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3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裸辭嗎?風險、機遇與承受能力的權衡

  為了能夠更全然地將重心置於生涯決定的積極層面,我先花了一段時間面質離職的心理歷程,以確保自己的決定更多地是為了朝向所欲的生活前進,而非順服下意識地好逸惡勞。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做完了整理,停止內耗然後承擔屬於我的責任,形成初步的決定:離職,接下來繼續整理幾項細節權衡,也是本文的重心。


裸辭嗎?

  先講結果:我選擇裸辭了。但這不是一種標準或建議,而是盤點我的資源以及逐步嘗試後,針對自己的狀況所生成的決定。

  最一開始會希望能夠騎驢找馬,這有幾項好處:

  • 持續收入
  • 若上個工作所在的組織不錯,或有不錯的title,都是一種增加的價值與競爭力。
  • 比較有底氣等待更好、更適合的職缺,不用先求有再求好。
  • 希望即使是離職,也能做到一個段落再離開。

騎驢找馬v.s裸辭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現實是:面試時間有時候就是會衝到原工作的會議或活動而不一定能請假,這樣投了履歷又不去、或錯過面試機會其實人家也是會記得。

同產業、不同單位的主管時常是相互認識的。

  還是得留一點名聲給人探聽,但當尋職時間拖得愈長,投遞與爽約的單位愈多,隱形的成本也就愈重。持續損失職場上的信任關係,是雙面的:對於未來的可能的機會持續減少;對於當前的工作,將離開但是還沒離開的同事也很尷尬,做什麼任務好像都不合適,辦公室也愈來愈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希望能盡力圓滿,但最後實在兩邊都不討好,常見的還是世間安得雙全法,期待兩全,但總是得辜負。

  6月,在因為工作衝突又損失了一次面試機會後,我開始意識到損失逐漸擴大到難以掌控。我選擇當機立斷:裸辭




風險、機遇與及個人承受能力的權衡分析

重新全心投入尋職市場迎真的很花錢。不管是花錢進修、花錢去面試、花錢出去玩、花錢體驗生活,還是然後什麼事情都不做,基本上就是一直花錢,如果想利用好這些空出來的時間,同時進行,那就得一次花更多的錢。

為了全心投入更好的發展,充分利用起花費的錢與時間,並且能銜接到下一份工作,打算為資源來做綜合的分析。我嘗試重新建立新的目標,並依此盤點時間、人、錢,接著核對大環境,以此進行綜合評估,產出職涯決定。

權衡風險與機遇





個人層面


目標

  對於個人資本的盤點圍繞著設定的下一階段職涯目標,以我自己來說:前一年因為希望自己增加在組織工作、系統合作的機會,選擇投遞了大專院校的資源教室輔導員;而今年則更希望以諮商輔導為重心,那也可能會換縣市工作,則需要準備租屋以及交通工具等費用。

  整理個人履歷,包含進修(檢附證明)、前份工作的工作績效、能力展現是否足夠豐厚等。另外,個人的身心狀態的準備程度我也列在這裡,準備好面對下一份工作了嗎?這一次,我們能比上一份工作更逼近自己想要的模樣嗎?

時間

  有多少時間可以運用?能不能銜接到下一次的求職季?

金錢

  金錢的部分得分成尋職期以及工作後,尋職期的金錢盤點包含:如果有意外,能否有足夠的底氣支撐到下一次職缺釋出的月份?扣除基本開銷以及應徵工作的花費,是否有足夠的金流維持擴張生活體驗或進修?

