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的任務是發展「完整的我」

大家小時候呱呱落地以後,事實上是被「拋擲」到這世界上,我們沒有任何選擇權,我們不能選擇國籍、爸媽的模樣以及先天的生理效能⋯等。
以下,我試著以心理學的知識,來描述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重要的心理處境:
首先,我們被爸媽照顧著,待我們隨時間成長之後,照顧我們的人(大部分是爸媽)就開始教導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的事,根據不同國家及不同文化,孩子開始學習不同的事務,比如怎麼叫爸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玩,要怎麼喝水吃飯,要說什麼打招呼的話,爸媽開始琢磨我們的樣子,一種被社會認可的樣子,我們也在學習怎麼自我表現來符合爸媽所教導我們的樣子。這是是第一層次的學習,是某種適應社會的學習。那時候的我們,幾乎什麼都不懂,腦袋空空的,爸媽為我們搭建、同時也是認識外界和瞭解自己的第一座橋樑,由爸媽告訴我們如何作為,來擁有這個世界中關於自己的位置,定位我們自己,第一次認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我們和爸媽關係很緊密,尤其是媽媽,在她的懷中,可以安心放鬆的入睡,這是一種原始親密聯結的感覺。有了媽媽,我不覺得孤單。
我們持續長大,爸媽對待我,他們總是合作無間,使得我被教養時只有同一個標準,讓我安心不少。爸媽持續告訴我要如何行為,也開始有所期待,符合他們的期待時,他們會稱讚我,豎起大拇指時,我也因而驕傲,感覺到自己有所價值,心情也跟著好轉。若我的行為不符合預期,比如搶了妹妹的彩色筆,我就會被責打,說我沒有兄姊該有的樣子,我開始知道我有一部份的自己不能表現出來,而我也和爸媽一樣開始厭惡自己的某一部份。
這使得我開始分裂,一個是被爸媽及社會接受的我,另一方面是不被爸媽及社會接受的我。但這剛開始不是問題,因為不被爸媽及社會接受的部分,我也不能接受,我不會表現出來,我要做一個乖寶寶,並以此為榮。
時間持續逝去,我逐漸長大到青少年,我看到這個世界的新奇,有很多事情我想嚐試看看那是什麼滋味。抽煙、喝酒真有那麼帥嗎?飆車的感覺真的那麼爽嗎?網路的世界讓我可以扮演任何角色或匿名扮演全然的自己,但是這些所有嚐試都只能默默暗中進行,見不得光。我知道我有所謂的陰暗面,是其他人所不瞭解的,若要在這個社會生存,我必須把遮掩我的陰暗面,甚至加以割除,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還是有生而為人的好奇及慾望,想試試一些東西,到底是什麼感覺,但一方面我又對自己這些陰暗面,感到厭惡,我在想什麼?我在幹什麼?爸媽知道了一定對我失望,師長從小都告訴我說,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我好矛盾,我感覺不能全然掌控自己,當我有一些壞念頭時,我想懲罰自己,讓自己清醒一點或是得到該有的責罰,割自己的手腕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時候,爸爸媽媽進來我的房間,中斷我的思緒,他們慈祥的看著我,抱著我說:「無論你怎麼樣,我們都接受你!做為我們的孩子,不要有負擔。」他們眼淚撲漱潄地流了下來,而我有那麼一刻相信,他們會接受我的陰暗面,不會被我嚇到或傷心難過,但我還是懷疑,我也覺得自己已然破碎得不能修復,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光明討喜。
直到有一天,我被帶到心理師面前,他什麼都聽,包括我的陰暗面,他也相當專注並抱以接納的微笑,我之後細細地說明我黑暗的想法,然後心理師笑笑地對我說:「做為一個孩子,不要去想別的,好好地發展你自己,接受你完整的自己,包括陰暗面!如果說孩子成長階段有什麼任務的話,這就是了,愛完整的自己,也可說是愛你的爸爸媽媽!」我聽了之後,內心莫名激盪不己。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