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更新於 2024/12/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克里斯.貝利曾被TED 譽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是知名的生產力專家,著有《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等書。然而,有一日他卻在講臺上焦慮症發作,心跳比平常快,彷彿隨時會倒下。

回家後他反思良久,想探討自己為什麼會焦慮症,於是一頭栽入研究平靜為主題的文章,並親身實驗找回平靜的過程,寫下這本《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僅來自「工作」,妥當嗎?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壓力,如「超正常刺激」,這些刺激和壓力可能導致我們無法獲得平靜。這些壓力的來源是因為「追求成就」,因處在現實社會的我們經常用學習成果和工作成效來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作為認為自己確實能用聰明的辦法處理自己的工作。例如木工應該知道如何製作家具,而研究生產力的人知道如何在一小時內完成這些家具。

然而,他忽視了自己的承受力,並來到了臨界點,差點在講台倒下去;最後反思:「如果這些工作成為身份認同的一部分,那麼若失去它們,不就會失去某部分的自己?」最後他明白,這些來自媒體和讀者的讚美,以及他對自己的自捧,只是誇大事實。

暫時放下「成就思維」,思考其他價值

於是,「成就思維」就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價值。我們應該一直追求更多的特定成就嗎?如果我們沒有用最佳的方法運用我們的時間,我們就會有罪惡感。當我們到公園散步的時候,會有聲音說「該趕緊完成好幾集的PODCAST」。很多人都會這麼做。但也許也可以考慮其他的層面,例如:

  • 你能幫助其他人到什麼程度?(服務)
  • 你的待辦事項上完成了多少?(生產力)
  • 你能否好好品味自己的生活?(享受)
  • 你賺多少錢?(財務成就)
  • 你有多投入你的生活?(專注當下)
  • 你與他人共度多少深刻且真心的時刻?(連結)
  • 這一天是否讓你開心?(快樂)

焦慮的相反是平靜,試著停下來感受愉悅

當所有的事情變成待辦事項之後,作者完全感受不到愉悅,只有生產力和罪惡感在互相輪替。他總是邊吃東西,邊聽PODCAST,而無法享受美食。他不斷地選擇工作,於是產生了「高生產力的假象」。

於是他試著刻意的不去在意生產力,沒想到效果相當好。安排了工作時間和自由時間,工作時間讓自己專注的完成事情,而當自由時間來到的時候,確實地放下了工作,不在意做了哪些事情。

無法放下生產力的一個原因是「貪多」,我們追求成就,所以總想要追求更多更好。於是我們一邊做家事的時候,會一邊聽著PODCAST,一心二用。但屈服於更多的刺激,會讓我們看似忙碌,卻遠離平靜。

得到平靜的方式

得到平靜有一些方式,以下沒有按書中順序,大致摘錄:

第一,學會「投入」,而不是追求刺激。每件事做起來,都是全心神去做,做得好,而不是只追求做得多。

第二,學會品味,也就是「享受、讚嘆、感激」,若能用這三種心態品味生活,就比較能放慢腳步,享受生活中的步調。

第三,不要一早起來就開始投入生產力工作,先吃個早餐,享受一下,準備好了再開始進入工作。

第四,任何能幫助你享受的活動,都能讓你進入平靜。(例如,聽聽美妙的音樂。)

第五,選擇類比世界,也就是實體世界,這會讓你更容易獲得平靜。數位世界具有刺激性,會讓你的多巴胺大量分泌,而破壞大腦的內部神經傳導物質。

上面的最後一點,數位世界的確可以幫助我們達成我們想要的成就,但也會讓我們受到大量的刺激。

很有幫助的類比活動(實體活動)包含:寫作、建立待辦事項清單、與朋友相處、實體書籍、遊戲(例如桌遊),都很建議嘗試。

 

 

 

 

 

