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所有真實,長出扎根力氣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別班一定有人考得比你好啦!」

 記得那天,國文老師宣布我98分是全班最高,馬上有同學大聲拋出這句話,當場我只覺得羞愧,巴不得躲進地洞裡。

「哪有人自己說自己內向的,好好笑喔!」

轉學後自我介紹是內向者,同學直接這麼說,那時我也覺得內向好像是種恥辱,希望自己藏到沒有人看見的地方。

類似場景在求學階段一再發生,不知怎麼面對的我,開始習慣打壓自己的長處、隱藏自己的脆弱,時常以防備姿態應對這個世界。

真的是到了很多年過後,我才理解,只有全心全意擁抱所有真實,才會長出穩穩扎根的力氣,面對外在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境。

全心全意擁抱所有真實,意味著停下自我懷疑,退後一步距離,看看自己正在經歷些什麼。也意味著,放下「想要別人覺得很厲害」的心態,坦然接受任何一段過程。它更是,知道自己有優點、有缺點,也就因為深深知道,所以對外界的喧鬧不會照單全收。

第一次感覺我碰觸到真實,是自問:「是不是一直都活在他人的肯定中?」從小被稱為品學兼優的我,即使在同儕間有所挫折,卻一直是被大人讚賞的,這樣的矛盾其實也釀成了我的內在衝突,我好像一方面很喜歡大人的稱讚,一方面又很害怕同學的嘲諷。

當我開始問自己,是否依賴外界肯定而活時,心裡其實也是很害怕的。我怕真相就是如此,那我會不會看不起我自己,會不會一直不想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其實就是我撕也撕不掉的印記。

我試著把一番思索,說給最親近的朋友聽。對方回:「可能是喔,因為從小表現一直都很好,一定會期待別人給你肯定,這是很正常的。」

「這是很正常的。」

那一刻我終於體會到,被理解是一件很讓人釋放的事,我的思緒來來回回,找那麼久的答案,需要的並不是什麼神仙妙丹、高明解方,我需要的只是理解,而且是源於自己,深刻的理解。

從不為自己貼標籤開始,我有意識地檢視每個浮上心頭的定義。尤其當我感覺害怕,就認出那份害怕,然後去看見,那些我不自覺想掩蓋的,都是些什麼?哪些成長過程中的經驗,塑造了這些防衛?我能不能溫柔跟自己說:「現在你已經長大了,不要緊,你可以找到方法面對。」?

