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問題這事看自己平常有多閒 (上)|200 集里程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想著未來事情的時候,發現自己學業不彰的主因

我總覺得課後有很多時間可以處理課堂問題,但事實是下課我就不想管功課的事

或這就是許多人內耗的原因,在該把問題鄭重拿出來檢視的時候漫不經心,又在生活上應當是好好休息的時刻,焦慮這些起初沒有完善解決的事情,心態上可能覺得自己禁得起這樣的推遲;這本應該是「幸福」的,因為我們很有時間跟這些問題週旋。

那從意識問題開始吧,解決問題向來不是最難的。


raw-image


...


1

從課業上問問題的角度,可能可以看的出你的含金量

不需要問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而是基於不耽誤自己課後生活,展現的效率觀

說來難為,也是到現在才發現這其實是壞習慣:很喜歡把問題帶回來,然後放著幾天不解決,等著老師下一次的複習講解;偏偏我又是那種學期初就會在班上卡位成績的人,每次到考試前就會把自己逼的很慘。

還不是因為沒上課的慘,是花比別人多 3 倍時間想通一個問題後續引發的疲累。

眾所周知,精神疲累的修復在這個命題看起來就顯得很不經濟,不僅僅是評估一個問題所費跟我自己實際處理的時間差距,更多的是「二段式」占用休息時間:考試前一次,考試完又一次,累積多了還不見得睡得回來,越發睡的越累。

可見課後太閒,太閒才有時間焦慮



2

十二年國教學生為何不見素養,這些大人「太閒」的鍋

當年朝野毫無疑問支持政策的點,這個毫無疑問正是最有問題的地方。

27 歲的我也老學生了,聽個課然後人就這樣走來走去、進出還會撞到我抓好的頭髮、門關不好、聲響到處碰,上個課像在做什麼大事業,上到很心浮氣躁,差不多這二年一直是這個課堂環境,一下課我大概都是第一個逃離教室。

我很無奈,會因為這裡的人「都這樣」搞得我暗戳戳像什麼有潔癖的異類。

學生可憐的點在於,他們必須用比前人多至少 3 年的時間滿足社會對他們的基本期待,基本期待就是:你做到了也不會有任何獎賞,然後這個政策居然通過了;雖然作為學生階級沒有力氣抗衡既有體制,卻也充分反應現在大人的世界有多閒。

這種閒來自於大人認為自己的沒問題,所以有時間創造出更多社會問題



3

為何要將父母養的通通還給他們,好達成所謂的二不相欠

這題來自 Dcard 上偶然的一篇文,看完我的心得感想就是:你時間真的很多

請先忽略當事人有多會賺錢,他的意思是為了逃離他那恐怖的家人,計算過把他這人養大的所有開銷成本,通通還回去好再不往來;這很不經濟,你可能好不容易創造出一個問心無愧的環境,但只要人活著還沒往生就有生不完的法律問題。

你不需要把父母應該省思的問題視為理所當然,然後不加思索的讓他們剝奪人生自由

這表示你把自己的存在當成是他們的累贅,你還用行動去把他們圈出來、養不好你的藉口給圓好;社會觀感在用金錢衡量一個人自尊的時候,不會想過你的懂事、很乖是帶給世界安定的禮物,就只是拿你去對外展示交代的作品,半點好還不給你。

如果我做人的自覺和品質要換到這些垃圾,那這戲台你自己演,我有我的人生


...


你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嗎

現代大人所處的「三明治世代」絕對是他們偷懶自找的。

當年聽到這個新穎的詞彙我本來還有些許的同情,直到在他們身上找到很多理所當然的痕跡,我就明白這不過是一場情感的消耗戰:他們會無止盡的因為主觀認定有做好自己然後在向社會討不到好之後,轉為剝削無能為力的後代。

你有沒有發現你很少能花時間愛自己,就是因為這些大人從不正視客觀事實的存在

這些東西不應該用什麼倫常包裝,套經濟學來講就是有的人你供他養分本身就存在不好的外部性,只是有些人比較惡劣,想家人二字就套牢你把這些成本內部化;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不過是他們不願意問你一句:你覺得好不好。

