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培機構終於發現師培不接地氣了嗎?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由於少子女化的挑戰日益嚴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簡稱「台師大」)打算推動「大學師培教師蹲點計畫」,以增加師培教師「臨床經驗」,讓師培教師「接地氣」(註1)。台師大此舉讓人不禁感嘆,我國的師培教育機構終於察覺過去的師培建構在真空中了嗎?

長期以來,我國師培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師培課程完全跟不上時代脈動,所教授的內容跟不上教育現場所需,以致於第一線的老師職場痛苦指數越來越高。且讓我們粗略盤點目前的師培教育有哪些不接地氣:

一、欠缺職場法規教育

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各行各業都有相關職場法規。因此,許多專業人員(如:醫師、會計師)在養成教育中,都會不斷強調職場法規的重要,讓該領域的專業人員在養成的過程中,就耳濡目染學習職場法規,。

反觀我國師培教育,職場法規的課程真是少得可憐。若台師大發問卷調查目前第一線教師對自己職場法規的瞭解狀況,應該會發現老師在此部份貧乏得嚇人。甚至有不少老師連新教師法已大修,自己所處的教育職場風險指數大幅提升一無所知,也不在意新教師法到底修成什麼樣子。等到自己被投訴、進入調查,甚至要面臨被解聘的危機時,才發現事態嚴重,但往往為時已晚,能降低損害已屬萬幸。

(二)欠缺對教育職場脈動的瞭解

三、四十年前,恐龍家長根本是稀有動物,親師合作再正常不過,所以,教育職場幾乎沒什麼風險,老師能教到退休是理所當然的事。

時至今日,教育界早演變成恐龍家長橫行,老師動輒被家長投訴。遇到此狀況,老師就算能全身而退,在精神上也飽受折磨。再加上我國有個不挺老師、放任恐龍家長霸凌老師的教育部,讓老師的職場風險再度升高。

別的專業(如:醫師)在培訓過程中,就已經不斷灌輸學生處理職場糾紛之道,反觀教育領域,在教導準老師處理教育糾紛方面,根本是零。

這也不足為奇,當台師大在該項會議第19年舉辦時才提出:為使師資培育更接地氣,推動「大學師培教師蹲點中小學計畫」。不就在告訴全體國人,目前師培機構教師不食教育界煙火久矣,已可歸屬不知教育界職場風險係數有多高的族群。因此,若期待師培老師有能力教導學生排除教育糾紛的能力,亦無異緣木求魚。

(三)欠缺教育專業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什麼是教育專業?是學科知識嗎?如果教育專業就是學科知識,那麼只要相關科系畢業的人就算是擁有教育專業的人。

若回歸專業的理論面,能被稱之為「專業」的領域,就是擁有不可預測性的領域。舉例來說,醫生之所以能被稱為「專業人員」,不是因為醫生將醫學教科書讀得多熟,而是他能在看診時靈活運用其醫學知識,給予正確的診斷,將病人治癒。

在教育領域,擁有不可預測性的是學生、學校的文化和環境。老師要面對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學生每天的變化。因此,老師的教育專業是隨著孩子的變化做出正確的學習診斷,幫助孩子有效學習。

舉例來說:甲、乙、丙三個學生成績表現皆欠佳。但若深入瞭解,甲生是因為父母親爭吵不斷,導致他無法靜下心學習;乙生是因為沉迷網路遊戲,導致無心學習;丙生是因為自信心不足,總認為自己「笨」,因此學不好。因此,老師需要擁有「針對學生的個別狀況,給予不同的輔導,幫助孩子專心學習」的能力。

另外,由於孩子的學習與其生活環境有關,所以,在都市、鄉村、山邊、海邊的學校任教,教學所運用的語言和教材也需要隨環境調整,從孩子的生活建構教學,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才能學得好。

面對孩子及教育環境的變化多端,若老師無法靈活運用心理學、行為科學、教育理論、教材教法等專業知識,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學習診斷,根本難以面對挑戰越來越高的教育職場。

問題是,目前師培教育才發現師培教師需要「接地氣」,請問,準老師能透過師培教育學到上述的教育專業嗎?

