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表達情緒與建立良好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為什麼都不起床幫我弄早餐!!!」⁣⁣⁣

⁣⁣⁣

好多年前,Q寶可能才中班時的某個假日早晨,我在床上睡得好好的,房門突然被推開,我甚至眼睛都還來不及睜開,就接收到Q寶憤怒的指責。⁣⁣⁣

⁣⁣⁣

這是從小Q寶表達的慣性,他平常個性都好相處,也很好帶,但只要一有情緒,他總習慣第一時間向外攻擊,而我正是首當其衝的那位苦主😂。⁣⁣⁣

⁣⁣⁣

⁣⁣⁣

⁣⁣⁣

這些年,我花了很多力氣,讓他理解,有情緒沒關係,我們人有情緒都是正常的。但選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卻會造成不同的關係樣貌和影響。⁣⁣⁣

⁣⁣⁣

這週,學校老師通知家長要簽流感疫苗的同意書,我在簽名的同時,Q寶又有情緒了。⁣⁣⁣

⁣⁣⁣

「我不想打針,打針之後我有一整個禮拜都沒辦法踢足球欸,手會很痛!!」他抱怨。⁣⁣⁣

⁣⁣⁣

⁣⁣⁣

⁣⁣⁣

聽完後,我內心非常開心,因為我留意到這一次他有情緒,但表達方式很明顯跟以前不同了。⁣⁣⁣

⁣⁣⁣

他不再像以前一樣,一有情緒就進到受害者模式,怪天怪地怪別人,而是改用「我訊息」表達,單純說他自己的狀態。⁣⁣⁣

⁣⁣⁣

經由這次經驗,我看見自己多年來的努力和引導,是有效果的,雖然真的花了我很長的時間和力氣😂。⁣⁣⁣

⁣⁣⁣

以下分享這些年來,我怎麼陪伴並協助Q寶換句話說,讓我們的關係可以更靠近。⁣⁣⁣

⁣⁣⁣

⁣⁣⁣

⁣⁣⁣

▋覺察情緒⁣⁣⁣

⁣⁣⁣

⁣⁣⁣

起初,Q寶還小的時候,我先陪伴他練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覺察自身情緒。⁣⁣⁣

⁣⁣⁣

當他可以覺察情緒就代表,他能夠有意識地為自己喊停,而非任由慣性的驅動,總在每次憤怒的當下,無意識地說出傷害人的話語,或做了後悔的行動。⁣⁣⁣

⁣⁣⁣

一開始,Q寶不會知道自己生氣了,又或是生氣之後的舉動及言語,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幾乎都是每一次在事件發生後,我清楚地告訴他,⁣⁣⁣

⁣⁣⁣

「我知道你生氣了,生氣沒關係,但我們不能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你先冷靜下來,我們再談。」⁣⁣⁣

⁣⁣⁣

⁣⁣⁣

⁣⁣⁣

現在說起來很輕鬆,但卻是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陪他共同探索,他要如何在生氣的當下,找到他喜歡的方式,帶自己慢慢安靜下來。⁣⁣⁣

⁣⁣⁣

發展到現在,在大多數的時刻,當他又開始有情緒,我提醒他先去冷靜一下,他會進房間抱著他最愛的皮卡丘玩偶,或是去找他喜歡的音樂聽,並閱讀他愛的課外書,讓自己從一團火球的狀態,漸漸恢復平靜。⁣⁣⁣

⁣⁣⁣

練習覺察自身情緒,是為了幫助他在慣性反射下,製造出一點點的時間差,光是有這一小段時間,就足以有機會讓他做出不同的選擇。⁣⁣⁣

⁣⁣⁣

⁣⁣

⁣⁣⁣

▋理解對方⁣

⁣⁣

⁣⁣

當他冷靜下來之後,我通常會做的第二件事,是試著好奇和理解他。⁣⁣

⁣⁣

當然我必須要說,這件事本身對我也是個挑戰,因為在做這個步驟之前,我必須先安頓和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否則就很有可能發生,我問他問沒幾句,我也跟著生氣的慘況😂。⁣⁣

