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引3:
一般人際交流裡,除語言外,情緒感知、潛意識、直覺、身體本能等項會「自動導航」,自動篩除無關資訊及不適合的反應,讓彼此交流順利,最後才是「決定哪些話要說、哪些話不說」,而「沉默」本身也有意義。
然亞斯人「建立資料庫就能應用人際情境的概念」,其實比較像是「事後歸類」。打個比方,一個外國人跑來跟你說話,你不懂俄語(看過電視而已),過程全神貫注、緊張,但其實也只能YES或NO而已,到事後冷靜,才會慢慢推敲剛剛的對話是什麼意思?(在現場,即使有俄語的資料庫也用不起來)
所以亞斯人學習資料庫的最大用意是「解釋」,讓自己明白那些隱藏的非語言訊息是什麼,包括理解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
一般社交很需要臨場發揮,相當耗神,像是面試,要特別專注面試官的要求與自己怎麼呈現,從資料庫裡要盤算怎麼出招(但如果緊張就全完了)。全力應對無法長期,所以若節奏快、時間長,最後還是會潰散、放空,或言多必失。談一場社交跟打一場戰沒什麼兩樣。
亞斯人回到自己的窩,跟自己人相處(家人、伴侶),他放鬆做自己,應對不再過濾,什麼話直接說、尖銳清楚、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落差極大判若兩人。他放鬆,換非亞斯的伴侶不放鬆。所以這一定要「知道差異」、「刻意學習」、「找到共識的相處範圍」
。
#3-3
我可以記下不同人對同感受的不同定義
例如一樣是「愛」
某女性定義是「捧在手心的呵護」
我的期待是「完全的接納」
某男性是「劍及履及的實質支持」
我媽是「為所愛進行盡己殫精竭慮的最好規劃」
我哥是「盡心的兩肋插刀」
我不會說哪個版本比其他更好更優
每個人、每個狀況的最適條件都不一樣
或者我無法做到不同人的期望(這牽涉到期望本身能否達成、雙方定義是否完全吻合、客觀條件或個人能力能否做到。是說,知道但做不到也很無奈無力)
也無法憑資料庫現場準確預測
可是在事後歸納邏輯,或是在大方向預測當事人的行動傾向是有幫助的
能做到現場預測或判讀,我覺得重點還是在「即時的訊息覺察與分析」
但我這種排列組合的作法太多、處理起來太慢了
我會覺得困難的地方還是輸入源,無法即時覺察/判讀
既取不到足以進行分析的第一手資料,沒有資料就不能啟動分析
這個“沒有資料”不限人我,可能對別人視而不見,對自己也莫名其妙
然而就算有資料可分析,資料庫不足下分析還是慢,在現實社交很難應用
目前在我的狀況,如果已經有人能提供第一手資訊,例如聽別人的抱怨,他分享看小說、動漫、影劇等心得,就等同已把現場的情緒/心態/氣氛,整理成一些形容。例如抱怨時對方的「述說」、小說的「文字與情節安排」、影劇的「演繹」…將訊息跑分析就容易很多,準確率也會提昇
最少可以做到「人云亦云」的共識(但不代表自己必有共感)
因為已經進入了脈絡推衍,甚至有時可以比當事人分析到更多訊息
或更有效整理出第一現場對方的思維決策
不過依然是事理推論,無法還原感受
我覺得有點像是,情緒只是作為一個名詞去延用,而不是感覺的flow流動
拿來在關係中的應用是:建立雷區地圖去降低重覆踩雷機率
或是對已知模式與殘雷,可以更快選用合適的SOP流程降低危機,避免一錯再錯加重傷害
但沒有踩過的雷,還是看不見不能預知
新的事物幾乎一定會先踩到雷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