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追求快樂,反而越不快樂
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現代社會鼓勵我們自我實現、活出自我,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你值得擁有,你應該享受,你可以變得更快樂。」
然而,當我們將追求快樂視為一連串的愉悅經驗,常會引來轉瞬即逝與空虛的感受。因為我們總是覺得不滿足,總是覺得比起別人,我還「不夠快樂」。所以弔詭的是,我們發現越追求快樂的人,反而越不快樂。正因我們不可能永遠處在快樂的狀態裡,因此我們更執著卻脆弱地緊緊抓住身邊的所有,期盼物質、工作、地位、人際可以帶給我們足夠的滿足感。追求快樂的過程,變成了與永無止盡的焦慮。
我們似乎想要透過尋找快樂來遠離痛苦。然而,如果兩者是相輔相成,無法分割呢?會不會我們追求快樂的方式有問題呢?面對人生無法避免的痛苦與悲傷,我們該怎麼去面對?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The Book of Joy)便是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指出「喜悅」不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狀態,而是一個生命更深刻的存在方式。有別於快樂,喜悅不代表沒有痛苦,而是往往伴隨著痛苦才有的深邃體驗。
本書是作者Douglas Abrams與屠圖主教跟達賴喇嘛的訪談集,書中沒有艱澀難懂的宗教大道理,卻滿載著兩位聖者豐富的人性,從中流露著幽默、歡笑與淚水。屠圖主教經歷過南非最惡劣的種族隔離時代,達賴喇嘛則見證自己的西藏同胞受到中國政府的壓迫。讀者一定會好奇,兩位皆從極度艱困的環境下長大,怎麼能不失去對人類的信心,而活出滿有喜悅的生命?
「我以前生氣會大吼大叫」:轉化憤怒與悲傷
小從個人的煩惱,大至國家的問題,人生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會沮喪與憤怒。「我以前生氣會大吼大叫。」達賴喇嘛坦承地說。然而,他說每一個憤怒底下都埋藏著恐懼,我們害怕不被人接受、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愛,害怕自己無法掌控現實。當我們願意辨認憤怒背後的恐懼,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為力,便能夠平息憤怒。「要是能寬待自己,承認自己也會害怕、也會受傷、也會感受到威脅的話,我們反而能夠同理別人的感受,甚至也包括那些惹火我們的人。」屠圖主教補充道。
喜悅最大的敵人,似乎是悲傷。面對工作不順、心愛的人離世、國家社會動盪,這都讓我們難以打起精神,相信有喜悅的存在。悲傷有時也會轉變成絕望,讓我們對人性感到失望,甚至帶來憤世嫉俗的情緒反應。但屠圖主教說:「如果因為凡事順心如意,我們才有今天的交情,那我們不算真正親近彼此。是那些困頓的時光、那些痛苦的時刻,是悲傷和哀愁,將我們緊密交織在一起。」正是因為有悲傷,所以我們共享了同樣的人性,展現了我們的愛與關懷。
因此,喜悅不是來自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快樂,而是在同理心的基礎下與全世界連結。弔詭的是,當我們越願意關懷別人的痛苦,就越會消除自己的痛苦,並感受到更多的喜悅,進而帶給別人更多的喜悅。戰爭與飢荒的苦難固然是事實,但我們同時也看到為數不少的人擔任志工、接納難民;疫情讓許多人陷入生存困境,但我們同時也看到有人為了弱勢者發放物資與與醫療用品。在這些共同的患難中,我們意識到我們都是一體的,當我們將眼光從自身轉向他人,便能體會到喜悅。我們不是孤島,我們彼此相依。
達賴喇嘛與屠圖主教都認為,喜悅是可以操練的。不過該怎麼操練呢?以下就三個我認為很有感的主題來與大家分享。
操練喜悅:接受現實、練習感恩、歡喜付出
第一,接受現實。
