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寒,傷血」— 冬季日常食補 & 藥膳》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冬日,即使是位居熱帶、亞熱帶的台灣,依然要注意寒氣傷人體正陽保衛力。留意保暖,易忽略的肩頸、後背、腰、腿部位,特別是家中的老年人。

      由於,寒氣易傷血氣,所以冬季多筋骨、關節、心血管等方面的問題。


➤ 常見的藥膳湯品 & 食補

        在台灣非常普及的冬季藥膳,就是補血代表方「四物湯」,益氣血代表方「八珍湯」,以及綜合四物、八珍,再加上固表的黃耆、溫陽的肉桂組成的「十全大補湯」。這些常見的中藥材藥膳做的湯底,不外乎補益氣血,增進能量,使身體可以健康運作。

        此外,常見的還有南瓜燉湯,也可以補血氣。先以苦茶油,搭配蕃茄、少許薑粉炒勻,再加入清水,蓋上鍋蓋悶至軟熟,作為湯底。再依照個人或家庭喜愛的口味,放入一些其他食材,例如:腰果、松子、核桃、栗子等乾果,或者菇類 ...... 等等,便是素食者可食用的「南瓜蔬食補血湯」。

       一樣在冬季盛產的甜菜根,在冷天裡,可搭配蘋果、胡蘿蔔、洋蔥等,這些溫性、補益,入心、脾經的食材一起食用,也很適宜。此外,經典的羅宋湯、農夫蔬菜湯,除了主角高麗菜、芹菜、馬鈴薯三味,加入甜菜根也很適合。

        還有些甜湯,也是冬令進補經典,那就是「甜酒釀蛋花湯」、「八寶粥」等。將熱水煮開,倒入打散的蛋漿,最後關火後再加入一湯勺的甜酒釀,便是冬季血虛體弱、易手腳冰冷者的好甜品,甚至可以再加入幾顆桂圓肉。

        桂圓紫米粥、八寶粥 …… 等等,也都是健脾、益腎、助氣血的冬日甜湯。小訣竅是桂圓肉可以先用米酒浸泡過,加入穀物粥品內,更香甜、活血。

        「預防勝於治療」,一直是自古中醫學所注重的 “未病保健”、與 “治初病” 觀念,以「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為人體的免疫力。

