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心理師分享三個「做自己」的秘密關鍵!讓人生不怕失敗,越來越自在快樂有活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思想意識抬頭!新世代「做自己」,讓人生充滿活力

       隨著思想開放與資訊爆炸,常常聽到人生、工作、感情等都被鼓勵「做自己」,但大家是不是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好像越做自己,越容易跟身邊的人事物有摩擦,到最後越做越累,不如乖乖地聽話配合別人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安逸圈最棒了!!),但內心總覺得有股氣不順,不想這輩子就只有這樣子

 

       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有個大疑惑?什麼才是真正的「做自己」呢?分享榮格心理治療中提到的「做自己」,三大簡單概念,讓我們更真誠面對自己的人生。

 

做自己的三個層面

       我參考榮格心理學治療概念,幫助我們達到真正的心靈自由,簡單來說做自己有三大層面,情緒表達(ego)、能力發展(self)、使命感(Self),當三者都能順利運作,就能達到高度的自我價值感(知道自己在幹嘛),就算生活再苦,人生仍會感到有目標與活力。

raw-image

一、情緒流動(ego)

       Ego在字面上是自我功能,榮格心理學是的「能量流動」的概念,而情緒是能量流動的良好指標,我將祂歸納為真實的情緒表達。

       做自己很常被誤會成「把真實的情緒講出來」,但往往鼓起勇氣講完,反而傷害到他人或是被誤會自己情緒起伏大(脾氣差?),對生活也產生影響,很容易越表達情緒越挫折,到最後只好縮回去。

       情緒表達很複雜,良性的情緒表達需要有好的評估,可以參考自我心情、外在環境、控制能力三項度來調整,例如在工作上我心情是疲憊,但為了維持工作效能與合作,我發展出良好的控制能力,展現擅長社交的一面,就像戴上一層面具一樣,聽起來好像很虛假(對喔!!有一種假叫做生存要很假),但其實是發揮心理學中面具(person)的功能,也是做自己的一種正向表現

       不過也需要注意,若面具能力使用過度,會讓我們對自己的感受陌生,變成常常在陪笑、身不由己、總是在討好別人的感覺,會非常委屈與疲憊,因此做自己就可以依照前面所說調整,當我狀態不好時,使用這個能力會讓我感到疲累,就能降低比例

raw-image

二、能力發展(self)

       self翻譯也是自我(注意是小寫s),這邊的自我指的是我能夠找到與自己特質相對貼近,並且感到有興趣、有動力、聽到或看到時,眼睛會為之一亮的事情,當我們找到這種閃耀事物時,就能完全投入在其中,享受自己能力上的發展,產生一種成長的心靈感受,例如藝術家投入畫畫時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覺,完全享受在過程中;或是運動選手在追求極限的過程裡,不斷創造新紀錄的喜悅。

       很多人可能會追問,我還沒找到這件事怎麼辦?可以參考心理學中心流flow的概念,心流指的是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會忘記時間,完全投入當中的狀態(追劇超級心流XD!!)例如:編織毛線、看小說、追劇等,都能從這些事物的特質中尋找線索,最典型是喜歡看漫畫的孩子成為漫畫家,喜歡賺錢的人變成生意人,救人為善的消防員。

raw-image

第三、使命感(Self)

       Self(大寫S)也是自我,但指的更是潛意識中自我,屬於靈性上的成長。這件事相對前兩件來說困難不少,通常需要機緣或是生命經驗的常識與挫折才會顯現出來,最通俗的說就是「志業」、「使命感」,例如一位育幼院長大的孩子,成為企業家後成立育幼院幫助弱勢;或是自小體弱立志長大成為醫生;台灣的廟宇乩童傳承,塔羅牌老師等,有種人生受到「召喚」,總是被導引到某件事情或是某種人生方向之上的感受。

raw-image

       當以上三者情緒表達(ego)、能力發展(self)、使命感(Self)都能夠有所覺察、逐漸發展時,就可以相處清楚地確定人生方向,有種活力滿滿的感覺(失戀、離婚都熬得過QQ),即使遇到他人挑戰或是生命挫折,也有更快速的復原力,將苦難轉化為養分,成為「真正做自己」的人,這也是我們看到某些人們充滿魅力,很有感染力的關鍵原因。

