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的理由,會影響一段關係--《人為什麼要找理由?》心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書三個重點:

1.找理由是一種社會的互動行為,每當發生任何事情,我們總是想知道「為什麼」:「X為什麼要從事Y?」例如911事變發生後,附近的目擊者、學者專家、記者,都想找到911發生的原因:他們為什麼攻擊我們?或是X可能是上帝,祂為什麼要從事Y?

2.找理由的方式可分為四個種類:(1)慣例、(2)敘事、(3)規範、(4)技術描述。每一個人都可能使用完全不同的理由種類,不會有人從頭到尾使用同一個類別,端看雙方的關係和情境而定。同一種理由可能可以說服你的鄰居,卻說服不了你的配偶。

3.(1)慣例指的是一般人能接受的理由,例如我昨天沒睡飽。(2)敘事指因果關係,例如獎金比較多是因為工作表現好 (3)規範不需要太多解釋,只需要遵守規定,例如宗教、法律、制度。(4)技術描述指的是用專業知識解釋一件事,例如世貿是怎麼倒塌的。


印象深刻的地方

對於「找理由」對關係造成的影響,值得玩味。書中提到,找到的理由可以讓當事雙方「確認」關係、「建立」關係、「協商」關係、修復」關係

雖然書中的重點著重在說明四種理由的種類,並沒有提到實際上它是怎麼處理一段關係的。但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在發生一件事之後,人們這麼重視你告訴他們的理由,或是你也重視他們的理由,那麼想必雙方談判/談話的基礎,就在於「那個理由」能不能說服人

推薦誰閱讀這本書?

對於社會互動、社會關係、與人際關係感興趣的人都可閱讀。

我對這本書的看法

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為什麼容易陷入內耗中,因為面對許多過去發生的大事小事,我會努力的去找理由。如果我認為他人對我不好,我會想是不是我的關係,或是其他因素。如果我遇到了某些糟糕的事情,我也會思考事情發生之前,是遇到了什麼關卡,還是沒做什麼事情去預防。

本書我並沒有完全讀得很仔細,只讀了個概念而已,因為它花了太長的篇幅說明許多例子,我認為這些例子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希望作者花更多力氣來描寫背後的理論,但可能因為他要寫得讓讀者都看得懂,所以理論的部分著墨不深,必須要自己花時間去閱讀更多相關的社會學。