人會產生很多痛苦與煎熬,是因為我們不想面對現實,或者是想要控制現實。然而,這樣往往會把自己鎖在焦慮與執著中,而沒辦法成長。因此,試著接受眼前的現實,並不用自己的執著去強求沒辦法改變的事情,便能將困境轉化為正面的價值。我們可以練習盡最大的努力改善現況,但不執著現實的發展會如我們想像的那樣。
我們可能考試失利、失戀、與鄰居吵架,我們沒辦法改變已經發生以及尚未來到的事情,但可以改變我們面對事情的態度。我們可以在「當下」培養對自己與他人的善意與關懷,即使對方可能會差勁地對待我,這我們沒辦法控制,但至少我們已經先獲得心靈的平靜。因為我們接納了現實,並把握一切成長的機會。
第二,練習感恩。
達賴喇嘛每天早上醒來都會想:「活著就是幸福。我擁有寶貴的生命,不該浪費。」練習感恩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可以幫助我們不侷限在自己有限的視角,進而將生命當成是一份禮物,看到原來有這麼多的人支撐著我們,生活裡有許多美善的事物。
作者說:「感恩試肯定所有在人生的織網內支撐著我們,讓我們得以擁有此刻的生活、經歷當下這一刻的種種人事物。感恩是人對生活自然產生的反應,可能也是細細品味生活的唯一方法。」書裡頭有建議我們每天睡前回想三件感恩的事,並記錄下來。這樣的回顧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好運,多半是來自於他人的慷慨,因而擁有欣賞生命的胸襟。
第三,歡喜付出。
本書不斷地提及,一心只為自己謀求快樂的人,往往是痛苦的起因。當我們將目光轉身他人,為別人的福祉著想,才會得到真正的喜悅。現代社會對慷慨付出、慈悲心表示懷疑或不屑,是因為我們認為身旁的同胞都是競爭者,因而必須要極大化自己的利益才能掙得一席之地。然而,從演化學的視角來看,人們其實是由於「互惠利他主義」,才有辦法促進團結生存下去。幫助別人,到頭來也能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別人時,大腦會產生腦內啡,身體也會釋放催產素,讓我們的整個人更健康、更快樂。
多數人害怕關心別人,可能是擔心自己軟弱無力,無法承擔他人的痛苦。但很多時候,這是因為我們鮮少善待自己,敞開心胸接受他人的關心。如果人對自己缺乏仁慈之心,就會常常苛責自己,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如果我們沒辦法愛自己,就沒有辦法愛人「如己」!因此,當我們意識到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感到心情低落,每個人都渴望受到善意的對待,我們就會試著從最小的行動開始做起,來為身旁的人帶來善意;我們也不會任憑自己的受到不好的對待,而能更珍惜他人對自己的付出。
調高生命的音量,同時接受悲與喜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是一本非常好讀、思想深刻又實用的好書。當然,達賴喇嘛與屠圖主教花了畢生的功課來獲得這樣的境界,身為平凡到不行的我們,只能一窺這偌大的智慧,試著從小地方開始慢慢練起。
我們沒有辦法消除人生無可避免的痛苦,沒辦法叫自己大腦停下來不去想負面的情緒。人生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掌控,也無能掌控。但本書讓我們了解到,如果我們不斷操練喜悅,培養「精神的免疫力」,就能在這些苦痛中看見生命的意義,並將之化為美善的力量分享給周遭的人。
回想自己發生過的壞事,並思考它為生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當下的痛苦、愁煩、悲傷令人難耐,但重新再看一次,你可能會驚覺你竟然撐過來了,而且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你也透過這些「壞事」培養更多的憐憫之心,進而幫助更多的人。
「事實上,正是因為有痛有苦,我們才得以感受喜悅、珍惜喜悅。確實,我們愈能正視自己和他人所受的苦,也愈能夠正視喜悅。我們要不是同時接受悲與喜,調高生命的音量,要不就是轉過身不參與人生,對生命的樂音充耳不聞。」
喜悅不是目的地,而是存在於人生崎嶇旅途中的風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