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常生活的思想:讀馬瑞諾夫的《柏拉圖靈丹》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馬瑞諾夫(Lou Marinoff)的《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當代經典。即便是對馬瑞諾夫的論點有一些批評的科恩(Elliot D. Cohen),也顯然認為《柏拉圖靈丹》一書是最早的一批、有開創性的「給一般人看的(哲學諮商)書」[1]。科恩的理論也非常有意思,但限於本文的主題和讀者閱讀的便利,我們就暫時先把焦點放在這本《柏拉圖靈丹》上。

這本《柏拉圖靈丹》的內容,隱含著我們讀過一些哲學的人在當今社會,一直都會有的一個疑問:「哲學」能夠如何應用?

我認為「哲學」可以是人澄清自己思想的一種方法。現代人們生活的一個大問題就是:人們往往不重視「思想」,認為思想無法換取經濟利益,但卻常常被自己的「思想」所困擾著。像是:「如何證明自己的價值?」「多一點他人,是不是就少了一點自己?(或相反呢?)」「我付出這麼多,究竟是為了什麼?」等等與思想相關的問題族繁不及備載。

對於這樣的「人生」問題,馬瑞諾夫發明了一種他稱之為「寧靜法」(PEACE方法)的方式,希望能幫助人們克服「思想」相關的問題。「寧靜法」的程序是以“PEACE”的五個字母,依序代表五個步驟:

P:問題(problem)
E:情緒(emotion)
A:分析(analysis)
C:沉思(contemplation)
E:平衡(equilibrium)

[2]在《柏拉圖靈丹》的原書中,對“PEACE”這五個步驟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我在這裡只強調「寧靜法」和一般的心理諮商最不相同的兩個特點:也就是寧靜法最後的「沉思」、「平衡」兩個步驟。在我看來,馬瑞諾夫說的「沉思」,是指出了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世界觀」的重要性。其實,人的任何行動、任何想法,都是從他已經養成、信任的「世界觀」、「人生觀」作為更大背景,為出發點來建立的。「沉思」這個步驟把過去哲學家的世界觀帶來,和被諮商者原本的世界觀「相遇」,為他們打開了一個新的審視生活的角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個別問題,往往須要連接回他們作為更大背景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理解、處理。

「平衡」這個步驟則是指出了「實行」、「行動」的重要性。如果人在「沉思」這個步驟,聽到了他能夠接受、信服的道理,他還必須把道理「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和自己原本的生活取得「平衡」。這樣,這些道理、觀點才會真正的對自己「有益」。

走筆至此,還是必須強調本文目前純理論性的解釋,畢竟還是太過乾枯;關於「寧靜法」和哲學理論的實際應用,這本《柏拉圖靈丹》有非常多具代表性的記錄,可以引領我們看到在那些真實、豐富的案例中,人們和哲學諮商師是如何一同工作,來克服許多自己最切身的問題的(如「家庭生活」、「工作」、「中年危機」等等)。

除了哲學諮商之外,本書的最後一章,還點出了應用哲學的另外兩種可能方式:哲學家咖啡館和企業哲學顧問。在這兩者中,馬瑞諾夫比較著重在「哲學家咖啡館」:他設想的運作方式是人們探討人生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但不是像大學哲學系那樣會進行純抽象的思考,而是請人們分享與這些概念相關的真實生活經歷。

再者,企業哲學顧問的工作主要是和企業成員如領導者、員工等,討論他們工作中所實際遭遇到的倫理問題。我認為,其中的要點就是:倫理問題是每個人、每個組織在日常生活中都必定會遇到的,企業也不例外;比起因為逃避或忽視倫理問題,而猶豫不決或做出錯誤決策,更好的做法是坦誠的討論它,做出一個更不容易後悔、更「平衡」的決定。

沈清松先生說:

病人必須與醫師談話。雖然這種情境也是社會化的,但意義的建構並不僅限於此,而應該更擴大到日常的社會生活中。主要的理由在於病人的人格也是在與他人的交談互動中逐漸形成的,尤其是與重要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s)交談,有些時候帶著更多的愛和關懷,有些時候,則是帶著更多的自主性和鬥爭。但無論如何,這個社會生活的層面對意義的建構而言是至為重要的。〔...〕我們必須改變治療的典範,把病人放回到他們原先所隸屬的社會群體當中。

