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讓你變更好》|三個心法與七個正念練習,教你過出不費力又高效能的「心流」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搭一趟捷運,就可以讀完這本書

搭一趟捷運,就可以讀完這本書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名,就勾起我好大的興趣,這本書是一本翻譯書,書名的副標「做得少,卻獲得更多的正念藝術」是原文書名副標「The mindful art of achieving more by doing less.」的直翻;但中文書名的主標,則是行銷化後的結果。原文書名的主標是《The Lazy Guru's Guide To Life》,Guru在印度或尼泊爾很常聽到,印度教或錫克教對宗教導師尊稱Guru,中文一般翻譯作「上師」,所以這本書是「Lazy上師」給予我們生活的指引,但Lazy是什麼意思呢?


小時候我們學習的英文,都翻譯這個字為懶惰,但只有這個意思嗎?《劍橋字典》裡,lazy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not willing to work or use any effort,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懶惰的意思,第二個意思是,slow and relaxed,緩慢與放鬆,本書的lazy,比較傾向是這個意思。


不過,《懶,讓你變更好》全書都以「懶」作為lazy的翻譯,並把「Lazy Guru」翻譯成「懶惰大師」,一點都不妨礙,這本書所要傳達給我們的實用建議,反而還在閱讀時,提供了一些詼諧的趣味。


這是一本好讀的書,因為字很少,版面的主體是圖畫,但如果說這本書是繪本,又似乎太隆重了一些,這本書裡的畫,比較精準的說法是英文的doodle,就是我們在想事情或無聊時的隨手畫,也像是我們跟人談事情時,有時候,語言講不清楚時,會拿一張紙,用筆簡單畫,勾勒我們要傳達的意思,就是這麼的簡單、隨興,但這樣的簡單隨興,好符合這本書慵慵懶懶的風格。


「控制」讓你無法進入「心流」

在這本很輕鬆的小書裡,書裡很常出現的一個關鍵詞是「心流」,懶惰大師(Lazy Guru)要教我們怎樣過出充滿「心流」的生活,當我們進入「心流」,就可以專注,又毫不費力的達成我們想要的目標。


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心流」是一個要努力,甚至是很努力,卻還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但在這本書裡,卻讓我感覺,「心流」是生活裡,本來就理所當然的存在,就像是,太陽永遠都在,之所以我們有時會覺得太陽不在,是因為太陽被烏雲遮住了。


遮住我們,無法時時刻刻維持「心流」狀態是「控制」,懶惰大師說,生活與情緒就像河流,會有彎曲起伏跌宕,但我們卻希望,生活的河流,可以完全照著我們的意思走,這怎麼可能呢?


於是當生活不如我們預期時,當我們無法活成外在主流價值的期待時,我們常常會把對自己的不滿、挫折、憤怒等等情緒,塞進一個個小盒子裡,把一條河流,塞進盒子裡,那有多麼耗費能量啊,於是,我們雖然活成了外在期待的乖寶寶,我們也失去了覺察自己的能力。


更慘的是,為了供應把河流壓進盒子的能量,我們不知不覺有了各種成癮症狀,比方說,過度努力、過度工作、嗜吃甜食、手機成癮......而眾多成癮症狀中,最不健康之一的,就是關係裡的強烈控制。


心理的壓力或壓抑,會用身體的僵硬或不適呈現

在這本書裡,懶惰大師用「暫停」、「調頻」、「放手」三項心法,以及「善待自己」等七個正念練習,教導我們恢復,輕鬆進入「心流」的能力,「暫停」與「放手」不難理解(但知易行難),「調頻」的意思是「同在」,將頻率對準你身體的各種知覺,容許他們如實地與你同在,而不為他們貼上種種標籤。


身心靈是一體的,壓力、焦慮,或種種壓抑的感受,會以身體的僵硬或種種不適呈現,而長期積累,沒有處理的情緒,也有可能會化成腫瘤等疾病,美國身心靈教育的知名老師Louise Hay,就在他的著作《Heal your body》提到,所有的疾病,都是心理的慣性造成的,要真正根治一個疾病,就要去解決根源的心理問題。


你有多少「應該」,就有多少不快樂

而七項正念練習中,大多數也都是很好理解(但不容易做好),但第三項「丟掉你的『應該』」卻是很隱微的藏在我們的信念系統裡,要對自己有很強的覺察,才能糾出這個我們常常宣之於口,或是放在心裡的「應該」。


啟點文化在2023年10月15日的有聲書評《忿恨的囚徒》提到,戰爭的發生,比你想像得還要容易,敵意的誕生,往往只是因為一個「應該」;在《懶,讓你變更好》書裡,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


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試著問問自己,「它為什麼這麼重要?」、「真的是這樣嗎?」,並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是一本讓我讀了,會不自覺放鬆肩膀的書,輕鬆慵懶的筆調裡,含藏著鬆柔的力道,引領我們去看見自己本有的能量,好喜歡這本書黃色的書皮,與封面上發著光的Lazy Guru。


