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諮詢|人生任務&靈性修煉,如何同步運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Q.在家修煉怎麼面對欲望(離欲)?
如何讓自己波瀾不驚,不隨外境起舞?

這位當事人因為我認識比較久了,而且也都親近佛法,所以我比較能懂得他卡在哪,能夠陪他釐清方向。

其實佛法不只有高大上的部分,也可以非常入世實用、搭配各種理論派別來應用。以下簡單分三部分,談目標、效益、方法。

1️⃣目標:培養「靜心練定力」的習慣


有的人對靈性的嚮往很強烈,這會影響到和現實世界的接軌,包括會厭惡自己有欲望的部分(財色名食睡), 覺得欲望是阻礙、染污不淨。

這時就需要務實的評估,到底自己的能力值在哪?目前的世界環境適合哪種修煉方法?

如果接受這是所謂的末法時期(距離正法已遠、資質較差等),並接受自己無法出家或長時間禪修,那就需要兼而顧之。(我並沒有絲毫覺得出家不好;畢竟總要有人傳承佛法,那是很神聖的事。)

A靈性修練:

參考《原子習慣》核心精神,要設定正確的系統,然後先求有再求好。

比如選擇提升定力,就不要過度在意自己戒不掉七情六慾...重點是提升定力,自然心就會越來越安住當下、一點一滴淨化。

設定正確的系統就如走在對的方向,自然會通往你要的結果。

B人生任務:

在家修煉就像在染缸修煉,需要面對各種責任與人情世故、親密關係經營...沒有「欲望」是難行的,因為在乎他人、在乎事情要做好,就是一種動機和欲求。

重點是如何讓自己在其染缸中越來越清淨,而不是要遠離他人與世界來求清淨——若只想要遠離外境干擾,有時反而變成另一種執念。

2️⃣應用:顧好自我,自然給出正能量


最近我剛好在讀《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作者蔡璧名老師文筆非常平易近人、深入淺出、讓人看懂經典的核心精神。

她提到「海洋般的情人」,一定是先做到自我修煉,才能給出海洋般的包容力,不只令人舒服,更使人見賢思齊。

怎樣叫自我修煉?永遠都關注最本質的身與心;比如遇到意外動搖身心,就要慎重以對,照顧自己回到平靜、安在、接納的狀態。

就像佛經「第二支箭」的比喻,明明當下遇到無常的意外已經受苦(第一支箭),接下來卻持續反芻,一週、一月、一年、十年...那就是持續傷害自己的身心,違反了老莊積極修持自我的精神。

當事人雖然有開始學習心理輔導,的確有提升同理心;可是一旦面對違背自己價值觀的人,還是難免感到不耐與生氣。

聽到我的分享後,他重拾積極平靜的心態,發現原來「改變他人」不是直接的目標,而是「透過自己修煉來影響他人」,這樣調整重心後就不會過度焦慮了;畢竟,焦慮就是在提醒有地方出問題了。

總之,看似消極被動,實則是另一種長遠且不失自我的積極啊!

作者特別提到,如果讓自己成為這樣的海洋情人,伴侶和我們相處覺得變得越來越好,自然捨不得離開我們;即使對方離開了,但也無損於我們的深層平靜,就像海洋不會因為失去涓滴水流而感到過於失落。

3️⃣方法:情緒急救箱,先緩解再覺察


情緒急救的比喻,就像是「心靈受傷流血了」。如果平常我們燙傷、擦傷,很自然會去照顧身體,而不會忽視甚至批判身體;但如果是心靈受傷了,反而因為看不見,而會去忽視甚至批判自己(比如抗壓性低、憂鬱只是逃避的藉口等)。
(*參考TED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WOVIR-HAE)

比如突然遇到挫折、失落、慢性孤獨、犯錯而被責備或羞愧感、急/慢性壓力期、身心失調等...這些內外在世界的起伏不定,都需要我們先冷靜一些,才能去因應。

可以運用「止觀循環」的概念,先讓心止於當下,然後再觀察自己(呼吸、身體、情緒、心念);當對自己的觀察與理解日益深刻,下次要進入靜心就更加容易。

以下就是情緒急救箱的三個法寶,結合正向心理學與正念練習

正念練習可以搭配「五種感官」的正向經驗或正念覺察,比如看看自己喜歡的花、喝一口熱茶或吃巧克力、聞到香香的精油味、摸摸心口或擁抱自己、聆聽輕快的音樂。

正向經驗也包括自己的成功經驗,以及美好的正向關係。比如回想自己表現最好的高光時刻,或是最愛的人給我們支持鼓勵的一句話。

A30秒~1分鐘:
有研究說情緒海嘯(高峰)大約維持90秒,換算下來大約九次深呼吸?