終於你看出別人的問題了,問題請還給他,這樣你才有時間看看自己。

avatar-img
23會員
325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我們如果認為自己很多地方沒有價值可言,那就沒剩多少東西可以談價碼。
我們自身的窮與富似乎取決於:對創造自身價值理解的 Range 能有多寬。
我們是不是還沿襲以前的習慣:成績決定我學生身分的優劣,所以薪水就是一個人所有價值的反饋。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我們如果認為自己很多地方沒有價值可言,那就沒剩多少東西可以談價碼。
我們自身的窮與富似乎取決於:對創造自身價值理解的 Range 能有多寬。
我們是不是還沿襲以前的習慣:成績決定我學生身分的優劣,所以薪水就是一個人所有價值的反饋。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工作之後,我發現我很喜歡要結果。這在讀書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自己喜歡問為什麼?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今天有個女學生一口氣噴了好多個問題給我 雖然我不喜歡每次找我都是有事的事實 但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讓我感覺我有義務回答 也許這是深藏在我心裡的老師魂吧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花兩個星期的零碎時間,就可以解決困擾你兩年,甚至更久的問題。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應該很高吧?如果你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走過職場以後,你完全沒有問題。
當我們一直不滿某件事在心理 而且已經好一陣子了 我最近在想~ 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去處理它了? 因為可能願意面對 才會去另外上課 我覺得上課的時候很有趣 老師只是輕微的帶到這些話語 可是這~卻一直在我的內心回盪著 如果在忙碌的生活中 願意停下腳步 好像每一個想法、行為、感受 都
最近,遇到問題,又開始睡不好,幾經思考,終於釐清一些問題 面對問題,反思自己的態度,是不是還在搖擺?所以才會憂,才會懼 每個人做事的方法都不一樣,有些人,藉由泡茶,藉由聊天,藉由幹譙,藉由打球...主要是釐清那些自己的混沌不明。自己釐清,就是去做而已。方法,沒有什麼好,或是不好...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刻會想問自己問題呢? 是遇到棘手的問題而急欲尋求解答之時,抑或是無助氣餒的茫然時刻? 打從幼兒時期,我們就對周遭的一切感到好奇,也會積極向父母尋求解答,不知不覺邁入求學階段,我們忙著在一張張的考試卷中解題,在踏入職場後又為了每個月的薪餉賣力工作,以至於我們幾乎沒有餘裕思考屬
Thumbnail
工作之後,我發現我很喜歡要結果。這在讀書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自己喜歡問為什麼?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今天有個女學生一口氣噴了好多個問題給我 雖然我不喜歡每次找我都是有事的事實 但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讓我感覺我有義務回答 也許這是深藏在我心裡的老師魂吧
逐漸感覺過度思考 是生活的亂源 曾在想過在這發公開文 被有心人士曲解該如何 後來 放棄去思考這問題 正視你的人永遠正視 反之 澄清千百回也是消磨時間 觀點角度不同 不須他人強行矯正 我也沒興趣矯正誰 盡情綻放自己 抒發壓力也好 記事也罷 藉由文章整理思緒也無所謂 學習要是
Thumbnail
花兩個星期的零碎時間,就可以解決困擾你兩年,甚至更久的問題。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應該很高吧?如果你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走過職場以後,你完全沒有問題。
當我們一直不滿某件事在心理 而且已經好一陣子了 我最近在想~ 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去處理它了? 因為可能願意面對 才會去另外上課 我覺得上課的時候很有趣 老師只是輕微的帶到這些話語 可是這~卻一直在我的內心回盪著 如果在忙碌的生活中 願意停下腳步 好像每一個想法、行為、感受 都
最近,遇到問題,又開始睡不好,幾經思考,終於釐清一些問題 面對問題,反思自己的態度,是不是還在搖擺?所以才會憂,才會懼 每個人做事的方法都不一樣,有些人,藉由泡茶,藉由聊天,藉由幹譙,藉由打球...主要是釐清那些自己的混沌不明。自己釐清,就是去做而已。方法,沒有什麼好,或是不好...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刻會想問自己問題呢? 是遇到棘手的問題而急欲尋求解答之時,抑或是無助氣餒的茫然時刻? 打從幼兒時期,我們就對周遭的一切感到好奇,也會積極向父母尋求解答,不知不覺邁入求學階段,我們忙著在一張張的考試卷中解題,在踏入職場後又為了每個月的薪餉賣力工作,以至於我們幾乎沒有餘裕思考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