⁣⁣

最後就演變成,我繼續碎唸他和說教,兩人的關係還是持續卡住,也沒有達到我想教養他的目的。⁣⁣

⁣⁣

⁣⁣

⁣⁣

而當我準備好自己的內在,我才有機會透過純然地好奇,去靠近和理解他的內在世界怎麼了。⁣⁣

⁣⁣

理解,是我知道,我們兩人是不同的個體,思考和脈絡都有很大的差異,可因為我重視和在意跟你的關係,所以我願意不帶成見的聆聽和靠近你。⁣⁣

⁣⁣

孩子的語言和表達都有侷限,因此在理解他的過程,我會透過一些媒材,比如說繪本或是牌卡,用素材去引導他,慢慢說出剛剛的情緒,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

⁣⁣

⁣⁣

⁣⁣

也是藉由這樣的對話與陪伴,孩子才有機會理解到自己的內在怎麼了,以及有這樣的情緒,是因為他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

我通常會做的事情是陪他一起思考,他想達到的目的,與他的行動,是否能夠一致。⁣⁣

⁣⁣

比如說,其實Q寶每次有情緒,都是他很需要幫忙,像是肚子餓,或是他有其他的需求沒有滿足,但當他選擇用指責的口氣跟我說話,說真的就是把我給推開,因為當下我被罵了,我很難有心情跟力氣幫他,我當場力氣全花在先穩住我自己,不要也用罵的方式回擊他,造成兩敗俱傷。⁣⁣

⁣⁣

⁣⁣

⁣⁣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理解他,不代表我要認同、甚至同意他對我做的這些傷人舉動。我一樣會在我理解他的脈絡之後,設下我的界線。⁣⁣

⁣⁣

舉之前和Q寶吵架的例子來說,我理解他那天早上很兇的罵我,是因為他跟同學有約。⁣⁣

⁣⁣

他擔心自己無法準時到校並遵守約定,一時情急之下,他不知道怎麼辦,就用罵的方式,希望我可以趕快帶他去上課。⁣⁣

⁣⁣

⁣⁣

⁣⁣

我理解了他當下的焦慮跟害怕,但我還是跟他說:「你得練習好好地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幫助,而非總是用指責的方式罵我。如果下次再有類似的狀況發生,我會退掉你這學期的社團。」⁣⁣

⁣⁣

⁣理解,是為了靠近關係,但設界線,可以讓關係可以走得更遠。⁣⁣

⁣⁣

⁣⁣

⁣⁣⁣

▋用「我訊息」換句話說⁣⁣

⁣⁣

⁣⁣

當Q寶可以理解自己怎麼了,接下來我會陪他一起想,下一次我們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怎麼調整行動,會更靠近他想去的方向。⁣⁣

⁣⁣

「你想要幫忙,這樣說有達到目的嗎?還是下次可以怎麼說,會比較容易達成你要的結果?」⁣

這是每次我陪他討論到最後,都會問他的問題。⁣他有時候會自己想到方法,有時候不會。⁣⁣

⁣⁣

⁣⁣

⁣⁣

當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我就會試著引導他,請他練習用「我訊息」來表達。⁣⁣

⁣⁣

「你為什麼都不起床幫我弄早餐!!!」⁣⁣⁣

⁣⁣⁣

「你會害我上社團遲到!!!」⁣⁣

⁣⁣

我試著讓他理解,這些用「你」開頭的句子,其實都只傳遞了他的生氣跟憤怒,但我聽完其實並不理解他需要幫忙,甚至也會因為被他罵了,當場想離開關係。⁣⁣

⁣⁣

如果他下次覺察到自己有情緒,也理解了自己的情緒是需要別人幫忙,那就試著換句話說。⁣⁣

⁣⁣

⁣⁣

「我肚子餓了,你可以弄早餐給我吃嗎?」⁣

⁣⁣

「我跟同學約好了要提早上社團,但不知道弟弟吃早餐要多久,我很焦慮不知道怎麼辦,你能幫我想辦法嗎?」⁣

當有機會練習這樣換句話說,Q寶才真的能如實表達他的內在狀態,並達到他想要的目的與結果。⁣

就這樣,經過一次次事件後的刻意練習,從覺察情緒,到理解對方,進而引導Q寶用「我訊息」的方式來換句話說,這幾年下來,我被Q寶罵的頻率與強度,真的減少了很多(淚奔),且這樣的模式,也的確讓我們的關係更親密,彼此更幸福了。⁣


如果說,這也是你渴望的關係樣貌,11月開始的「創造幸福關係工作坊」就是為你量身設計的喔!讓我們陪伴你一起從認識情緒理解自己開始,再連結關係,並練習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關係。⁣

raw-image


相關課程報名請點連結,一起透過有系統地學習,來讓自己活得更幸福吧(招手)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臉書找我互動留言喔!

