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國中歷史科教師吳宜蓉撰寫,以通俗的年輕人口吻,引導讀者一窺臺灣史背後的人性與現實。從原住民神話開始,本書帶讀者了解神話背後反映的世界觀,接著闡述荷西時代的執政手段,延續到鄭成功在歷屆政權眼中的不同形象、清朝開山「撫」番背後的真相,說明當權者握有話語權的重要性。到了日治時代,作者從現實層面讓讀者理解人民在日本與清帝國之間如何選擇,並介紹了當時的教育制度、休閒娛樂與民族意識之抬頭。最後,作者從人性角度,剖析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內政、外交與經濟狀況,探討這段多元歷史對當代社會文化的啟示。
透過現實與人性面的角度,讓學生不再只是死背知識,更能體悟到許多的習以為常其實都其來有自,發於人性最根本的需求。
每個時代的教育工作,都是統治者的統治工具。任何學習的本質都是自主學習,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可以代體你思考問題。
這段文字出自第十篇:阿伊屋耶喔─新式教育在臺灣。本文透過務實的角度,讓讀者看輕教育與學習的本質。不只讓學生理解日本政府何以花費苦心經營教育,更啟發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具有超越學科知識的教育意義。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現實告訴我們,就算你多才多藝,邦交國只建立在多財多億!
在愛情的世界裡,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在外交的世界裡,不夠有力的就是出局者!」
這幾句話大概是我讀過的臺灣外交史教科書中,最直白也最生動的描述了。國小、國中時代的我無法理解,為何我們當初主動退出聯合國,不顧一絲希望存在的可能呢?但當我帶著家教學生重溫這段歷史,才明白當時外交局勢之嚴峻,無論是否主動退出,都大勢已定、無力回天。
歷史始終是希望教人學會更溫柔地對待記憶。
每個政治認同,可能都只是模模糊糊的想像;每個人性選擇,可能都帶著遍體鱗傷的掙扎。別忘記,人只是人。
以古鑑今的意義,或許就在於從歷史發掘出普世的人性。人性之中本來就有黑暗的成分,重要的是如何接納完整的自己,更對他人培養同理心。
本書編排與主題緊扣108課綱社會科綱要,淺顯易懂的通俗口吻,非常適合作為國中生的課外學習材料,歷史科教師也可選擇章節中的內容,做為課程的補充。此外,本書從人性與現實面探討歷史,非常適合對臺灣史有興趣但久未翻開課本的朋友!相信看完之後,我們都能對這片土地的歷史產生新的見解與情感,立足台灣,培養世界觀。
更多閱讀心得,歡迎參考: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閱讀心得:把人生當事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藍海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閱讀心得:生命的意義之一,就是尋找意義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Chapter 1, Bow Down (1)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Chapter 1, Bow Down (2)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Chapter 2, La Somnambule (1)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Chapter 2, La Somnambule (2)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Chapter 3, Nightwatch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Chapter 4, The Squatter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Chapter 5,Watchman, What of the Night 1
【摘要練習】Djuna Barnes, Nightwood: Watchman, What of the Night 2
更多生活與教育省思,歡迎參考:
【生活省思】神話於今世之價值|全國夏季學院「希臘羅馬神話」課程心得
【談談心】親子關係中的課題分離:讓父母走下神壇,找到通往成熟的路
更多國際新聞,歡迎參考:
【國際新聞】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經濟對決:賀錦麗 vs. 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