身為一個從台師大畢業,任教於國中並已退休的老師,我必須很坦誠地說,台師大的師培課程真的要大修,師培老師必須非常非常努力,才能擁有能「接地氣」的教育專業,並讓師培課程成為真正有用的課程。否則,師培機構被看不起、被淘汰是遲早的事。

註1:到高中上課不稀奇 台師大師培教授到國中授課接地氣(自由時報)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6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國的師培教育,長期以來與現實情境落差太大。隨著少子女化越演越烈,師培機構終於發現師培教育不接地氣的問題。
Thumbnail
我國的師培教育,長期以來與現實情境落差太大。隨著少子女化越演越烈,師培機構終於發現師培教育不接地氣的問題。
Thumbnail
「老師」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職業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份職業在20年前...台灣各地廣設大學之際 許多人紛紛進修教育學分 只為了爭取教師一職,享有穩定的收入 而少子化的趨勢,在20年後已經產生衝擊 不僅許多私立大學招生不到學生,關門了! 就連
Thumbnail
「老師」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職業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份職業在20年前...台灣各地廣設大學之際 許多人紛紛進修教育學分 只為了爭取教師一職,享有穩定的收入 而少子化的趨勢,在20年後已經產生衝擊 不僅許多私立大學招生不到學生,關門了! 就連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意識的抬頭,心理健康的保衛戰正在大學內展開,本篇報導點出大學校園內心輔資源的現況及面臨到的問題,從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此外,心理健康意識也在校內種下一顆顆種子,自治的大學提供給學生發起心理健康活動的契機,冀望在未來,心理健康能夠真正落實在各大學。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意識的抬頭,心理健康的保衛戰正在大學內展開,本篇報導點出大學校園內心輔資源的現況及面臨到的問題,從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此外,心理健康意識也在校內種下一顆顆種子,自治的大學提供給學生發起心理健康活動的契機,冀望在未來,心理健康能夠真正落實在各大學。
Thumbnail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一位師範生如何看待教師甄試的真實故事。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參加教師甄試的朋友們一些啟示💡,也期待教育當局能真正重視教師甄試的神聖性與重要性。
Thumbnail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一位師範生如何看待教師甄試的真實故事。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參加教師甄試的朋友們一些啟示💡,也期待教育當局能真正重視教師甄試的神聖性與重要性。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其實親師關係和一般人際交往的關係一樣,遵循的最高原則就兩個字:「尊重」 臺灣現下的情況就是什麼都崩壞,自從所謂的教改以來,推倒高牆,也推倒了親師的信任和尊重。 親師衝突最大的來源就是「不尊重教師的專業」。 不少的人多半底子裡認為:就不過是教小孩國語、數學和規矩嘛,我也會啊,所以對教師的專業選擇忽視,
Thumbnail
其實親師關係和一般人際交往的關係一樣,遵循的最高原則就兩個字:「尊重」 臺灣現下的情況就是什麼都崩壞,自從所謂的教改以來,推倒高牆,也推倒了親師的信任和尊重。 親師衝突最大的來源就是「不尊重教師的專業」。 不少的人多半底子裡認為:就不過是教小孩國語、數學和規矩嘛,我也會啊,所以對教師的專業選擇忽視,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20210908 新冠病毒肆虐,應否關閉校園成為議題,而學生受教權也成為焦點。但是在關注受教權的同時,家長也應該有權利知道,幾個月後的暑假中,將有大量學生頂著實習的美名,實際上卻淪為廉價甚至免費勞工,而始作俑者的教育部,卻是在無知到可怕的情況下做出這項荒唐至極的決定。  一場難以理解的噩夢 在我退休
Thumbnail
20210908 新冠病毒肆虐,應否關閉校園成為議題,而學生受教權也成為焦點。但是在關注受教權的同時,家長也應該有權利知道,幾個月後的暑假中,將有大量學生頂著實習的美名,實際上卻淪為廉價甚至免費勞工,而始作俑者的教育部,卻是在無知到可怕的情況下做出這項荒唐至極的決定。  一場難以理解的噩夢 在我退休
Thumbnail
製作/饒辰書 責任編輯/郭晴 2002年《師資培育法》修正後,師資生實習角色轉變,津貼也隨之終止,然而實習期間師資生仍有實質勞動產出,且師資生經濟壓力不減,取消津貼等於間接犧牲教育品質與學習成效。臺師大學生會主張,應重新檢視實習制度、提供合理津貼,並正視實習期間之勞動付出,以建構更永續的教育環境。
Thumbnail
製作/饒辰書 責任編輯/郭晴 2002年《師資培育法》修正後,師資生實習角色轉變,津貼也隨之終止,然而實習期間師資生仍有實質勞動產出,且師資生經濟壓力不減,取消津貼等於間接犧牲教育品質與學習成效。臺師大學生會主張,應重新檢視實習制度、提供合理津貼,並正視實習期間之勞動付出,以建構更永續的教育環境。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一篇媒體報導學校行政大逃亡,學校行政逃亡潮。乍看之下,搞不清楚,在經過求證之下,原來是學校的老師兼行政人員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經過反復追朔,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一篇媒體報導學校行政大逃亡,學校行政逃亡潮。乍看之下,搞不清楚,在經過求證之下,原來是學校的老師兼行政人員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經過反復追朔,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