  工作後的金錢盤點則回應到,下一份工作的收入能夠支撐、回應到你的生職涯計畫嗎?這些都是需要沉澱下來仔細整理。


  對於人力、時間、金錢的盤點,都圍繞著職涯目標的設定;目標的選擇則回到對自己的探問:接下來的幾年你想在哪、與誰、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




環境

  求學時期,興趣在生職涯選擇的比例似乎逐漸加重,讓我們時常忽略環境現況;進入社會以後,興趣則時常是我們第一個先放下的,相對應的,我們拾起更多責任。

  環境情況我則列三點:職缺釋出的時機、產業發展趨勢、與新人相比的競爭力,總共三點。

職缺釋出的時機

  年初/年末,尤其一二月釋出的職缺,對於受薪族群來說正是:OK,我領完年終獎金,可以離職了。這好像在說:我想換工作,但目前我也是能夠撐得住,撐到領完年終吧!在此脈絡下,年中釋出的職位可能相對挑戰,試想,上一位烈士甘願甘願放棄年終獎金,尋求工作轉換,那工作的挑戰程度可想而知。

但會說為了避險就選擇不要挑年中時候的缺嗎?也不盡然。機會與挑戰一體兩面,就算真的很辛苦,仍然能快速選擇離開,或是支撐到年底的下一波求職季。


產業發展趨勢

以我所在的產業教育與心理健康產業來說,前陣子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特殊教育的領域,藉著這次機會決定轉到大專校院作專任心理師。

 隨著這一年的修法,大專院校配置心理師的比例從1:1200變成1:900,這代表:大專校院這兩年會釋出大量的新職缺(工作機會增加);大專校院的薪水計算方式時常是跟著公務人員的俸額做調整,這兩年也跟著調薪,雖然不多但也不無小補(更好的薪水);而工作轉換可能可以有更短的通勤時間與更少的加班(文化);而隨著大環境少子化的影響,我得考慮學校本身近年不要倒閉;以及額外的特別工作內容、發展的空間和機遇(附近學校的交流、演講或工作坊、帶實習生等),而市場上不論是同時具備特殊教育之能的心理師,又或是身心靈的工作者,還是隨著少子化的影響更願意投資在小孩發展的菁英教育,長遠看都有良好的前景。

每個產業不一樣,但總的來說:檢視法規變化、薪水發展、文化、產業本身的薪資上限與前景,來決定接下來找工作要繼續往同個行業還是跨去相近的領域。


與其它人相比的競爭力

  每年都會有新人加入求職市場,自己現階段尋找的工作跟新人重疊的程度高的話,自己與新人相比有哪些部份是更有競爭力的,心中就需要有個底。

  隨著工作資歷與能力的提升以及職涯的發展,競爭的職位以及與自己競爭的對象也會改變。若能夠清楚自身職業的職涯發展趨勢,就能大概推測什麼時候至少要有哪些能力,以及能夠證明自己有此能力的能力展現途徑。

  總而言之,你要清楚自己相較其它有競爭力的點,是能力、特質、資歷、應徵時間還是什麼東西。

  以我找的下一份目標為例,我想找的工作是大專校院的諮商輔導組-諮商心理師的職位,那我與剛畢業取得證照的心理師們重疊性是很高的,許多新人也願意投入這個職場來做為第一份工作。跟新鮮人比,近年投入職場的新鮮人們經歷了疫情時代的遠距上課,資訊能力時常有額外的加成,有的也滿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對於各式的AI工具甚至程式語言有額外的加成,與之相比,我的其中一項有競爭力的部份是對工作的承諾,沒有意外的話會深耕一段時間,這相較於其它將此做為跳板的競爭者來說就會是一種競爭力,畢竟重新招募並適應新人的成本總是不小。

  我們又會有哪些項目是保有競爭力的呢?我要心底清楚、能在履歷上具體呈現能力的品質,並且在面試時候說得清楚。

這些評估都是為的是形成下階段的生職涯目標



結論

  經過這一段的準備,我發現此時離職正好:我已經準備好,而時機也恰好合適,我要再找到下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很有機會的。一切都已準備妥當,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經過這一段心路的思量,我也更明白這些整理從來不是要分析出什麼數字報表,這些整理是為了更確實地認清自己,以堅定地擁抱生涯決定裡的風險,迎向機遇和下一個自己的理想模樣。

目標x人x環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