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的人是弱者?你是他人願意伸出手拉一把的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比較多舉辦線上活動接觸到在學生的經驗。有一次在線上舉辦職涯分享活動,講者慷慨地分享自己的求學與求職經驗,我和講者也在會後提供自己的LinkedIn連結,給正在找實習或是工作的求職者加入。
然而,出乎意料地,在有近70名參與者的活動之後,我其實只有收到個位數的LinkedIn好友邀請,也就是説,大部分的人,即便有求職意願與動機,卻沒有主動建立求職過程中可能用得上的人脈。
其實,許多在職場上多年的人,甚至是我們素未謀面的人,都不太會吝惜給予他人幫助或是機會,特別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只是要看自己願不願意多付出一點主動與時間,和你以爲沒關係的人建立關係,甚至提出請對方幫忙的請求?
舉例來說,我昨天收到一封LinkedIn InMail,對方是一個正在巴黎唸商學院的研究生,她正在尋找與行銷有關的實習機會,剛好看到我是行銷與公關相關背景,於是發了一封信措辭禮貌且架構清楚的英文信給我,在信中自我介紹與說明來意,並請問我是否可以引介相關的實習機會;加上她過去有十年學習中文的經驗,因此非常有興趣在台灣進行實習。
雖然與她素未謀面,但我的公司剛好就在招募暑期實習生,我也就順手把相關資訊轉發給她,她也成為我的LinkedIn聯絡人。這一來一往或許就是五分鐘的交流,但是我也藉此對她留下了主動和積極的印象,未來若有看到相關的實習職缺,或許就會順手再推薦給她,而她也在完全陌生的台灣求職市場中,有了一個是她感興趣領域且有些工作經驗的人脈。
在職涯歷程中,我也常發現得以承擔更大任務的人,或是在組織階梯上順利移動的人,往往不是組織內最天縱英才的人,而是有辦法集合不同能力與價值觀的人協同合作,而且是他人願意伸出援手的人。這樣的人,因為基於對自己的充分理解與信心,往往不會羞於揭露自己較不擅長的部分,也不會把自己不擅長之處等同於弱點,反而轉化成給予他人提供協助的機會;這樣的人,也較容易看得到別人所擁有的優勢,而可以客製化地提出請他人協助或合作的請求,也因此得以成就更多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經少有可以完全只靠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若要成就更大規模或是影響力的工作,往往也需要借重其他人的長才和經驗。而我們也常低估了他人的善意和協助的意願,而高估了敲開一扇陌生的門需要的勇氣,或是建立一段新關係需要跨過的門檻。
或許,得到他人的善意與協助,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容易,只是,你願意當跨出那第一步的人嗎?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ChatGPT的問世,加上下一次改版近在眼前,除了不斷地嘗試用不同的問句去挑戰AI的極限跟邊界外,或許更多人想問的是,有了超級強大的AI之後,人該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甚至在當初以金錢對價交換技能與時間所建立的職場上立足?
最近因為2012年買的蘋果MacBook Air 因為記憶體不夠跑不太動,只好讓它功成身退,在Apple Store上買了一台新的MacBook Air。網路訂購後兩天內就送達,而在訂購後到快遞送達之間,蘋果也會發送訂單進度提醒,也在收到商品後,收到信件提醒可以預約30分鐘的解說時段。
回顧自己的職涯路徑跟近幾年來協助求職者調整履歷或探索職涯的過程,總會發現在資訊量月來越大的現在,隨著科技發展而提供的新型態或是以前曾未有過的工作機會,就好像是手機或是網站上不時出現的蓋版廣告,每一個都嘗試著爭奪我們的注意力。
小時候喜歡到遊樂園玩,除了感受遊樂園內到處都有新鮮事的氛圍,也有許多遊樂器材像是自由落體或是雲霄飛車,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透過身體與心理預期的交互作用,感受緊張與刺激的情緒起伏,但同時卻也有那種確信是自己可以平安回到原點。
近幾個月來科技業裁員新聞不斷,根據媒體報導,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已有26萬科技業從業人員被裁員,而這26萬名員工背後的家庭更是難以計數。有移民家庭才剛買了新房子或是孩子才剛進入新學校正準備展開新生活,現在卻得擔心是否能繼續留在美國。當裁員風暴來襲,就像是天災一樣,離開或留下或許全都憑運氣。
之前有個新聞是美國知名演員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在拍攝新電影時,因使用道具槍不慎,造成誤殺攝影導演的新聞。根據新聞報導,亞歷鮑德溫不知道道具槍裡有實彈,而負責槍枝管理槍械師,也因管理不當沒有善盡檢查與控管義務而被起訴。其實在職場上,雖然沒有這樣生死交關的場合,類似場景仍不陌生。
隨著ChatGPT的問世,加上下一次改版近在眼前,除了不斷地嘗試用不同的問句去挑戰AI的極限跟邊界外,或許更多人想問的是,有了超級強大的AI之後,人該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甚至在當初以金錢對價交換技能與時間所建立的職場上立足?
