夏日除濕的重要性。
Thumbnail
立夏是夏日之始,心是身體活力之源。利用夏之熱養好身之火。辛香料提振心火,... 黃瓜涼拌黑木耳+些微辣椒或辛香料調味,通風與調節散熱,精油擴香...等,都是在立夏時可以採取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手腳冰冷? 可以作超慢跑或功操讓自己變成暖暖包,另外在吃補品前,先破解迷思:「了解體質寒還是熱?」,如果你不是整體都虛寒(上班族九作多是上身熱下身冷),那麼找中醫診療,以通為治幫你打通氣血! 上身熱下身冷? 溫經湯症(鬱熱,小魚際出紅斑) 微循環證 骨盆結構有卡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