您的任何互動都是我創作的原動力~>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預約<聊心陪伴>,透過深度陪伴,陪你聽見心裡的聲音,並活得更靠近自己渴望的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
146會員
142內容數
曾擔任公務員,過去人生皆走在主流的道路上。公務生涯十年身體不斷發出吶喊、反覆憂鬱,最終在學習敘事陪伴並加入<幸福魔法讀書共學團體>後勇敢辭職,由憂鬱地獄翻轉成幸福人生的追夢之旅。分享幸福育兒與生活的點滴,歡迎來玩~ 目前藉由創作文字及陪伴對話,協助人找到心裡的聲音並活出幸福~
2025/04/22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因一則訊息喚起過去職場創傷經驗,進而閱讀並推薦《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書中從身體、大腦、心靈三個面向提供療癒創傷的方法,作者並分享自身經驗與書中方法的驗證。文末附抽獎活動,贈送《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三本。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因一則訊息喚起過去職場創傷經驗,進而閱讀並推薦《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書中從身體、大腦、心靈三個面向提供療癒創傷的方法,作者並分享自身經驗與書中方法的驗證。文末附抽獎活動,贈送《有一種傷害叫成長》一書三本。
Thumbnail
2025/04/21
重新聯繫舊友的經驗分享,透過塔羅牌占卜,檢視關係現況與個人成長。牌陣解讀權杖二逆位、聖杯十逆位與寶劍國王正位,闡述放下期待、接納關係逝去,並學習在衝突中表達自我,設定界線。文章反思關係的學習與成長,並鼓勵讀者在關係中掌握主導權,聚焦自身幸福。
Thumbnail
2025/04/21
重新聯繫舊友的經驗分享,透過塔羅牌占卜,檢視關係現況與個人成長。牌陣解讀權杖二逆位、聖杯十逆位與寶劍國王正位,闡述放下期待、接納關係逝去,並學習在衝突中表達自我,設定界線。文章反思關係的學習與成長,並鼓勵讀者在關係中掌握主導權,聚焦自身幸福。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敘述作者如何處理父母因團購枇杷而起的衝突,並分享其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與方法。作者透過傾聽、理解雙方需求,以及轉移話題等方式,有效化解衝突,促進家人和諧。文章也提及幸福感的研究結果,並鼓勵讀者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敘述作者如何處理父母因團購枇杷而起的衝突,並分享其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與方法。作者透過傾聽、理解雙方需求,以及轉移話題等方式,有效化解衝突,促進家人和諧。文章也提及幸福感的研究結果,並鼓勵讀者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又急,老師和陪伴者如何引導孩子處理情緒?本文提供四個步驟:1. 先穩定自己,再穩定孩子;2. 用同理的語言,為孩子說出情緒;3. 允許情緒存在,給予安全的空間;4. 情緒過後,溫柔帶領孩子學習整理。透過同理與陪伴,協助孩子學習處理情緒,並在情緒森林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又急,老師和陪伴者如何引導孩子處理情緒?本文提供四個步驟:1. 先穩定自己,再穩定孩子;2. 用同理的語言,為孩子說出情緒;3. 允許情緒存在,給予安全的空間;4. 情緒過後,溫柔帶領孩子學習整理。透過同理與陪伴,協助孩子學習處理情緒,並在情緒森林中一起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良好的溝通來愛護孩子,並強調正向語言和情感管理在親子互動中的重要性。介紹了書籍《陪孩子好好說話》的理念,鼓勵父母放下傳統觀念,尊重孩子的表達。透過積極的言語和情感支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從而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良好的溝通來愛護孩子,並強調正向語言和情感管理在親子互動中的重要性。介紹了書籍《陪孩子好好說話》的理念,鼓勵父母放下傳統觀念,尊重孩子的表達。透過積極的言語和情感支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從而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孩子的情緒經常動盪不安,家長們也可能因此感到焦慮或無助。本文通過襌卡的啟示,父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的情緒爆發,從而成為孩子情感上的穩定支持者。透過深呼吸、情緒日記與設置寧靜角落等練習,幫助家長提升自我覺察,並以愛與耐心面對育兒挑戰。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孩子的情緒經常動盪不安,家長們也可能因此感到焦慮或無助。本文通過襌卡的啟示,父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的情緒爆發,從而成為孩子情感上的穩定支持者。透過深呼吸、情緒日記與設置寧靜角落等練習,幫助家長提升自我覺察,並以愛與耐心面對育兒挑戰。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家長如何協助孩子Q寶覺察情緒、理解他人,以及用「我訊息」來有效表達情緒的過程。透過耐心的引導,孩子學會瞭如何以更積極的方式面對情緒,減少了指責與衝突,促進了親子關係的親密與幸福。這篇文章也提到即將舉辦的關於幸福關係的工作坊,適合想要改善親密關係的家庭參與。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家長如何協助孩子Q寶覺察情緒、理解他人,以及用「我訊息」來有效表達情緒的過程。