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生活毋須勵志,練習刻意放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始數算從發病開始至今過了多久,你就知道自己受苦多久。可能人生就是苦樂參雜,大部份的人會想起開心的日子,覺得自己過得充實。但我常想到自己就像飯店的旋轉門,不同的是,我進進出出的場所是醫院。

我很想藉過去成功的例子,知道自己該如何走出這場困境。然而,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就連生病的歷程和狀況都無法複製,一萬個病人就有一萬種疾病的樣貌。發現了這個事實,真是遺憾。

每當我試圖振作起來,想藉由書本或影片讓自己好一點,看完振奮人心的影片都只會讓我心情更沉重。有什麼比過勞心勞力的生活後發現這世界苦難的後面仍舊是苦難,發現一般人過得也如此辛苦?

作家侯文詠說過,他理想的世界是沒有生、老、病、死的世界。可惜我們這個族群生在一個還沒老就病了的世界。那麼就讓我們試著在病裡享受生活,雖然這真的很難。所以我們要刻意練習。最近我選影集,會尋找讓我笑出聲的類型,不需要一直動腦,也不需要隨時保持同理,甚至隨時停下來去做別的事也不必擔心跟不上進度。我只想讓自己很輕鬆又很隨意看完一個影集。

尤其,不要時下大家流行的議題。由於大眾對精神疾病的關注,現在只要打開電視、電影隨時可見討論這個範疇的報導,其實,我並不想跟每個人討論這個狀況,我也想周圍的人看到疾病外的我,我不想當身邊的人提到我只想到我是個病人。在這之外,我還有其他很棒的特質,但我越努力展現,事情經常會讓我感到更挫折。

怎麼練習放鬆,聽到「放鬆」這個詞只讓我感受到肩膀緊繃。現在我的做法是刻意去一些相對別人我做的比較鬆的事。像是在開會前的等待時間準備一本詼諧幽默的書,當我覺得會議沉悶時,我就栽進閱讀的世界;到泳池去但我不游泳,只用周邊的設施,像是去SPA池、三溫暖、蒸氣室,當我刻意去做相對他人較放鬆的事,我會感覺到一切比較不那麼費力。

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勵志片,不用再去尋求激勵自己生活更振作的方式,你需要的是放鬆,我們需要的是刻意放鬆。