[3]從這個角度來看,「哲學」在人生中的「應用」是很明顯的了,其中之一就是指引人們去進行一種「健康」、「更新」的溝通。藉由馬瑞諾夫的「寧靜法」,人們首先能在一個「諮商」的情境中溝通,得到可能有益於他的原則和世界觀的資訊,讓他的思想和生活重新建立平衡。但哲學實踐不能僅止於此,而是必須回到自己日常生活的世界,向前開展一個富有創造性的生活。

註解:

[1]伊利特.科恩(Elliot D. Cohen)著,丁凡譯:《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透過理性力量療癒自我》(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頁18。

[2]Lou Marinoff著,吳四明譯:《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臺北: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頁52。

[3]華爾納、沈清松著:《建構實在論:中西哲學的中介》(臺北:時英出版社,2018年),頁384-385。

2024/12/08

論日常生活的思想:讀馬瑞諾夫的《柏拉圖靈丹》 © 2024 by 傅元罄 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avatar-img
68會員
142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世界是如此廣大,異於我的其他事物,實在是太多了;如何能把這些「他者」,在我的生命中給予一種恰當的安排呢?沈清松提出「多元他者」的概念,來回應這個問題。
書中的那些色彩鮮明、充滿質感、彷彿能夠讓讀者親臨現場,去享受到美食的照片,刺激著我們的嗅覺、味蕾與飢餓感。恨不得走出家門,就能立刻來到臺北──在這一條布滿美食的街道上。
5/5大稻埕滋味──迪化街食家的早餐物語
巴爾札克營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主人公「邦斯」,他的魅力不只在於單純善良而天真的個性,也不只在於受到欲望(像是食慾或收藏癖好等等)的催迫而不能自主的生活著;而在於兩者之間的衝突與並存。
5/5邦斯舅舅
《大自然就是要你胖!》的標題,也許很容易會讓人誤會說:本書認為人類的肥胖是「自然的」;但正好相反:其實,根據本書的研究,肥胖在今天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自然的」結果,反而是和科技進步、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最後導致了食物的劇烈「人工化」的情形,緊密的連結在一起。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這個世界是如此廣大,異於我的其他事物,實在是太多了;如何能把這些「他者」,在我的生命中給予一種恰當的安排呢?沈清松提出「多元他者」的概念,來回應這個問題。
書中的那些色彩鮮明、充滿質感、彷彿能夠讓讀者親臨現場,去享受到美食的照片,刺激著我們的嗅覺、味蕾與飢餓感。恨不得走出家門,就能立刻來到臺北──在這一條布滿美食的街道上。
5/5大稻埕滋味──迪化街食家的早餐物語
巴爾札克營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主人公「邦斯」,他的魅力不只在於單純善良而天真的個性,也不只在於受到欲望(像是食慾或收藏癖好等等)的催迫而不能自主的生活著;而在於兩者之間的衝突與並存。
5/5邦斯舅舅
《大自然就是要你胖!》的標題,也許很容易會讓人誤會說:本書認為人類的肥胖是「自然的」;但正好相反:其實,根據本書的研究,肥胖在今天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自然的」結果,反而是和科技進步、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最後導致了食物的劇烈「人工化」的情形,緊密的連結在一起。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閱讀生活大師的著作,學會理解它們所言的真正涵義,在「你想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上形成自己的信念。(佛諾姆) 存在的藝術是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諾姆在繼愛的藝術和聆聽的藝術後所撰寫的第三部曲。佛諾姆在探討精神分析之後,在存在的藝術一書中繪製了一套引導人邁向存在的步驟。他認為社會分析和個人分析是密不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閱讀《上流法則》這本書後的心得與情感經歷,並且分享了對於人生意義與喜好追尋的思考。文章通過細膩的敘述與引用該書的部分內容,向讀者展示了對感情和人生的理解,以及獨特的思維。作者勉勵讀者放下繃緊的心情,簡單地過好每一天,尋找喜悅的來源。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上次去金石堂,在店員提醒快打烊之前,我迅速掃過書架展示的書,書名吸引了我,大致翻閱一下,許多主題都吸引到我了就購買了。 今天Pt下班後覺得好像很久沒補補腦,還是看一點書,讓心情平靜一下,也可在幫助自己睡意,比起看藍光的螢幕來說,還是讀書好一些。
