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這顯然是在胡說八道

〈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這顯然是在胡說八道〉2024-10-26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說法,發文者開宗明義地指出「一個教授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專家,是最糟的老師」。然而,他接下來說的話非但沒辦法佐證他的想法,他所引用的兩份研究,其中一份甚至直接與他說的結論相衝突。

 

 

  因為他貼出來的第一篇論文連結我點進去是Page Not Found,所以我只能姑且根據這個發文者的說法去轉述。他說根據這份2010 年對於美國西北大學15,662位學生的成績做出的統計,研究者發現由有高學術成就的終身職教授教授「大一新生課程」的學生在,後續的課業成績會比沒有終身職的講師教出來的成績來得更差。

 

  這位發文者認為,會有這個結果是因為「大師已經走得太遠了」,他早就忘記了自己怎麼學會、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教別人。在我看來,這個結論顯然是胡說八道。

 

  對於自己熟練的技能,我們確實有可能忘記自己當初怎麼學會的,但這並不跟自己的研究深度成反比。譬如說,你可以找任何一個隨機的成人,要他教小朋友國小數學,雖然那些題目他都算得出來,但他非常有可能不知道要怎麼教。

 

  我們知道,這並不是因為那個隨機的成人「走太遠了」,而更可能的是,他很久沒有練習那些最基本的東西,以及尤其重要的:他從來沒有好好學習過怎麼教別人。

 

 

  在該發文者引用的另外一份研究中,他提到該論文的結論是「研究能力與教學品質之間關聯極小,幾乎是獨立的兩件事」。很搞笑的,這個結論直接反駁了發文者一開始的宣稱「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

 

  而他引用這個結論之後說的是:「沒有人警告高中生,……要真的搞懂學科你只能自求多福」。可是,念大學、學習知識、做研究,本來就應該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不是嗎?難道期望上了大學還要人手把手帶你唸講義、檢討小考考題?

 

 

  在引起網友的一些相反意見之後,這個發文者做了一些補充,其中一部分我認為是比較值得思考的,而且或許這個補充才是他這段說法本來應該要包含的重點:

 

  他認為對於研究型的大學而言,「新生從大一開始就被期望當一個主動的研究者」,而要成功培養出這個能力,其實很仰賴用心投入教學的教授所做的引導。

 

 

  平心而論,大學教授更加被要求要做研究、寫論文,而更少被要求精進自己的教學能力是一個事實。所以比起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授,專注於研究,教學水平一般的教授確實更受到制度的青睞。在這樣的條件下,擅長教學與引導學生的教授的確比較稀有。

 

  在這個發文者所說的自身經歷中,他提到自己在上社會系的課程時常發生的事情,部分課程,教授的課很少人出席,但是助教課卻很多人去。因為助教講的話他們才聽得懂,也比較敢問助教蠢問題。

 

  實話實說,在我自己大一時,也確實有過聽不懂教授講話,上完助教課才稍微能抓到一點點重點的情況(雖然我和發文者不是同一間學校的畢業生,但好巧不巧,那門課也是社會系開的)。

 

  我也同意,世界上當然有許多學術能力很厲害,但並不擅長教學的學者。但很明顯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去說這些人不擅長教學,是「因為」他們很擅長研究。反過來說,那些最會教學的老師,往往對那個該專業領域融會貫通。他們並沒有「走不遠」,只是他們比起其他人更用心在一邊畫地圖,讓其他人更知道如何得其門而入。

 

  畫地圖是一項需要額外訓練的能力,教學也是。去說人會「因為成為大師,就變得不會教學」是非常荒謬的。既不尊重研究者、也不尊重教育者。

 

 

  在我自己的經驗裡面,二三年級,有了一點人文學科的基礎之後,修習那些更加專業與聚焦的課程時,上述那種「聽不懂教授講話」的問題其實自然而然就消除了。那些研究水平很高的老師,通常能夠讓學生得到遠比新老師更多的收穫,尤其當你有按進度研讀課程指定的文本時,他們的補充和延伸,能夠幫你抓到很多你自己讀的時候沒有抓到的連結,讓你更加融會貫通。而之所以他們能夠做到這些,正是因為他們是一直在這些領域中鑽研的學術專家。

 

  之所以會覺得聽不懂教授講話,覺得「專家走太遠」,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你沒唸書而已。





延伸閱讀: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一):無用的學問〉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二):困難的詞彙〉

〈給新時代年輕人的演講〉

〈思考的農業轉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