如果你很幸運的就是「天然鬆」個性的人,這本書,你應該不會需要,但若你是自我要求很高,很容易陷入自我糾結跟內耗的人,這本書,相信會是很適合你的療癒之書。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水》改編自媽媽嘴事件,無論你對這個事件,有沒有興趣,這都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這本小說還很特別的,在每一章的結束,附上真實案件裡的證詞、法官或律師的評論、媒體報導,或傳媒學者的看法,在虛的小說內容,與實的案件之間,讓我們在表象的案件下,做更多的思辨。
「疾病就像一株植物,醫療手段去除掉的,是長出來的枝葉,但只要疾病的根還在,那麼這些被割掉的枝葉,還是會繼續長,最根本的治療,還是要治療心,如果疾病復發,那不是醫師沒有治療好,而是病人本身的心沒有改變,因為心沒有改變,所以不斷的再創造這個疾病。」——《Heal your body》
在家工作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外,還有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是孩子來亂;徐豫除了對此給了建議外,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儀式感與專業形象的營造、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
父親會串連一個人的事業或財富能量,而母親經常連結的是人際的能量,一旦這兩個生命本源被我們阻絕砍斷時,生命就容易卡住,除了很難變得富有,也很難有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身體健康也容易出問題。所以無論是養心或養身,首先關鍵就是在於學習愛和感恩父母。——《心念自癒力》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若是要長久地一起走,有一種領悟會有助雙方的關係發展,那就是:證明自己對,或是對方錯,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對彼此保持一顆好奇的心,也就是說,好奇心,比好勝心來得重要。——《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你走得很快,也很有效率,但是你可以告訴我,你要去哪裡嗎?」這是《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中,陳永儀心理師問其中一位學霸江如芸的問題;近期多位大學生傷害自己的新聞,引發很多討論,江如芸的案例,或許能給學子們一些思考。
《黑水》改編自媽媽嘴事件,無論你對這個事件,有沒有興趣,這都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這本小說還很特別的,在每一章的結束,附上真實案件裡的證詞、法官或律師的評論、媒體報導,或傳媒學者的看法,在虛的小說內容,與實的案件之間,讓我們在表象的案件下,做更多的思辨。
「疾病就像一株植物,醫療手段去除掉的,是長出來的枝葉,但只要疾病的根還在,那麼這些被割掉的枝葉,還是會繼續長,最根本的治療,還是要治療心,如果疾病復發,那不是醫師沒有治療好,而是病人本身的心沒有改變,因為心沒有改變,所以不斷的再創造這個疾病。」——《Heal your body》
在家工作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外,還有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是孩子來亂;徐豫除了對此給了建議外,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儀式感與專業形象的營造、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
父親會串連一個人的事業或財富能量,而母親經常連結的是人際的能量,一旦這兩個生命本源被我們阻絕砍斷時,生命就容易卡住,除了很難變得富有,也很難有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身體健康也容易出問題。所以無論是養心或養身,首先關鍵就是在於學習愛和感恩父母。——《心念自癒力》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若是要長久地一起走,有一種領悟會有助雙方的關係發展,那就是:證明自己對,或是對方錯,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對彼此保持一顆好奇的心,也就是說,好奇心,比好勝心來得重要。——《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你走得很快,也很有效率,但是你可以告訴我,你要去哪裡嗎?」這是《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中,陳永儀心理師問其中一位學霸江如芸的問題;近期多位大學生傷害自己的新聞,引發很多討論,江如芸的案例,或許能給學子們一些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李小龍的適應性、簡單性和韌性智慧,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現實生活。文章將透過解釋李小龍的哲學見解,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適應變化的情況,遠離不必要的複雜性,真實自我,不斷改進,自我發現和掌握,活在當下,從不利情況中反彈等方式來改善個人成長。
Thumbnail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總是忙忙碌碌,但我覺得人生適時地放慢腳步也很重要,就如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我近期閱讀的一本書:「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
Thumbnail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希望生活能夠過得輕鬆一點,用最少的時間可以養活自己,就來看看這本聰明懶人學可以教我們怎麼好好工作吧。 書摘 達文西說:「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這因為人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負擔。正因為懶
Thumbnail
這篇想要分享《把自己活成動詞》一書,書中提到能量管理、時間規劃、化被動為主動的方法。包含六芒星模型、為時間命名、以行動改變心態等。推薦給能量低迷、想擁有更飽滿能量的人、時常感到遇見困境的人閱讀。
前言 小時候許的願望,總有一個會是能夠一直快快樂樂。等到獨立生活後,才漸漸地發現,比起一直快快樂樂,我其實更希望能時時感到平靜。 而這本書正是由內而外的帶領你找到自己的平靜! 裡面有很多實際可以運用的方法、可以練習的技巧。令我覺得驚訝的是書中其實涵蓋了很廣的生活的面向,像是生活、職場、人生意義,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聰明懶人學》的觀點,強調了輕鬆工作的重要性,並探討瞭如何聰明地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李小龍的適應性、簡單性和韌性智慧,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現實生活。文章將透過解釋李小龍的哲學見解,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適應變化的情況,遠離不必要的複雜性,真實自我,不斷改進,自我發現和掌握,活在當下,從不利情況中反彈等方式來改善個人成長。
Thumbnail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總是忙忙碌碌,但我覺得人生適時地放慢腳步也很重要,就如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我近期閱讀的一本書:「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
Thumbnail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希望生活能夠過得輕鬆一點,用最少的時間可以養活自己,就來看看這本聰明懶人學可以教我們怎麼好好工作吧。 書摘 達文西說:「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從人類的科技及文明史來看,所有創新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們更加的偷懶,這因為人有惰性,才會引發思考去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降低負擔。正因為懶
Thumbnail
這篇想要分享《把自己活成動詞》一書,書中提到能量管理、時間規劃、化被動為主動的方法。包含六芒星模型、為時間命名、以行動改變心態等。推薦給能量低迷、想擁有更飽滿能量的人、時常感到遇見困境的人閱讀。
前言 小時候許的願望,總有一個會是能夠一直快快樂樂。等到獨立生活後,才漸漸地發現,比起一直快快樂樂,我其實更希望能時時感到平靜。 而這本書正是由內而外的帶領你找到自己的平靜! 裡面有很多實際可以運用的方法、可以練習的技巧。令我覺得驚訝的是書中其實涵蓋了很廣的生活的面向,像是生活、職場、人生意義,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聰明懶人學》的觀點,強調了輕鬆工作的重要性,並探討瞭如何聰明地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