Thumbnail
相當有深度的一本書 可能需要原先就對身心靈有點研究、靈性生活議題有基礎認識 比較能讀懂其內容 涵蓋範圍深入淺出從個人自我成長 到人際互動 最終與世界連結 主要從三大面向切入 分別是意圖、恐懼與愛、創造理想關係(靈性交流) 讀完此書能對自我存在及宇宙運行有全方位的整合 知曉核心真理的層次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
想讀這本書是偶然間借閱過[超越人性的弱點],稍微了解一點卡內基,覺得關於情緒與轉換心態上能從中獲得成長,於是再借閱同類型的書籍來閱讀。 書中除了調節情緒與轉換心態,還提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以及如何設立並完成目標。 關於轉換心態,書裡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一位妻子陪丈夫駐紮在沙漠的軍事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瑪莉安・包爾Marianne Power,用一年時間讀12本暢銷勵志書,並將書中內容實踐,將這一年經歷和想法紀錄在這本書中
Thumbnail
精神醫學家佛蘭克說:「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____選自《彩虹花》 《彩虹花》這本繪本的作者麥克.格雷涅茨出生於波蘭,本書非常好閱讀,短短的約30幾頁,2至6歲小孩適合親子共讀,也適合大人閱讀。 尋找價值 書中的彩虹花,擁有不同顏色的花瓣,就像
Thumbnail
#每一天的覺醒 #馬克·尼波 #木馬文化 這本書是去年看到克萊兒的女子言己執行體驗時,深深的被觸動。 透過每天的小短文,加上後面的小練習,給了早晨充飽電的概念。 這本書照著每一天的日子, 讓我們可以對生活更多覺醒, 不推開、不逃離, 緩緩的安住當下。 1/5 的主題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閱讀生活大師的著作,學會理解它們所言的真正涵義,在「你想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上形成自己的信念。(佛諾姆) 存在的藝術是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諾姆在繼愛的藝術和聆聽的藝術後所撰寫的第三部曲。佛諾姆在探討精神分析之後,在存在的藝術一書中繪製了一套引導人邁向存在的步驟。他認為社會分析和個人分析是密不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閱讀《上流法則》這本書後的心得與情感經歷,並且分享了對於人生意義與喜好追尋的思考。文章通過細膩的敘述與引用該書的部分內容,向讀者展示了對感情和人生的理解,以及獨特的思維。作者勉勵讀者放下繃緊的心情,簡單地過好每一天,尋找喜悅的來源。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上次去金石堂,在店員提醒快打烊之前,我迅速掃過書架展示的書,書名吸引了我,大致翻閱一下,許多主題都吸引到我了就購買了。 今天Pt下班後覺得好像很久沒補補腦,還是看一點書,讓心情平靜一下,也可在幫助自己睡意,比起看藍光的螢幕來說,還是讀書好一些。
Thumbnail
相當有深度的一本書 可能需要原先就對身心靈有點研究、靈性生活議題有基礎認識 比較能讀懂其內容 涵蓋範圍深入淺出從個人自我成長 到人際互動 最終與世界連結 主要從三大面向切入 分別是意圖、恐懼與愛、創造理想關係(靈性交流) 讀完此書能對自我存在及宇宙運行有全方位的整合 知曉核心真理的層次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
想讀這本書是偶然間借閱過[超越人性的弱點],稍微了解一點卡內基,覺得關於情緒與轉換心態上能從中獲得成長,於是再借閱同類型的書籍來閱讀。 書中除了調節情緒與轉換心態,還提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關係,以及如何設立並完成目標。 關於轉換心態,書裡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一位妻子陪丈夫駐紮在沙漠的軍事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瑪莉安・包爾Marianne Power,用一年時間讀12本暢銷勵志書,並將書中內容實踐,將這一年經歷和想法紀錄在這本書中
Thumbnail
精神醫學家佛蘭克說:「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____選自《彩虹花》 《彩虹花》這本繪本的作者麥克.格雷涅茨出生於波蘭,本書非常好閱讀,短短的約30幾頁,2至6歲小孩適合親子共讀,也適合大人閱讀。 尋找價值 書中的彩虹花,擁有不同顏色的花瓣,就像
Thumbnail
#每一天的覺醒 #馬克·尼波 #木馬文化 這本書是去年看到克萊兒的女子言己執行體驗時,深深的被觸動。 透過每天的小短文,加上後面的小練習,給了早晨充飽電的概念。 這本書照著每一天的日子, 讓我們可以對生活更多覺醒, 不推開、不逃離, 緩緩的安住當下。 1/5 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