透過耐心的引導,孩子學會瞭如何以更積極的方式面對情緒,減少了指責與衝突,促進了親子關係的親密與幸福。這篇文章也提到即將舉辦的關於幸福關係的工作坊,適合想要改善親密關係的家庭參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表達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與影響,尤其在家庭教育中,情緒壓抑可能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及逃避型人格。透過社工專業的觀點,本文分享了情緒教育的必要性,倡導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且包容的情感環境。理解孩子情緒及適當表達是建立幸福親子關係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表達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與影響,尤其在家庭教育中,情緒壓抑可能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及逃避型人格。透過社工專業的觀點,本文分享了情緒教育的必要性,倡導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且包容的情感環境。理解孩子情緒及適當表達是建立幸福親子關係的關鍵。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充滿壓力的學業環境中,許多家長面臨著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挑戰。本文探討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溝通,特別是在孩子面對成績壓力時家長的反應與理解。透過展誥老師的書《情緒流動》,我們深入瞭解如何透過同理與正向聚焦來幫助孩子調節情緒,讓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突破情感的死結。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充滿壓力的學業環境中,許多家長面臨著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挑戰。本文探討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溝通,特別是在孩子面對成績壓力時家長的反應與理解。透過展誥老師的書《情緒流動》,我們深入瞭解如何透過同理與正向聚焦來幫助孩子調節情緒,讓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突破情感的死結。
Thumbnail
本書從實際案例出發,提供溫和而有效的溝通技巧,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更深層的信任與連結。透過具體的操作方法,您將學會如何在日常對話中引導孩子表達內心想法,同時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減少衝突與誤解。這不僅是一本溝通指南,更是一個能幫助家人共同成長的橋樑,讓孩子能夠更安心地與父母分享心事。
Thumbnail
本書從實際案例出發,提供溫和而有效的溝通技巧,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更深層的信任與連結。透過具體的操作方法,您將學會如何在日常對話中引導孩子表達內心想法,同時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減少衝突與誤解。這不僅是一本溝通指南,更是一個能幫助家人共同成長的橋樑,讓孩子能夠更安心地與父母分享心事。
Thumbnail
(王世賢 行動諮商心理師from龍華國小講座筆記文章化整理) 溝通的力量 家庭中,溝通是培養孩子良好發展的基石。然而,如何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呢? 首先,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孩子敢於分享內心所想。 家長應該願意聆聽孩子,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
Thumbnail
(王世賢 行動諮商心理師from龍華國小講座筆記文章化整理) 溝通的力量 家庭中,溝通是培養孩子良好發展的基石。然而,如何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呢? 首先,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孩子敢於分享內心所想。 家長應該願意聆聽孩子,尊重他們的意見,給予鼓勵和支持...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講了情緒教育的第一步『認識情緒』,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對情緒有足夠的瞭解後,我們便有機會在面對事件情境時,知道「我怎麼了?」、「我心裡不舒服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進而有機會能夠將自己的狀態傳遞給他人,讓對方能夠理解。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講了情緒教育的第一步『認識情緒』,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對情緒有足夠的瞭解後,我們便有機會在面對事件情境時,知道「我怎麼了?」、「我心裡不舒服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進而有機會能夠將自己的狀態傳遞給他人,讓對方能夠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