做自己使我們的人生得以更完整,心靈充滿意義。

(以上為榮格心理學概念,詳細學術內容較艱澀,整理成簡單版給大家參考)

avatar-img
79會員
35內容數
心裡話很珍貴,慢慢地說、緩緩地說,好好的說,傳達給我們身邊重要的人,更是說給自己。共同探索人們心裡的酸甜苦辣,一起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博堯諮商心理師 的其他內容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伴侶常說「我沒安全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努力溝通卻總是效果不好呢?   身為心理工作者,最常聽到朋友、夫妻、案主跟我分享談戀愛或相處時很沒安全感 常常聽到女方說:「男(女)友都不懂我的感受」、「不理解我!」 男方會回:「我女朋友(老婆)很沒安全感」「我不知道她要什麼」「到底怎樣才能讓她安心」   明
從「星野愛」看見脆弱而孤獨的內心 我推的孩子「星野愛」人物感想-每個人都能被「療癒」,得到愛人與被愛的可能 「我推的孩子」最近討論度很高,光看第一集我就不爭氣被騙了眼淚!!(小愛~QQ) 這部作品可以討論的點很多,阿奎亞王子復仇記、黑川茜心靈覺醒、有馬佳奈的堅強與脆弱,這篇我想先聊聊我們的故事起源:
近幾年好多人問我:「心理師,為什麼情緒敏感的人這麼多?」 我想了一下,好像還真的挺多的?大家的情緒覺察與觀察力都越來越好!! 每個來求助的案主,常常因生活中各種內外在衝突,而導致情緒困擾 覺得自己有錯或是他人怎可以那樣子生活呢? 對自我與外在世界的價值產生質疑 但比起討論敏感情緒有沒有對錯 我更想說
沒安全感是很常見的一種相處現象 常常讓關係中的兩個人愛得疲憊 但沒安全感或許不是個性問題 而是來自童年的一種「習慣」
天啊!又是討厭的星期一!   每個星期日晚上,是不是都特別憂鬱?回想起星期五晚上要放假時的快樂心情,一轉眼就又要上班了!奇怪?不是才剛放假嗎?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事情兩天就過去了,一點都沒有充電休息到的感覺,如果再一次選擇,我一定會做其他事讓週末更有意義!(於是開始無止境的星期一迴圈)
永遠的陽光女神,李玟48歲因憂鬱症辭世   陽光女神COCO李玟因憂鬱症而離開,是大家心中的痛,小時候都聽她的歌長大,、Baby對不起、是真的愛你、刀馬旦等數不清的成名好歌   相信大家最納悶的是,性格正向開朗,身家40億又幸福的她,為什麼會選擇結束生命?各方的說法很多,而我分享身為諮商心理師在治療
伴侶常說「我沒安全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努力溝通卻總是效果不好呢?   身為心理工作者,最常聽到朋友、夫妻、案主跟我分享談戀愛或相處時很沒安全感 常常聽到女方說:「男(女)友都不懂我的感受」、「不理解我!」 男方會回:「我女朋友(老婆)很沒安全感」「我不知道她要什麼」「到底怎樣才能讓她安心」   明
從「星野愛」看見脆弱而孤獨的內心 我推的孩子「星野愛」人物感想-每個人都能被「療癒」,得到愛人與被愛的可能 「我推的孩子」最近討論度很高,光看第一集我就不爭氣被騙了眼淚!!(小愛~QQ) 這部作品可以討論的點很多,阿奎亞王子復仇記、黑川茜心靈覺醒、有馬佳奈的堅強與脆弱,這篇我想先聊聊我們的故事起源:
近幾年好多人問我:「心理師,為什麼情緒敏感的人這麼多?」 我想了一下,好像還真的挺多的?大家的情緒覺察與觀察力都越來越好!! 每個來求助的案主,常常因生活中各種內外在衝突,而導致情緒困擾 覺得自己有錯或是他人怎可以那樣子生活呢? 對自我與外在世界的價值產生質疑 但比起討論敏感情緒有沒有對錯 我更想說
沒安全感是很常見的一種相處現象 常常讓關係中的兩個人愛得疲憊 但沒安全感或許不是個性問題 而是來自童年的一種「習慣」
天啊!又是討厭的星期一!   每個星期日晚上,是不是都特別憂鬱?回想起星期五晚上要放假時的快樂心情,一轉眼就又要上班了!奇怪?不是才剛放假嗎?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事情兩天就過去了,一點都沒有充電休息到的感覺,如果再一次選擇,我一定會做其他事讓週末更有意義!(於是開始無止境的星期一迴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自我】●自我的定義?●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自我={意識}達成人生大小{目標}達成的程度。一個人的目標越清晰、越有意義,自我就越穩定、越有力量。 我的定錨: 一個意識的主體,隨著時間變化,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選擇,塑造了現在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像水裝進不固定的容器一般不斷的成長變化,一種動態平衡的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探索內在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並努力實現自我價值。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求,也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目標。通過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可以享受更健康、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這不僅包括物質生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如提升自我認知、提升人際關係、提升工作滿意度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自我】●自我的定義?●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自我={意識}達成人生大小{目標}達成的程度。一個人的目標越清晰、越有意義,自我就越穩定、越有力量。 我的定錨: 一個意識的主體,隨著時間變化,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選擇,塑造了現在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像水裝進不固定的容器一般不斷的成長變化,一種動態平衡的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探索內在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並努力實現自我價值。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求,也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目標。通過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可以享受更健康、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這不僅包括物質生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如提升自我認知、提升人際關係、提升工作滿意度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