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課好貴?這樣學健身會更快!(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還沒看過第一集的可以先看這邊喔~教練課好貴?這樣學健身會更快!(一)

練習與休息期

練越多越好?希望進度快一點,總會有些人希望增加訓練的時間來提升運動表現,然而我們一天能接受的訓練量是有限的,不論是從生理或心理的角度來看,過度的訓練都不會讓你的運動表現更好,勤能補拙,勤真的能補拙嗎?

我曾聽過一個游泳選手,訓練的非常刻苦,早上也在練習,晚上也在練習,別人休息他在游泳,總有聲音告訴他,你要贏過別人,就要更勤勞的練習,但成績沒進步對一個選手來說是非常焦慮的,於是他找了運動科學的教授幫他安排訓練,教授只開給他每天一個半小時的訓練量,針對他的爆發力反應能力的訓練,選手非常錯愕,以前他一天要練7-8小時,現在教授指教他訓練1.5小時真的夠嗎?但教授的這麼說了,就先這樣訓練吧,經過一個月的訓練,你猜怎麼著?

恭喜這位游泳選手,成績突飛猛進,一路拿下奧運金牌,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喔抱歉,現實不是童話,不是努力就一定能有好的結果,選手的成績不只沒進步,反而還退步了一些,原來教授開的他每天1.5小時的訓練量,這位選手的母親覺得訓練者麼少怎麼可能進步,於是要求他的兒子,每天下課後再加倍訓練,更努力的訓練,就像大多數的華人父母,永遠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結果導致這位選手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成績因此下滑,教授知道後,一樣的課表,但附加了一個條件,要是在做而外的訓練,以後就不用來了,結果才僅一個禮拜,就發現選手的成績明顯的上升。

事實上人體能接受的訓練量是似乎有上限的,實驗結果發現,將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一天訓練一小時,經過60天的訓練,總時常為60個小時,另一組一天訓練4小時,總訓練時長高達80個小時,但訓練天數較少,這兩組別對比起來,訓練總時常較少,訓練天數較多的組別比起來,訓練天數多的這組,有較好的學習表現,其他還有不同的總訓練量與訓練天數組別,但對比起來都有發生同樣的狀況,因此推斷,人一天的訓練量是有上限的,超過後效果不會比較好,但須注意的是,把練習期拉長可能會產生工作疲勞效應,導致工作動機降低。

變異練習

2008年,回到北京奧運現場,時鐘指向早上九點五十六分,離正式比賽還剩下四分鐘。菲爾普斯做足了跳水的準備,比賽開始,做好起跳姿勢,挺到槍聲,一躍而起,選手們出發,然而在入水的瞬間,菲爾普斯立刻察覺到情況不對,泳鏡再有有水氣產生,這對一個職業選手是致命的,在奧運的賽場上,任何一點細微的差距都會導致你失去奪牌的機會,訓練的四年,可能因為這點水氣,讓他痛失金牌,不過他照常浮出水面,奮力地向前游去。

當進行第二次轉身時,視線變得越來越模糊。第三次轉身,泳鏡完全起霧,菲爾普斯什麼也看不到,看不到水道線,看不到終點,讓他無法計算還要多久到終點,對大多數游泳選手來說,在奧運決賽中遇到這樣的"失明"情況,通常會引發驚慌,而菲爾普斯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滑動他的雙手,大約在最後50公尺時,他不斷的估算自己的距離,18下、19下、20下,大概在一下吧,在這一下就能到終點了吧,沒有視線的他只能祈禱計算是正確的,不然就要跟金牌擦肩而過了,21下,全場歡呼,摘下泳鏡,看相記分板,他的名子旁邊寫者世界紀錄,比賽結束,一位記者問他,摸黑游泳是什麼感覺。「感覺彷彿在自己預料中。」菲爾普斯答道,就像在訓練時,教練不斷改變外在環境,讓他能在比賽時面對各種意外。

我們平常都會練習CPR,希望CPR的技術普及,然而實際上發生需要急救的狀況,又有多少人真的敢上去執行CPR?大多數都不敢吧,因為我們練習都是針對安妮練習,在一個安穩的場所進行練習,做AED時慢慢來也沒差,反正多等一下安妮也不會死,但真實面對時就完全不一樣了,在緊急且有性命安全的情況下很多人不敢執行CPR,但我們不可能隨時找到快死的人來練習CPR,因此就必須不斷的變化訓練方式,增加大腦對技能的認知,讓我們能面臨新的狀況,有人就提出基模理論。

基模理論

基模理論是建立在類化動作程式與參數上,並解釋與到新動作時該怎麼辦的理論,簡單舉例來說,花三公斤的力氣,能投出100公尺的球,花六公斤能投出200公尺,平常只練習到投出200公尺內的球,今天突然遇到新狀況,必須投出300公尺怎麼辦?突然出現新的狀況!大腦會根據過往的經驗,去推測出,300公尺應該需要九公斤的力,因此更用力投出這個球,運用上來說,大腦需要不同的狀況來練習同一個技能,有大量的數據庫可以參考,大腦就會做出相對應的反應,以剛剛的CPR來說,平常練習各種不同狀況的CPR,例如在地板CPR,在車上CPR,30分鐘內部間段CPR,高溫狀況下CPR,當大腦有足夠的數據庫,在面臨真實狀況時,就有辦法做出應對。

