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也沒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早上口乾舌燥的難受感催促我起床,昨晚臭豆腐的沾醬中過多的味精反應在感受與睡眠品質上。
我打開墊子與Yoga with Adriene頻道,跟著做了Breathe(呼吸) 30天瑜珈練習的第一天。
我已經追蹤她好一陣子了,她的動作不會特別困難,也不追求無止盡的體位法變化,很樸實的練習,可以真正感受到她「喜歡」瑜珈。
之前都是看她的影片,今天是第一次跟著她做完一整部。
感覺很好。
近期我感受到自己內在緩慢的轉變,漸漸地擴散到表面,像是滴入水中的藍色水彩顏料,緩緩地隨著水波擴散。
我似乎可以想像自己放棄各種身分認同、各種職業。如果不教瑜珈,不當老師,沒關係。如果不接動物溝通的案子,沒關係。如果不翻譯,沒關係。
然後,擴散到生活的其他面向。如果不住在新北,沒關係。搬到台灣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沒關係。
我想自己可以重新一個不同模式的生活,彷彿成了局外人,看著這個曾經想要抓住什麼、很執著的自己
如果不喜歡,我就不做;如果我做了,我就會享受它
每日的狗狗散步、翻譯、教課,我知道這一刻過了就不再來,而能夠在這裡,一起做些什麼,需要多少的因緣聚合。
甚至,在洗碗、打掃中,我感受到專注的喜悅。
我發現了更多願意捨棄的物品,捐出或放手。
我更珍惜使用的物品,感受使用的過程,然後仔細清理它,放回它的家。
簡化保養流程,趁著化妝水的濕潤,在指頭上搓開凡士林,按壓在整個臉。
從高中就開始戴隱形眼鏡的我,已經將近半年沒有戴了。
不再需要清洗隱形眼鏡,也不需要買藥水,也不會因為眼睛乾而不舒服。
連帶著也不需要人工淚液、睫毛膏、睫毛膏雨衣、睫毛刷具。
相對之前很愛漂亮、愛化妝的我,現在我的轉變連說書人也覺得不可思議。
我發現,帶著目的性的計劃,對我來說完全是此路不通。
只要有壓力,我很容易反彈、抗拒、逃避,或者做不好,像是之前和說書人一起實行的減脂增肌,只是實行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反彈的暴食症狀延續了好幾個月。愈是想要達到什麼目的,過程就愈苦澀。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當我不帶著期望,不給自己貼標籤,才能感到放鬆、穩定與彈性
不帶著期望跟標籤,我才能踏上瑜珈墊,不為任何目的而練習。
或者,也可以不叫做練習,可能只是伸展一下不舒服的手腕,總是特別緊的左側腰部,感受僵硬的肩頸背部 (配上唉唉叫)。
做完之後會比較好嗎?不一定,但沒有也沒關係。
現在,當我感覺到欲望,希望什麼能更好的情緒,我會向宇宙打電報,送出這個意圖。
然後,讓宇宙決定用什麼方式,在什麼時候回覆我。
我相信它有最好的安排。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
--。--。--。--。--。--
Podcast拉子幸福生活: AppleSoundOnSpotifyKKBox
方格子: 喬安納
avatar-img
15.5K會員
935內容數
無法自我介紹的人🌿 Podcast|拉子幸福生活、秘密頻道《安納》 🌿 YouTube |Days of Joanna 喬安納 🌿《換日線》雜誌|拉拉手環遊世界專欄 🌿方格子|喬安納:2023 年起,記錄覺醒旅程「無人記得的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安納的房間 的其他內容
《極簡主義》紀錄片出了續集──《簡單就是潮》(英文標題比較好Less is Now)。 這兩部在Netflix上都有。 今天整理又跨越了K點(跨越了個人的極限的意思),彷彿撥開了一層紗、開了第三隻眼那般靈光乍現。
你與擁有的物品之間的關係好嗎? 身體需要新陳代謝才健康,家也有新陳代謝才有生活品質。 這裡提供新年斷捨離的三個提案。
因為簡單生活練習,家裡東西愈來愈少。 曾有一段時間在思考,如何讓家比較有美感,發現自己缺少這方面的知識。 最近在練習分辨──「頭腦」想要的 v.s.「身體(或直覺)」想要的。
昨天我斷捨離了畢業證書以及所有的瑜珈受訓證書,也把之前留下來的瑜珈上課資料回收。 朋友問:「你覺得丟掉了什麼呢?」 我回答:「外界評價,以及回去當上班族的可能性。」
《新‧斷捨離》是《斷捨離》的10周年全新增訂版,我反覆閱讀這本書大約超過五次,每次還是會有新發現,覺得自己的生命經驗有所共鳴。 這本書某種程度可以說是一本人生哲學書。 例如書中提到「碎形理論」,從一個人的錢包看得出這個人的家與狀態。 於是,身心靈的狀態也能從一個人的生活空間來判斷。
