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比起時間管理,你更需要的是管理自己──《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重點

1.唯有在管理好自己的專注力與精力,時間管理才會有意義。

2.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鍛鍊專注力肌肉,才能在處理事情時更加沉著與有條理。

3.如果現在不養成運動與睡眠的習慣,我們所犧牲掉的時間,會在未來不斷反嗜我們的生產力。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與充斥在身邊的誘惑,我們疲於將更多的待辦事項放入一天的行程中,卻常常一個也做不好。另外,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上班與下班的界線日漸模糊。於是,我們期待有掌控時間的能力,將每分每秒好好運用,在學業或工作上獲得成就。時間管理儼然成為「很會利用時間做事情」的代名詞。
然而,在幾個月前,我想到一個有點哲學的問題: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很幸運地,當我翻開這本《最有生產力的一年》The Productivity Project: Accomplishing More by Managing Your Time, Attention and Energy),算是解答了我一部份的疑惑。書中指出,
唯有在你了解自己一天有多少精力和專注力,並且決定你想要完成的任務之後,時間管理才會變得重要。(頁119)
另外,我們沒有辦法「管理時間」,因為時間滴答地走,完全不受我們控制;但我們可以管理自己工作的時間,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去創造價值。
這就是本書有趣的地方。要做好時間管理,不是要學管理時間的技巧,而是將專注力與精力放在對的地方,創造最大效益
換言之,唯有在管理好自己的專注力與精力,時間管理才會有意義。
作者Chris Bailey花了一整年身體力行、研讀各種文獻,只為了研究如何提升生產力,他甚至被TED封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不會覺得他是一位成功勵志大師,反而用親近、幽默的口吻分享自己失敗的經驗,並邀請我們去挑戰可以提升生產力的行動。
書中的每章最後,都附上一個挑戰,讀者可以挑自己需要或有興趣的來執行。我就本書整理了三個很棒的觀念,分享給大家。

一、生產力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成就多少

首先,生產力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成就多少。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個經驗,你一整天下來做了很多事情,但到頭來卻很空虛。我們常用「忙碌程度」來定義自己的生產力,以至於產生一個「很有效率」的錯覺。畢竟,如果不說服自己真的有做些什麼事,那我花的這些時間的意義是什麼?然而,你可能忙了一整天,真正重要的事情卻沒做完。
倘若忙碌沒帶給你任何成就,它就不等於效率。(頁124)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縮減工作時數,規定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要花兩個小時準備一個簡報,就限制自己只能做一個小時。時間的有限,可以有效發揮投入的專注力與精力。這項技巧要搭配的是,在自己的「生理黃金時段」做重要的事。將你白天精神最好的時段「分別為聖」,去執行最需要耗腦力的工作,才有辦法事半功倍。
說到底,你能夠完成更多的工作,不是因為你的時間很多,而是你有辦法管理好自己的狀態。

二、培養專注力肌肉: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二,培養專注力肌肉。根據研究,多數人在工作,只有53%的時間是處在專注狀態。另外,我們在工作時平均每11分鐘就會被打斷一次,但恢復專注需再花25分鐘。除此之外,長期被外界刺激干擾,會造成大腦的記憶力受損,進而使工作效能變差。
在24小時不斷掛在線上、訊息不斷跳出的時代,我們該怎麼培養專注力呢?
與其鍛鍊意志力(沒有用,你知道的),不如試著遠離影響源。例如,關掉手機所有APP的通知,或直接把它放到你看不見的地方,尤其在「生理黃金時段」更需要如此。畢竟,25分鐘的時間非常寶貴。
另外,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不只是工作,甚至是吃飯、聊天、滑手機、看書、追劇,都試著讓自己在那段時間只做那件事(無論時間多長)。這樣的訓練看似微小,但卻無形在鍛鍊專注力肌肉,在處理事情時得以更加沉著與有條理。