avatar-img
42會員
50內容數
陶淵明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這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麗景象。我們在孩子的心裡撒種、澆灌,而神使其生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牧野的活水苗圃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我,為什麼會這樣?》...有些失望--我以為能獲得對於生活問題的解決辦法,但作者實際上只是把一堆研究結果堆起來給你看而已。本書的結論可以用一句概括:我們生活中經歷的成功或失敗,不只取決於自身的優異或缺乏,人類的行為和性格,來自於基因、微生物、激素、神經傳導物質和環境等…交互作用。
孩子的教養方式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從父母的管理方式中,孩子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四等父母的動粗教訓與一等父母的正向教養有很大的差異。
預測未來社會的職涯發展趨勢,從本業做起,設立個人品牌,成為斜槓青年,了解可能的失敗原因。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穩定一份工作已不再容易。必須擁有核心能力與價值,讓自己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台灣斜槓空間或許狹小,但其多元性卻值得探索,小眾市場能提供精準定位的機會。
克里斯.貝利曾被TED 譽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是知名的生產力專家,著有《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等書。然而,有一日他卻在講臺上焦慮症發作,心跳比平常快,彷彿隨時會倒下。 回家後他反思良久,想探討自己為什麼會焦慮症,於是一頭栽入研究平靜為主題的文章,並親身實驗找回平靜的過程,寫下這本《愈平靜愈有生產
這本書重點內容包括父母教育方法、重要觀念以及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展。本書認為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行為,並提供更好管教方式,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閱讀。
《我,為什麼會這樣?》...有些失望--我以為能獲得對於生活問題的解決辦法,但作者實際上只是把一堆研究結果堆起來給你看而已。本書的結論可以用一句概括:我們生活中經歷的成功或失敗,不只取決於自身的優異或缺乏,人類的行為和性格,來自於基因、微生物、激素、神經傳導物質和環境等…交互作用。
孩子的教養方式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從父母的管理方式中,孩子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四等父母的動粗教訓與一等父母的正向教養有很大的差異。
預測未來社會的職涯發展趨勢,從本業做起,設立個人品牌,成為斜槓青年,了解可能的失敗原因。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穩定一份工作已不再容易。必須擁有核心能力與價值,讓自己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台灣斜槓空間或許狹小,但其多元性卻值得探索,小眾市場能提供精準定位的機會。
克里斯.貝利曾被TED 譽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是知名的生產力專家,著有《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等書。然而,有一日他卻在講臺上焦慮症發作,心跳比平常快,彷彿隨時會倒下。 回家後他反思良久,想探討自己為什麼會焦慮症,於是一頭栽入研究平靜為主題的文章,並親身實驗找回平靜的過程,寫下這本《愈平靜愈有生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作者從小喜歡觀察他人行為舉此/決擇行動,以尋找事情的原因,因此有着自己一套的思考方式,簡述了多角度思考帶來的影響。 作者將會在未來分享不同的日常小事或故事,希望與讀者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帶來新的思考角度和感受。
這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 當一個人在追求什麼的時候,更需要去覺察背後的動機來自何處。 現在身處的世界混亂,讓我們時刻都感受到很多不是很舒服的狀態 工作環境的壓力、家庭氛圍的緊繃、人際關係的競爭 生活要面臨的挑戰太多了,也消耗不少精神狀態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也讓人說不上到底哪裡不對勁 去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詮釋 ,歸因:用來解釋事情(行為結果)為何發生的某種因緣。 ,歸因的面向: 1位置: .內在原因(內在歸因) (1)自利偏頗: A人們傾向建立利己的歸因 B避免為自己負面的行為或失敗負責 (2)歸因錯誤: A當他人屌現不好時,我們傾向高估其行為的內在原因與低估外在原因。 B低估自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跟出自質疑而問的為什麼比起來 更重要的是出自好奇而問的為什麼 這個行為展現出一個人面的心態 是包容開放的 還是固執狹隘的 我尊重你有自己的觀點 你接受我有不同好惡 可以說明,可以理解 不要想去改造對方 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作者從小喜歡觀察他人行為舉此/決擇行動,以尋找事情的原因,因此有着自己一套的思考方式,簡述了多角度思考帶來的影響。 作者將會在未來分享不同的日常小事或故事,希望與讀者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帶來新的思考角度和感受。
這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 當一個人在追求什麼的時候,更需要去覺察背後的動機來自何處。 現在身處的世界混亂,讓我們時刻都感受到很多不是很舒服的狀態 工作環境的壓力、家庭氛圍的緊繃、人際關係的競爭 生活要面臨的挑戰太多了,也消耗不少精神狀態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也讓人說不上到底哪裡不對勁 去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詮釋 ,歸因:用來解釋事情(行為結果)為何發生的某種因緣。 ,歸因的面向: 1位置: .內在原因(內在歸因) (1)自利偏頗: A人們傾向建立利己的歸因 B避免為自己負面的行為或失敗負責 (2)歸因錯誤: A當他人屌現不好時,我們傾向高估其行為的內在原因與低估外在原因。 B低估自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要解決問題,不就要先知道問題根源? 但是你相信嗎?這個思考方法可能讓問題更難解決! 遭遇到困境的時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可以責怪的對象。 因為找出責怪的對象(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以讓自己得到問題根源的確定感。 但是,探究問題根源對解決方法,常常使事情更糟糕。
跟出自質疑而問的為什麼比起來 更重要的是出自好奇而問的為什麼 這個行為展現出一個人面的心態 是包容開放的 還是固執狹隘的 我尊重你有自己的觀點 你接受我有不同好惡 可以說明,可以理解 不要想去改造對方 才能實現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