從意圖開始,我想像擁抱所有真實的感覺,儘管在擁抱前需要面對一些刺痛,但沒有關係,因為真實是自由的。

像一棵大樹那樣,用根牢牢抓緊土壤,把成長的一切都作為養分,滋養著枝條恣意伸展。我承諾,我會陪在自己身旁,欣然看見這棵樹,長出屬於自己的形狀。

✨療癒練習

🌱當自我懷疑湧現,試著想像自己給自己一個全心全意的擁抱。

🌱坦然看著自己的優點缺點,卸下防備與比較之心,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上。

🌱相信真實是自由的,陪著自己探索,屬於你茁壯的方向和形狀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na.陽光樹梢🌿的沙龍
60會員
34內容數
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內在的選擇,是這份選擇,帶我們超越眼前現實,創造更貼近自己渴望的真實。這裡將分享讓如同微光般的生活感動,讓我們在生命中看見各種啟動覺察力、轉化力、創造力的可能,一步一步從小行動開始,感受生命擴展的美好。
2024/08/13
一位老師和我們分享,他花了很多年時間,在處理自己總是感覺「準備得不夠」的課題。   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感覺自己必有缺失、感覺自己還需要加強……我們總能找到無數個理由,說服自己還不夠好,想要等到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時刻,卻發現一晃眼幾年過去,並沒有一個標準,可以明確篤定告訴你「已經準備好」。  
Thumbnail
2024/08/13
一位老師和我們分享,他花了很多年時間,在處理自己總是感覺「準備得不夠」的課題。   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感覺自己必有缺失、感覺自己還需要加強……我們總能找到無數個理由,說服自己還不夠好,想要等到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時刻,卻發現一晃眼幾年過去,並沒有一個標準,可以明確篤定告訴你「已經準備好」。  
Thumbnail
2024/06/19
文章描述作者經歷弟弟罹患罕見疾病的過程,以及弟弟逝世後對生活的體悟與成長。作者以覺知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痛苦與困境,並以此為契機學習珍惜每一刻,希望為世界帶來美好。文章充滿對生死與情感的深刻思考,並強調擁抱覺知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4/06/19
文章描述作者經歷弟弟罹患罕見疾病的過程,以及弟弟逝世後對生活的體悟與成長。作者以覺知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痛苦與困境,並以此為契機學習珍惜每一刻,希望為世界帶來美好。文章充滿對生死與情感的深刻思考,並強調擁抱覺知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4/03/25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2024/03/25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其實是長大後其他人給我的種種回饋使然。 小時候算是個全然的內向人,算是很怕生、也很愛哭,要說有什麼優點就是安靜乖巧、願意念書這點算是得長輩緣,一直到國中這種個性依然存在,偶爾會聽到家中長輩說什麼 男生啊,還是外向活潑一點比較好 那時自我意識還不算太強烈,也不太會去特別排斥這種傳統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其實是長大後其他人給我的種種回饋使然。 小時候算是個全然的內向人,算是很怕生、也很愛哭,要說有什麼優點就是安靜乖巧、願意念書這點算是得長輩緣,一直到國中這種個性依然存在,偶爾會聽到家中長輩說什麼 男生啊,還是外向活潑一點比較好 那時自我意識還不算太強烈,也不太會去特別排斥這種傳統
Thumbnail
「別班一定有人考得比你好啦!」  記得那天,國文老師宣布我98分是全班最高,馬上有同學大聲拋出這句話,當場我只覺得羞愧,巴不得躲進地洞裡。 「哪有人自己說自己內向的,好好笑喔!」 轉學後自我介紹是內向者,同學直接這麼說,那時我也覺得內向好像是種恥辱,希望自己藏到沒有人看見的地方。
Thumbnail
「別班一定有人考得比你好啦!」  記得那天,國文老師宣布我98分是全班最高,馬上有同學大聲拋出這句話,當場我只覺得羞愧,巴不得躲進地洞裡。 「哪有人自己說自己內向的,好好笑喔!」 轉學後自我介紹是內向者,同學直接這麼說,那時我也覺得內向好像是種恥辱,希望自己藏到沒有人看見的地方。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都是在家人、朋友、老師的互動中學習成長,透過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慢慢建構出自己的形象。也因此為了讓別人有好印象,常常執著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博得別人的認同與關愛,只是不免也苦了自己,甚至迷失自我。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都是在家人、朋友、老師的互動中學習成長,透過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慢慢建構出自己的形象。也因此為了讓別人有好印象,常常執著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博得別人的認同與關愛,只是不免也苦了自己,甚至迷失自我。
Thumbnail
這兩日莫不是吸引力法則,我才剛打完一篇用自身經歷來面對轉換心情的文章,接著又看到一篇給自己:破碎的和解信的徵文活動,於是乎...有點手癢的想來寫一下,跟療癒相關的主題,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Thumbnail
這兩日莫不是吸引力法則,我才剛打完一篇用自身經歷來面對轉換心情的文章,接著又看到一篇給自己:破碎的和解信的徵文活動,於是乎...有點手癢的想來寫一下,跟療癒相關的主題,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Thumbnail
當你足夠認識自己時才會開始擺脫自卑的枷鎖!
Thumbnail
當你足夠認識自己時才會開始擺脫自卑的枷鎖!
Thumbnail
whats my personality?  以前,我會這麼跟別人介紹我自己:樂觀、開朗、好相處。 現在,我壓根不會想跟別人介紹我自己,因為我說不出口那些easy-going的形容詞去包裝我自己,因為我不是。 事情回溯到我的國小六年時期,小一小二時,不知道哪裡來的腦力與神助,我是個品學兼優的小小孩,
Thumbnail
whats my personality?  以前,我會這麼跟別人介紹我自己:樂觀、開朗、好相處。 現在,我壓根不會想跟別人介紹我自己,因為我說不出口那些easy-going的形容詞去包裝我自己,因為我不是。 事情回溯到我的國小六年時期,小一小二時,不知道哪裡來的腦力與神助,我是個品學兼優的小小孩,
Thumbnail
小時候人際關係不好,上國中之後才交了第一個朋友,很恐懼「被討厭」、「被排斥」的我,一直試著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試著學習他人說話的方式,藏起自己的尖刺,憤怒難過的時候,也不表現出來。我認為我做得還不錯,也相信持續努力下去,我能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Thumbnail
小時候人際關係不好,上國中之後才交了第一個朋友,很恐懼「被討厭」、「被排斥」的我,一直試著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試著學習他人說話的方式,藏起自己的尖刺,憤怒難過的時候,也不表現出來。我認為我做得還不錯,也相信持續努力下去,我能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