三、增強精力:改變運動與睡眠的習慣

第三,增強精力。人的身體就像電池,除了要好好充電外,更要成為有續航力的電池。很多時候,不是自己的能力差、專注力不足,而是沒有足夠的體力與精神去完成認知需求高的任務。
作者指出,我們要學習好好運動跟好好睡覺。我們都知道,運動的好處非常多,包括緩解壓力、提升專注力與創造力、提振心情;我們也知道,睡眠不足造成的後果是多麼可怕:更常犯錯、心情更不好。
我們會習慣犧牲睡眠與運動的時間,來完成還沒完成的事情,但這只會造成明天效率更差的惡性循環。短期來看,你可以多做三十分鐘而完成更多的工作,犧牲的卻是隔天的體力;但長期來看,若將這三十分鐘投資在運動或睡眠上,你所獲得的生產力卻遠遠超過三十分鐘
當然,知易行難,我們都需要建立習慣,從微小的事情來累積(延伸閱讀:你就是你的習慣──從《原子習慣》談身分認同與行為改變)。例如,從每天走路10分鐘,或執行一個小小的睡前儀式開始。
關鍵是,如果現在不累積,我們所犧牲掉的時間,會在未來不斷反嗜我們的生產力。

結語:比起時間管理,你更需要的是管理好自己

若要我用一句話總結本書,那就是:比起時間管理,你更需要的是管理好自己。時間終究無法被管理,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生活,有紀律地去培養專注力與精力。或許,我們都該捫心自問,是否常被時間追著跑,而「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熱情與理想?
我們都習慣把「太忙」當成藉口,或是把問題外部化成工作性質或主管的問題。然而,在抱怨之前,我們可以試著往後退一步去審視自己的生活模式,並思考如何突破被時間綁住的痛苦。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不是最終解答,但它給了我們一個看待時間管理的新觀點,值得我們去閱讀。