變異練習增進基模學習

兩個人同時在訓練CPR,A整天在同樣的狀況下訓練,B給他各種不同的情況訓練,發現A在練習時間表現得遠比B好,但今天稍微轉換一下狀況,B最差的狀況也就跟A差不多,而且大多情況下,表現的都比A熟練,而善用上述的方式來健身,相信你一定能進步迅速。



21會員
16內容數
目前就讀師大運動科學系碩士班,主修運動心理學,與其說是心理學不如說是運動腦科學,主要研究運動與大腦間的關係,運動員在比賽場上過度緊張該怎麼辦?如何預防老人失智?運動的小孩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工作總是頭昏腦脹情緒差,這些答案都能在運動心理學找到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教練課在上什麼? 教練課的開價從1000-2000不等,進行完諮詢課後,有人36堂48堂直接刷下去,有人回家考慮與家人討論後就再也沒有然後……這篇就來討論關於課程的價值。
avatar
教練雜談
2023-09-17
【教練課糾紛】騙法官的代價?懲罰性賠償金?在健身房上一對一教練課受傷能不能求償? 訴訟中騙法官會怎麼樣?懲罰性賠償金是什麼?免責條款有沒有用? 一次帶你瞭解。
Thumbnail
avatar
劉書妏律師
2023-06-12
『上了四五年的教練課,還會想偷懶?』有一天上課,阿茗跟學生聊到,學生到要上教練課的時間都還是會有掙扎?!我跟她聊了一下,大概知道,生活太便利,什麼事都不用出門,動動手指就可以叫東西來吃,買菜等等,但是健身卻要出門,因為學生上的是實體一對一教練課,有些人喜好居家運動、線上團課等等,這些都是個人選擇,選擇自己最方便,最能夠持之以恆的
Thumbnail
avatar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
2023-05-03
『上教練課前,需求分析是分析什麼?』一對一教練課是一個雙向的溝通,客戶必須提出需求,教練才能進一步做分析,分析的方式市場上有許多工具,例如:功能性動作篩檢(七大項),再進階一點有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也有些教練喜歡先從靜態站姿和姿勢下評估
Thumbnail
avatar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
2023-03-22
「教練課很貴?加上這件事,讓教練課上的更有價值!」 不少人覺得教練課費用不便宜,一堂課一千多塊錢選擇花在運動上算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有些教練打出價格戰,壓低費用為了吸引到更多的客戶,但是大部分消費者應該都願意多花一點得到更好的服務品質跟上課內容,畢竟便宜沒好貨,就算是品質還不錯,看到這麼低價,心裡還是會顧慮,畢竟C/P高一點的教練課,誰不想要?
Thumbnail
avatar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
2022-05-13
# 41《教練》(下):價值兆元的管理課!帶好團隊的三個秘訣!# 41《教練》(下):價值兆元的管理課!帶好團隊的三個祕訣 ─ 會議、危機、成員中下手,帶你看看 Google 、FB 是怎麼執行他們的管理計畫!想要知道比爾怎麼做好管理的嗎?那就不能錯過這本《教練》!
Thumbnail
avatar
DTBar 喝吧!
2021-02-12
# 41《教練》(上):價值兆元的管理課!你是好主管或好員工嗎?# 41《教練》(上):價值兆元的管理課!你是好主管或好員工嗎?今天要講的是 Bill Campbell 這號傳奇人物。他隱身於矽谷科技公司幕後,為許多公司管理階層打造好的團隊卻不居功。 本書是由曾被他指導過的人蒐集他的指導方式和寫成的一本書。想要知道比爾怎麼做好管理的嗎?那就不能錯過這本《教練》!
Thumbnail
avatar
DTBar 喝吧!
2021-02-05
專業教練課程是什麼?重哪開始學?1.Vina 怎麼接觸到專業教練課程? 2.為什麼選擇ICA(International Coach Academy) 呢? 3. 誰可以系統學習教練課程? 4. 一定要認證ICF國際認證教練? 5. 我還有很多問題,可以先找Vina詢問了解嗎? 6.參考資源
Thumbnail
avatar
Vina Huang
2021-02-05
一對一滑板教練課怎麼選擇?近年來因為健身產業蓬勃發展,一對一教學課程越來越盛行,但一對一的滑板教練課怎麼選擇?有哪些事情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今天將會透過這篇文章一一介紹!   首先在台灣要從事『一對一的滑板教練課必須持有教練證』!這是最基本的事情同時選擇課程之前我會建議你仔細查詢課程的教練時誰?現役選手還是滑板店所開設的,通常
Thumbnail
avatar
漢克說滑板
2020-11-02
共享經濟時代下的健身教練課你我身邊應該不難見到有一種人,確實功夫不錯,對於某種技巧學門相當厲害,可是一旦想跟他多學習一點,對方馬上露出一臉厭惡「你又沒付我錢,我幹嘛教你?」、「你會不會學了就跑了」。此情此景在教練圈裡並不難見,畢竟砸了大把時間金錢才有的成就,從閱讀、理解到訓練實踐,任誰都不想被輕易偷走。 2015年,台北市
Thumbnail
avatar
魏斯//微濕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