avatar-img
42會員
50內容數
陶淵明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這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麗景象。我們在孩子的心裡撒種、澆灌,而神使其生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牧野的活水苗圃 的其他內容
《2到7歲,孩子秒聽話--日本最強幼兒園老師的神奇溝通術》,作者T老師,超過14年的幼兒園老師經驗,2013年開始經營YT,已超過40萬訂閱,長期在社群媒體分享育兒樂趣以及與孩子相處的方法等。以下是筆者認為比較有理的書摘節錄: 1.在門口貼剪票口的圖,比賽誰先用(自製
本文為郝廣才《開關》的書摘(之一)。 創意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有創意的人才?父母怎樣能教養出有創意的孩子? 「創意,是和別人看見一樣的東西,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例如,小女孩被鱷魚咬了,她看到鼻孔,伸出手插進去,得救了。 又如,染布工人發明「不龜手之藥」,得以在寒冬繼續在水中染布。商人取得
《閱讀的力量》邀請了10位來自社會不同領域的菁英,分享他們閱讀的故事和書單。以下為他們推薦的書單: 李家同(清大榮譽教授) 《一個都不留》、《白馬酒館》、《三口棺材》、《Y的悲劇》、《科學怪人》 、《隱形人》、《化身博士》、《美麗新世界》、《華氏451度》、《基度山恩仇記》、《雙城記 》、《白鯨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驚艷了世人,也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了AI,到底老師、父母還能教給學生什麼?有什麼能力是AI不會取代的? 親子天下召集了14位產業科技、教育趨勢家,撰寫了這本《AI如何重塑教育:ChatGPT來了!讓孩子活出熱情,啟動真探究的內在學習》,「點出AI時代所需
閱讀,會使大腦構造改變;閱讀,是人生最強的魔法。《高效率量子閱讀法》 你讀過5000本書嗎?《高效率量子閱讀法》的作者金炳完曾經辭去工作,在圖書館讀了極大量的書籍,最後成為一名作家。他曾親身體驗,當你閱讀的量非常多,突破一個臨界值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的奇異。 「閱讀,並不是使用雙眼的知覺過程,而
《掃除道》:學習怎麼打掃、怎麼用衛生讓小偷感到威嚴不敢侵犯,打掃衛生居然能提高績效?
《2到7歲,孩子秒聽話--日本最強幼兒園老師的神奇溝通術》,作者T老師,超過14年的幼兒園老師經驗,2013年開始經營YT,已超過40萬訂閱,長期在社群媒體分享育兒樂趣以及與孩子相處的方法等。以下是筆者認為比較有理的書摘節錄: 1.在門口貼剪票口的圖,比賽誰先用(自製
本文為郝廣才《開關》的書摘(之一)。 創意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有創意的人才?父母怎樣能教養出有創意的孩子? 「創意,是和別人看見一樣的東西,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例如,小女孩被鱷魚咬了,她看到鼻孔,伸出手插進去,得救了。 又如,染布工人發明「不龜手之藥」,得以在寒冬繼續在水中染布。商人取得
《閱讀的力量》邀請了10位來自社會不同領域的菁英,分享他們閱讀的故事和書單。以下為他們推薦的書單: 李家同(清大榮譽教授) 《一個都不留》、《白馬酒館》、《三口棺材》、《Y的悲劇》、《科學怪人》 、《隱形人》、《化身博士》、《美麗新世界》、《華氏451度》、《基度山恩仇記》、《雙城記 》、《白鯨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驚艷了世人,也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了AI,到底老師、父母還能教給學生什麼?有什麼能力是AI不會取代的? 親子天下召集了14位產業科技、教育趨勢家,撰寫了這本《AI如何重塑教育:ChatGPT來了!讓孩子活出熱情,啟動真探究的內在學習》,「點出AI時代所需
閱讀,會使大腦構造改變;閱讀,是人生最強的魔法。《高效率量子閱讀法》 你讀過5000本書嗎?《高效率量子閱讀法》的作者金炳完曾經辭去工作,在圖書館讀了極大量的書籍,最後成為一名作家。他曾親身體驗,當你閱讀的量非常多,突破一個臨界值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的奇異。 「閱讀,並不是使用雙眼的知覺過程,而
《掃除道》:學習怎麼打掃、怎麼用衛生讓小偷感到威嚴不敢侵犯,打掃衛生居然能提高績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變老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 出版社: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2018/12/03 「重要的並不是得到什麼,而是如何運用自己得到的東西。」—阿德勒 我們經常認為變老就意味著衰老和退化,但我認為不必覺得變老就是退化,而應該視為是一種變化。因為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或是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憂鬱症是頑強的敵人,就算康復, 只要「悲傷心情」與「絕望想法」之間有了連結, 就可能讓憂鬱症復發。 而禪定練習, 是學習「想法不等於真實」,「想法來來去去,我對它不作反應」 讓憂鬱迴路無法連結。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以前就算四、五支電話的鈴聲此起彼落,我的筆依舊不為所動,下筆有如神助。現在卻連聽到蒼蠅拍打翅膀的聲音都會停下腳步。昔日筆動個不停的時候,我根本離不開桌子,別說是一天三餐,連廁所都去不了。原本對於自己一小時能寫就五張稿紙引以為傲,眼下卻衰退到一天平均只能寫二到五張。 ——《死線已是十天前》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戰略設計、管理領域複雜度、實際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等主題。透過對核心子領域、支持子領域、限界上下文等概念的探討,提供了領域驅動設計的相關知識。這篇文章中還涉及了微服務、事件驅動架構和資料網格等相關主題,提供了設計系統和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的指導。