「寒,傷血」— 冬季日常食補 & 藥膳

「寒,傷血」— 冬季日常食補 & 藥膳




avatar-img
26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手工煸薑茶油麵線 許多古早味家常料理, 呈現著質樸,並且簡單地善養人體。 冬日早晨, ㄧ小鍋沸水,煮麵線、燙青菜, 煸薑苦茶油攪拌, 搭配個荷包蛋。 就是一道便利暖胃的料理~
自製手工煸薑苦茶油 冬日,家裡可以準備一小瓶煸薑苦茶油、煸薑麻油。 方法很簡單: 先用乾鍋煸乾薑片之後,加入苦茶油、麻油(油品不需要過鍋)中浸泡即可。 用於炒菜、燉湯、拌麵,都很便利又暖胃。
〝腎,性封藏,主升。喜潤喜溫,惡燥畏寒〞  腎,主骨,生髓,充腦 〝腦為髓海〞  --《黃帝內經‧靈樞‧海論》      腎藏精,精能生髓,骨賴髓以充養。腎精充足,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養才能堅固有力,如果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腰膝酸軟、腳痿、發育不良等症狀。      
❖ 散寒護正「蔥豉粥」 這道簡單的家庭食療:「蔥豉粥」,廣受大家喜愛,也相當實用。 在冬日,微受風寒時,除了甜味薑湯,不妨試試「蔥豉粥」,發汗、護正的效果極佳,相較於辛辣發散的熱薑茶,有時更適合老人與幼童、體弱者~ -- 烹煮訣竅 -- (1)蔥白&蔥鬚 熬煮「蔥
認識家庭常用“中藥材” 生薑、乾薑的不同 生薑        薑,常用於風寒感冒,發汗袪風散寒,加紅糖一起煮,或配蔥白煎煮。        也用於溫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嘔。中藥炮製某些止嘔藥,會用薑汁製過增加止嘔功能。        受風寒的咳嗽、痰多,常配合杏仁、紫蘇、陳皮等一起,溫肺散
本土花草飲:洛神,酸味護肝,助消化        洛神,是錦葵科木槿屬植物,生產在熱帶副熱帶。每年的10、11月,是台灣南部與東部盛產洛神葵(花萼部分)的季節。一般,我們在市面上購買到的幾乎都是乾品;這段期間,卻可以買到新鮮的洛神葵。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中醫學認為“清肝、活血”的
手工煸薑茶油麵線 許多古早味家常料理, 呈現著質樸,並且簡單地善養人體。 冬日早晨, ㄧ小鍋沸水,煮麵線、燙青菜, 煸薑苦茶油攪拌, 搭配個荷包蛋。 就是一道便利暖胃的料理~
自製手工煸薑苦茶油 冬日,家裡可以準備一小瓶煸薑苦茶油、煸薑麻油。 方法很簡單: 先用乾鍋煸乾薑片之後,加入苦茶油、麻油(油品不需要過鍋)中浸泡即可。 用於炒菜、燉湯、拌麵,都很便利又暖胃。
〝腎,性封藏,主升。喜潤喜溫,惡燥畏寒〞  腎,主骨,生髓,充腦 〝腦為髓海〞  --《黃帝內經‧靈樞‧海論》      腎藏精,精能生髓,骨賴髓以充養。腎精充足,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養才能堅固有力,如果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腰膝酸軟、腳痿、發育不良等症狀。      
❖ 散寒護正「蔥豉粥」 這道簡單的家庭食療:「蔥豉粥」,廣受大家喜愛,也相當實用。 在冬日,微受風寒時,除了甜味薑湯,不妨試試「蔥豉粥」,發汗、護正的效果極佳,相較於辛辣發散的熱薑茶,有時更適合老人與幼童、體弱者~ -- 烹煮訣竅 -- (1)蔥白&蔥鬚 熬煮「蔥
認識家庭常用“中藥材” 生薑、乾薑的不同 生薑        薑,常用於風寒感冒,發汗袪風散寒,加紅糖一起煮,或配蔥白煎煮。        也用於溫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嘔。中藥炮製某些止嘔藥,會用薑汁製過增加止嘔功能。        受風寒的咳嗽、痰多,常配合杏仁、紫蘇、陳皮等一起,溫肺散
本土花草飲:洛神,酸味護肝,助消化        洛神,是錦葵科木槿屬植物,生產在熱帶副熱帶。每年的10、11月,是台灣南部與東部盛產洛神葵(花萼部分)的季節。一般,我們在市面上購買到的幾乎都是乾品;這段期間,卻可以買到新鮮的洛神葵。         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中醫學認為“清肝、活血”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五行蔬食湯 行氣雞湯 降溫後伴隨帶來了的冬風夾雜了濕寒之氣,這時許多身體氣虛調節力較弱的人,非常容易讓風寒入侵,起床或外出時記得多遮風保暖,尤其是頭頸與手足。 除了按摩保養之外,手上有草本花園或雪肌飲的丹粉,此時可以輕鬆為家人煮一鍋暖暖的補湯。#搗藥編 在周末也為家人準備了兩種不同的湯,在氣候驟
Thumbnail