今天完全沒安排任何行程,吃早餐時非常開心。 一邊做家事,一邊聽鄭宜農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的訪談,這集很好聽。 掛心很久的家事一一完成,很開心。
《極簡主義》紀錄片出了續集──《簡單就是潮》(英文標題比較好Less is Now)。 這兩部在Netflix上都有。 今天整理又跨越了K點(跨越了個人的極限的意思),彷彿撥開了一層紗、開了第三隻眼那般靈光乍現。
你與擁有的物品之間的關係好嗎? 身體需要新陳代謝才健康,家也有新陳代謝才有生活品質。 這裡提供新年斷捨離的三個提案。
因為簡單生活練習,家裡東西愈來愈少。 曾有一段時間在思考,如何讓家比較有美感,發現自己缺少這方面的知識。 最近在練習分辨──「頭腦」想要的 v.s.「身體(或直覺)」想要的。
昨天我斷捨離了畢業證書以及所有的瑜珈受訓證書,也把之前留下來的瑜珈上課資料回收。 朋友問:「你覺得丟掉了什麼呢?」 我回答:「外界評價,以及回去當上班族的可能性。」
《新‧斷捨離》是《斷捨離》的10周年全新增訂版,我反覆閱讀這本書大約超過五次,每次還是會有新發現,覺得自己的生命經驗有所共鳴。 這本書某種程度可以說是一本人生哲學書。 例如書中提到「碎形理論」,從一個人的錢包看得出這個人的家與狀態。 於是,身心靈的狀態也能從一個人的生活空間來判斷。
今天完全沒安排任何行程,吃早餐時非常開心。 一邊做家事,一邊聽鄭宜農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的訪談,這集很好聽。 掛心很久的家事一一完成,很開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收到訊息的當下,內心竟然涌現出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有一股能量在牽引著。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原來就是這個啊!" 這種感受就像是靜默許久的湖水,終於被引動,即將開始準備流動。雖然不確定接下來的方向,但內心卻是充滿了雀躍和期待。 一直都是以長期租借場地上課的我,昨天,突然收到瑜伽教室負責人的通知,說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因為一輩子很長,這中間會發生很多很多事情,我們控制得了的、我們控制不了的,但無論怎麼樣的轉變,都願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好好和自己相處,用無條件的愛去滋養自己。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瑜珈不只是身體柔軟度的練習,更多的內心的韌性,那必須集中心念、內觀當下,才能真正安頓自己。
Thumbnail
瑜珈對於自我的療癒力,從某個角度而言,是讓自己看見內心的恐懼,進而放下綑綁及耗竭身心的執念。 在印度學校待了幾週後,我逐漸熟悉了學院裡的每個人,也越來越能享受這種自由、無所為而為的瑜珈練習。打從我剛到學校的前幾天,就對長住於學校中練習的學長、姐們充滿了好奇,他們的停留時間多為一年至二、三年,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收到訊息的當下,內心竟然涌現出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有一股能量在牽引著。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原來就是這個啊!" 這種感受就像是靜默許久的湖水,終於被引動,即將開始準備流動。雖然不確定接下來的方向,但內心卻是充滿了雀躍和期待。 一直都是以長期租借場地上課的我,昨天,突然收到瑜伽教室負責人的通知,說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因為一輩子很長,這中間會發生很多很多事情,我們控制得了的、我們控制不了的,但無論怎麼樣的轉變,都願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好好和自己相處,用無條件的愛去滋養自己。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瑜珈不只是身體柔軟度的練習,更多的內心的韌性,那必須集中心念、內觀當下,才能真正安頓自己。
Thumbnail
瑜珈對於自我的療癒力,從某個角度而言,是讓自己看見內心的恐懼,進而放下綑綁及耗竭身心的執念。 在印度學校待了幾週後,我逐漸熟悉了學院裡的每個人,也越來越能享受這種自由、無所為而為的瑜珈練習。打從我剛到學校的前幾天,就對長住於學校中練習的學長、姐們充滿了好奇,他們的停留時間多為一年至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