Thumbnail
在圖書館無意間發現這本,立刻借回家讀,發現我雖然不知道有所謂的「書目療法」,卻早已身體力行多時。裡面分享各國書目療法,介紹書目治療師,還有實踐篇帶大家實作。其中讀書會的部分,不就在講我們【讀樂萌】嗎......
Thumbnail
《氣味、記憶與愛欲》 An Alchemy of Mind 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Diane Ackerman 黛安.艾克曼著  莊安祺譯 沉寂許久的書摘園地,目前試試重新開園,文字的芬芳只有我聞到著實可惜,但評論並非個人專長,一本書閱讀完之後有下一本再等候,在閱讀的同時我已經盡興。僅分享每一
Thumbnail
一位叛逆醫師的終極療癒之旅 保羅•布倫納著 黃懿翎譯 什麼時候,生命讓你可以做出其他選擇,那就是探索自我之旅的緣份到了。現代的話語會說它是中年危機,但也可能是轉一個彎開啟第二人生,你在比較之後、為了回到健康,而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過法。 我認為作者已經找到了答案,這些答案很多可能剛好是你我在某個階段
Thumbnail
摘自《憂鬱症重生之歌》 許研究談到憂鬱症者有扭曲的思考,有不整確的思考形式,但是在困境中——他們觸及重要的議題。生救最終的根基在於上帝。不管你對祂是揮舞緊握的雙拳,認為上帝的存在遙不可及又毫不相干,亦或認為自己必受上帝的審判而來到祂面前畏懼顫抖,真相就是:人生的根本問題與人心的基本課題就是上帝。
Thumbnail
摘自《憂鬱症的重生之歌》 然而,有憂鬱症正是重新檢視自己、重新檢視上帝對我們的情緒抱持何種期望的時機。與我們的想法相反的是,上帝說,取定的信仰與情緒的高張、低落,或是介於之間的各種情緒,是可以並存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變老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 出版社: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2018/12/03 「重要的並不是得到什麼,而是如何運用自己得到的東西。」—阿德勒 我們經常認為變老就意味著衰老和退化,但我認為不必覺得變老就是退化,而應該視為是一種變化。因為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或是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憂鬱症是頑強的敵人,就算康復, 只要「悲傷心情」與「絕望想法」之間有了連結, 就可能讓憂鬱症復發。 而禪定練習, 是學習「想法不等於真實」,「想法來來去去,我對它不作反應」 讓憂鬱迴路無法連結。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以前就算四、五支電話的鈴聲此起彼落,我的筆依舊不為所動,下筆有如神助。現在卻連聽到蒼蠅拍打翅膀的聲音都會停下腳步。昔日筆動個不停的時候,我根本離不開桌子,別說是一天三餐,連廁所都去不了。原本對於自己一小時能寫就五張稿紙引以為傲,眼下卻衰退到一天平均只能寫二到五張。 ——《死線已是十天前》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戰略設計、管理領域複雜度、實際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等主題。透過對核心子領域、支持子領域、限界上下文等概念的探討,提供了領域驅動設計的相關知識。這篇文章中還涉及了微服務、事件驅動架構和資料網格等相關主題,提供了設計系統和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的指導。
Thumbnail
在圖書館無意間發現這本,立刻借回家讀,發現我雖然不知道有所謂的「書目療法」,卻早已身體力行多時。裡面分享各國書目療法,介紹書目治療師,還有實踐篇帶大家實作。其中讀書會的部分,不就在講我們【讀樂萌】嗎......
Thumbnail
《氣味、記憶與愛欲》 An Alchemy of Mind 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Diane Ackerman 黛安.艾克曼著  莊安祺譯 沉寂許久的書摘園地,目前試試重新開園,文字的芬芳只有我聞到著實可惜,但評論並非個人專長,一本書閱讀完之後有下一本再等候,在閱讀的同時我已經盡興。僅分享每一
Thumbnail
一位叛逆醫師的終極療癒之旅 保羅•布倫納著 黃懿翎譯 什麼時候,生命讓你可以做出其他選擇,那就是探索自我之旅的緣份到了。現代的話語會說它是中年危機,但也可能是轉一個彎開啟第二人生,你在比較之後、為了回到健康,而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過法。 我認為作者已經找到了答案,這些答案很多可能剛好是你我在某個階段
Thumbnail
摘自《憂鬱症重生之歌》 許研究談到憂鬱症者有扭曲的思考,有不整確的思考形式,但是在困境中——他們觸及重要的議題。生救最終的根基在於上帝。不管你對祂是揮舞緊握的雙拳,認為上帝的存在遙不可及又毫不相干,亦或認為自己必受上帝的審判而來到祂面前畏懼顫抖,真相就是:人生的根本問題與人心的基本課題就是上帝。
Thumbnail
摘自《憂鬱症的重生之歌》 然而,有憂鬱症正是重新檢視自己、重新檢視上帝對我們的情緒抱持何種期望的時機。與我們的想法相反的是,上帝說,取定的信仰與情緒的高張、低落,或是介於之間的各種情緒,是可以並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