最近因為2012年買的蘋果MacBook Air 因為記憶體不夠跑不太動,只好讓它功成身退,在Apple Store上買了一台新的MacBook Air。網路訂購後兩天內就送達,而在訂購後到快遞送達之間,蘋果也會發送訂單進度提醒,也在收到商品後,收到信件提醒可以預約30分鐘的解說時段。
回顧自己的職涯路徑跟近幾年來協助求職者調整履歷或探索職涯的過程,總會發現在資訊量月來越大的現在,隨著科技發展而提供的新型態或是以前曾未有過的工作機會,就好像是手機或是網站上不時出現的蓋版廣告,每一個都嘗試著爭奪我們的注意力。
小時候喜歡到遊樂園玩,除了感受遊樂園內到處都有新鮮事的氛圍,也有許多遊樂器材像是自由落體或是雲霄飛車,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透過身體與心理預期的交互作用,感受緊張與刺激的情緒起伏,但同時卻也有那種確信是自己可以平安回到原點。
近幾個月來科技業裁員新聞不斷,根據媒體報導,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已有26萬科技業從業人員被裁員,而這26萬名員工背後的家庭更是難以計數。有移民家庭才剛買了新房子或是孩子才剛進入新學校正準備展開新生活,現在卻得擔心是否能繼續留在美國。當裁員風暴來襲,就像是天災一樣,離開或留下或許全都憑運氣。
之前有個新聞是美國知名演員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在拍攝新電影時,因使用道具槍不慎,造成誤殺攝影導演的新聞。根據新聞報導,亞歷鮑德溫不知道道具槍裡有實彈,而負責槍枝管理槍械師,也因管理不當沒有善盡檢查與控管義務而被起訴。其實在職場上,雖然沒有這樣生死交關的場合,類似場景仍不陌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無論是提升工作效率、增進人際關係、還是實現職涯目標,我們都希望能夠不斷進步。然而,許多人在追求進步時往往選擇單打獨鬥,認為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但事實上,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支持,反而更能讓我們達成目標、取得成功。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Thumbnail
當面臨被挖角的情況時,關鍵是要檢視自己的動機和目標,問自己是否對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還有成長的空間等問題。面對新的機會前,也應該先評估新的機會是否真的能夠滿足自己的期望和需求。另外,也可以考慮留在原來的公司的利弊,並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任。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並且做出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選擇。
Thumbnail
投行的夥伴們,有沒有發現自己常常感到焦慮?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從職業角度來看,我們所需要的技能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做底稿、寫補充說明回覆,確實需要專業知識,但和掌握核心技術的理工人才相比,這塊業務能力的競爭力不算強,可能新人入行學個大半年也能做得差不多。
那些對於自己有廣泛人脈的人來說,在他們離開職場之後,有多少是還有用的人脈?或是好朋友,我是說真的好朋友那種,那種你可以沒事情約出來聊天打屁看電影、COVID期間居家隔離還能幫忙送食物那種。
研究所畢業後、參加了一場大型的校園徵才活動 那時都是科技產業相關的公司到場徵才,依稀記得自己看了一堆職缺能與自己科系沾上莫名的邊就是人資。 後來被一家正在創辦TA制度的公司錄用,從這家公司開始、接觸到招募這個工作,很明確地感受到自己是喜歡招募、也熱愛這個工作,除了可以與不同的人交流外,若能適切的幫主
關於社交與人脈。 我不喜歡為了特定的目的認識人。保持連絡的多半都是交心的朋友。 商學院講究人脈,曾經在學時聽朋友嘆說經營的人脈在需要謀職時都沒能幫上忙。大概是這一嘆讓我對人脈心生負觀感。一方面是我可能就是那個沒能幫上忙的人,二方面是我要用這態度去擴展人脈嗎?
Thumbnail
我們可以擁有善良,但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學會主動求助,不要因為只是小事就不敢提出需求,而真正需要幫助時又無法喊出來。提出需求,請求協助,只會有可以跟不可以兩種結果。真正需要幫助時,勇敢提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無論是提升工作效率、增進人際關係、還是實現職涯目標,我們都希望能夠不斷進步。然而,許多人在追求進步時往往選擇單打獨鬥,認為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但事實上,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支持,反而更能讓我們達成目標、取得成功。在《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Thumbnail
當面臨被挖角的情況時,關鍵是要檢視自己的動機和目標,問自己是否對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還有成長的空間等問題。面對新的機會前,也應該先評估新的機會是否真的能夠滿足自己的期望和需求。另外,也可以考慮留在原來的公司的利弊,並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任。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並且做出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選擇。
Thumbnail
投行的夥伴們,有沒有發現自己常常感到焦慮?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從職業角度來看,我們所需要的技能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做底稿、寫補充說明回覆,確實需要專業知識,但和掌握核心技術的理工人才相比,這塊業務能力的競爭力不算強,可能新人入行學個大半年也能做得差不多。
那些對於自己有廣泛人脈的人來說,在他們離開職場之後,有多少是還有用的人脈?或是好朋友,我是說真的好朋友那種,那種你可以沒事情約出來聊天打屁看電影、COVID期間居家隔離還能幫忙送食物那種。
研究所畢業後、參加了一場大型的校園徵才活動 那時都是科技產業相關的公司到場徵才,依稀記得自己看了一堆職缺能與自己科系沾上莫名的邊就是人資。 後來被一家正在創辦TA制度的公司錄用,從這家公司開始、接觸到招募這個工作,很明確地感受到自己是喜歡招募、也熱愛這個工作,除了可以與不同的人交流外,若能適切的幫主
關於社交與人脈。 我不喜歡為了特定的目的認識人。保持連絡的多半都是交心的朋友。 商學院講究人脈,曾經在學時聽朋友嘆說經營的人脈在需要謀職時都沒能幫上忙。大概是這一嘆讓我對人脈心生負觀感。一方面是我可能就是那個沒能幫上忙的人,二方面是我要用這態度去擴展人脈嗎?
Thumbnail
我們可以擁有善良,但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學會主動求助,不要因為只是小事就不敢提出需求,而真正需要幫助時又無法喊出來。提出需求,請求協助,只會有可以跟不可以兩種結果。真正需要幫助時,勇敢提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