當我們走進冬天,暖暖的羊肉爐、薑母鴨往往是人們最愛的滋補良方,但進補過頭的煩惱也隨之而來。這時候,一碗清熱降火的綠豆湯,或許就是你所需要的冬日解方。雖然大多數人想到綠豆湯,第一印象是夏日的消暑聖品,但事實上,它也能在冬季為你帶來溫和的調節作用,幫助身體恢復平衡。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霜降,氣候正值秋冬交替之時,也是萬物儲備冬天糧食的季節,濕氣重體質虛的人正是好好滋補的時侯,中醫建議此時可以開始每天ㄧ杯「枸杞薑茶」,驅寒保暖排除濕邪;體質燥熱者用嫩薑,體質虛者適合用老薑,最好再配合腰背及伸展俯仰相關運動有助增補腎氣。 「秋收、冬藏」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有想打的架冒的險衝動的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驟降的氣溫,讓補身成為人們所關心的重要議題。但你還在吃傳統的薑母鴨?羊肉爐嗎?來暖心補身嗎?讓郭師妙營養師來提醒大家,冬天進補,可以有更多不一樣的選擇唷!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冬天吃冬瓜,醫生也愛它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其具有消熱、利水、消腫等功效,更是心血管的“救星”!現代醫學認為,冬瓜除了蛋白質、糖和粗纖維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鉀和人體所需的無機鹽,具有降壓消腫、化痰止咳、減肥美容等作用,老少皆宜~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我們基於食藥同源的理論、傳統文化及民情,常將藥膳保健養生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衛生福利部對於藥膳調理包及以雞、鴨、魚或肉等食材為主體之藥膳食品,不以中藥管理,諸如四神湯、薑母鴨、麻油雞或藥膳排骨等,不論是在小吃攤,或是大賣場都是進補時的熱門選擇,特別在冬季。   然而,藥膳內有中藥材,儘管用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五行蔬食湯 行氣雞湯 降溫後伴隨帶來了的冬風夾雜了濕寒之氣,這時許多身體氣虛調節力較弱的人,非常容易讓風寒入侵,起床或外出時記得多遮風保暖,尤其是頭頸與手足。 除了按摩保養之外,手上有草本花園或雪肌飲的丹粉,此時可以輕鬆為家人煮一鍋暖暖的補湯。#搗藥編 在周末也為家人準備了兩種不同的湯,在氣候驟
Thumbnail
當我們走進冬天,暖暖的羊肉爐、薑母鴨往往是人們最愛的滋補良方,但進補過頭的煩惱也隨之而來。這時候,一碗清熱降火的綠豆湯,或許就是你所需要的冬日解方。雖然大多數人想到綠豆湯,第一印象是夏日的消暑聖品,但事實上,它也能在冬季為你帶來溫和的調節作用,幫助身體恢復平衡。
Thumbnail
台灣地區的秋季保養重點( 台灣限定 )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食療 補陽補氣:秋天是陽氣漸漸衰退的時候,可以進食補陽補氣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乾薑、蘿蔔等。 滋陰涼血:選擇一些滋陰涼血的食材,如蘆筍、冬瓜、藕、蓮子等,以調和體內陽氣。 減少辛辣食物:避免過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和
霜降,氣候正值秋冬交替之時,也是萬物儲備冬天糧食的季節,濕氣重體質虛的人正是好好滋補的時侯,中醫建議此時可以開始每天ㄧ杯「枸杞薑茶」,驅寒保暖排除濕邪;體質燥熱者用嫩薑,體質虛者適合用老薑,最好再配合腰背及伸展俯仰相關運動有助增補腎氣。 「秋收、冬藏」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有想打的架冒的險衝動的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驟降的氣溫,讓補身成為人們所關心的重要議題。但你還在吃傳統的薑母鴨?羊肉爐嗎?來暖心補身嗎?讓郭師妙營養師來提醒大家,冬天進補,可以有更多不一樣的選擇唷!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冬天吃冬瓜,醫生也愛它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其具有消熱、利水、消腫等功效,更是心血管的“救星”!現代醫學認為,冬瓜除了蛋白質、糖和粗纖維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鉀和人體所需的無機鹽,具有降壓消腫、化痰止咳、減肥美容等作用,老少皆宜~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我們基於食藥同源的理論、傳統文化及民情,常將藥膳保健養生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衛生福利部對於藥膳調理包及以雞、鴨、魚或肉等食材為主體之藥膳食品,不以中藥管理,諸如四神湯、薑母鴨、麻油雞或藥膳排骨等,不論是在小吃攤,或是大賣場都是進補時的熱門選擇,特別在冬季。   然而,藥膳內有中藥材,儘管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