Previo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本文重點 人為何要逃避自由? 一見到《逃避自由》這本書,便深深被它的書名吸引。因為它呈現了看似矛盾的命題:在崇尚自由的時代,人類為何要逃避自由?但仔細想想,也有幾分道理。因為自由總是伴隨著責任、意義與方向,在現代人失根的狀態,自由反而是個負擔。 我們看似可以「自由選擇」要買什麼東西、讀什麼學校、做什
庫瑪是一隻透明的怪獸,住在美麗的峽灣旁。入夜後,他負責阻止兇惡的怪獸,守護著一旁的優蕾小鎮,但人類一直不知道庫瑪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的角被攻擊、血流如柱,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漸漸不再是透明的,又恰好被人類撞見。誰知道,用心守護小鎮的庫瑪,換來的是人類的槍砲追殺。 庫瑪逃得好累好累,他來到湖邊,看見自己
如今,福音似乎不是好消息了,至少對某些人而言。[1] 美國知名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恩典不虛傳》談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對基督徒反感,認為他們是思想封閉、恐同、自以為是、好論斷的一群人。基督徒向大眾傳遞的「好消息」,已失去恩典與活力,其在政治上的行動,也總是引來恐懼、謾罵、敵
提到舊約,令人困惑的故事、律法、詩歌是許多人的印象,其晦澀難懂的字句也使人難以親近。基督徒的態度往往是將舊約的經文「屬靈化」,用新約的框架去簡化且解釋舊約難以理解的事物;若再不能解,就索性宣稱那是「舊」約,而基督徒要看重的是新約。 但有一位老先生反其道而行,總是能把舊約的經文解釋得饒富創意,來回穿梭
本文重點 1.不穩定無產階級是欠缺勞動安全、社會性收入與工作認同的一群人。他們的勞動大多是工具性的(僅為了餬口)、機會主義的(有什麼就做什麼)與不穩定的(沒有收入保障)。 2.現今的勞動市場美其名是彈性、自由,說穿了就是更多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帶來的是不穩定無產階級對時間與知識的無法掌
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本文重點 人為何要逃避自由? 一見到《逃避自由》這本書,便深深被它的書名吸引。因為它呈現了看似矛盾的命題:在崇尚自由的時代,人類為何要逃避自由?但仔細想想,也有幾分道理。因為自由總是伴隨著責任、意義與方向,在現代人失根的狀態,自由反而是個負擔。 我們看似可以「自由選擇」要買什麼東西、讀什麼學校、做什
庫瑪是一隻透明的怪獸,住在美麗的峽灣旁。入夜後,他負責阻止兇惡的怪獸,守護著一旁的優蕾小鎮,但人類一直不知道庫瑪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的角被攻擊、血流如柱,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漸漸不再是透明的,又恰好被人類撞見。誰知道,用心守護小鎮的庫瑪,換來的是人類的槍砲追殺。 庫瑪逃得好累好累,他來到湖邊,看見自己
如今,福音似乎不是好消息了,至少對某些人而言。[1] 美國知名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恩典不虛傳》談到,現在越來越多人對基督徒反感,認為他們是思想封閉、恐同、自以為是、好論斷的一群人。基督徒向大眾傳遞的「好消息」,已失去恩典與活力,其在政治上的行動,也總是引來恐懼、謾罵、敵
提到舊約,令人困惑的故事、律法、詩歌是許多人的印象,其晦澀難懂的字句也使人難以親近。基督徒的態度往往是將舊約的經文「屬靈化」,用新約的框架去簡化且解釋舊約難以理解的事物;若再不能解,就索性宣稱那是「舊」約,而基督徒要看重的是新約。 但有一位老先生反其道而行,總是能把舊約的經文解釋得饒富創意,來回穿梭
本文重點 1.不穩定無產階級是欠缺勞動安全、社會性收入與工作認同的一群人。他們的勞動大多是工具性的(僅為了餬口)、機會主義的(有什麼就做什麼)與不穩定的(沒有收入保障)。 2.現今的勞動市場美其名是彈性、自由,說穿了就是更多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帶來的是不穩定無產階級對時間與知識的無法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時間管理的真諦:管理你的注意力 在現代快節奏的商業環境中,我們常聽到「時間管理」這個詞,但實際上,我們無法真正管理時間,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有相同的24小時。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務上,才能真正提升效率和成就。 管理注意力的重要性 1. 聚焦最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強調時間作為稀缺資源的價值。有效的時間管理能提升生產力、減少壓力、實現目標並平衡生活。文章介紹了設立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優先排序和專注執行等基本原則,並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如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則、時間日誌和設定截止日期。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裡,時間的管理至關重要。文章將介紹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實用的技巧,讓讀者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時間管理容易讓人誤解,我們能管理時間,增加效率,但是那樣的作用並不大,我們真正能管理的是,什麼對我們來說最重要,這要回推到以終為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做那樣的事!
Thumbnail
今晚跟一位教練聊到時間管理這個議題,似乎怎麼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似乎都難逃會上網搜尋🔍「時間管理」這四個字。 有一本書真的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我實際測試過,真的很受用。 書名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推薦四個步驟讓我們無痛做好時間管理。 下方步驟分別是: 1. 辨認出高價值的工作任務
Thumbnail
作者以親身經歷的實驗方式來探討如何提高生產力,並提出了衡量生產力的簡單觀點。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時間管理的真諦:管理你的注意力 在現代快節奏的商業環境中,我們常聽到「時間管理」這個詞,但實際上,我們無法真正管理時間,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有相同的24小時。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務上,才能真正提升效率和成就。 管理注意力的重要性 1. 聚焦最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強調時間作為稀缺資源的價值。有效的時間管理能提升生產力、減少壓力、實現目標並平衡生活。文章介紹了設立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優先排序和專注執行等基本原則,並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如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則、時間日誌和設定截止日期。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裡,時間的管理至關重要。文章將介紹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實用的技巧,讓讀者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時間管理容易讓人誤解,我們能管理時間,增加效率,但是那樣的作用並不大,我們真正能管理的是,什麼對我們來說最重要,這要回推到以終為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做那樣的事!
Thumbnail
今晚跟一位教練聊到時間管理這個議題,似乎怎麼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似乎都難逃會上網搜尋🔍「時間管理」這四個字。 有一本書真的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我實際測試過,真的很受用。 書名是《最有生產力的一年》,作者推薦四個步驟讓我們無痛做好時間管理。 下方步驟分別是: 1. 辨認出高價值的工作任務
Thumbnail
作者以親身經歷的實驗方式來探討如何提高生產力,並提出了衡量生產力的簡單觀點。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