B10~15分鐘:
差不多是一節下課時間、可以安心離開辦公室的空檔時段、或是準備上台表演的準備時段。

C1小時以上:
再忙,也要跟自己談個戀愛~有時我們習慣對別人比對自己好,忘記給自己重要的「獨處時刻、精心時刻」。

無論與自己或他人相處,其實通常是重質不重量。凡有用心,必有感動(我真會寫金句~?);哪怕是躺平放空,那也是重要的充電時刻,允許自己當機關機、或享受心神漫遊。

以上,這簡直可以做成一堂活動啦!真期待~有很多可以陪大家一起玩的!祝福大家~歡迎幫我按讚、留言、轉貼~感謝支持!
.
––

🏳️‍🌈職業生涯諮詢 X人生設計卡🏳️‍🌈
|方案|
* 680元/30分鐘(線上初談折百)
*1000元/50分鐘(公益另洽)
|方式|視訊、面談(台中、屏東)
.
.
🏳️‍🌈夜希的談心空間🏳️‍🌈
|藝術療遇|牌卡諮詢|催眠引導|
|雙性戀真人書|
https://linktr.ee/live_enlight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次的畫畫運用榮格取向「積極想像」,從塗鴉帶出內在意象,然後處理衝突的元素、允許他們對話。 融入正念精神,重視「歷程的流動」勝過理性的解析,保持對潛意識訊息的敞開與接納。
「豐盛調頻」是什麼概念呢? 可以參考「霍金斯情緒能量表」, 當情緒能量越高,對應的頻率數字越高, 自然貼近所謂的愛、豐盛、平靜、自在~
或許心單純就是渴望自由流動。 凝固在畫布上的已經是過去的自己了, 無需執著了。 從今而後,都只需要看著真正渴望的方向即可。
當我 #盡量去看見自己的扭曲與壓抑, 並透過藝術去轉化, 才比較能接受 —— 這些陰影並沒有真的不好...。 即使他比較難被他人(和自我)所接受, 但他就存在於此; 他也需要被看見與承認。
當長輩正在全麻手術的時刻, 更能感到生命的無常與飄浮感。 家理應是根;但不一定能提供歸屬感。 #歸屬是在你有愛的地方。 所以,雖然擔心但又好像沒有很擔心; 雖然難過但又好像沒有很難過; 雖然遺憾但又好像沒有很遺憾。 好像在「演出」一個我應該有的角色, 盡力、量力就好。
跨年許願的時間又來了! 透過直覺繪畫來做淨化與靜心, 描繪願望實現的場景與感受~ 讓自己的心更有力量, 對準目標、落實生活! 想像願景實現,那一刻是能量的最高點;嗨完之後,情緒一定會慢慢下滑,不可能一直嗨(那也不是目的)。 也就是說,不要執著高亢的美好感受;進一步,也不要執著結果一定要如你所想。
這次的畫畫運用榮格取向「積極想像」,從塗鴉帶出內在意象,然後處理衝突的元素、允許他們對話。 融入正念精神,重視「歷程的流動」勝過理性的解析,保持對潛意識訊息的敞開與接納。
「豐盛調頻」是什麼概念呢? 可以參考「霍金斯情緒能量表」, 當情緒能量越高,對應的頻率數字越高, 自然貼近所謂的愛、豐盛、平靜、自在~
或許心單純就是渴望自由流動。 凝固在畫布上的已經是過去的自己了, 無需執著了。 從今而後,都只需要看著真正渴望的方向即可。
當我 #盡量去看見自己的扭曲與壓抑, 並透過藝術去轉化, 才比較能接受 —— 這些陰影並沒有真的不好...。 即使他比較難被他人(和自我)所接受, 但他就存在於此; 他也需要被看見與承認。
當長輩正在全麻手術的時刻, 更能感到生命的無常與飄浮感。 家理應是根;但不一定能提供歸屬感。 #歸屬是在你有愛的地方。 所以,雖然擔心但又好像沒有很擔心; 雖然難過但又好像沒有很難過; 雖然遺憾但又好像沒有很遺憾。 好像在「演出」一個我應該有的角色, 盡力、量力就好。
跨年許願的時間又來了! 透過直覺繪畫來做淨化與靜心, 描繪願望實現的場景與感受~ 讓自己的心更有力量, 對準目標、落實生活! 想像願景實現,那一刻是能量的最高點;嗨完之後,情緒一定會慢慢下滑,不可能一直嗨(那也不是目的)。 也就是說,不要執著高亢的美好感受;進一步,也不要執著結果一定要如你所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自我療癒與愛的心路歷程,從失望到希望,分享了作者個人的轉變與成長。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為什麼要關注靈性精神?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在的壓力和需求所淹沒,容易迷失自我。關注靈性精神,能讓我們超越個人私利,關注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利益。這不僅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更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靈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1. 理解大我的重要性** - **
Thumbnail
當前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尋求靈性實踐來提升生活質量、減少壓力、增強內在平和。整理出以下是十個日常靈性生活的方法,每個方法都可以幫助個人進行靈性成長: 1. 正念冥想 關鍵字:當下、專注、內心平靜 例子:每天早晨花10分鐘靜坐,專注於呼吸,讓自己完全處於當下,有助於減少焦慮和提升專注力。 2.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Thumbnail
這些年大家都為了家人,很少去觀照照顧自己的心,勞心勞力一生,是該回來觀照自己了。佛陀也是先了悟,處理好自己才開始為世人說法,每個人都要先處理好自己,才能真正開始。 當我們遇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情緒上來時。教你放下的人,都演聖人,在相同環境背景下,他不一定做得到。不要被道德綁架,少看毒雞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自我療癒與愛的心路歷程,從失望到希望,分享了作者個人的轉變與成長。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為什麼要關注靈性精神?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在的壓力和需求所淹沒,容易迷失自我。關注靈性精神,能讓我們超越個人私利,關注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利益。這不僅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更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靈性精神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1. 理解大我的重要性** - **
Thumbnail
當前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尋求靈性實踐來提升生活質量、減少壓力、增強內在平和。整理出以下是十個日常靈性生活的方法,每個方法都可以幫助個人進行靈性成長: 1. 正念冥想 關鍵字:當下、專注、內心平靜 例子:每天早晨花10分鐘靜坐,專注於呼吸,讓自己完全處於當下,有助於減少焦慮和提升專注力。 2.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