avatar-img
176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七、事情會越來越好的? 靠著加油事情才會越越好,那我做不到;倚靠善良事情就會越來越好,那我已經夠善良了,為什麼事情沒有越來越好?事情究竟有沒有變好,我的感覺是沒有。從剛發病時的不知所措,到現在,病情的慢性化只是讓心理的折磨更深,同時也讓你對許多事的看法與從前截然不同。
十六、面對挫折感 離開讓你覺得不舒服的環境,讓你自己有選擇權,而不是待在原地自怨自艾,就算是短暫的離開,也是很棒的喘息。而且這適用於任何狀況,如果你在就學,可以已請個假,讓自己方空一下;倘若你是家庭主婦,何不跟另一半溝通,給自己一個短暫的小旅行;假設你是在工作的場合,就趁午休的時間,出去走一走,轉
十五、凝視死亡,正視自殺意念 自殺是一種衝動行為,如果在你產生這樣的念頭時,不用太慌亂,因為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曾有過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這是出自於我們的趨吉避凶得生存本能。但人有死的本能,就有生的本能,所以不要害怕讓你身邊的人知道你的死亡意念,雖然這難以啟齒。 自殺是一種
福人步道是位於桃園楊梅區一個非常幽靜的小山區,很適合登山的初學者,其入口處位於福人路,因以為號焉。在此有許多小販,那是人情味所在之處,可以輕鬆話家常,物廉價美的農作物,讓人不用煩惱下一餐的食材;也有善心人士準備的簡易的愛心登山杖,供人使用。
十四、注意天氣的變化 根據統計,冬季出生的人罹患躁鬱症的比例最高,尤其是十二月,從前我對統計雖然很感興趣,但僅是覺得數字說話很有意思,生病後看到自己就是在研究中機率最高的月份出生時,有種驚訝,有種不敢置信,理解後,也就釋然,一種命中注定的釋懷。
十三、Try it 我們時常對自己太嚴苛。在精神世界中容易內耗的人都有的通病,全有或全無(all or nothing)已被我們視為圭臬。時常光用想的,我就已經覺得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或是憑藉想像,已經將最糟糕的狀態都預設好了,但那時常就是阻礙我們前進的動力。
十七、事情會越來越好的? 靠著加油事情才會越越好,那我做不到;倚靠善良事情就會越來越好,那我已經夠善良了,為什麼事情沒有越來越好?事情究竟有沒有變好,我的感覺是沒有。從剛發病時的不知所措,到現在,病情的慢性化只是讓心理的折磨更深,同時也讓你對許多事的看法與從前截然不同。
十六、面對挫折感 離開讓你覺得不舒服的環境,讓你自己有選擇權,而不是待在原地自怨自艾,就算是短暫的離開,也是很棒的喘息。而且這適用於任何狀況,如果你在就學,可以已請個假,讓自己方空一下;倘若你是家庭主婦,何不跟另一半溝通,給自己一個短暫的小旅行;假設你是在工作的場合,就趁午休的時間,出去走一走,轉
十五、凝視死亡,正視自殺意念 自殺是一種衝動行為,如果在你產生這樣的念頭時,不用太慌亂,因為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曾有過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這是出自於我們的趨吉避凶得生存本能。但人有死的本能,就有生的本能,所以不要害怕讓你身邊的人知道你的死亡意念,雖然這難以啟齒。 自殺是一種
福人步道是位於桃園楊梅區一個非常幽靜的小山區,很適合登山的初學者,其入口處位於福人路,因以為號焉。在此有許多小販,那是人情味所在之處,可以輕鬆話家常,物廉價美的農作物,讓人不用煩惱下一餐的食材;也有善心人士準備的簡易的愛心登山杖,供人使用。
十四、注意天氣的變化 根據統計,冬季出生的人罹患躁鬱症的比例最高,尤其是十二月,從前我對統計雖然很感興趣,但僅是覺得數字說話很有意思,生病後看到自己就是在研究中機率最高的月份出生時,有種驚訝,有種不敢置信,理解後,也就釋然,一種命中注定的釋懷。
十三、Try it 我們時常對自己太嚴苛。在精神世界中容易內耗的人都有的通病,全有或全無(all or nothing)已被我們視為圭臬。時常光用想的,我就已經覺得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或是憑藉想像,已經將最糟糕的狀態都預設好了,但那時常就是阻礙我們前進的動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每個人小時候 都是天真無邪爛漫可愛 但在成長過程中 經歷太多生活的磨難&壓力 漸漸地遺忘自己原本的樣子 越活越痛苦 越活越麻木 越活越憤世嫉俗……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我從沒讀過一本回憶錄,因為我對於他人的生平事蹟不感興趣。然而這次以「患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生」的獨特身分勾起我極大的興趣。 先說明躁鬱症的基本資料,患者情緒非常反覆不定,不是狂喜而充滿幹勁,就是暴力、幽暗而瘋狂,生活與理性平靜絕緣。
Thumbnail
看見很少人擁有平靜與快樂 我一直不知道如何才能快樂的活著。 生活中的痛苦似乎總是多於快樂。大多數的人們時常抱怨:「剛剛那個人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件事發生了我很生氣」、「這段關係的結束讓我憂鬱」。厭惡、恐懼、貪婪、憤怒、沮喪、悲傷……等等的情緒四處飛揚、渲染,即使努力保持正向,還是容易被影響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每個人小時候 都是天真無邪爛漫可愛 但在成長過程中 經歷太多生活的磨難&壓力 漸漸地遺忘自己原本的樣子 越活越痛苦 越活越麻木 越活越憤世嫉俗……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我從沒讀過一本回憶錄,因為我對於他人的生平事蹟不感興趣。然而這次以「患有躁鬱症的精神科醫生」的獨特身分勾起我極大的興趣。 先說明躁鬱症的基本資料,患者情緒非常反覆不定,不是狂喜而充滿幹勁,就是暴力、幽暗而瘋狂,生活與理性平靜絕緣。
Thumbnail
看見很少人擁有平靜與快樂 我一直不知道如何才能快樂的活著。 生活中的痛苦似乎總是多於快樂。大多數的人們時常抱怨:「剛剛那個人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件事發生了我很生氣」、「這段關係的結束讓我憂鬱」。厭惡、恐懼、貪婪、憤怒、沮喪、悲傷……等等的情緒四處飛揚、渲染,即使努力保持正向,還是容易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