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年輕人的理性選擇

「躺平」是年輕人的理性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躺平」是年輕人的理性選擇(圖:Pexels)

「躺平」是年輕人的理性選擇(圖:Pexels)

仍有許多人批評年輕人不願打拼,但我認為所謂「躺平」,其實是年輕人對現況的理性反應。

求職市場資訊不對稱

台灣求職市場嚴重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導致求職者需要浪費大量時間「試水溫」。更糟的是,面試時才發現工作內容與描述大相徑庭,或是實際薪資遠低於市場行情。

求職網站的徵才廣告常有以下問題:職缺敘述模糊不清,例如任務無限延伸的「其他交辦事項」、要求「擅長 ABC、熟悉 DEF、具備 XYZ」,卻給不起相應薪資、薪資區間含糊其詞,「面議」經常不到法定門檻。職稱的混亂使求職更加困難——負責工程開發的「專員」、主導專案規劃的「助理」。

傳統的「論資排輩」文化嚴重影響人才發展,使得能力讓位於年資。「責任制」淪為變相剝削,加班成為常態卻不一定有加班費。培訓制度形同虛設,新人只能靠「自己摸索」或「看前輩臉色」學習。

年輕世代職涯策略

在這樣的環境,年輕世代發展出兩種職涯策略:頻繁跳槽以尋求更好機會「既然都是爛工作,不如選擇輕鬆一點的」。這些被標籤為「躺平」的行為,本質上是對環境的「理性」回應。

資訊時代,求職者視野更廣闊,了解健康職場的要件:薪資透明、符合法規、培訓計畫、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滿足這些條件,不是真的那麼難。台灣也不乏重視員工感受、資訊對稱的新創公司,例如極力推廣薪資透明的鈦坦科技,以及「面試趣」、「比薪水」、「職場透明化」等,致力解決以上痛點的新興平台。

年輕世代對職涯有新的想法,而台灣的職場也得跟著進化:建立透明的徵才機制,提供明確職缺資訊、薪資範圍,並設計清晰的晉升路徑,讓員工看見職涯發展的可能性。所謂「躺平」,實為職場環境失衡的理性抉擇。正視這些根本問題,才能建立健康、永續的職場生態。


我是 Marty,一位職場觀察人

如果你對我的內容感興趣,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

avatar-img
Marty 的職場觀察
18會員
28內容數
Marty Lin,現任南部某科技公司人資部門主管,專注於員工管理與組織文化、人才招募與培訓。熱衷分享職場經驗,固定在個人部落格寫作、參與人資社群討論。希望透過實際案例分享,幫助更多職場工作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rty 的職場觀察 的其他內容
《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Radical Candor: Be a Kick-Ass Boss Without Losing Your Humanity)是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寫這篇書評時才發現出了中文版!本心得以原文書為主,與中文翻譯可能不同。
5/5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
去年在 Netflix 追完《正念殺機》,總算找到空間寫心得。這部完美結合正念與犯罪的德國影集,給人意想不到的趣味。黑幫律師運用 12 週正念課程所學來謀殺老大,這設定聽起來荒謬,卻很像正能量版本的《絕命毒師》?Say my name!
5/5正念殺機
本文探討暢銷書籍《被討厭的勇氣》在職場應用上的限制,作者以自身人資經驗,反思書中「課題分離」等概念的侷限、對阿德勒理論的誤解,並提出更務實的職場溝通與管理策略,強調同理心、理解、尊重的重要性。
3/5被討厭的勇氣
在前公司任職時,有位我印象很深的新人 Javis(很眼熟嗎?他說名字源自於《鋼鐵人》)。看到 Javis 戰戰兢兢的樣子,很難不回想起自己當年留英回台後的窘境。說真的,即便現在我已經是主管,回想起那些「社會化」的過程,還是會捏把冷汗。
0/5你,有職場故事嗎?
職場上最棘手的不是業務本身,而是溝通問題。記得去年參加人資論壇,有位資深主管分享了他們部門的案例:專案組長和設計師因為一個重要專案的時程起了嚴重衝突。
0/5你,有職場故事嗎?
台灣有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當我們面試求職者時,工作經歷若是每份都只有一年左右,會讓我們遲疑;若每份工作都待太久,反而會擔心應變力和學習彈性。那麼,一份工作到底要做多久,才算是為履歷加分?
0/5你,有職場故事嗎?
《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Radical Candor: Be a Kick-Ass Boss Without Losing Your Humanity)是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寫這篇書評時才發現出了中文版!本心得以原文書為主,與中文翻譯可能不同。
5/5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
去年在 Netflix 追完《正念殺機》,總算找到空間寫心得。這部完美結合正念與犯罪的德國影集,給人意想不到的趣味。黑幫律師運用 12 週正念課程所學來謀殺老大,這設定聽起來荒謬,卻很像正能量版本的《絕命毒師》?Say my name!
5/5正念殺機
本文探討暢銷書籍《被討厭的勇氣》在職場應用上的限制,作者以自身人資經驗,反思書中「課題分離」等概念的侷限、對阿德勒理論的誤解,並提出更務實的職場溝通與管理策略,強調同理心、理解、尊重的重要性。
3/5被討厭的勇氣
在前公司任職時,有位我印象很深的新人 Javis(很眼熟嗎?他說名字源自於《鋼鐵人》)。看到 Javis 戰戰兢兢的樣子,很難不回想起自己當年留英回台後的窘境。說真的,即便現在我已經是主管,回想起那些「社會化」的過程,還是會捏把冷汗。
0/5你,有職場故事嗎?
職場上最棘手的不是業務本身,而是溝通問題。記得去年參加人資論壇,有位資深主管分享了他們部門的案例:專案組長和設計師因為一個重要專案的時程起了嚴重衝突。
0/5你,有職場故事嗎?
台灣有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當我們面試求職者時,工作經歷若是每份都只有一年左右,會讓我們遲疑;若每份工作都待太久,反而會擔心應變力和學習彈性。那麼,一份工作到底要做多久,才算是為履歷加分?
0/5你,有職場故事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幾天看到有落淚挑戰所以就來分享一下從小到大落淚的原因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各位愛美的女孩們!隨著天氣漸暖,是不是也開始想換上輕盈飄逸的裙裝了呢?說到裙裝界的百搭常青樹,「長裙」絕對榜上有名!它不僅能完美修飾身形、隱藏在意的小缺點,更能輕鬆駕馭各種風格,無論是溫柔仙氣、休閒率性、知性優雅,還是個性潮流,一條對的長裙就能讓你輕鬆變身!
這幾天看到有落淚挑戰所以就來分享一下從小到大落淚的原因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各位愛美的女孩們!隨著天氣漸暖,是不是也開始想換上輕盈飄逸的裙裝了呢?說到裙裝界的百搭常青樹,「長裙」絕對榜上有名!它不僅能完美修飾身形、隱藏在意的小缺點,更能輕鬆駕馭各種風格,無論是溫柔仙氣、休閒率性、知性優雅,還是個性潮流,一條對的長裙就能讓你輕鬆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